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大千:画荷花,我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在中国画荷史上,

张大千可堪称是自八大山人、石涛以来

中国百年第一画荷大家。

他画过

朱荷、粉荷、黄荷、

白荷、墨荷、金壁荷;

画过风荷、晴荷、雨荷、秋荷;

画过没骨荷、工笔荷、写意荷等。

总 之,

他笔下荷花均是

落落大方,

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

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

张大千的荷花情缘

张大千从青年到晚年,始终未停止过画荷。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究其根源,有以下几点:

首先,与他的个性有密切关系。荷花被视为高洁人格的象征物,并由此引伸出“清雅不俗、温馨芬郁、隐逸绝尘”等多层道德含义。这与张大千“历经多乱的世局,而不向世俗低头”的倔强个性相吻合。

其次,与其早年出家及后期隐居的经历有关。荷花的形象自汉魏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被注入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在佛教里,莲花象征着极乐净土和“再生”的生命意义。莲花的形象还被广泛地运用于净土环境、佛座和绞饰等方面。荷花的宗教含义后来又转化到世俗绘画中,尤其为文人画家所喜好,成为超脱、空寂等观念的寄托物。

最后,与他的绘画理念有关。张大千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之基本功。” 他在35岁时作的《金荷》被法国政府购藏。对此,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张大千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张大千不但爱画荷,也爱种荷。他年轻时住在苏州,庭院里的一池荷花成了他写生的好素材。33岁时开始住进北京颐和园,一住就是五年,颐和园池塘中又肥又大的荷花使他对画荷的兴趣越加浓厚。张大千爱荷花的出泥不染,娉娉婷婷从水中浮起,雍容高贵,而田田荷叶,姿态优雅的荷杆也时常走进他的画面。

他认为,荷花最难下手的部分不是花,而是荷杆,因为一笔下去不得回头,重描就不成画了。他通过与荷花朝夕相处,以其敏锐的观察力,长期捕捉荷花的特征和瞬间的动态,用他独特的审美和艺术情趣加以提炼、夸张,使之寓意深刻,生机勃勃。

画荷风格的变化

  • 师古期

关于张大千画荷的师承问题,他在《四十年回顾展自序》中说道:“予乃效八大为墨荷”。由此可知,他画荷最初学八大山人,年龄在二十一、二岁。通过他二十多岁至三十多岁的画荷作品,可看出他还临摹过陈白阳、徐青藤、石涛、陈老莲、新罗山人等,主要是取八大山人之“韵”,取石涛之“气”,溶“石涛,八大”于一体。对于气韵问题,张大千说:“画荷,最易也最难,易者是容易入手,难者是难得神韵。”

  • 集古期

张大千自三十多岁至六十岁左右的荷花作品风格多样,富于变化。他在八大、石涛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宋代绘画的特点,使笔下的荷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态。钩金荷花富丽堂皇,没骨荷花清妍秀丽,写意荷花水墨淋漓。这一时期张大千画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荷花的花瓣上采用复笔点缀的方法,起提神醒目的作用。

在这一时期,张大千特别注意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他说:“画荷需要正、草、篆、隶四种书法技巧,字写不好,荷也画不好。”还说:“画荷花的干子要用篆书,叶子则是隶书,瓣子就是楷书,水草则用草书。”

  • 化古期

张大千六十岁左右到八十五岁期间,是他画荷的第二次大变革时期。他首创的泼彩、泼墨彩艺术不仅为山水画开辟了新纪元,也为画荷开辟了新的境地,为充分表现超出荷花本身的属性提供了条件。反之,画荷又使泼墨彩艺术阐发无余。泼墨彩荷花作品的出现也是“化古为已”的标志。

此期,张大千的一些荷花画虽近抽象,但有具象为基础,仍不失法度,有别古人,有别西画,他也认为超越了古人。他七十七岁作饿《钩金红莲》中题:“自抒胸意,不袭前人;无人无我,无古无今。”八十四岁作的《钩金红莲》中题:“墨落一时手不住,任讥老子做狂徒。”如果有人说他狂,他将听之任之。

画荷风格的形成

  • 金碧风格

金碧风格是张大千年轻时所作,十八岁时到日本学习染织工艺,吸收了光琳派的金碧装饰性画风,又结合了唐朝李思训父子的“金碧山水”画法来画荷,在金笺纸上用墨线勾勒后,填染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颜料。

  • 没骨风格

张大千的没骨法融合了石涛、八大山人、徐渭等人的笔趣,发挥了荷花潇洒脱俗的韵味,尤其荷花的造型清雅优美,叶大梗长,亭亭净植,更适于用没骨画法来描写荷花的性格。

  • 写意风格

张大千的写意荷花,完全运用夸大、变形的形式来表现荷花的精神内涵。虽然承袭石涛、八大山人,但也深受徐渭、陈老莲之影响。所以,张大千的写意荷花,已摆脱了“自然再现”的羁束,而是一种自我主观精神的表现。

  • 泼墨风格

张大千运用大量墨汁倾泻在纸上,然后由其自然发展,再用笔推开,而且必有两次以上,先下淡墨,半干再重泼一次或反过来操作。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结构,成为他独特的表现语汇,扩张了水墨表现的领域,不论在形式和意境的表现上都有超越前人的成就。

纵观张大千的荷花,

早年多水墨写意,

初期从八大山人、石涛到青藤,

亦兼用浅绦法;

中年受敦煌壁画之影响,

兼作工笔重彩荷花,

并作巨幅的墨荷和用没骨法画荷;

到了晚年将山水画的泼墨技法

运用到画荷上,

开创出他自己的独特风格。



一起学国画

画友喜欢本文可以分享和在下方点个

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大千'百'荷图,朵朵醉人心!
张大千 | 经典荷花10幅,没骨荷花清妍秀丽,写意荷花水墨淋漓
张大千笔下最美荷花图,香艳动人!
百荷图
试析张大千与其荷画创作
盛夏清荷 |张大千的“五色”荷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