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日本战车纵览

早在德国人在欧洲大陆掀起“闪电战”的钢铁洪流之前,二战三元凶之一的日本就开始在亚洲开始了它那罪恶的扩张。但是和欧洲盟友不太一样的是日本的陆军实在是乏善可陈,特别是在坦克装甲车辆等重型装备上。虽然二战中日本的坦克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包括改进型在内总共研制了50多种新车型,但是精品寥寥。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曾经在亚洲掀起了无数腥风血雨的“皇军精华”。日本的坦克发展最早也是从引进起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同其他列强一样,对新登场的兵器坦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18年,得益于日本和英国的同盟关系,旅欧的辎重兵少佐水古吉藏从英国引进马克4型坦克回日本。这是日本第一次接触到坦克这个当时最先进的陆战兵器。之后的2年间,日本又引进了英制马克A惠比特型坦克和法制雷诺FT-17型坦克。编入千叶陆军兵学校教导队,并实验性地建立了战车联队,日本由此进入了坦克运用的摸索期。同日本海军的发展过程一样,日本陆军坦克从购买到国产化是赶超先进军事国家的必经之路。为了组建坦克部队和研制本国的坦克,日本成立了由陆军省军务局长管辖的自动车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在日本陆军辎重第1大队设立了一个军用车辆试验单位,日本引进的第一辆坦克就分配在了这里。接受坦克后,该单位对坦克进行了包括各种地形的的行驶和越障在内的严格测试和试验,同时还专门研究了对付坦克的反坦克壕。但是战后的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和军费紧缩,也影响到日本。1922到1924年日本军队的庞大规模使国民经济不堪重负,而大正14年(1925年)更是被称为“宇垣军缩年”(当时的日本陆军大臣为宇垣一成中将),陆军省被迫两度裁军,日本军队的规模缩小到4个师,23万人,坦克的发展更是陷入停顿状态。为了弥补战斗力不足,陆军省打算装备国产坦克和轮式装甲车(即装甲汽车)。不过,当时很过高官认为凭日本的工业技术自行开发坦克是完全不可能的。此时法国正好要处理一批库存的“雷诺”FT-17型坦克,表示愿意向日本提供。陆军技术本部则向陆军大臣谏言说用外国的老式坦克来装备部队不可取,主要装备绝不能依赖外国,这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因此日本在引进“雷诺”的同时也着手自行研制坦克。 1925年3月自动车调查委员会撤消,陆军技术本部车辆班成为研制坦克的具体负责部门。根据在陆军技术会议上通过的坦克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开始研制日本第一辆国产坦克。1925年5月1日日本陆军的第一支坦克部队正式成立,这支部队装备的是“雷诺”FT-17型坦克和英国的“维克斯”中型坦克。陆军第14师团第1战车大队和千叶陆军步兵学校教导队分别组建了坦克部队,前者辖1个维克斯中型坦克中队和一个修理中队,后者辖5辆“雷诺”和3辆“维克斯”。
(89式中型坦克)但是坦克国产化的问题一直困扰日本,帝国主义时代列强之间普遍缺乏信任,由于担心从列强手中购买坦克没有保障,而且日英同盟在1921年已经失效,在当时来说日本是个孤立的远东强国。尽管技术条件有限,但日本还是下定决心自己开发坦克,日本打算采用国营和民间企业共同开发,但日本当时的民间汽车工业规模小且技术水平低,在1927年,陆军省选择了较有实力的国营陆军造兵厂大阪工厂制造“试制1号坦克”,大阪厂之前制造了三吨牵引车,这个牵引车的成功研制可以说是为日本坦克国产化奠定了基础。试制1号坦克18吨,属于是中型坦克。在富士演习场的实验结果很满意,加深了日本研发坦克的信心。由于发动机技术问题,18吨来说算是太重了,导致速度较慢。日本陆军一直以苏联为假想敌,并考虑在广阔的中国大陆运用坦克作战。所以希望以1号坦克为基础开发一款10吨以下的轻型坦克以便增强机动性。[ ]1927年12月日本陆军技术本部计划同时开发轻型和重型坦克,由于在此之前自行研制的95式重型坦克过于笨重,因此要求第二辆坦克绝对不能超过10吨。