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脉证相参趣案

【出处】 〔明〕吴又可《温疫论》。

【原文】 张昆源正,年六旬,得滞下。后重窘急,日三四十度,脉常歇止,诸医以为雀啄脉,必死之候,咸不用药。延予诊视,其脉参伍不调,或二动一止,或三动一止,而复来,此涩脉也。年高血弱,下利脓血,六脉短涩,固非所能任,询其饮食不减,形色不变,声音烈烈,言语如常,非危证也。遂用芍药汤加大黄三钱,大下纯脓成块者两碗许,自觉舒快,脉气渐续,而利亦止。数年后又得伤风,咳嗽,痰涎涌甚,诊之又得前脉,与杏桔汤二剂,嗽止脉调。乃见其妇,凡病善作此脉。大抵治病,务以形色脉证参考,庶不失其大体,方可定其吉凶也。

【注解】①窘急:窘迫。②渐续:恢复。

【白话文】 张昆,字源正,年近六十,得了滞下病。里急后重,每天有三四十次,脉搏常有间歇停止,很多医生认为这是雀啄脉,必死的证候,所以没有人开药给他。请我过去诊视,他的脉搏跳动没有规律,有时跳两下停一下,有时跳三下停一下,如此反复,我判断这是涩脉。患者年纪已经很大,气血衰弱,大便中有脓血,脉象短涩,不能承担猛烈的治法,询问他饮食也没有减少,身形和面色也没有改变,声音也有力,言语和正常人一样,这就不是危重证。于是我用芍药汤加大黄三钱,之后患者大便排出大约两碗的脓块,觉得舒服畅快了许多,脉搏渐渐转为正常,下痢也停止了。几年后又得了伤风,咳嗽,咳痰流涎很多,诊脉发现和之前的一样没有规律,开了两剂杏桔汤,咳嗽止住了,脉搏也恢复正常了。后来看到他的妻子,说但凡生病时,便会出现这种脉搏。由此可见在治病的时候,务必同时参照身形、面色、脉象、证候,不能失去整体观念,才可以不失疾病的大致病机确定病情的吉凶。(郁东海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辨治房性室性心动过缓
大陷胸汤。(古方学习》
少阴病伤寒,临床表现都什么样?举个栗子……
经方辨治房性、室性心动过缓
伤寒兼证(11)
王付经方研究院;运用经方辨治窦性心动过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