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家的境界---从虚静到逍遥
一、道家面对的挑战 

           初次接触西方学者探讨我国古代哲学的作品时,看到「道家具有革命性」一语,不免深受震撼。我们一向认为道家是随顺不争而自然无为的,怎么会牵连到「革命性」一词呢?原来这是「旁观者清」的一个例子.古代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天」,帝王称为「天子」就是明证。道家从老子开始,却要公然「以道代天」,这不是革命又是什么? 
        老子这么做,理由是什么?依司马迁所说,老子的年代比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年至四七九年)稍早,同样属于春秋时代末期。在春秋时代,「弒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传》)在这样的乱世中,政治领袖的遭遇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般百姓?简单说来,这种处境是:礼坏乐崩与民不聊生
            礼乐代表社会生活的规范,礼乐的瓦解失效,将引发人间的动乱不安,不仅是非善恶混淆难辨,连善恶的适当报应也全部落空。这种危机可以称之为「价值学的虚无主义」。其次,长期的民不聊生,将引发悲观的情绪,甚至带来绝望的念头,认定生命的本质是虚幻的,一死百了,万化皆空。这种危机可以说是「存有学的虚无主义」。这双重虚无主义的危机,正是儒家与道家这两大哲学体系共同面对的挑战
           以儒家的孔子为例,他眼见礼坏乐崩的危局,知道社会规范的重建,要靠个人真诚的自觉,于是大声疾呼:「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在此,「仁」即是由真诚所引发的行善力量。不仅如此,他还进而撰述《春秋》,希望藉此重建社会秩序,亦即以历史评价对领袖阶层作出善恶的适当报应。孟子明白孔子的用心,所以会宣称:「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由此亦可见,儒家意在化解价值学的虚无主义所造成的困境
            相对于此,老子采取不同的策略。他在面对价值方面礼坏乐崩的威胁时,指出人类社会的价值观无可避免地都是相对的,亦即都有虚无化的危险,除非能够找到一切存在的终极基础。换言之,老子的意图是要针对存有学的虚无主义,设法排除万难找出天地万物的起源与归宿,亦即无形无象亦无以名状的「道」。他认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三十八章)在此,道是原始的完美状态,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亦即人类的本性及禀赋。离开了道,所能把握的只有德,亦即朴实而不刻意造作的自然状态。自此以下,则是「仁、义、礼」之类属于人类所珍惜的价值规范
           因此,从上述的角度观察,可以肯定儒家与道家所面对的是同样的挑战,亦即双重虚无主义。孔子想做的是:贴近百姓的需求,先解除价值学的危机,再向上追溯到存有学的依据。他的生命转折点是「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知天命」进而畏之与顺之,正是要归依于存有学的基础。奈何学生及时人并不明白此意,以致孔子不得不感叹:「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他一生说了多少话,最后依然感叹无人了解他
           那么,直接扣紧基础来谈的老子,又如何自觉他的处境呢?他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七十章)他与孔子竟有类似的感叹,只是立说的方向不同而已。老子是想一劳永逸界定那作为根源的道,彻底解除虚无主义的阴影,然后人间秩序自然回归安顿。换言之,老子同样怀着深刻的情感,要为世人指点迷津,只是得到的是误解远远超过了理解。幸而后来有一庄子,充分领悟及应用老子的智能,进而形成了道家学派,成为我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资产。  

二、老子的虚静 

1. 认知作用的转化 

   面对天下大乱的局势,探本求源,至少不能忽略一个原因,那就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认知能力。作为万物之灵,人的认知能力无疑是他出类拔萃的必要条件,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能力的偏差发展,给人间带来了各种困境
    那么,「认知」是怎么回事?它的正确作用以及正常发展又应该如何?以下依序讨论三点:一,以认知为「区分」;二,以认知为「避难」;三,以认知为「启明」。  
   首先,人在求生存时,认知能力必须「对万物」加以分辨,厘清外在事物的利与害。譬如,水果之可食与不可食;动物之可近与不可近;环境之可处与不可处。没有这样的区分能力,人的生命必然陷于危险状态;充分使用此一能力,则有利于人类控制万物,进而推演为日益精巧的文明社会。问题在于:一旦区分,产生好坏与贵贱之别,则人们自然群起追逐与逃避,犹如孔子所谓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接着就难免出现竞争、斗争与战争了
   其次,藉由经验与学习,人们了解自己「与万物」的关系,也明白短视近利可能造成的后遗症,于是以认知为「避难」之方,不与一般人同样见识,并且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淮南子?人间训》有一段「塞翁失马」的故事,描述一位老翁的得失观念「总是」与邻人的相反,而事后又一再证明他的远见有理。这正符合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明白此一道理,无异于深通人情世故,免于责怪与患难,可以平静而安全地度过一生。   