最初的研制工作以英国C型10吨坦克为样本,为了减轻自重和缩短坦克长度,取消了第一型样车的前后机枪架并简化了悬挂装置,装甲则采用了日本钢铁公司室兰钢铁厂生产的17毫米镍铬钢板。 1929年4月试生产第二型概念车的订单发给了大坂陆军兵工厂,这辆概念车在经过多次技术试验后,在日本东北地区(注意是日本的东北)进行了1000公里的长距离行驶试验,陆军技术本部对它颇为满意。由于这一年是日本皇室纪元的2589年,所以该车被命名为89式轻型坦克(此时的确是叫轻型坦克,后来才改叫中型坦克),试生产后主要配发到陆军步兵学校战车教导队和第14师团第1战车大队使用。使用方根据使用情况相继提出了改进意见:强化主要部位结构的提高逾越壕沟的能力,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改进后的89式坦克自重超过了11.5吨,使89式坦克进入了中型坦克的行列。
(89式中型坦克9)它是日本研制的第一种投入量产的坦克,共有两种车型,早期安装汽油机的称为89甲中型坦克;从1934年起,其动力装置改用柴油机,名字随即改为89乙中型坦克。(西方称之为89B坦克)。定型后的89式坦克,主要由三菱重工业公司(株式会社)生产。关于89式坦克的总生产量,有几种版本。一说为404辆,一说为409辆,大体上在400辆以上。生产年份为1930年至1937年。89乙中型坦克名为中型坦克,可实际上和现如今的轮式步兵战车差不了多少,其净重只有可怜的12.1吨,战斗全重也才13吨。车长5.75米,车宽2.18米,车高2.56米,车底距地高0.5米,乘员4人。拿今天的标准看,除了车高较高外,车长和车宽还不如轻型坦克,算得上是小巧玲珑。由于日本人在设计这款坦克时,充分借鉴了英国“维克斯”C型坦克和法国“雷诺”FT-17型坦克的成功经验,致使89乙坦克和这两种坦克有着大致相同的外部特征,如:车体较高、短身管火炮、小直径负重轮、大直径诱导轮、当然更少不了那个现在看来十分有趣的尾撬等。
(89式中型坦克0)89式中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90式短身管57毫米坦克炮。名为坦克炮,实际上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加农炮,而是榴弹炮。这和日本军方当时的指导思想有关,他们认为“战车是步兵的支援武器”,坦克的主要任务就是用来开辟通路、越过障碍,以及用榴弹破片杀伤敌方步兵,所以二战期间日军的大多数坦克都装的是短身管榴弹炮。短管低初速加上弹型较差使得57毫米炮对付坦克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后来的诺门罕之战中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只是到了1940年97改坦克问世时,才装上了长身管的47毫米加农炮。57毫米榴弹炮的最大射程为5.6公里,炮弹初速只有350米/秒,弹药基数100发。辅助武器为2挺6.5毫米轻机枪,车上备弹2745发,最大射速为600发/分。这2挺机枪的布置很特殊:1挺为前机枪,安装在车体前装甲板的球形机枪座内;1挺叫炮塔机枪,安装在炮塔内,可实际上它应该算是炮塔后机枪,而且它的轴线和炮塔轴线成150度夹角,这也使炮塔的形状成了“歪把梨子”的形状,十分特殊、好认。另外在车长嘹望塔上还配有高射机枪座,必要的时候可以安装对空射击的高射机枪。89乙坦克的动力装置也很有特色,用的是日本自己研制的J3型直列6缸风冷四冲程柴油机,最大功率120马力,据称它是世界上最早安装到坦克撒谎那个的柴油机之一。该坦克上配有2个柴油箱,其中一个的容量为100升,另一个为70升。传动装置中变速箱为机械式,有4个前进档和2个倒退当。转向机构为单行星排,有2个规定转向半径。
(89式中型坦克1)89乙坦克的行动装置也很有特色。车体两侧各有9个小直径负重轮和4个托带轮,诱导轮的直径较大且带有棘齿。其次是采用了平衡悬挂装置,每侧两组,第2-5负重轮为一组,第6-9负重轮为一组;弹性单元为14-15片钢板弹簧;第1负重轮为单独的,采用水平螺旋弹簧为弹性元件。每侧履带有81块履带板。车体的尾部有尾撬,利用它可使越壕宽度从2米提高到2.5米。车体和炮塔为铆接结构,钢装甲的厚度为10-17毫米,装甲材料为镍铬合金钢。坦克的外表面涂迷彩。
