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胆囊炎效验良方

胆囊炎是以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向右肩胛放射,伴压痛和反跳痛,发热发冷,伴恶心呕吐为主要临特征的常见胆道感染疾病。

【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其发病主要与胆汁淤滞、细菌感染有关,本病由胆道结石或胆道蛔虫病导致者占大多数。

本病属于中医“腹痛”“胆胀”范畴。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胆附于肝,为六腑之一,以通为顺,肝之余气泄于胆而为胆汁,胆汁能助脾胃消化食物。因此,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胆,常涉及脾胃,多由邪气侵扰、情志忧郁、过食油腻、蛔虫上扰等因素所致,病理关键是胆汁淤滞。外邪尤其是湿热,侵袭肝胆脾胃,壅塞肝胆、中焦;饮食不节,恣食油腻,损伤脾胃,湿浊内生,阻滞肝胆;或情志刺激或蛔虫上扰而导致肝胆气机不畅,气郁化热;亦可因胆石盘踞,留滞胆腑,阻碍肝胆气机,以致腑气不通,胆汁淤滞,久则化热酿毒,热毒壅盛则血败肉腐成脓,发为胆囊炎。脓毒一方面聚于局部,一方面弥散于全身,甚至侵入营血,动血耗血或内扰神明。若再进一步发展,则伤阴损阳,气血败乱,热深厥深,终至亡阴亡阳。

一般说来,湿热浊邪壅盛,既而发病,则为急性胆囊炎;邪气微则渐损肝胆,发为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久治不愈,则迁延发展成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复因外感、饮食不节、恣食油腻等,则急性发作。急性胆囊炎邪实为主,慢性胆囊炎多虚实夹杂。

【治疗思路】

中医认为胆为六腑之一,以通为顺,通则不痛,故治疗本病以疏肝利胆、清利湿热、解毒攻下为基本治则,急性胆囊炎重在清利攻下,慢性胆囊炎以疏利为主。常用药物有茵陈、柴胡、郁金、黄芩、大黄、延胡索、赤芍、牡丹皮,并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灵活应用。

【辨证施治】

肝胆气郁 多见于单纯性急性胆囊炎早期和慢性胆囊炎。证见右上腹间歇性闷痛或窜痛、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右上腹有局限性压痛,但腹壁尚软。体温正常或有低热,口苦,纳差,食少腹胀厌食油腻或有轻度恶心呕吐,巩膜或皮肤多无黄染,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细或弦紧。治宜疏肝理气,佐以清利湿热。方用清胆行气汤加减:柴胡、黄芩、蒲公英、半夏、枳壳、香附、郁金、川芎、延胡索、木香、白芍、生大黄(后下),或用四逆散加味。

肝胆湿热 多见于化脓性胆囊炎和坏疽性胆囊炎较轻者及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者。证见右上腹有持续性胀痛或绞痛,常向右肩背部放射,右上腹肌紧张、压痛明显或触及肿块,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或有身目黄如橘色、有光泽,大便秘结,小便少而黄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治宜清利湿热,佐以通下。方用清胆利湿汤或大柴胡汤加减:木香、郁金、柴胡、黄芩、虎杖、木通、栀子、赤芍、牡丹皮、车前子、茵陈、生大黄、半夏。

寒湿困阻 多见于单纯性急性胆囊炎早期和慢性胆囊炎,常因过食生冷和受凉感寒、淋雨诱发。证见右上腹间歇性胀闷痛,右上腹有局限性压痛,但腹壁尚软,恶寒怕冷,纳差腹胀,厌食油腻、恶心呕吐苦水,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滑。治宜温里散寒,化湿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加苍术、厚朴、姜半夏、陈皮、木香。

肝郁脾虚 多见于慢性胆囊炎。证见右上腹间歇性胀闷隐痛,右上腹有局限性压痛,情志不畅,郁闷不乐,纳差腹胀,厌食油腻、恶心呕吐,舌苔薄白或微黄,脉细弦。治宜疏肝利胆,健脾和胃。方用逍遥散或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柴胡、郁金、木香、川芎、白术、白芍、茯苓、当归、陈皮、半夏、薄荷、生姜、甘草。

