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8岁朱旭逝世 | “银幕第一父亲”走了,所有好演员都在悼念他

老爷子走了,好演员都在悼念他 来自十点人物志 19:48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值得尊敬的老艺术家正在一个个离我们远去。

 

今天(9月15日)凌晨2时20分,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8岁。

 

你可能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只要看到他的脸,就一定能唤醒你记忆中某个熟悉的角色。

 

他是电视剧版《末代皇帝》里的老年溥仪,戏份不多,但一举手一投足,演活了天子变平民之后的复杂内心。



他是电影《洗澡》里一辈子开澡堂、搓澡的老刘,濮存昕和姜武在剧中演他的儿子。


 

他是《似水年华》里东山书院的老馆长齐叔,和黄磊一起在乌镇修复历史古书。


 

你还可能还在《风声》《刮痧》《大太监李莲英》《康熙微服私访记》等众多知名影视剧里,见过老爷子的身影。

 

朱旭54岁才开始涉足影坛,演了第一部电影《红衣少女》,第一个角色,就是女主人公的父亲。

 

在大荧幕上,朱旭从来没年轻过。在年轻一代的记忆中,他似乎永远都是一副老人模样,温暖、慈祥,被称为“荧幕第一父亲”。

 

但朱旭最重要的身份,其实是话剧演员。他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第一批演员,从1952年人艺成立入团,到2012年出演六十周年院庆大戏《甲子园》,他在话剧舞台上一站,就是一辈子。

 

朱老爷子是典型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一生演了无数出好戏:《咸亨酒店》中的阿Q,《屠夫》中的伯克勒,《推销员之死》中的查利,《哗变》中的魁格……

 

濮存昕称赞老爷子的话剧表演是“现实主义典范意义的表演”;而《人民的名义》中的“达康书记”吴刚则说,我们和先生的差距太远了。

 

朱旭有句名言:“演员的任务是演人。会演戏的人演人,不会演戏的人演戏。”

 

人如其言。他让观众记住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角色,却把自己的位置放到最低,消失于角色背后。

 

主动让观众遗忘自己,这可能是演员的最高境界。

 

 

01

 

 

朱老爷子是1930年生人,出生在辽宁沈阳,父亲是东北军的军官。可以说是有些生不逢时,刚满一岁的时候“九一八事变”就爆发了,全家人不得不随军离开沈阳。

 

朱旭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孩子太多,举家搬迁的时候母亲照顾不过来,就将他交给了军队里一个老伙夫照顾。

 

老伙夫晚饭后总有牌局消遣,为了不被婴儿吵闹打扰,便会在晚饭后给朱旭灌上一盅白酒。久而久之,还是婴儿的朱旭就离不开酒了。而嗜酒的爱好也伴随了他一生,被人艺的同事奉为“酒仙”。

 

长到七八岁的时候,朱旭爱上了京剧,不仅爱看,还喜欢自己唱。戏词背得滚瓜烂熟,嗓子又高又亮,有板有眼,唱起来丝毫不显稚嫩。但军官父亲知道他的这个爱好后,很是生气,骂他“不务正业”。


 ▲ 年轻时的朱旭和京剧大师张君秋


十几岁的时候,朱旭跟着哥哥到北京上中学。离开家没有了父亲的束缚,他的戏瘾得到了极大满足。 


当时他住在西城区,京剧的戏园子大多数集中在前门大街,路途很远,为了省下车钱买戏票,他经常步行到前门,吃不吃饭都无所谓,只要看见名角的演出,疲劳和饥饿都不在话下。


可以说,北京的这段日子,朱旭的艺术兴趣到了很好地培养,他学会了分辨文艺的粗细、文野、高低,为日后成为一名演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等到了上大学的年纪,新中国也成立了,18岁的朱旭进入华北大学第三部戏剧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华北大学文工二团,也就是后来的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

 

说来可笑,一身艺术细胞的朱旭在文工团,最初的岗位是灯光组的一名电工。

 

根据夫人宋凤仪回忆,在华北大学上学的时候,一天晚上宿舍电灯坏了,于是朱旭自告奋勇去修,瞎捣鼓了几下,居然“给鼓捣亮了,人家就认为他懂电。”就因为这件事,朱旭被分配去当了电工。



蹩脚的电工没做多久,1950年抗美援朝就改变了他的生活。倒不是要去当兵,而是为了配合宣传的需要,剧团排演了一出讽刺美国的独幕戏《吃惊病》。一时在演员队伍里找不到一个能演高个头美国大兵的人,导演就在灯光组里发现了朱旭。

 

大高个,挺鼻梁,大眼睛,大嘴巴,染上黄头发,化上蓝眼圈的妆,再加上外国人的习惯动作,竟然真的很像。

 

更重要的是,凭借着自己从小唱京剧的表演经验,加上后天在大学的努力学习,朱旭的第一次演出就让导演和话剧团领导很满意。一个只有三四句台词的次要角色,却被朱旭演出了鲜明的特点。

 

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经过严格的筛选,朱旭正式从灯光组进入了演员队伍。

 

此后60年,从22岁到82岁,他就真的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演了整整一辈子。

 

 

02

 

 

朱老爷子是真的爱演戏。

 

而真正热爱一件事,就肯下苦功琢磨。

 

他不是天才型的演员,甚至有一个天生缺陷——结巴,于是他就天天练绕口令。

 

刚开始拿着剧本对词,朱旭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后脖颈发热。他回忆自己最初排练时的窘迫:

 

演四个小戏,我演一个群众,一句台词“报告工程师,桥出事了”。就这工程师的“工”,我就念不出来了。

 

有一次,赵韫如对我讲:“朱旭,你刚才说那么多话没结巴。”后来就发现,我只要不想词、不背词,想说什么就说,不想结巴的事就不结巴了。

 