(日系题2)[ ]89式坦克的战斗历程淞沪会战--中日坦克首次交锋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上海淞沪会战打响,这是亚洲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战役,由于受市区建筑的限制和坦克本身的机械问题的影响,坦克发挥的作用有限。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坦克首次交锋,但这些战斗并没有对战役结果造成多大影响,双方的坦克均从属于步兵方阵,掩护步兵冲锋。当然,这些数目有限的坦克也对战役部署具有一定的意义。中国国民政府在此次会战中,动用了40万大军,张发奎中将指挥第8和第10集团军在战线右翼(包括浦东、川|沙),朱绍良上将指挥第5和第17集团军在战线的中央位置,陈诚中将的第15和第19集团军布置在左翼(包括宝山)。这些中国军队的精锐部分都是由德国军官训练,采用德式先进装备,号称“国军精华”。与之对阵的为日本第10军,包括从华北抽调的第5和第6师团、从东北调来的第18和第114师团,第1和第2预备步兵旅团,一个战车联队和3个从日本本土运来的独立轻型坦克大队。截止同年11月7日,日本华北方面军所属的9个师团在日本海军第3、第4特遣舰队(含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的护送下,全部抵达上海战区。此时,日军在当地集结了30万官兵、200辆坦克、200架战机和庞大的舰队。
(89式中型坦克2)[ ]8月19日,中国装甲部队首次参战。据当时参战人员史说(第9集团军司令部作战科长)回忆,装甲兵团出动两个战车连(坦克重7吨)和战防炮一个营,配属第87师(师长王敬久)攻击杨树浦街区。当日凌晨,坦克随87师发起攻击,但因缺乏步兵的配合,坦克全部被击毁,两个连长阵亡。 20日,新调来的第36师(师长宋希濂)参加攻击。当日凌晨,一队轻型坦克参加了36师对汇山码头的攻击。据资料记载,这些坦克当时正在厂内修理,临时拉出参加战斗。由于没有步兵配合,这些坦克也全部被击毁。 21日凌晨,36师再度对汇山码头展开攻击,一度攻到黄浦江边,但天亮后,日军军舰开始猛烈炮击,日机也开始空袭,攻进码头的部队被迫退回,战车第一连和第二连坦克全部被击毁。经过长达3个月、在上海南京路不足10平方公里范围的艰苦巷战后,10万精锐的中国军队和超过半数的坦克被消耗在这个“东方凡尔登”绞肉机里,而日军大约损失掉6万人左右。台儿庄战役--日本装甲部队遭重创在徐州战役开始的第一阶段,日本坦克表现出一些亮点,在岩中大佐的指挥下,日本第1、第2战车大队突破了中国军队防线的西侧,迫使中国军队继续收缩防线,徐州仿佛已在眼前。然而日本最终没能如愿,中国第31军在安徽淮河岸边明光县城迟滞了日军行动长达40天,日军没能及时利用岩中大佐的胜利,后续增援部队迟迟无法到达。这使得驻守该地的大部分中国军队得以从容和有组织地撤退,南京战役的那种大溃败没有再次上演。
(89式中型坦克3)中国士兵的士气高涨,他们集中在台儿庄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国民党在台儿庄周围驻扎有第2、第20、第40、第41和59军,在南线与之相对峙的是日本帝国陆军第9、第13、第116和第106师团,北线是日军第5、第10、第16、第l03、第104、第105以及第14师团,参战的日军达到了40万。为了消灭撤退的国民党军队,日本帝国陆军总部命令北线日军全线出击,南线的军队全力防止中国军队突围。这拉开了台儿庄战役的序幕。[ ]日军担任突击任务的是由板垣征四郎少将指挥的第5师团和矶谷廉介少将指挥的第10师团。当时日军的这两个师团负责指挥在中国战区的所有作战装甲力量,它们是日军中唯一编制有独立坦克团的单位,每个团大约辖有100辆坦克和装甲车。这是日军最具战斗力和机动能力的两支部队。 肩负台儿庄的防御重任的国民党第2集团军挖掘了大量战壕,同时配备了机枪,用于扫射跟在装甲车后面的日本步兵。而日军坦克为了保护步兵,通常会加速前进以试图消灭中国军队的机枪阵地。
(89式中型坦克4)当日军坦克冲到中国防御阵地一百余米时,中国装备有反坦克炮的装甲车就会冲出阵地与日军坦克厮杀。当日军坦克冲到战壕附近时,中国军人就会勇敢地跳出来将绑扎成捆的手榴弹扔向坦克履带下面。中国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是那些浑身绑满了炸药誓与敌坦克同归于尽的敢死队员们。由于缺少步兵的支援,日军的坦克根本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很快被消灭干净。台儿庄战役的受挫,使日军学乖了不少,在此后的6年时间里,日军没有发动过一场装甲突击行动,直到1944年“一号作战”的时候,第3坦克师团南下。