   不过,在老子的理想中,还须再往上跃升,亦即以认知为「启明」。所谓启明,就是要由「整体」观点来看待我与万物,使一切合而为一。在此,「整体」所指涉的正是「道」,因为万物(包含人类)皆由道而来,并且也将回归于道。老子推许「明」的意境,谈及的有:「知常者明」(十六章),「见小曰明」(五十二章),「自知者明」(三十三章),「不自见故明」(二十二章)。人若排除自己执着的念头,觉悟自己与万物皆在同一个道之中,明白了永恒的常态现象,然后人生自然可以离苦得乐了。《庄子?秋水》有「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一语,所展现的即是启明之境,以此为凭借,才可进而逍遥无待
   以上已就认知作用的转化与提升稍作说明,其原则也符合老子求道的态度,亦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意思是:探求知识,每天要增加一些;探求道,每天要减少一些。减少之后还要减少,一直到无所作为的地步。无所作为却什么都可以做成。何以如此?因为人的智力有限,不如减损成见与欲望,让万物自然运作发展。   

    如果克就老子的方法来说,则关键在于「虚」与「静」二字。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十六章)意思是: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完全确实。万物蓬勃生长,我因此看出回归之理。一切事物变化纷纭,各自返回其根源。在此,虚之后,能空能明;静之后,能安能观。能够明而观,就将觉悟万物源生于道,也回归于道。然后个人不仅不会轻举妄动,刻意造作,喜怒随人,而且还可展现「万物静观皆自得」的趣味。老子在这段话的最后,说了「没身不殆」(终身免于危险)的结语
   「没身不殆」听起来有些消极,好象处于乱世之中,对于众人争夺之物要「保持距离,以策安全」;而事实上,这只是老子思想的初步效应。世间能够转化认知作用,从区分到避难,再由避难到启明者,实在并不多见。能够没身不殆,进一步才可以欣赏老子的积极表现。当然,所谓的积极表现,并未脱离他「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主轴。 

2. 「三宝」的效应

   老子直接介绍「道」的章节,内容无不高深莫测,因为人的语言文字不足以担当这个重任。「道可道,非常道」(一章)算是开宗明义,意思是: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就不是永恒的道。 

   既然道的本身无法描述也难以理解,那么不妨退一步从道的作用来想办法。道的作用展现于万物中,因为万物无不源生于道。因此,谈及万物(包含人类),首先要注意的是「德」。德与「得」通,为「获得」之意,亦即万物「得之于道者」。简而言之,就是万物的本性及自然状态。老子的书又名为《道德经》,这也是一个原因。 
   从道的角度来看,道对万物是「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十章)意思是: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引导万物而不加以控制,这就是神奇的德。由此可知,道的作用是神奇的德;而「德」字在万物为「获得」,在人则有天生所具的自然禀赋以及人为的刻意修德两种意思。  这种看法在〈三十八章〉最为清楚,亦即「上德
俭故能广。」其意在此。不仅如此,悟道者的统治原则越俭约,则天下百姓越能够自由发展个性。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五十九章)意即:治理人民,事奉上天,没有比省约更好的方法。这种说法正是出于类似的背景。   

  「不敢为天下先」,是说悟道者既不认为自己胜过别人,也不率先倡导某种言行风气。他的温和谦虚与退让居后,是为了代替道来为众人服务。老子接着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意即:如此才能够成为众人的领袖。人类的社会组织,即使是「小国寡民」,也总是要分工合作,也必然会有领袖人物。悟道者的最佳表现,是做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意思是:等到大功告成,万事顺利,百姓都认为:我们是自己如此的。在老子书中,「自然」一词出现五次,全部是就「自己如此」而言。
   悟道者「无所作为」,或者更好说是「无心而为」,然后百姓也好,万物也好,都以「自己如此」的方式在运作及发展。这正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具体例证

     因此,老子笔下的圣人,或悟道者、有德者,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体现「道」的神奇功能,让世间平静安详,人与人,人与万物也都可以和睦相处
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为:推崇禀赋的人不刻意修德,所以保存了禀赋;贬抑禀赋的人不忽略修德,所以失去了禀赋。在此,禀赋与修德之间,似乎难以并存。那么试问:老子心目中的有德者,并不具备我们一般人所谓的美德吗?
   为了厘清此一问题,必须由老子的「三宝」入手。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在老子书中,「我」、「吾」与「圣人」这三个字词,所指涉的对象为一,皆是「悟道的统治者」。前引之文的意思是:我有三种法宝,一直掌握及保存着。第一是慈爱,第二是俭约,第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
  「慈」是描写母亲的爱。万物源生于道,道对万物有如母亲,无不包容、肯定与珍惜。同理,悟道者对百姓也是一片慈爱之心。老子接着说:「慈故能勇。」只要是有利于百姓的,包括锄强济弱,亦即「损有余而补不足」(七十七章),都乐于去做,这不是真正的勇敢吗?换言之,心中存着无私的爱,自然孕生大勇。孔子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就是「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   