把词变成我想说的话,根本不琢磨,拿起就说,毛病就好了。这一条对表演很重要。把台词变成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演员要训练好几年才做得到。

 

“把词变成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这便是他琢磨出来对付结巴的方法。当台词变换成自己的语言,不用脑子想,也就不结巴了。



 ▲ 朱旭和宋丹丹主演《芭芭拉少校》


只是这换来换去,就要比常人花更多的时间,但朱旭就是肯花时间琢磨。后来,他的台词都不用劲儿,跟水一样流畅。

 

朱旭的老同事蓝天野先生曾说:“我们演员从四面八方来,各种演戏方法都有,为什么朱旭从一开始演戏就是对的?他脑子一直在琢磨戏怎么演才好,有人是瞎演,他是动脑子,每次都动脑子演,每次动脑子都进一步。

 

真正热爱一件事,也就懂得取舍。

 

朱老爷子爱酒如命众人皆知,爱到就算在三年困难时期,也要用好烟去换医用酒精,然后自己研究怎么兑成能喝的酒;团里组织去颐和园玩,正巧碰到下大雨,他也要冒雨去给大家买二锅头,说是能热热身子。



就是这样一个“酒鬼”,却从来不在登台演出前喝酒。只要晚上有演出,不管桌上摆的是茅台还是五粮液,他都不为所动。

 

好饮而不贪杯。他常常拿喝酒的事,来叮嘱年轻演员:

 

爱喝酒就给酒留个好名声。如果酒喝多了误事或影响了演出,把坏名声全推到酒身上,以后再端起酒杯来就有了负担,没了‘举杯邀明月’的洒脱,只剩下满心惭疚,酒自然也喝不痛快了。

 

这就叫做,明事理,不糊涂。

 

真正热爱一件事,当然也不会轻易放下。

 

九十年代退休之后,朱老爷子总还是放不下那一方舞台。只要有什么他能帮上忙的,他都积极参与。

 

他曾经三次谢幕,又三次食言。



2003年,他参加了以抗击“非典”为题材的话剧《北街南院》的演出;2005年,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六十周年,他又参加了《屠夫》的复排。

 

当时濮存昕以为这会是老爷子最后一次告别演出,还专门电话给何冰,让他坐飞机赶回来看。没想到,2008年,为了支援四川抗震救灾,朱旭再次登台。

 

退休后的每一次登台,他总会说:“诸位,这是我最后的谢幕演出了!”但结果却是次次反悔。

 

2012年,北京人艺建院六十周年,82岁的朱老又出现在了院庆大戏《甲子园》中,那也是他最后一次站在舞台上。


 ▲ 《甲子园》剧照 


今年年初,老爷子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接受采访时还说:“我大胆地说一句,人还在,心不死。但心还有这心,想演大概是不可能了。不过,也没准儿。”

 

只可惜,这次他在也没办法再食言了。

 

 

03

 

 

生活中的朱老爷子,就像北京胡同里提着鸟笼的那类老大爷,下棋、拉京胡、做风筝等等,仿佛样样精通,自由闲适,也自有那一股精神气在。

 

还住在史家胡同人艺宿舍的时候,大门口有个外绿内白的搪瓷灯罩,春夏秋三季里,不论多晚回家,准能看见在那唯一的光源下围着一群人,这群人里准有朱旭。 


他不是笑呵呵地坐在棋盘前叫人家臭棋篓子,就是歪着头一脸认真地拉胡琴。

 

朱老爷子有两个儿子,不幸都是先天性耳聋,养育起来必然不易,好在他是个特别乐观的人,和儿子们更像是朋友。爷儿仨一起玩倒立、游泳、打台球、半夜两点钟起来看比赛,统统不在话下。



不过最疼爱的还是孙女。小孙女的要求从不拒绝,尽可能满足。小孙女也很乖巧,知道爷爷喜欢她,在爷爷面前无拘无束地淘气,爷爷也只不过说声:“小调皮!”

 

可能是出于对孙女的喜爱,朱旭选了《我们天上见》作为他的最后一部电影。这部由蒋雯丽第一次当导演的作品里,他扮演了一个即将不久于人世,却依然在尽力为外孙女带来安慰和快乐的老人。

 

影片中有经典的一幕,外孙女因为害怕爷爷离开自己,临睡前总要试探老人的鼻息,看他是否还活着。于是老人摆出了一个孙悟空的姿势,逗外孙女笑,让她不要担心。

 

 

就在上周五,蒋雯丽去医院探望他,当时老爷子意识还清醒,他躺在病床上,特地由摆出了这个孙悟空动作。

 

蒋雯丽看了,哭到不行。

 

电影《我们天上见》结尾有一段独白:

 

姥爷下葬那天,下着细雨,我把姥爷一生所得的铁路徽章都别在了他胸前,我告诉姥爷,我会做一个好人,将来与他在天上相见……

 

如今他真的去了,据亲友说,走时很安详。

 

今天,我们就此别过朱旭老爷子,祝他在天上,继续快乐地喝酒,快乐地演戏。


参考资料:

[1]《老爷子朱旭》,宋凤仪

[2]《人艺的“酒仙们”》,朱旭

[3]《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方子春

[4]《“酒仙”演员——朱旭》,梁秉堃 

[5]《表演艺术家朱旭今天凌晨去世享年88岁:老爷子,我们天上见》,新民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逝者|朱旭:是他让舞台有了家的感觉
朱旭谈台词
嘘……他去天上的舞台排戏了 第A14版:文化新闻 20180916期 济南时报
真希望这回还是谣传!老爷子朱旭凌晨走了……
你一定见过这张脸!真“老戏骨”的戏剧人生
说《哗变》 忆朱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