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庸

人物生平

家学渊源

金庸原名查良镛,于1924年3月10日出生于浙江海宁袁花镇著名的查氏家族[7]。查氏是当地有名的大族,历史上出过著名文人查继佐查慎行查嗣庭[8]。其祖父查文清曾任丹阳同知,“丹阳教案”发生时因放走了为首烧教堂的两人,被革职回家,其爱国精神对金庸有很大影响。[9]其父查枢卿毕业于震旦大学,继承了家业。其母徐禄也出身于海宁望族,著名诗人徐志摩即其堂侄。还有很多名人都与金庸有亲戚关系。金庸自称“海宁地方小,大家都是亲戚,我叫徐志摩、蒋复璁做表哥。陈从周是我的亲戚,我比他高一辈,他叫徐志摩做表叔。王国维的弟弟王哲安先生做过我的老师。”[10]家族文化传统和长辈的教导,为金庸提供了良好的少年教育。[11]金庸从小就爱读《荒江女侠》等武侠小说[12],其他中外小说也有广泛涉猎[13]

流亡求学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查氏家族产业几乎都被烧光,母亲、弟弟也先后去世。金庸来到尚未沦陷的碧湖,就读于新成立的浙江省立联合初中。读初三时,他与几位同学合编了小升初参考书《献给投考初中者》,行销到福建江西安徽等地,是金庸第一次出版的书籍,在商业上大获成功。[13]
1940年,在浙江联高就读的金庸,由于用壁报讽刺训育主任,被要求退学,转到衢州中学就读,继续发挥文学才能,在《东南日报》“笔垒”副刊发表了多篇文章[1],因笔锋犀利得到关注,但在学校仍被列为“过激学生”[13]
高中毕业后,金庸步行前往重庆求学。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但因缺乏路费放弃,最后选择不收费的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14],但很快又因不能接受国民党训育管制,于1944年被退学。
退学后,金庸先在中央图书馆短期任职,又到湘西农场工作了两年。1946年夏天在陈向平的推荐下进入《东南日报》社,负责翻译外国电台、报纸的新闻,兼做记者、编专栏。[15][16]
金庸照片[16]

移居香港

1947年10月底,金庸到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就读,同时兼任《大公报》翻译和《时与潮》半月刊的编辑工作,1948年被调往香港,支持新创立的《大公报》香港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庸一度受梅汝璈邀请前往北京,考虑在外交部工作,最后还是重回《大公报》做国际电讯翻译和编辑,从此定居香港。[17]
1952年,金庸任《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副刊编辑,开始大量撰写副刊文章,潜心钻研电影、戏剧、舞蹈、古典音乐等艺术,每天常与同事陈文统(笔名梁羽生)谈武侠小说、下围棋,涉猎领域非常广泛。[18]
1956年,与陈文统(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在《大公报》开设《三剑楼随笔》,三人均因撰写武侠小说在香港颇有名气,本专栏则是三人轮流执笔,“用另一种笔法撰写散文随笔”[19]
金庸还同时编写了大量电影剧本,其中由夏梦主演的电影《绝代佳人》1957年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荣誉奖。[20]离职《大公报》后,他一度在长城电影公司供职,担任电影编剧。

武侠创作

香港左派新闻人为促进销量,考虑推进武侠小说,并由此吸引读者,1954年先由陈文统在《新晚报》发表《龙虎斗京华》,署笔名梁羽生,标志着新派武侠小说的诞生。[21]
1955年,因梁羽生《草莽龙蛇传》连载完成,《新晚报》要求金庸撰写武侠小说。首次使用笔名“金庸”连载了《书剑恩仇录》。“金庸”即将本名查良镛的“镛”字拆开。连载大获成功,使金庸继续投身武侠小说创作中。到1972年金庸封笔时,已完成了十五部武侠小说,即“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和短篇小说《越女剑》。“金庸”这一笔名的影响力反而超过了本名。[22]
《书剑恩仇录》
封笔之后,金庸开始系统修改自己的武侠小说作品,每次印行也有单独修订。第一次系统修订完成于1980年,由台湾远景出版事业公司于1980年9月推出,1994年正式授权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简体字本,故多称“三联版”。2002年开始,金庸宣布继续修订武侠小说,2008年由广州出版社出版,一般简称“新修版”。当时为金庸小说博得社会声誉的是“连载版”,得到大陆学者、读者广泛关注、阅读、研究的是“三联版”。“新修版”作为金庸的晚年定稿,究竟能否取代“三联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23]