  「俭」是对待万物的态度。只有自奉俭约的人,才会充分利用资源,让万物的功效推广开来,亦即让天下人都分享得到所需之物。

三、庄子的逍遥 

 1. 修养方法 

   道家立说的目的,在于化解存有学的虚无主义,因此要扣紧「道」来寻求启明。悟道者是极少数人,他们即使无缘以其「三宝」来治理百姓,至少可以安排自己的人间际遇,做到游刃有余,进而消遥自得。在老子之后,战国时代的庄子就是道家的最佳代表。 
   庄子能够悟道,当然有一套修养方法。这套方法的前提,是深入而准确地了解「人的生命」是怎么回事。简而言之,庄子要由人的生命现象着手,看穿人的生命本体,然后提出一系列修行指针,最后抵达悟道的境界。 
   那么,人的生命现象有何内容?人有身体与心智。身体有感官,由此引发情绪与欲望,造成各种困境。庄子的观察是:「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齐物论〉)意思是:人承受形体而出生,就执着于形体的存在,直到生命尽头。它与外物互相较量摩擦,追逐奔驰而停不下来,这不是很可悲吗?这样的人,「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齐物论〉)意即:人们睡觉时心思纷扰,醒来后形体不安,与外界事物纠缠不清,每天勾心斗角。很明显地,这样的困境可以推源于心智的偏差作用。        

   人的心智拥有认知、判断、选择等功能,但是它很容易陷于「区分」的层次。庄子质疑说: 人所肯定之「正处、正味、正色」(真正舒服的住处、真正可口的味道、真正悦目的美色),对于其它动物而言是完全无法接受的。(〈齐物论〉)即使专就人的社会而言,所谓「仁义、礼乐」也都难免是偏颇的、相对的、形式化的要求,其结果则往往是扭曲了人的本性。因此,庄子的建议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大宗师〉)意即:摆脱肢体,除去聪明;离开形骸,消解知识,同化于万物相通的境界。 
   简单说来,针对人的身体与心智而言,庄子的立场是要做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齐物论〉),要让身体好象没有血气与欲望,并且让心智好象没有执着的意念。做到这一步,才可进入修行的领域。 
   修行共分七个阶段,依序是: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大宗师〉)意即:遗忘(或超越)天下(代表人间的一切,包括仁义与礼乐之类的价值观);遗忘万物;遗忘生命。这三步皆用「外」字,表示不受干扰之意。然后,是透彻通达,有如阳光照亮一切(类似「启明」状态);看见一个整体(一切合而为一,皆源于道)。接着,没有古今之分,时间不再具有意义;最后是不死不生,亦即与道合一,永恒不变。 
   以上虽然列出七个阶段,但是要做到第一步「外天下」已属困难之至。譬如,谁能做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亦即做到了「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也不会特别振奋,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责备,他也不会特别沮丧」?要有多强的内在定力,才可完全无视于「天下」的左右?庄子期许人们由习以为常的「重外轻内」,提升到「重内轻外」,而最高目标是「有内无外」。但是,这个内在自我还需要下另一番工夫,就是庄子著名的「心斋」之说。 
   「心斋」(〈人间世〉)即是要由「气」的角度化解自我对身心的执着,成为「虚而待物」的状态,然后可说:「唯道集虚」(只有在空虚状态中,道才会展现出来)。由此可见,关键依然是「道」。说得清楚些,在「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之后,「心」并未真死,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展现出「精神」境界(又称为「真君」、「灵台」、「灵府」)。换言之,人的修养可以达到「精神展现」的层次;以此为基础,才可以进而欣赏庄子的生命情调。 

