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0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公冶长第五

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公冶[yě]长,孔门弟子,生卒年不详。

“公冶”是复姓,名苌,字子长。这里的“公冶长”是“公冶子长”的简称。

妻,qi,4声,动词,可以把女儿嫁给他。

缧绁,lei,2声;xie,4声。捆犯人的绳子。“缧绁之中”指关在牢狱之中。

孔子评价公冶长,“可以把女儿许配给这个人。他虽然被关在牢狱之中,但并不是他的错。”果真把女儿嫁给他为妻。

能把女儿许配给学生作妻子,并且这个学生还在蹲大狱,这足以说明孔子这个老师是非常喜欢和欣赏公冶长这个学生的。

罪不在他,而他受到惩罚,或者是被冤枉的,或者是代人受过。如果是被冤枉的,既然能被冤枉着,那也就是个冤大头,不值得孔子以女相托。所以应该是代人受过,是勇敢地、主动地站出来承担责任,没准儿这才是被孔子看中的原因。

孔子看人,不看表面,更不依别人的标准为标准。

5.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南宫适,字子容,也是孔门弟子。南宫是复姓,“南容”是以字称,生卒年不详。

孔子评价南容,“国家在正常状态,他就出来做官;国家在非正常状态,他也能避免被伤害。”

南容是一个狡猾的人,达能兼济天下,穷能独善其身。孔子也很喜欢这个学生,便把哥哥孟皮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mì]不齐,字子贱,孔门二期生。

孔子品评人物,有圣人、仁人、君子三等。

孔子评价子贱,“这个人是君子呀!鲁国如果真的没有君子,那他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无师自通?不可能。显然鲁国是有君子的,只是不显名而已,所谓隐士也。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子贡问孔子:“老师,您觉得我现在达到了什么层次?”孔子说:“你呀,已经达到'器’的层次了。”子贡追问:“那我是什么器呢?”孔子想了想说:“瑚琏。”

瑚琏,音hu,2声;lian,3声,是一种贵重的食器。有记载:“黍稷之器,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簋【fǔ guǐ】。”

孔子说“君子不器”,即君子不是以才能为考量标准,而是以道德为考量依据。德、能、勤、绩,能者为器。

子贡很能干,长于言语、外交和经商。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定位在“器”上,承认了他的能力,但是并没有在“德行”上对其考量。

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孔子认为,德行最重要。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雍,冉雍,字仲弓,孔门二期生,孔门十哲之一。

冉雍是政事之才,他接替子路当季氏宰。在孔门四科中冉雍却属于德行科,原因之一是他不爱说话,这一点招孔子喜欢。

有人说:“仲弓已经达到了“仁”的层次,但是他不太会说话。”孔子反问:“干吗非得会说话,靠嘴(而不是靠诚心实干)和人打交道常会遭人讨厌。冉雍是不是达到仁的层次暂且不说,但是干吗非得会说话呢?”

佞,就是会说话。不佞就是讷,讷和仁不但不矛盾,还很接近。

“才”和“德”也不矛盾,有才未必就会无德,有德未必就会无才。

5.6 子使漆彫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悦)。

漆彫开,是以漆彫为氏,名启,字子开,孔门一期生。此人受过刑,是个残疾人。

彫,同“雕”,指在漆器上刻画。古代制造业经常使用劳改犯。

孔子让漆彫开做官,漆彫开信心不足,对言:“我恐怕做不好这件事。”孔子觉得他谦虚,非常开心。

当官,谦虚就对了,谦虚使人进步,每事问,事事小心,就不会犯大错。

当官,最忌骄傲,说我行我就行,不行也行。把你放到那个位置上,你就行了?就不用学习了?就不用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了?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欤)?”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桴,fu,2声,小木筏。

儒家讲积极入世,孔子身体力行,周游列国推销自己,但是他的主张(道)行不通,所以常常发牢骚。

孔子说:“我的主张没人采用呀,真想坐着小木筏去大海上漂流。跟从我的,肯定是子路吧?”孔子“乘桴浮于海”,是由科学到神学,是由儒而仙,还是想去海那边的国家再碰碰运气?

子路听老师这么说非常高兴,也不知道他是觉得老师跟自己近所以高兴,还是听说能去大海上冒险所以高兴。

孔子就是发发牢骚,牢骚哪能当真?但是子路没想那么多,他当真了,想跟着老师勇闯四海,所以总是提起这事,问什么时候出发。

最后把孔子逼急了,只能说:“你比我勇敢(我只是说说,但是你真敢去做)。但是,造船的材料不好找呀。”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孔子说“不知”,其实是否定的委婉说法。不直接说“不够格”,而是说“我不知道”。

孟武伯问孔子,你的学生,仲由、冉求、公西赤,他们哪个能达到“仁”的标准?