台儿庄战役并没有给日军造成致命的打击,但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和中国军队的士气,它表明,中国军人的血肉之躯可以挡住日军的装甲部队,它们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最终,日本人在从中国东北增兵30万的情况下还是占领了徐州,但是他们并没有消灭掉一支中国军队。而中国守军以3万人阵亡的代价,有序地组织起了撤退。此次,日本帝国陆军再也不敢使用装甲部队进行追击了。诺门罕之战--89式坦克遭遇惨败日军89式坦克在诺门罕的战斗,是在第二次诺门罕之战中开始的。被誉为“国宝”的第1坦克师团是全日本当时仅有的一个坦克师,从来就没舍得用过,这次也上了前线。 7月1日,日军23师团主力抵达哈拉哈河下游东岸阵地,待命。日军的地面进攻定在7月2日,计划是安岗支队(日军第1坦克师团及步兵部队约2500人,有坦克装甲车辆93辆)攻击哈拉哈河东岸苏军。小林支队(日军第23师团主力及第7师团一部,有火炮38门,约8000人)渡过哈拉哈河攻击西岸苏军。采取步兵迂回包抄,坦克师团正面强攻,最后协同围歼苏蒙军的战术。加上后续部队日军一共集结了约38000人,而苏蒙军队大概有12000余人,在兵力上处于劣势。唯一的有利条件是苏军拥有186辆坦克和225辆装甲车以及布置在西岸的火炮。在进攻的前夜,关东军上上下都得意洋洋地认为这场战斗将成为日军的胜利大进军,还特意请来了德国和意大利的军事武官来观战。[ ]
(89式中型坦克5)7月2日夜间,日军利用工兵架设的舟桥偷渡哈拉拉河达到西岸,日军迂回路线上的唯一阵地是巴因查岗高地。它只有60余米的相对高度,梢作整顿的日军旋即向外蒙军骑兵第6师驻守的巴因查岗高地发动猛攻。漫山遍野的日本步兵端着刺刀呐喊着发起了集团冲锋。一时间日军歇斯底里的叫喊声响彻了整个诺门罕夜空,令人毛骨悚然。月光下,无数把闪亮的刺刀明晃晃地折射出一股凶残的杀气,当日军冲到外蒙军阵地前沿时遭到对方重机枪的扫射。战斗进行了2小时后,日军仗着人多势重,冲上了外蒙军的阵地。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结果外蒙军骑6师15团被歼灭,日军占领了巴因查岗。就在日本士兵欢呼胜利的时候,前来增拨的苏军坦克第11旅火速赶到,此时在巴因查岗地区的日军有8000人,苏军只有1000人。但苏军还有300辆装甲车,在装甲火力上占有绝对优势。苏军以T-28坦克群为首,组成多个梯形方阵快速逼近了巴因查岗高地,日军架设在高地上16门37mm反坦克速射炮,虽拼命射击,但根本阻止不了这么庞大的坦克集团的冲锋,很快被坦克炮一门门地击毁了,在苏军众多装甲车辆猛烈的冲击下,刚才还兴高采烈的日本兵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基本上是步兵的日军只得组织敢死队进行自杀性攻击。日军士兵三三两两地抱起反坦克雷、炸药包、集束手榴弹、***甚至绑上迫击炮弹,高呼着“万岁”冲向了坦克,大部分人还没跑出几步便被打得血肉横飞。但反扑的日军越来越多,担任火力支援的苏军BA-10装甲车顾此失彼,加上夏季长途疾驶,苏军坦克的汽油发动机外壳极为灼热,一旦被***投中,便会迅速燃烧。一些防范不及的坦克被“**”陆续击中,冒起了黑烟。尽管如此,在苏军坦克的扫射和碾压下,日军开始溃退。
(89式中型坦克6)刚过河的第23师团司令部也险象环生,殿后的预备队——第7师团第26联队被侧翼包抄过来的蒙军装甲营死死地缠住,36辆BA-10装甲车始终与日军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让“**”有机可乘,打得第26联队几千人进退两难。一个协同作战的苏军坦克连则直扑日军指挥部,坦克炮弹纷纷在其周围爆炸,第23师团参谋长大内孜大佐中弹阵亡。小松原此刻手中无一兵一卒,望着快速逼近的坦克,十几个军官绝望地拔出了东洋刀准备剖腹。幸亏一个刚刚抢渡过河的速射炮中队赶到了,救了小松原一命。
[ ]来援的日军七手八脚地架好火炮,仓促开火,由于双方距离已非常近,两辆苏军T-26坦克被击中冒出了火焰,其他几辆坦克因情况不明退了下去。小松原亲眼目睹了这场短促的反坦克战,短短的7分钟,虽击退了苏军坦克连的进攻,但速射炮中队只活下来6个人,剩下1门炮。由于吓破了胆的日军工兵提前炸毁了哈拉哈河上的浮桥,使不少日本兵掉进河里喂了鱼,就在溃败的日本步兵被苏军坦克轰得头破血流之际。哈拉哈河西岸的苏军152毫米口径火炮也开始轰击,大量炮弹发出令人恐惧的呼啸声,暴风骤雨般砸在了日军队伍中,很多日军官兵被炸得血肉横飞、命丧黄泉。从此关于苏军大炮的种种传说在关东军中不胫而走,连伪满皇帝傅仪也知道苏联大炮的射程比日军的远多了。 