2.与道同游的境界  

《庄子.天下》谈到当时的七派思想,其中关于庄子自身的描述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庄子「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轻视万物,不质问别人的是非,而能与世俗相处。在上与造物者同游,在下与超脱生死、忘怀始终的人做朋友。」在此,庄子把「道」具体描写为「造物者」,因为道是万物之源;同时,他也把造物者视为「天地精神」,亦即造物者是「使天地成为天地的力量」;换言之,庄子并未把「天地」视为道,因为道并非天地,而是天地之本。 
   由此可知,庄子自己无疑是「悟道者」,然后,他在人间的表现如何?他随遇而安,不过问别人的是非,但是,他也少有朋友可以来往。听来有些感伤(当然这是我们读者的感觉),在《庄子》全书中,庄子有名有姓的朋友只有一位,就是惠施,而这位惠施经常扮演唱反调的角色,距离与庄子「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好友层次,可谓十万八千里。不仅如此,庄子有名有姓的学生也只有一位,就是蔺且,但是他的背景及思想皆不详。换言之,庄子在人间是十分孤独的。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悟道者如何处世?庄子的秘诀是「不得已」三个字。不过,所谓的「不得已」,并非被迫、被动、无奈、委屈,而是明白自身的处境及相关条件的配合,进而采取顺应的态度。譬如,身体若有残疾或衰老,则视之为「气」的变化过程,如此就连死亡也不必在乎了。又如,贫穷只是不愿曲学阿世,真正可悲的是未闻大道、虚度一生。即使就算命而言,庄子也认为世间祸福相生相倚,与其希求福报,不如调整自己的观念与欲望,使自己不受外物的干扰。 
   那么,庄子对于儒家最为重视的「孝道」有何看法呢?他提出了六个由下而上、由易而难
的层次,依序是:敬亲,爱亲,忘亲(忘记父母的角色而与父母和谐相处),使亲忘我(使父母忘记我的角色而与我自在相处),忘天下人,使天下人忘我。(〈天运〉)最后两步是要忘记人间的一切规范,就如鱼在江湖中彼此相忘一样,亦即大家在「道」之中融为一体。凡是存在之物,皆有其特定的条件;认清这些条件,就是了解「不得已」。庄子说:「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间世〉)意思是:知道这些是无可奈何的,就坦然接受为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德的极致。他的态度看似消极,其实还有积极的一面。 
     庄子说:「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人间世〉)意思是:顺着万物的自然状态,让心神自在遨游;把一切寄托于不得已,由此涵养内在自我;这就是自处的最高原则了。由此可见,人的内在自我,亦即人的心神或心灵,是需要「养」,并且是能够「游」的。真正的游是「逍遥」之游,不受时空及各种条件的限制,做到「无待」(〈逍遥游〉)人若能够无待才有真正的自由。 
    那么,落实在人间,具体的做法又是如何?庄子的建议是「外化而内不化」(〈知北游〉)。意思是: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外化」即是老子所谓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章〉)亦即: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能够做到这一点,自然与物无争,与人无尤,随顺自在,平安清静。但是,更重要的是「内不化」,亦即内在自我必须保持「悟道」状态,时时刻刻都在与道同游,享受生机洋溢的天乐。 
   庄子所展示的意境是纯属幻觉,还是真正可以实现的理想?答案很清楚,庄子自身即是最好的见证。我们学习道家,一方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另一方面也须努力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相信自己有悟道的可能性
  

四、结论:道家的永恒价值 

   道家以老子与庄子为其代表,有时也加上列子。列子的年代可能早于庄子,但是著作散佚,到了西晋的张湛为其作注,再传于后世。然而,目前所见的《列子》已受魏晋玄学的影响,甚至夹杂了佛教故事。至于思想主旨则是:人生苦短,死后万事皆休,一切皆为气化,不如及时行乐。这种悲观厌世之情,显然有违道家意旨,不必在此深究。 
   老子有「小国寡民」的观念,庄子也向往「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君主有如高处的树枝,人民有如自在的野鹿)(〈天地〉,亦即都有「无为而治」的理想。这种理想在汉代初期形成「黄老治术」,与民休养生息。然而,一但形成治术,落实为「用」,则其原始理想难免打了折扣。道家固然是如此,儒家呢?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如果即体言用,注定将会变质走样,那么在未能明体就想致用时,后果不是更加不堪设想了吗?于今之计,我们只能尽力准确把握道家的思想,至于能否应用于生活中,则要看个人的造化了。 
   今日处于「后现代社会」,对于传统基于理性所建构的价值观(如仁义、礼乐),全都加以质疑,形成「价值归零」的现象。譬如,近十余年来蔚为流行口语的「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就是鲜明的例证。在古代,遭逢天下大乱,个人在社会上怀才不遇,所以一方面明哲保身,同时也培养悟道的智能,冀求精神上的逍遥无待。在今日,则有民主制度保障人权,自由辐度少有拘限,信息设备又提供了无比开阔的虚拟世界。这真是个「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的美丽新世界啊!然而,越是多样的选项,也将使选择越加困难。自由一变而为压力,因为在未能了解「自我」之前,「自由」往往只是任性盲动或恣意盲从的代名词,其后果常为懊恼与悔恨,最后沦于「重复而乏味」的不堪之境。 
    有一弊,也可能有一利。道家批判社会上的既成规范时,也说过「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之类偏激的话,听起来有些后现代的意味。但是,这种「破」是建立在「让生命在道中安顿」的智能上的;破小所以立大,要让自我回溯于一个完整而永恒的根源。任性不是自由,盲从更不是自由,只有回归于整体的道中,化解了身心的执着,开启了灵性的力量,以此为自我的真正主体,做到「外化而内不化」,然后才有自由可言。换言之,今日社会的外在自由,正是我们寻求内在
自由的最佳契机。后现代社会所能提供的唯一优势,正是道家思想可以大显身手的新天地。