新闻事业

金庸“认同胡政之时代《大公报》的文人论政作风”[24],力求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论政思想。1959年5月20日,金庸创立的《明报》正式发刊,以“公正、善良、活泼、美丽”为信条[25]。创刊初期以金庸连载武侠小说作为主要卖点,目标读者为普通市民,但因社评质量较高,逐渐得到文化界广泛认可,逐渐从娱乐小报成长为香港举足轻重的报业集团。
1962年以来,《明报》“因'凸现了人道主义和个性’而贴近读者”[26],日发行量突破4万份,逐渐成为香港有影响力的大报。1963年,金庸成为国际新闻协会(IPI)会员,多次应邀参加世界级别的报人座谈会,参观世界大报。除《明报》每日发行外,金庸还创办了《明报月刊》(1966)、《华人夜报》(1967)、《明报周刊》(1968)、《明报晚报》(1969)等报刊,并入股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创办《新明日报》(1967)。1976年,《明报》搬入十层高的明报大厦。在《明报》任职或专栏供稿的香港文化名家有胡菊人董桥、三苏、倪匡亦舒潘粤生等。1989年《明报》创刊三十周年纪念时,金庸宣布不再担任《明报》社长。1991年改组《明报》,1993年出售个人所持全部《明报》股份并辞去名誉主席职位,从此完全退出。[27]

晚年活动

金庸与大陆、台湾政要往来密切,支持两岸和平统一与香港回归中国,“毕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亲眼看到两岸统一”[28]
1981年7月18日,金庸前往北京,得到邓小平接见,两人对中国政策及未来发展的问题展开了坦诚的长谈,此后又多次与中央领导人见面。[29]
1984年9月26日,中、英双方在北京草签了关于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金庸受邀担任基本法起草委员、港方政治体制小组召集人,为香港回归及回归后的发展前途做出了贡献。[30]
晚年金庸还悉心研究中国历史。1999-2004年担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并在历史系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05年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完成博士论文《唐代盛世继承皇位制度》[31]

人物成就

武侠文学

武侠小说作为特殊的类型小说、通俗小说,此前不受重视。将文人情怀、爱国热情、古典文化寄托在小说创作中,是金庸小说的典型特色。1957年开始连载的《射雕英雄传》标志着金庸小说的第一个艺术高峰,倪匡评价说“若是有看小说的人不看《射雕英雄传》的,简直是笑话”[32]
《射雕英雄传》
金庸中期作品逐渐在人性、历史深度展开挖掘,《倚天屠龙记》开始的武侠小说逐渐摆脱简单的正邪两分法[33],避免脸谱化人物,塑造了一批性格丰满的小说人物形象。1963年开始连载的《天龙八部》代表着金庸小说的又一高峰,此书在结构的复杂性上远超此前作品,将佛教哲理与对武林霸权、爱情、仇恨等问题的反思结合起来,达到“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深度,主角萧峰的自杀则将小说的悲剧色彩推向高潮。[34]
金庸后期作品如《笑傲江湖》《鹿鼎记》则进一步反思政治、权力问题,其封笔之作《鹿鼎记》作为一部“反传统武侠小说”,写法与此前不同,“转向对宏大叙事与侠的消解。”[35]
金庸小说大量使用了“偷意”的手法,即广泛借鉴古今中外小说、戏剧、电影作品的优长,但写作时加以化用,不着痕迹,因此格外引人入胜。如《雪山飞狐》的讲述方式就受到《天方夜谭》和日本推理小说的启发,其中有关复仇的情节则来源《基督山伯爵》等西方名著[36]