7月3日晚,第4坦克联队利用大雨掩护和苏军的麻痹,奔袭苏军第36摩步师重炮阵地侥幸得手。从战术意义上看,这是一次成功的奇袭,这也是日军坦克部队在整个诺门罕战争中惟一的一次胜利。 7月4日,苏军将偷渡过河的关东军步兵主力击溃后,朱可夫将军开始腾出手来收拾正面的日军坦克第1师团(坦克第3、4联队),不足10平方公里的狭小战场上顿时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烟尘弥漫,苏军第11坦克旅和第7装甲旅从结束战斗的巴因查岗杀到河东岸与安岗支队的第1坦克师进行了一场坦克大会战。由于日本89式坦克装甲薄,火炮口径小,吨位小,结果被苏联T-26坦克、T-28坦克不断击毁,变成了一堆堆冒着黑烟的钢铁垃圾。日军坦克经此战后畏苏军坦克如虎,再也没和苏军坦克正面交手。7月4日午后,日军坦克第3联队遭到苏军大口径火炮的急袭,13辆坦克和大量辅助车辆被击中燃烧。装甲板的温度达到了1000摄氏度以上,包括联队长吉丸清武步兵大佐在内的很多坦克兵在坦克里被活活烤熟烧焦。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在得知安岗支队损失惨重后大为震惊,于是下令安岗支队撤出战场,日军寄予厚望的第一次攻势宣告失败。在经历了诺门罕战役和中国战场上的战斗后,89式坦克日渐落后,被后来的97式坦克逐渐取代了地位,最终被淘汰。
时至今日,日本陆上自卫队的战车教导大队仍然保留了一辆保存完好且可以开动的89式坦克,在陆自的开放日活动中也经常亮相。1932年,日本研制出92式重型装甲车,用于装备日本的“骑兵战车队”,遂行侦察作战任务。但这种装甲车的主要武器是1挺13毫米重机枪,火力较弱,而89式中战车的机动性又较差。于是,日本军方想研制一种兼有92式装甲车的机动性和89式中战车的火力的轻型坦克。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方更意识到,要尽快研制出一种“步兵战斗用轻战车”,以代替性能已经明显落后的89式轻战车,这就是95式轻战车的发端。 1933年7月,日本陆军技术本部开始了设计工作,由三菱制作所来试制,内部研制代号为“哈”。该坦克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气冷柴油机的坦克。顾名思义,它使用的是提炼起来比汽油要容易的多的、而且相对不易着火的柴油。所以其发动机部位即便受到燃烧弹的攻击,也不会轻易起火。其实为战车上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动力装置,当时的日本军方有过一场大辩论。一种意见认为,应当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汽油机;另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大胆地采用柴油机。其中汽油机是通过化油器将汽油气化后再加入空气送入汽缸的,如果天气较冷的话,汽油就不易气化。而柴油机是从喷口强制送入压缩空气的,所以温度对它没有什么影响。而且由于柴油机采用气冷方式,所以它也不需要冷冻液,根本不必担心柴油冻结。
而且柴油机派的意见还认为,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采用价格相对便宜的柴油(日本人叫“轻油”)更有利;更重要的是,战车上用柴油不易引起火灾;这说明日本军方是较早认识到坦克柴油机安全性的国家之一。辩论的结果,后者占得了上风。柴油机派还提出,战车上的柴油机应该是风冷式的,以避免水冷式的保养麻烦、冬季易结冰等弊端。无疑,这一认识还是很前卫的,因为对日本陆军来说,考虑到他们准备在中国东北与苏军开战,所以这样的作战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柴油机于1933年底在中国东北进行耐用试验,结果表明其耗油量比汽油机少三分之一,而在输出功率上却丝毫不逊色,从而证明其实战价值。[ ]战车柴油机的试制工作由三菱公司实施,1933年末试制成功。这是一种直列6缸风冷式柴油机,缸径130毫米,活塞行程180毫米,最大功率达135马力,后调至120马力。它和89乙中战车上用的是同一种柴油机。应当说,苏联于1938年才研制出举世闻名的V2柴油机。说日本是最先采用坦克柴油机的国家,还是说得过去的。至少和波兰的7TP轻型坦克(1934年制成,采用的是德国造的“绍勒尔”柴油机)是并驾齐驱的。 