   如果从哲学角度评估道家的得失,则正面的肯定是不言可喻的。西方学者习于以儒家为「伦理学」的宣讲者,我们的辩护是「儒家不仅只有伦理学的成分」;但是要揭示儒家的形上学内含,总是难免多费唇舌而未必有效。至于道家,则自从老子说出了「道可道,非常道」一语之后,学者无不肯定「道」为形上学所欲彰显之本体,因而也对道家另眼相看,视之为极富智能的哲学立场。 
   西方哲人观察万物,见其流变生灭,不免提出深刻的质疑:「为何是『有』而非『无』?」万物依其本质,皆为有始有终,在始之前及在终之后,本无一物,因此「无」才是万物的真相。现在居然是「有」,着实让人惊讶,而哲学即是「起源于惊讶」进而探究其真相的一门学问。那么,听听庄子怎么说,他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齐物论〉)意思是:古代的人,他们的知识抵达顶点了。抵达什么样的顶点呢?有些人认为根本不曾有万物存在,这是到了顶点,到了尽头,无法增加一分了。换言之,「未始有物」正是「无」的境界。这个无并非虚无,而是万物的起源与归宿,亦即是道。能够悟道,即是解脱桎梏,随物而化,孕生无穷无尽的美感。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意在斯乎! 
 

用什么灌溉心灵·财富与自由
人有无穷的欲望,所以难得快乐。英国文学家王尔德说:“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我所要的”,这与佛教所说的“求不得,苦”,意思相同。王尔德接着说:“另一种悲剧是得到我所要的。”为什么“得到”也是悲剧呢?
因为欲望是很奇妙的东西,它不是顺着直线前进,而是可以随时转弯,处处比较,以至于“得到”之后,才发现那不是自己所要的。“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爱恶之间的转换,不可以常理来判断。不仅如此,更多的人在“得到”之后,发现自己付出的代价太高,譬如,得到了财富,失去了青春或健康,岂非令人怨叹!取舍之间,左右为难,人生实在是相当辛苦的。
既然如此,何不设法“化解”欲望?化解的方法有二:一是宗教,二是哲学。
以宗教而言,虔诚的心意胜过一切。有趣的是,凡是拥有外在条件的,如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就会自以为有些依恃,无法放下身段,表现虔诚的心意。兹以二例说明。笔者幼年看过一些电影,内容情节多已淡忘,始终印象深刻的则是以下所描写的一幕。众多佛教信徒,前往大庙祈祷。根据当地风俗,每人各携一只蜡烛,点燃置于身旁,既可代表信心,又可大放光明。于是,富者所备的蜡烛,有如一棵大树,甚为壮观,赢得大家赞赏。贫者的蜡烛就乏善可陈了,只得找一角落安顿。众人中有一寡妇,家中赤贫,所带蜡烛细如丝,烛光亦模糊难辨。
有佛必有魔,有祈祷必有诱惑及考验。魔鬼化做一阵狂风,呼呼声中,越大的烛火越先熄灭,诚所谓“烛大先招风”。最后,一片漆黑之中,只有赤贫寡妇的小蜡烛仍然发出光明,因为她在虔心祈祷,再大的魔力也无可奈何。电影至此结束,不需奢谈道理,已可扭转观众对世间成就的看法。
另一例见于基督徒的《圣经》中。犹太人在安息日群赴圣殿祷告,依例必须奉献金钱,既可维持圣殿开销,亦可表达个人心意。富者前呼后拥,在圣殿前投下大笔捐献,众人无不欣羡。这时,有一穷寡妇趁众人不注意时,低头上前投下两毛钱的奉献。耶稣说话了。他说:“在天父面前,这个穷寡妇所捐的钱,比任何人的都多。”为什么?因为虔诚的心意胜过一
切,上帝对人的判断,全在“诚”字,所以宗教不仅带给所有的人希望,也警惕我们不可耽溺于世俗
不再主导心灵,得到或得不到也就不再构成悲剧了。那么哲学又能提供什么药方呢?
.
哲学建议我们以理性去了解人间规则,与其禁欲,不如顺欲,就像大禹治水,疏导胜过围堵。疏导须是双向的:一、按照游戏规则,以正当手段发挥个人才华,在社会上赢取成就,因为任何成就都有相对的贡献在内。二、一旦获得成就,必须予以超越,提升到心灵层次。说得更清楚一些,譬如,赚得财富,不可成为守财奴,却须以金钱为踏板,跃入心灵自由的世界。换言之,财富可以使人自由
现代社会日渐富裕,与其宣扬安贫乐道,不如肯定“安富行道”财富使人有能力行善。行善与否,要靠机缘;若想求得心灵自由,则财富可以立即发出效用。由于不虞匮乏,大家不再为五斗米折腰,不必做许多勉强的事。既然无所求,就可以无所待,然后开始品味人生,以审美的眼光取代功利实用的态度。如此一来,快乐就不再难以企及了
然而,多少财富才能使人自由呢?这个问题也许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一位罗马哲人说:“致富的最佳途径,即是轻视财富。”听起来有些犬儒,其实含有至理
 
