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为集成产品开发IPD的技术评审TR及其关键内容

华为集成产品开发IPD的技术评审TR及其关键内容

本文作者 | 谢宁,《华为战略管理法:DSTE实战体系》、《智慧研发管理》作者

众所周知,集成产品开发(IPD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来源于PACE(Product And Cycle Excellence,即产品周期优化法,为全球领先的研发咨询机构PRTM公司提出的研发管理模式),是经过IBM等领先企业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先进、成熟的研发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在美国,众多著名企业纷纷实施IPD,以提升创新能力。在国内,华为公司从1998年开始率先引进并实施IPD,使产品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大幅度提升。
技术评审TR(Technical Review)是产品技术成熟度评估,一般是指IPD流程中定义的TR1-TR6 这7个技术评审点。用于检查产品开发项目按照IPD流程实施到一定阶段后的技术成熟度(技术、交付、市场),检查技术点上的准备情况,用以发现遗留的问题,评估存在的产品风险,并形成对策和操作建议。

《华为战略管理法:DSTE实战体系》作者谢宁老师认为技术评审TR是集成产品开发IPD的核心模块。但是,在很多企业的IPD实践中,谢宁老师发现企业并没有使用好技术评审TR的手段,往往陷入“评审走形式”、“评而不审”等困境中。因此,谢宁老师认为企业距离技术评审TR的成功实践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欢迎大家前来研讨和交流!

本文主要目的是想让大家掌握IPD流程中的TR1、TR2、TR3、TR4、TR4A、TR5、TR6等7个技术评审点的关键内容和区别。


TR1重点关注产品包需求的完备性以及选择的产品概念是否满足产品包需求。同时,保证所选概念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并能够解决产品需求(包括市场需求,可服务性需求,可生产性需求,可购买性需求等)。

1、需求明确性和全面性:定义的产品需求是否清晰、明确和全面?需求文档是否包括了所有可能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
2、需求的可实现性:产品的需求是否具备可实现性?是否存在技术难题或者需要过多资源才能实现的需求?
3、概念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提出的产品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市场趋势?
4、需求与概念的匹配度:所选定的产品概念是否能满足所有的产品需求?是否存在需求与概念不匹配的情况?
5、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市场上是否存在对这个产品的需求?已经收集了哪些来自潜在用户的反馈?
6、竞品分析:竞争对手在同一领域的产品有哪些?他们的产品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7、风险评估: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风险?如何应对这些风险?
8、资源评估:完成这个产品的开发需要哪些资源?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的资源?
9、合规性:产品开发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10、可持续性:考虑到环保因素,产品的设计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TR2是在计划阶段对产品设计规格的评审,重点关注产品设计需求到产品设计规格的完备性。

1、设计规格是否充分映射了设计需求?是否有遗漏或不清晰的地方?
2、设计规格是否明确、具体和可执行?是否有足够的详细信息来指导后续的产品开发活动?
3、产品架构和配置是否合理和有效?是否符合业务需求和技术策略?
4、是否考虑了所有的功能领域?是否有疏漏?
5、在设计规格中是否明确了所有的关键设计决策和设计约束?
6、是否考虑了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关键品质属性?
7、产品设计规格中是否考虑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的生产、运营、维护和退役等阶段?
8、是否有明确的变更控制策略,用于管理设计规格的变更?
9、是否考虑了设计规格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否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和应急措施?
10、是否考虑了产品的可持续性,包括产品的环境影响、能源效率和回收处理等问题?
11、是否对设计规格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和有效性评估?

TR3是对概要设计进行评审,确保设计规格已完全、正确地要概要设计中得到体现,为开发阶段的后续详细设计活动是否决定继续投入资源提供依据。关注的是部件产品的规格和概要设计满足解决方案的需求情况。

1、概要设计是否充分、准确地反映了设计规格?是否有遗漏或不清晰的地方?

2、概要设计是否完整、详细且清晰,足以指导后续的详细设计活动?

3、是否所有的设计元素和模块都已经在概要设计中得到了反映?是否已经定义了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交互方式?

4、是否对概要设计进行了风险和可行性分析?是否考虑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是否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应急措施?

5、是否考虑了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关键品质属性?是否对这些品质属性进行了预测和评估?

6、是否有明确的变更控制策略,用于管理概要设计的变更?

7、产品的概要设计是否符合产品的设计规格、产品策略、产品配置的要求?

8、是否考虑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的生产、运营、维护和退役等阶段?

9、是否在概要设计中考虑了产品的可持续性,包括产品的环境影响、能源效率和回收处理等问题?

TR4是对详细设计、构建模块功能验证测试结果。检查building block满足SDV进入的标准,确保SRS分解到该building block所包含的所有模块的相关规格在模块详设中体现。1、检查BB模块的详设审查结果,单元测试结果、IT、ST、BBIT结果。2、判断BB能否进入SDV

1、详细设计是否充分、准确地反映了概要设计?是否有遗漏或不清晰的地方?

2、详细设计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可执行性,足以指导后续的产品实施和测试活动?

3、是否所有的设计元素和模块都已经在详细设计中得到了反映?每个设计元素或模块的实现方式和细节是否清晰明了?

4、是否进行了详细设计的风险和可行性分析?是否考虑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是否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应急措施?

5、是否考虑了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关键品质属性?是否对这些品质属性进行了预测和评估?

6、是否有明确的变更控制策略,用于管理详细设计的变更?

7、是否对详细设计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和有效性评估?是否有充分的数据和证据支持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8、是否考虑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的生产、运营、维护和退役等阶段?