孔子对这三个学生在“仁”上未做肯定评价,但是在“能”上对他们给予了准确定位。他们起码都已经达到了“器”的层次。

子路,仲由的字,他是孔门一期生。仲由年龄比孟武伯大,所以这里称字。

冉求,字子有,是孔门二期生,这里称名。

公西赤,字子华,是孔门三期生,也是称名。

孔子对仲由的评价是:仲由呀,他可以为千乘之国聚财强兵。

“赋”是征发粮秣[[mò]、车马、兵甲和兵役的制度,即军赋制度。《周礼》说,治赋是太宰的事。

孔子对冉求的评价是:冉求呀,可以为一国之君当邑宰(公邑的长官),或者为卿大夫当家臣(私邑的长官)。

公西赤长于言语应对,孔子对他的评价是:公西赤呀,穿带齐整立于朝堂上,他可以与来宾亲切交谈。

5.9 子谓子贡曰:“女(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汝),弗如也。”

孔子最喜欢颜回,不仅是因为颜回能安贫乐道,也是因为颜回悟性高。

愈,更的意思。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谁悟性更好呀?”子贡说:“我怎么敢跟颜回比呀?他是闻一知十,我勉强能算闻一知二。”同学之间是同辈,所以也称名。

孔子赞同子贡的观点:“你是比不上他。我和你,我们俩都比不上他。”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予是名。在陈述句中称名不称字,是特例。难道被老师骂,同学和弟子也跟着看不起吗?

古人把一日分为朝、昼、昏、夕四段,昼大约是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古人没有夜生活,晚上就是用来睡觉的。晚上睡了白天还睡,这真有点说不过去。

“朽不不可雕也”,腐朽的木头不能用来雕刻。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用垃圾垒的墙没法涂墙皮。

粪是一切秽物的统称,包括灰土、粪便和各种废弃物。

杇,wu,一声,指用杇涂抹墙皮。杇也叫泥镘,即抹子。

“于予与何诛”,把人家都骂成“朽木”和“粪土之墙”了,这老师居然还问“我该怎么骂你好呢?”

“予”指宰予,“诛”指责备。

“于予与改是”,我对宰予的看法要彻底改变了。

宰予是孔门十哲之一,擅长言语。估计是光灌孔子好听话了,孔子喜欢听什么话他就说什么话,孔子还真都信。这次抓了宰予一个现行,原来你以前都他妈是骗我的呀,所以才发这么大火。

孔子是善于反思的,由这件事他做出总结:不能光听好话,还得看他们的实际行为。

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枨,cheng,2声。申枨,孔门弟子,生卒不详。

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刚”的特点就是无欲,求己不求人。靠天靠地靠父母不如靠自己,越努力越幸运。

孔子说他没有见有谁达到了“刚”的层次。有人说“申枨”这个人应该可以。孔子否定道:“申枨呀,他也有欲求,怎么能够达到'刚’的层次呢。”

试问谁能做到无欲?孔子吗?孔子他也做不到。唯有看破世事,看破红尘,连生命逝去都不在乎的人才算是真的做到了无欲。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恕”是什么?孔子的解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说:“我不想别人欺负我,我也不想欺负别人。”不欺负别人就是“恕”,不想被别人欺负则是“刚”。

子贡是这样想的,但是孔子说:“端木赐呀,这个境界是你所达不到的呀!”

不想被别人欺负就要自强,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但是自强是一个过程,不是说你认识到了,马上就能强大。并且就算你自强,你努力去做,但真的能做到比所有的人、所有的国都强吗?

不想欺负别人,也未必能由得了自己,需要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德。但有时候人却左右不了形势,形势迫人,身不由己。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孔子有没有写过文章?应该有吧,肚里那么多东西,除了讲学就不自己写点什么?虽然他说“述而不作”,但他出口即为“文章”,弟子们记录下来就是《论语》。

孔子写出来的东西,讲出来的东西,是他先想明白的,然后也写明白了、讲明白了,所以弟子们“可得而闻也”。

“人性”与“天道”,估计孔子自己都没有弄懂,所以更讲不明白。老子都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既然弄不懂、讲不明白,所以孔子就很少讲,全靠弟子们各人体悟,所以说“不可得而闻也”。以至于荀子和孟子在“人性”上分歧那么大。

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又)闻。

孔子说,君子的特点是“讷于言而敏于行”,“讷于言”是放在“敏于行”前面的。

颜回是“讷于言”的代表,在老师面前,少言寡语,老师说话,从不顶嘴,还能退而自省,躲在屋里琢磨,琢磨来琢磨去就琢磨出名堂来了,老师讲一句,他能琢磨出十句来,有所创造,有所发明,闻一知十,令老师喜出望外。

子路做不到“讷于言”,他说话太急太冲,嘴上没把门儿的,老师讲话,经常插嘴,不但插嘴,还顶嘴,甚至斥责老师,或替老师拿主意。子路是“敏于行”的代表。

子路听了老师讲的课,还没有去力行,在这期间很怕再听到老师讲新内容。前一个内容还没有去做,再听一个内容,越积越多,此是一怕;前一个内容还没有去验证,再听一个新内容,万一二者相互矛盾又该如何取舍,此是二怕。

头脑里蹦出一个灵感,还没来得及梳理,没有做记录,没有形成文字,这时候,是很担心再来一个两个甚至七个八个灵感的。

手头上有一个任务,还没有来得及去做,甚至连思路都还没有,这时候是很担心领导再给派任务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公冶长》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孔子与子路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门十哲
《论语》教学思路新探:读懂孔门十三贤
夫子何与点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