新闻事业

金庸一生撰写社评大约七千余篇,以观点犀利、善于预测政局著称,“历任港督都要读他的社评,据说美国国务院台湾的政要都剪辑他的社评,作为研究和参考。”[37]办《明报》期间,金庸大量报道内陆消息,促进港台及海外读者了解大陆新闻,对中国政治变化常有敏锐嗅觉。与《大公报》的多次笔战,也为《明报》提升了知名度和认可度。[38]
作为新闻人的金庸,成功将《明报》打造成香港报业集团,也是一位成功的报业家、文化企业家,被称作是“富有人情味的老板”。金庸的社评及其办报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新闻史学意义。[39]

文学史地位

1994年,北京大学王一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小说卷》选中九位小说大师,将金庸排名第四,在鲁迅沈从文巴金之后,而在老舍郁达夫王蒙张爱玲贾平凹之前,并评价“他的现代新武侠小说的出现,本身就标志着中国武侠小说在文化境界上的崭新拓展,并在总体上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也推动了现代中国小说类型的丰富和发展。他在这方面的贡献独一无二,第四席位无可怀疑”[40]。1998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召开的“金庸小说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讨会,意味着“金学”开始进入国际汉学界较高层次的视野[41]。有学者认为金庸小说是当代不可绕过的文化现象,未来也必然在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但“经典”仍需长时段的淘洗,突击提拔是违背文学基本规律的。[42]也有学者认为金庸小说不过是通俗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当下有高估其文学水准之嫌[43],且其小说经过多次修订,仍有漏洞和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44]

思想观念

金庸用武侠小说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并用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结合的方式,塑造了诸多深入人心的侠客形象,使“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观念与近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形态契合[45][46]。金庸小说中的侠客与传统公案小说大不相同,有学者指出金庸是在传统章回体的框架中注入了新的价值追求。这也是金庸将通俗文学提升到严肃文学水准的表现之一。[47]金庸小说入选大、中学语文课本,证明其价值观念、文学技巧都得到了更高认可。[48]
金庸教授讲中国历史的大势

“金庸学”的提出

对金庸作品的研究,常简称为“金学”[49],或为避免与研究《金瓶梅》的学问混淆,称“金庸学”(Jinyonology)[50]。金庸本人对“金学”持谦虚态度[51],但从学术方法的特殊性看,“金庸学”并非现代意义的学科[52],但就影响力来说,不管是金庸作品本身还是相关研究均已成为重要的文化学术现象,“'金庸学’有成'学’的合理依据,金庸小说业已成为当代的文学典范(或部分学者表述的“经典”),并在文学史上有其立足之地。”[53]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述。研究金庸小说的版本文字变迁、文化源流熏染,及其广泛的社会影响,都比一般的作家专人研究更加复杂。以后研究的难点是:如何既凸显金庸小说和金庸研究的特殊性,又避免局限于金庸作品自身,割裂通俗文学、武侠文学的文化大背景。[54]

世界影响

金庸是一位在全世界华人范围内都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两岸如邓小平、蒋经国等都喜读其作品。《笑傲江湖》连载时,“西贡的中文报、越文报和法文报有二十一家同时连载。南越国会中辩论之时,常有议员指责对方是岳不群。”[55]
金庸小说被译成英、法、日多种语言。[56][57][58]
金庸小说翻译情况举要:
小说名
翻译语种
出版时间
《雪山飞狐》
英语
1993年
《鹿鼎记》
英语
1997-2002
《书剑恩仇录》
英语
2004
《射雕英雄传》
英语
2018-2020
《射雕英雄传》
法语
2004
《神雕侠侣》
法语
2012-2014
《天龙八部》
法语
2016-2018
《侠客行》
法语
2017
《书剑恩仇录》
日语
1996
《射雕英雄传》
日语
1999
《碧血剑》
日语
2001
《越女剑》(含《鸳鸯刀》《白马啸西风》)
日语
2001
《侠客行》
日语
2001-2002
《天龙八部》
日语
2002-2010
《神雕侠侣》
日语
2006
《笑傲江湖》
日语
2007
《连城诀》
日语
2007
《倚天屠龙记》
日语
2008
《雪山飞狐》
日语
2008
《飞狐外传》
日语
2008
《鹿鼎记》
日语
2009
金庸的艺术创作、文化传播、社会活动等贡献得到广泛认可,曾获得世界杰出华人奖(2005)、中国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2009)、法国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1992)、“艺术文学高级骑士勋章”(2004) ;英国剑桥大学荣誉院士(1996)、荣誉博士(2005);日本创价大学荣誉博士(1996)等荣誉。[59]