动力装置布置在车体后部右侧的动力舱内,因主动轮前置,所以发动机的动力要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传递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发动机的排气管在车体外部右后方,接有消声器,以降低排气噪声,利于侦察行动。主油箱容量为100升,副油箱容量为30升。变速箱为机械式,转向机构为离合器-制动器式,结构较简单。 行动装置的特点是,采用了中等直径的负重轮,每侧4个,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悬挂装置为平衡式,每两个负重轮为一组,通过平衡臂使水平螺旋弹簧拉伸或压缩。每侧有2个托带轮。履带是钢制的,节距较短。战车的最大速度达到了40千米/小时,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这一水平还是较高的。最大行程为250千米。
技术本部在开始试制时,其目标是将坦克自重控制在7吨以内,速度超过40公里。第一辆样车是在1934年问世的。虽然其自重超过了0.4吨,但在其他技术参数上也完全达到预定目标。该坦克全长4.3米,自重为7.4吨,比前两种大了一倍,其乘员是3人,采用120马力的气冷柴油机,最高时速为40公里。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火力和装甲厚度。它装备一门37毫米的火炮和2挺7.7毫米机枪,其装甲厚度达12毫米。样车从1934年7月开始,依托骑兵学校和步兵学校,进行了射击试验和700千米的行驶试验,证明其性能良好。但战斗全重超过了预定的6.5吨,达到了7.5吨,最大速度也未达到指标。经过减轻重量的修改设计后,于1934年9月制成了第二轮样车,试验时,最大速度曾达到了46千米/小时的较高速度,满足了军方的要求。在拿出样车后经过不断的调试,军需审议会于1935年召集各有关部门在技术本部碰头,决定是否采用该坦克。但出人意料的是,坦克部队却首先对这一坦克发出抨击。战车第二联队长木村民藏就直言不讳地指出:“该坦克的动力和火力配备是可以的,但装甲厚度不够,所以其实用价值不大。这样的厚度在反坦克炮面前是不堪一击的。”陆军部次官古庄干郎就问:“在坦克部队看来,是根本就不需要该坦克,还是通过改进可以采用?”他得到的回答是:“如作为轻型坦克的话另当别论,作为主力坦克是肯定不合适的。因为装甲厚度不够就根本不可能发挥威力。在战场上欲发挥威力,就必须将坦克推进到距对方阵地200米处,也就是坦克必须具备压住对方反坦克火力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增加装甲厚度”。
尽管该坦克遭到陆军的否定,不料却得到骑兵部队的青睐。因为对骑兵部队来说,至关重要的机动性能,装甲厚度如何对他们来说是其次的,45公里的时速对他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于是95式坦克未能成为中型坦克,却作为轻型坦克正式定型,由于这一年是日本皇纪(神武天皇)2595年,所以定名为95式轻战车(轻型坦克)。[ ]95式轻型坦克最终的生产型为:自重6.7吨 ,战斗全重7.4吨,乘员为车长、 驾驶员、机枪手等3人,车长4.3米,车宽2.07米,车高2.28米,算得上是“小巧玲珑”。不过,95式轻型坦克的最大特点是采用柴油机为动力装置。柴油机的试制工作由三菱公司实施,1933年末试制成功。这是一种直列6缸风冷式柴油机,最大功率达135马力,后调至120马力。它和89乙中型坦克上用的是同一种柴油机。
[ ]动力装置布置在车体后部右侧的动力舱内,因主动轮前置,所以发动机的动力要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传递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主油箱容量为100升,副油箱容量为30 升。变速箱为机械式,转向机构为离合器-制动器式,结构较为简单。行动装置的特点是,采用了中等直径的负重轮,每侧4个,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悬挂装置为平衡式,每2个负重轮为一组,通过平衡臂使水平螺旋弹簧拉伸或压缩。毎侧有2个托带轮。履带是钢制的,节距较短。在总体布置上,95式轻型坦克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如:总体上的“小巧玲珑”、整车的高度较高、炮塔位置偏左、车体侧面的“鼓大包”和“歪把机枪”等。