真正的卓越

希腊文的「arete」,是苏格拉底经常讨论的题材。这个字一般译为中文的「德」,但是含意较为丰富。在苏氏眼中,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是人的理性。理性的首要功能是分辨善恶,以便决定言行,使人生趋善而避恶。基于此一构想,苏氏说了一句著名的格言:「知识即是德行。」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他所谓的「知识」,不是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也不是对人间事物的琐碎认知,而是涉及「德行」的知识,亦即人生应该何去何从的知识。其次,这种知识不可能光说不练,亦即不可能没有具体的行动来配合。譬如,一个人若是真的了解善是什么,他就必定乐于行善;同理,他若真的了解恶是什么,也将避之唯恐不及。于是,一个人不可能「明知故犯」而为恶。当他为恶时,他心中所想的是:「恶啊!请你做我的善吧!」
   譬如,一个学生考试作弊。他知道作弊是恶,但是他也知道不及格是更大的恶,于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就真的考试作弊了。问题在于:他的「知道」是偏颇的。作弊是自欺欺人、违害正义;不及格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效的结果。换言之,不及格只是某种「不利」,表示学生不适合念书,或者念书不够用功。这是公平竞争的方法,本身无所谓善恶;但是,作弊则是不折不扣的恶了。若是真正明白这一点,就不会明知故犯了。
   人必须不断求知,由正确的知识带来正确的德行,然后人生将走在光明大道上,无负于身为一个人的尊贵本性,亦即人是理性的动物。
   由此观之,「德」显然有「卓越」的含意,因为人必须努力求知与实践,然后才可能抵达这种高层次的境界。由此引申而言,「德」就成为一个人实现其「可能性」而使生命趋于完美的理想。试问:有没有什么理想,是我们宁愿为它而牺牲生命、在所不惜的?如果答案是没有,则人类无异于一般生物,活着只是偶然,只求及时行乐,「只要我喜欢,又有何不可?」,反之,如果真有这样的理想,那么要如何界定它呢?苏格拉底以自己的生命做为见证,具体实现了此一理想。但是,像苏氏那样的特立独行,最后甚至受到不义的审判而处了死刑,毕竟不是绝大多数的人所能够或所愿意追随的。因此,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从正面来看,亦即把「德」当作:与一切保持和谐的关系。人要努力与自然界和谐,与群体和谐,与自我和谐,与神明界(包含祖先在内,推而至于信仰中的至上神)和谐。这四方面的和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由
长期的修养过程。在此一过程中的考验与磨练是千变万化而层出不穷的,因此这种和谐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是需要保持高度警觉,并且日新又新的。
   如果过度强调和谐,就可能注重表面功夫。譬如,一个人礼貌、礼节、礼仪都非常周到,但是谁猜得透他的心思?他的真诚也许在客套的交往中隐而不显,甚至他自以为真诚而别人并无此一感受。那么,这样的和谐又有什么意义呢?
   结论是:「德」是真正的卓越,是人生应该追求的理想。在维持各种和谐的关系时,不能忽略内在的真诚。于是,我想到孔子的一句话,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意思是:质朴多于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文饰与质朴搭配得宜,才是君子的修养。在此,质朴是就内心的真诚而言,文饰是就外在的礼貌而言,这两者如果「搭配得宜」,则是君子(卓越人格的象征)的表现。问题正是在于「搭配得宜」。这是要求做到动态的和谐,并且要在实践过程中向上提升,使人格日益高尚。如果不是如此,又怎能称为真正的卓越?
 
走出命运的局限

子夏曾经听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一语。这句话应该是他听孔子说的,不然不会记在《论语》书中。更重要的是,子夏继续引述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意思是:不论个人命运如何,君子依然可以努力做到敬与恭,然后到处都可以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深入分析,不难察觉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人性向善」,不然为什么大家都会欣赏「敬与恭」,以致四海之内皆兄弟呢?
  孟子秉承此一观点,认为对于天与命,人确有无可奈何与无法理解之处。譬如,为何善人未必有善报,而恶人未必有恶报?当然,在判断一人为善人或恶人时,恐怕找不到全面而合理的标准,但是世间的好坏遭遇却一直在发生之中。那么,问题在于,人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孟子对此有一套「顺受其正」的说法。不过,必须配合的是个人的志向,亦即要努力把命运提升为使命。若无志向,则命运将会操控人的一生,而人生也难免于徒劳无功或怨叹造化。孟子自己以追随孔子为目标,由此显示他的理想。儒家的特殊情操在此清楚展示出来。以下且由二文叙说之。一、命的限制
  「命」的原意是命令,有所指示、规定、限制或教诲;可以引申为人的遭遇。人的一生总有许多事与愿违的情况,既不是理性可以推测得到,也没有经验可供参考,只能归之于命了。由于万物的本源是「天」,所以天与命的关系是不可分的。
  孟子说:「没有人去做的,居然成功了,那是天意;没有人去找的,居然来到了,那是命运。」(〈万章〉上)这样的命,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吗?孟子还有更完整的解释。
  他说:「没有一样遭遇不是命运,顺着情理去接受它正当的部分;因此,了解命运的人不会站在倾斜的危墙底下。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当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当的命运。」(〈尽心〉上)
  所谓「顺受其正」,所根据的是「情理」,凡是合乎情理的就接受。如此就不会轻易冒险,也不会犯罪背叛死刑。但是,若要尽力行道,则不必在乎死亡的威胁。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就是合乎此一原则。
  人生的重大挑战之一,是把命运转化为使命,就是不论自己的遭遇如何,都要择善固执,追求止于至善。这种使命感将带给人莫大的快乐。二、追随三圣
  孟子谈论自己的志向时,特别提及了三位圣人。 