人物评价

金庸的小说创作、社会活动都与家国情怀密切相关。“毕生坚守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如椽之笔,书家国情怀,著作等身,成就非凡。”[60]
金庸善于判断政局走势,董桥称其方法是“推己及人,先从其自私的角度衡量其得失,然后判断其下一步之举措,一定不会离题太远。”[61]李敖则从负面角度批评金庸有“伪善”的一面[62]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书剑恩仇录
1955
碧血剑
1956
射雕英雄传
雪山飞狐
1959
神雕侠侣
飞狐外传
白马啸西风
1961
倚天屠龙记
鸳鸯刀
1961
连城诀
1963
天龙八部
侠客行
1966
笑傲江湖
鹿鼎记
越女剑
1970

代表性评论与文史文章

作品名
基本内容
出版信息
《袁崇焕评传》
介绍袁崇焕的事迹及历史评价,作为小说《碧血剑》的补充
附于《碧血剑》之后
《三十三剑客图》
根据清代画家任渭长《卅三剑客图》创作,融学术考证与文学想象于一体
附于《侠客行》之后
《成吉思汗家族》
用现代文化观念介绍、评论成吉思汗
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关于“全真教”》
介绍《射雕英雄传》所涉全真教人物的历史本来面目
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香港的前途——明报社评之一》
金庸于1980-1984年间对香港问题撰写的社论集,署名查良镛
明报公司1984年版
《三剑楼随笔》
与梁羽生、百剑楼主合作专栏文字结集而成
香港文宗出版社1957年版;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
与日本创价学会会长、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池田大作对话录
台湾远流出版社1998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金庸散文集》
汇集金庸从1950年代以来的各类散文四十余万字,包括艺术鉴赏、创作心得与游记随笔等
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台湾远流出版社2007年版
《寻他千百度》
金庸散文另一选本
中华书局2013年版

电影编剧作品

东邪西毒
1994
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
1994
东方不败风云再起
1993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1993
东成西就
1993
鹿鼎记
1992
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
1992
笑傲江湖
1990
书剑恩仇录
1987
飞狐外传
1984
鹿鼎记
1983
鸳鸯刀
1982
侠客行
1982
杨过与小龙女
1982
天龙八部
1982
书剑恩仇录
1981
碧血剑
1981
连城诀
1980
飞狐外传
1980
笑傲江湖
1978
倚天屠龙记
1978
天龙八部
1977
射雕英雄传
1977
倚天屠龙记
1965
左滑查看更多

电视剧编剧作品

张无忌在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的形象
杨过在电视剧《神雕侠侣》中的形象
天龙八部
2021
鹿鼎记
2020
倚天屠龙记
2019
射雕英雄传
2017
神雕侠侣
2014
天龙八部
2013
笑傲江湖
2013
倚天屠龙记
2009
书剑恩仇录
2009
射雕英雄传
2008
鹿鼎记
2008
碧血剑
2007
神雕侠侣
2006
连城诀
2004
倚天屠龙记
2003
射雕英雄传
2003
天龙八部
2003
书剑恩仇录
2002
笑傲江湖
2001
侠客行
2001
倚天屠龙记
2001
鹿鼎记
2000
笑傲江湖
2000
笑傲江湖
2000
左滑查看更多

[6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庸作品最新排名(弦戈版)
金庸小说一共写了多少个人物,15部小说全体花名册及人物简介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金庸先生小说经典语录
金庸作品简介(17)
大侠,就此别过
侠骨柔肠又真情备至!金庸小说中的这些诗句都值得细细品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