其主要武器最终选定为1门94式37亳米坦克炮,1933年试制完成。这种37毫米火炮身管相对较长,全炮长1.36米,重仅64千克,具有一定的穿甲威力,在300米的射击距离上可穿透45毫米厚的钢装甲。弹药基数为120发。发射的弹种有穿甲弹和榴弹。火炮的高低射界为负10度至正24度,炮塔不动时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0度。也就是说,即使炮塔不旋转,火炮也可以左右转动10度。辅助武器是2挺仿捷克造的97式7.7毫米重机枪,可自动连发射击,乘员需抵肩射击,弹仓内有20发机枪弹(到二战后期改为链式供弹),带1.5倍的瞄准镜,其中的1挺为前机枪,另1挺为炮塔后机枪,共携弹3000发。前机枪由机枪手操纵,炮塔后机枪由车长操纵。前机枪的射界为:高低-10度~+3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炮塔后机枪:高低-10度~+2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由此还可以看出,95式轻型坦克的车长是够累的,一个人既要指挥全车作战,又要打炮、装炮弹和操纵炮塔后机枪,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不过,95式轻战车既然定位为“支援步兵作战”,机枪火力便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火力布置和乘员分工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95式轻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铆接和焊接结构,以铆接结构为主,装甲厚度为6-12毫米,主要部位的装甲为12毫米厚,仅能防范轻武器的攻击。防护性差,是95式轻型坦克的致命弱点。但是由于二战中东南亚各国及中国军队很少有反坦克武器,致使95式轻型坦克能肆虐一时。[ ]
在总体布置上,95式轻型坦克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如:总体上的“小巧玲珑”、整车的高度较高、炮塔位置偏左、车体侧面“鼓大包”、“歪把机枪”等。这些特点,从侧面和顶部的照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无疑,这些都是总体布置上的需要。这里只简单地作些分析。 从顶视照片中可以看出,炮塔位置偏左和车体侧面“鼓大包”,是紧密相联系的。由于动力-传动装置的位置偏右,而传动轴又通过战斗室,致使整车的高度增加;而为了不使整车的高度过分增加,又不得不使炮塔的位置偏左布置。由于车体的宽度不足2米,变速箱在车体前部,动力舱在后部,中部的战斗室要布置下3名乘员、炮塔、火炮和弹药等,显得十分拥挤,不得已,只好将战斗室的两侧鼓出一个弧形大包。至于“歪把机枪”,也是同一个道理。日本人将95式轻型坦克定位为“支援步兵用战车”,这样,在主炮面向前方的同时,也要有向后的火力。但是,炮塔的轮廓很小,不可能在正后方布置一挺机枪及机枪手的位置,只好将机枪侧向一个角度,成为“歪把机枪”。看来这些奇特的布置,还是很有名堂的。在日军入侵菲律宾、马来亚(今马来西亚)的战斗中95式轻型坦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成为肆虐东南亚的急先锋。在日军入侵中国的许多战斗中,95式轻型坦克和97式中型坦克相互配合,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不过在和美军交手的岛屿争夺战中,95式轻战车就只有挨打的份儿了。整个二战期间95式轻战车的总生产数量达到1250辆,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日本战败,它始终是日军轻型坦克的主力。日本陆军对轻型坦克的定位是:侦察和联络,或是作为机动力量在突破对方防线时发挥作用。在太平洋战争刚开始时,95式坦克配备在各坦克团的一营或各坦克师的搜索分队。前者配备数是13辆,后者是30辆。