  他说:「从前大禹治平了洪水而使天下太平,周公驱除夷狄、赶走猛兽而使百姓安宁,孔子编写《春秋》而使叛乱之臣与不孝之子感到害怕。??我也想端正人心,消灭邪说,批驳偏颇的行为,排斥荒诞的言论,以此来继承三位圣人的事业,这难道是喜欢辩论吗?我是不得不如此的。能够以言论批驳杨朱、墨翟的,才是圣人的追随者啊。」(〈滕文公〉下)
  三位圣人中,孔子的作为显然是孟子可以直接仿效的,因为大禹与周公皆有天子的地位与权力,不像孔子全以学说作出了贡献。孟子如何描写孔子呢?
  他说:「到了后来,社会纷乱,正道不明,荒谬的学说、暴虐的行为又纷纷出现了。有大臣杀君主的,有儿子杀父亲的。孔子感到忧惧,编写了《春秋》。《春秋》对历史人物作评价,原是天子的职权。所以孔子说:『了解我的,大概就在于这部《春秋》吧!怪罪我的,大概就在于这部《春秋》吧!』」
  孟子的志业是要效法孔子,为天下人展示正确的人生途径。至于具体的作为,则有待我们进一步去了解。
 
《庄子》心得·天地之大美

庄子看待万物,首先要还原万物自身的价值。他的方法是“不以人作为中心或唯一判准”。那么,要采取何种观点呢?答案是:“道”。“道”是含括万物的整体,亦即无所不在;既然如此,我们在万物中处处可以察觉到“道”的光采,因而可以肯定万物皆值得欣赏,亦即无一不美。      

 《庄子·齐物论》做了明确的示范,其中探讨“正处、正味、正色”,内容如后:“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罹患腰痛,甚至半身不遂,泥鳅也会这样吗?人住到树上,就会担心害怕,猿猴也会这样吗?这三者,谁知道真正舒服的住处是哪里?” 
   “人吃肉类,麋鹿吃青草,蜈蚣喜欢吃小蛇,猫头鹰与乌鸦喜欢吃老鼠;这四者,谁知道真正可口的味道是什么?” 
   “猵狙与雌猿交配,糜与鹿作伴,泥鳅与鱼共游。毛嫱、丽姬是众人欣赏的美女,但是鱼儿见了她们就潜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就飞向高空,麋鹿见了她们就迅速逃跑;这四者,谁知道天下真正赏心悦目的美色是什么?” 
    这三段话足以化解“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使我们看待万物的眼界向上提升,也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进一步品味万物自身的美妙之处。 
    万物确实各有所长,西方有一句格言说:“自然界不跳跃。”意思是:自然界没有所谓的真空存在,所有的现象皆是连续发展的,由此形成一个互动的整体。既然如此,又有什么东西是可有可无或一无是处的呢?  《庄子·秋水》从“器、技、性”三个角度进行评论,说明万物各有其优劣,所以我们不宜妄分贵贱,关键在于:用得其“时”。请看原文怎么说: 
   “栋梁可以冲撞城门,却不可以堵塞小洞,这是因为器用不同。骐骥骅骝可以一日奔驰千里,但是捕捉老鼠的本事不如野猫与黄鼠狼,这是因为技能不同。猫头鹰晚上能抓跳蚤,看清毫毛,但是大白天却张着眼睛也看不见。
 