阴虚气滞 多见于慢性胆囊炎和急性胆囊炎恢复期。证见右上腹持续性胀闷灼痛,右上腹有局限性压痛,纳差腹胀,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双目干涩或目眩,舌红少津、少苔或苔黄,脉细弦而数。治宜养阴柔肝,理气利胆。方用一贯煎加金钱草、白芍、石斛、女贞子、郁金。

肝胆脓毒 多见于严重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或合并感染性休克阶段。证见右上腹有持续性剧痛,上腹胀满或硬满,腹肌紧张,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可触及肿大之胆囊。高热不退或寒战高热,或出现黄疸,口干唇燥,大便秘结,小便少,色深如茶,甚至神昏谵语,四肢厥冷,或见皮肤瘀斑,鼻衄齿衄或便血,苔黄厚腻或干燥灰黑,或舌光如镜、舌质红绛或紫,脉弦滑数或脉细欲绝。治宜泻火解毒,通腑泄热。方宜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龙胆草、芒硝、板蓝根、虎杖、金银花、鲜生地黄。高热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热深厥深,肢冷自汗、脉象沉细者,加西洋参、连翘、天花粉;热入营血,皮肤瘀斑、鼻衄齿衄齿,加水牛角、赤芍、牡丹皮。

【病案举例】

谢某,女,25岁,某铁厂职工,2001年8月8日初诊。诉右胁胀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患者于今年6月份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胁作痛,恶心呕吐,厌食油腻,曾在某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胆囊炎,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右胁作痛,时作时止,头眩目晕,神疲乏力,舌淡胖、边如锯齿之状,脉濡软无力。此属肝脾两虚,治以疏肝健脾为法。方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柴胡10克,鳖甲10克,郁金15克,陈皮10克,木香8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丹参15克,炒薄荷5克,茯苓10克,甘草5克。7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 上方服用5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续予原方5剂。

三诊 服药5剂后诸症消失,无明显不适,恢复正常工作。

张某,男,38岁,2002年2月9日初诊。诉吃肥肉后3小时突然出现右上腹部疼痛伴恶寒发热汗出,恶心想吐,口苦口干,小便黄赤,急送医院诊治。查体:体温39.6℃,急性痛苦病容,右上腹部压痛,墨非征阳性,腹肌紧张,拒按,皮肤、巩膜无黄染。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数。血常规:白细胞21.8×109/L,中性粒细胞0.8,淋巴细胞0.2。B超报告:胆囊炎。中医诊断:腹痛(热郁肝胆、邪结胃腑);西医诊断:急性胆囊炎。治法:疏肝利胆、清热通腑。方用大柴胡汤加减:白芍2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枳实10克,生大黄10克,木香10克,金银花20克,两面针15克,苦木15克,黑老虎10克,黄花倒水莲20克。日1剂,水煎,分2次服,3剂。

二诊 服完药后,体温降至正常,诸证减轻。上方去生大黄,7剂。7天后,临床症状消失,血象、体温正常。

谢某,男,46岁,1987年4月7日初诊。诉有乙型肝炎和胆囊炎病史5年。自觉反复有胸胁部游走性疼痛,有时少腹部亦痛,近2周加重。伴头晕,口苦,口干,不欲饮,舌苔黄腻,脉弦。治以清热化痰、理气止痛为法。选方四逆散合温胆汤化裁: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药15克,法半夏15克,茯苓20克,黄芩10克,两面针15克,苦木15克,黑老虎10克,黄花倒水莲20克,炙甘草10克。日1剂,水煎,分2次服,7剂。

二诊 腹胁痛已止,但右肩游走痛,手指麻木,头晕,口苦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滑,脉缓滑。治以清热化湿、理气通络。处方:法半夏15克,两面针15克,苦木15克,黑老虎10克,黄花倒水莲20克,茯苓20克,威灵仙15克,乌梢蛇15克,海风藤15克,金刚藤15克。服10剂而痛止。(石海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三 胆石症
中医治疗胆囊炎治胆石症六方:其一、大柴胡加减方:酒大黄10克, 柴胡。白芍。半夏各9克,黄芩,枳实各...
胆囊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疗胆胀(胆囊炎)
万政主任中医师治疗慢性胆囊炎6法
小柴胡汤加减慢性胆囊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