1939年5~9月间的苏日哈拉哈河之战(日方称为诺门坎事件),是95式轻型坦克首次参加的一次较大规模军事行动。这场战争以日本军队彻底失败而告终。强大的苏联红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给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当头一棒。小日本不仅损兵折将,丢盔弃甲,更重要的是丢尽了颜面,以至于二战后日本人还在研究诺门坎事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会”,想找出日军惨败的原因。这次战争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二战中期日本不敢配合希特勒贸然北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首次参战的95式轻型坦克,倒是“蝎里虎子(壁虎)掀窗帘──露了一小手”,打了一个小胜仗。战争中期,日军第一战车联队,即安岗支队,作为增援部队疾驰援至哈拉哈河东岸。作为第一梯队的安岗支队第4战车团配属35辆95式轻型坦克、8辆89式中型坦克和5辆94式轻装甲车,以95式轻型坦克为主。 第4战车团前出到哈拉哈河东岸20千米处,在731高地附近集结;而苏军的主力则部署在哈拉哈河西岸,但东岸仍有部分苏联军队。当日军发现河东岸的苏军有撤退到西岸的迹象时,立即决定当夜偷袭东岸的苏军阵地。日军战车第一梯队以89式中型坦克为先锋,3个95式轻型坦克连分左、右、后呈菱形布置,迅速向苏军阵地进击。当夜,下了大雨,电闪雷鸣,划破夜空的闪电像探照灯一样将苏军阵地照得一清二楚,日军的坦克炮和机枪的命中率相当高;而苏军由于准备不足,一向逞威的120毫米榴弹炮,在日军的偷袭下失去了威风。这一仗打下来,日军共缴获了4门120毫米榴弹炮,击毁苏军坦克和装甲车10辆,而日军仅损失了1辆95式轻型坦克。 不过,这次日军的小胜,仅是一次成功的偷袭战。在日后坦克对坦克的较量中,小日本的95式和89式坦克都不是苏军BT快速坦克的对手,损失惨重。95式轻型坦克火力弱、防护性差的弱点暴露无遗。唯一值得小日本自豪的是,95式轻型坦克的机动性还算不错。[ ]在太平洋战争的开始阶段,95式轻型坦克在前线各部队的配备数要多于97式。在偷袭马来亚半岛的战事中,爆发了著名的马来半岛“闪击战”。这一战中佐伯敢死队使用95式轻型坦克参加了突破“吉德勒防线”’的战斗、岛田坦克队则参加了苏里姆歼灭战。它们分别击溃了英军轻型坦克和装甲车部队的防御,发挥很大的作用。坦克部队的声誉迅速提高,受到了其他各兵种的信任。
马来半岛“闪击战”,日本人称为“马来半岛电击战”,是二战中期日军和英军在马来半岛发生的一次重大战役。战役从1941年12月8日打响,日军在马来半岛北部泰国的宋卡和马来亚的哥打巴鲁强行登陆,以97式中型坦克和95式轻型坦克组成的机械化部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向南挺进700千米,一直打到新加坡。交战的结果,以英军帕西瓦尔中将率部投降而告终。 投入战斗的是,日军山下奉文上将指挥的第25集团军共11万人。担任突击任务的是第3战车集团(相当于坦克师的规模),辖4个战车团,坦克数量相当于诺门坎事件中坦克数量的一倍。而由帕西瓦尔中将指挥的英军兵力约9万人,但装甲车辆只有“布伦”装甲输送车一类,连97式中型坦克和95式轻型坦克也打不过,再加上英军指挥失当和士气低落,失败在所难免。 在对95式轻型坦克的评价上,参加马来半岛战役的日本战车兵认为:在和英国战车的对抗中“性能占优势,值得信赖”;“越野行驶能力很强”;经过保养维修,在行驶1000千米以后,“一辆故障车也没有”,装备95式轻型坦克的战车第6团因此并命名为“维修保养之神”(整备之神样)。看来95式轻型坦克的机动性能和可靠性相当不错。 日本人写的战史中,对马来半岛“电击战”大吹特吹,称为堪与德军闪击波兰、闪击法比卢荷相媲美的“经典闪击战”,日军指挥官山下上将也被誉为“马来之虎”。顺便说一句,这个沾满东南亚人民鲜血的“猛将”──山下奉文上将,在七七卢沟桥事变时,在攻打南苑、廊坊、房山的战斗中,也充当了急先锋,并多次“讨伐”华北抗日根据地,对中国人民也欠下了血债。在二战结束后,山下奉文被菲律宾马尼拉军事法庭处以绞刑,落了个可悲的下场。 马来亚战役和同时的马来海战(英国海军著名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被击沉,宣告战列舰称霸海洋时代的结束),是二战中的著名战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堪一击的“豆战车”--二战日本94式超轻型坦克
抗战中最悲壮的瞬间(组图)
二战日军各型坦克盘点
日本为什么被战斗民族揍得这么惨?看这辆太监坦克就知道了
为什么诺门坎战役苏军损失大?
抗战时中国也曾以强对强:中日坦克大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