用什么灌溉心灵·举世莫非受刑人

父亲曾在绿岛灯塔服务三年,因此在我的童年回忆中,绿岛是相当特别的。大约到了30岁,我还偶尔梦到一座两面邻海的灯塔,风狂雨骤时,浪花会冲过白色围墙,洒落在我家门前。几年前我到绿岛演讲,回到幼时所居之地,发现梦中所见正是绿岛灯塔。
绿岛除了灯塔,还有一座管训中心,通常称之为监狱。监狱里的人就是受刑人了。我到绿岛演讲,对象即是受刑人。那是我第一次受到环境、听众、气氛的影响而收起原先准备的讲稿,让心中意念自然倾泄而出,说的都是十分感性的题材。面对一排排剃光头,穿囚衣的
人,谁还忍心唱高调、背训词?他们正在为自己做过的事付出代价,难道不值得尊重吗?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对自己失望。这是我的基本观点。
如果冷静下来,与受刑人谈谈哲学,那么要从哪里开始呢?循着这个问题思索,首先我想到柏拉图,然后庄子进入脑海中,结论竟是:举世莫非受刑人。这一连串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人似乎是生动鲜明的。
柏拉图认为,身体是灵魂的监狱。人的本质是灵魂,出生之后必须居住于身体中,宛如受刑人。所受之苦何在?身体凭借感官与知觉,所得莫非变迁无已的现象与幻觉。因此若要获享真理,只有努力排除身体官能的控制,让灵魂的理性可以见到永恒的理型世界。唯有如此,才能建构真正的知识,不再受困于无常的现象与经验。
这样的人生是充满挣扎的,目标则是不朽。若无正确的知识,则不朽也有歧途。柏拉图指出,一般人以为生物性的繁衍子女即是不朽;中焉者以为在社会上扬名立万,使后人传述功业即是不朽。但是,上焉者从事理性观照,摆脱俗世念虑,以助成灵魂向上提升,才是真正的不朽。举目四顾,上焉者并不多见。
柏拉图对身体的贬抑,连带使他轻视现实世界。他把人定义为灵魂,却又不能说明没有身体的灵魂,如何可能是人。他的哲学在提醒世人不要沉迷耽溺于俗世功利方面,当然有其作用,但是未能兼顾理想与现实,以致形成逃避主义的倾向,则为美中不足之处。
焦点转到古代中国,我们发现类似的立场中,以庄子的眼光最为锐利,言词最为深刻。庄子认为,天下人都忘记了整全的“道”,而在分裂的世界中追逐各自所定的目标。目标也许有高有低,但是为此而伤害天性,则并无差别。譬如,平常百姓奋斗一生,为了累积金钱;读书人谨言慎行,为了博取名声;做官的人努力经营,为了家族的繁荣昌盛;即使是圣人,也会为了天下而牺牲奉献。
不论目标是否达成,生命总归要消逝远去,最后徒劳无功者有之,弄巧成拙者有之。即使得遂心愿,也无法避免受到“得”的牵制。正如存在主义者常说的:“拥有即是被拥有。”一个人得到的越多,就越放不下、看不开,有如身陷囹圄中,何异于受刑人?庄子用“天刑之,安可解”一语来质问所有为了某种目标而汲汲营营的人。如何解开呢?
一、“为恶无近刑”,这是庄子的话。人生在世,犯些小错是难免的,但是严重到犯法判刑以致失去人身自由,就太缺乏处世的智慧与自律的修养了。
二、“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主张人应该主宰物欲,而不是倒过来受到物欲的摆布而丧失自由。换言之,灵魂要主导身体,使身体不但不是监狱,反而成了奉行灵魂命令的伙伴。    三、人的自由表现在“能舍”,只有能舍的人,才真正拥有自己,就是使自己不为任何因素所左右。以此为基础,则人间不再有桎梏,身体不再是监狱,受刑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自由人。
 
《庄子》心得·超凡的意境

惠施是说话高手,自视为辩才无碍;但是,他只要遇到庄子,就经常哑口无言。这不是因为他的反应不够敏捷,口齿不够伶俐,而是因为两人的智慧相差太远了。 
  “智慧”是什么?智慧是异于信息而又高于知识;是对人生产生完整而根本的觉悟。这种觉悟将会使人展现特别的言行,不与人争而自得其乐。庄子是道家人物,而“道”是究竟真实,从“道”的观点来看待人生,自然可以品味不凡的智慧了。
  庄子很希望找到可以“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朋友,但是从他的书中看来,这个希望恐怕要落空了。他的少数朋友中,只有惠施一人以真名出现。然而,庄子如何评价惠施呢?《庄子·徐无鬼》记载了一段故事:
庄子送葬时,经过惠子的坟墓,他回头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把石灰抹在鼻尖上,薄得像苍蝇的翅膀,再请石匠替他削去。石匠运起斧来轮转生风,顺手砍下,把石灰完全削去,而鼻子毫无损伤。郢地这个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就召石匠来说:‘请你做给寡人看看。’石匠说:‘我还是能用斧头削去石灰。不过,我的对手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这位先生去世以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可以谈话的人了。”
  庄子自比为技艺卓绝的石匠,但是若无勇敢的郢人对他深具信心,他也难免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惠施若是地下有知,可能会悲喜交集,但是又徒呼奈何!
  庄子大概认为自己在世人眼中显得“呆若木鸡”。这只怪异的鸡经过三阶段的修炼才成功。《庄子·达生》记载纪渻子为齐王培养斗鸡,经过三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一是“它现在只是姿态虚骄,全靠意气”。

二是“它对外来的声音及影像,还会有所响应”。

三是“它还是目光犀利,盛气不减。”最后呢?“差不多了!别的鸡虽然鸣叫,它已经不为所动了。看来像一只木头鸡了。它的天赋保持完整了。别的鸡没有敢来应战的,一见到它就回头跑走了。” 表面看来呆若木鸡,而内在功力却深不可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智慧:由生命着手,看穿本体,最后悟道
儒道互补,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
以智慧取胜的老子
深度剖析庄子与老子的关系
道家与儒家
在《庄子》中,为什么有许多“孔子与老子会面”的场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