9、设计执行情况如何,包括设计的质量、资源分配、时间进度等?

10、是否在详细设计中考虑了产品的可持续性,包括产品的环境影响、能源效率和回收处理等问题?


TR4A是评估原型机的质量(系统设计验证)和初始产品的准备情况。在SDV完成后,对产品技术的成熟度上进行评估,确保所有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都进行了评估, 并生成相应的改进计划,保证供应和制造能力足以支撑初始产品生产活动。关注功能需求,评估解决方案初验结果,经SDV测试验证规格100%实现,不影响后续测试开展,评估SIT测试入口准备度,保证功能规格和除性能之外的DFX规格实现,是TR4A基本关注点。1、功能和性能需求得到满足。2、软件功能和性能质量达到不影响SIT开展。3、SDV所测特性的用例累计执行覆盖率达到100%。4、完成SIT测试准备(测试设计、测试环境、人员)5、对采购和制造能力基线化,保证足以支撑初始产品生产(从而保证SIT的启动)。

1、SDV测试的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是否有任何遗留的问题或风险需要处理?

2、已经制定的改进计划是否全面并且有效?是否能够解决SDV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3、是否可以判断产品已经准备好进入系统集成测试?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这个判断?

4、原型机的技术成熟度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已经可以进入初始产品测试阶段?

5、采购和制造能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评估,并确定了相应的基线?这些能力是否足以支撑初始产品的生产?

6、如果产品有多个Build版本,是否对每一个版本都进行了TR4A评审?这些评审是否在启动初始产品生产之前完成?

7、是否已经对所有潜在的技术问题和风险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制定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8、是否已经就所有关键的技术问题和风险制定了明确的责任人和处理计划?



TR5评估初始产品的质量(系统集成测试结果)。
关注功能规格、性能、DFX需求验证,对版本质量评估,确保所有已知技术问题解决。保证产品在试制前在功能和性能在功能和性能方面的问题均已发现和解决,完成TR5表时小批量初始产品生产已准备就绪。
1、SIT计划完成并通过测试。
2、完成初始产品试产、初始产品用于SIT测试。
3、初始产品与原型机比较,确认初始产品没有降低功能性、可行性和性能方面的要求。
4、检查初始产品的制造过程是否影响产品的功能、可靠性和性能规格。
5、完成BETA测试,BETA结论为GO。BETA活动质量评估,BETA测试中的问题是否已被解决。
6、重点关注可采
购性需求是否实现、目标成本是否达成、产品所有物料的量产准备情况。
7、可供应/制造需求是否实现,制造准备情况(装备\制造工艺\工装夹具\文件)、物料计划下达与物料准备情况,订单交付准备情况,能否支撑制造系统验证活动和初始产品加工要求。
8、评估可服务性需求、关键服务准备活动的完成情况。


TR6是一个关注于系统级的评审,确保产品的制造能力已经能适应全球范围内发货的需求。TR6关注于产品生产问题的状态和解决情况, 包括制造系统验证、认证和标杆测试结果。TR6是ADCP和GA的判断准则之一。
当产品开始放量生产时,评估生产级的技术成熟度,决定产品能否从试制部门转到制造部门,确认要进入GA阶段的风险,确保产品制造能力适应全球范围内发货的要求,关注产品生产问题的状态和解决情况,及版本满足项目目标和质量要求,做好制造、服务、销售准备。
1、完成准入、认证、比拚、IOT测试等产品包的客户界面验收测试和SVT测试(回归测试),从充分性和完整性对SVT阶段进行质量评估,前期问题和风险得到有效闭环
2、服务、制造、营销导入得到有效验证,支持大规模交付
3、形成最终产品包交付基线
4、关注计划评审、量产评审、供应商评审
5、制造计划划周期(包括装备、装配计划、测试计划、资源)
6、物料管理计划的执行,以支撑识放量生产
7、产品保证(遗留问题是否解决,产品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要求)
8、可靠性、可维护性、可安装性、可服务性目标是否符合要求
9、所有特性(含功能、性能)的目标是否符合要求

————————

谢宁老师专著《华为战略管理法:DSTE实战体系》荣幸入选本届中国企业领袖读享盛典“2023年度中国企业阅读新书推荐榜”。

——————————

推荐参考阅读的长文链接:

1、【1.6万字长文】华为战略管理方法论介绍(含开发战略到执行DSTE、业务领先模型BLM、业务执行力模型BEM、组织绩效战略解码)

2、超级福利:分享谢宁老师版权所有的《华为集成产品开发管理IPD(华为研发管理实践精华)-谢宁老师华为大学授课》课件资料

3、(1.5万字干货图文)解读华为集成产品开发IPD之市场管理流程(MM流程)

4、【2023年战略管理公开课计划】向华为学习业务领先的战略规划SP(BLM)和战略解码BP(BEM)

————————————

谢宁老师,华为培训管理部特聘资深讲师和顾问,专著《华为战略管理法:DSTE实战体系》、《智慧研发管理》。战略转型与战略解码专家、产品创新、IPD研发管理专家,具有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P认证资格。曾在华为等知名高科技企业担任项目经理、项目管理总监、运营总监职位,现专注于战略转型、DSTE开发战略到执行、BLM业务领先、BEM战略解码、IPD产品管理及研发管理等咨询和培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文掌握IPD流程中的技术评审TR及其关键核心关注点
8.2.3 新产品开发技术评审TR。概念、计划、开发技术评审TR1,TR2,TR3
IPD解读——IPD流程
2IPD流程概览201406
IPD是一辆车,还是一条路?
从技术至上到客户至上,华为经历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