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于华严 | 闲言碎语 一七三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
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1
一段为一段

刘亮程《大地上的家乡》一书,被散文质朴、沧桑而美的语言打动:
那缓缓西沉的太阳,像一张走远的脸,蓦然回转,我被它看见,看得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知道每个黄昏的太阳,其实都落在我的家乡。
那么什么是最重要的。是时间。
时间在一年年地经过村庄,用一场一场风的方式,用人们睡着醒来的方式,用四季花开和虫鸣鸟叫的方式,也用一个孩子孤独寂寞的长大,和一村庄人悄无声息地老去的方式。时间把它的愁苦和微笑留在人脸上,也留在路边一根朽木头上,时间的面目被一个乡村少年所看见。整个村庄大地是时间的容颜,一村庄人的生老病死是时间的模样。我写了时间经过一个村庄和一颗孤独心灵的永恒与消耗。也看见人和万物纷纷奔赴的时间岁月中的家乡。
我在人群中每一次的仰头,每一回的挺直胸脯,每一刻的孤傲清高,我都活成了我的山峰。它陡峭,奇崛,独对云天。
我把这样的我藏在深山。
更多时候我匍匐在地,为草木低头,对尘埃俯首,向陪伴自己到老的岁月弯腰。

人生像是编网,人际关系,身份地位,财富名誉,一一编织,缠绕其中,长成心思的一部分,等作别它们都不属于你时,一一抽离,感觉是拉扯乃至抽痛的。

无论是文殊势利菩萨的青狮,还是普贤菩萨的六牙白象,还是地藏菩萨的独角兽,观音菩萨的金毛犼,不谈表法,用世俗的眼看过去菩萨们的坐骑真好,既可以作宠物又可以驮着自己,还威严倍有面子。

当看不惯一个人的时候,似乎连对方呼吸都是错的,而喜欢一个人,缘分好的时候,对方说句废话都能接话微笑聊下去。
关系好不好,彼此客不客套,两个人亲不亲近,话多话少就知道。
忽然理解,佛为何制定那么多戒条关于不得为说法的情况,当不对机,或者对方不感兴趣,甚至生起高慢心,说法,不但法不入心,还会让对方有毁谤佛法之嫌,甚至还会怨嫌这个人。

假若有一天忽然发现缘分尽头了,彼此看不顺眼,有了恶意,仿佛对方连呼吸都仿佛是错的我希望,我们体面地保持沉默,相安无事地熟悉陌生,不撕破脸也不互相攻击谴责,毕竟还有曾经的好,假若将来的某一天忽然想起往事,只剩下你曾经的好,那么一定是我错了。

有一种高贵的修养,不动声色

居士热情供养一套精装版价值1680块钱的《辞海》,连同包装箱抱上高层楼,累气喘吁吁,顿觉书未读,人先老。
金庸先生作为钱家家族里名人士之一他说小时候家里几屋子的书,没事干就进去晃悠,读了好多书,有一天忽然觉得脑海中仿佛文思泉涌,付诸笔端。后来才有了小说武侠界的文豪大家。
父亲说爷爷祖辈们是地主,他小时候家里也有几屋子的书,只是文革被烧光光,后来分家,到了父亲还有兄弟姐妹八九人,到我只有兄妹三人。
就像后代子孙大时代环境下的凋零一般,连同书都是早已不复当年的几屋子最多的是上学时课本教材练习册,毫无收藏多阅价值,很多习题册子,被母亲拿去称斤卖废纸。最多的是高考那年毕业后,一大摞的试卷练习册,被我搁置柜子里很久,当初以为很重要的,等后来再一次看到那一摞有字的纸,恍然已失去了翻一下的冲,甚至心里有股淡淡的厌恶。
当年高中喜欢逛书店,节省吃饭钱,好些杂志被买回来,甚至每期读者被买回来放在床头,睡觉前读一读文章,觉得挺好。
大学毕业周遭的同学整摞整摞地卖书,最多的毛概之类的政*治课本,称斤卖一大摞两块而那种书,纸质是最好的,当时有种好端端的资源被消耗浪费似乎又只能这般的无力感。
当年南昌大学旁边一溜的旧书店,进去逛,好些书被称斤卖,能淘到宝贝。后来离开南昌很久了,仍然对那一溜的旧书店念念不忘,当年一直有个梦想,开书店。
可惜时代更迭,指点屏幕的当今,比起声色俱全让感官刺激更为愉悦的视听信息,谁又会真正静下心来读单一的文字呢?旅游地吃吃喝喝可以火成特色,引众人趋之若鹜,更也衬托着书店乃至静心读文字的东西越发凋敝。
仿佛读书是学生的事,而学生的读书更有功利目的夹杂其中,白纸黑字的试卷在长时的疲劳战术中,得不到读书愉悦感的享受,怕是以后看到白纸黑字,也会条件反射般喜欢不起来。
读书也和学术挂钩,学术挂钩的读书,更有功利目的,文字便成了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一般。制造的多了,相似一致,复制粘贴更加无味。
据说清末公费派出留学的那批人,后来很有成就的大有人在,其缘由,一是择优,二是据说从小熏修过的中国古诗文韵律对学习一门新语言,有助益。
古人说书香门第,一屋子的书和祖辈相互之间耳濡目染的影响,读书仿佛不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家族的事,一个人的精力时光有限,书未读,人先老,而一个家族的传承,只要读书,只要有书读,即便一代人平凡,但在家族的力量面前,厚积薄发必定会出现不平凡的人,至少是见识和思想乃至眼界都高于常人,一代代影响下去,这种影响力不容小觑。
寮房又一次面临搬迁,一摞摞的书不得不一一打包寄走,旧物就像往事,有着无处安放的窘迫。此生梦想的书店,书房,乃至一间安身终老的固定场所都随着业力的牵引在时光流逝中越发成为一种淡漠的奢望。
大概文字载体一旦多了,背负上路的累赘艰难,忽然就羡慕禅宗两袖清风跑香,一句话头死参的方便,而自认为珍藏的书又该寄往何处呢?一旦无人阅读,束之高阁置之蒙尘,书的珍藏保留便毫无意义。
佛说,末法最后经法会隐没,不是经法隐没了,大概是无人去读,存在便没有了必要,隐不隐,谁又会真正在意呢?甚至隐去,就无人知晓吧。

当有一天你也能冲破一切的障碍,冲破对自己的种种要求和期待,冲破那些冠于你头顶的种种名称,不管你是谁,你一定会像风一样自由。

现实中笑脸相迎的相处其实内心的隔阂从朋友圈拉黑或者仅聊天或者删除早已开始

佛学院招生,让拍照宣传,僧值高声强调,围脖披风都去掉,无关人员清场。忽然就想起初来乍到前,安排好时间,在附近转机,准备过来实地看一看,感受磁场和缘分。当时太累,在机场一坐一夜,终究错过了。
小师父们拍照,忽然想起曾经我说:有时候你能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不知道佛学院这股风是何时刮起的,流行在当下,成了佛教界的一股不可避免的大势所趋。
而短暂的如同世俗学校一样三四年的学习,有可能佛法学的如何不得而知,但部分人信仰的淡化去初心有远是一定的。
佛学院一届一届的招生新旧置换,以班级为单位,失去了佛说按照受戒次第而进行的熏习,本身也有不良的影响,诸如都是凡夫修行阶段,定力不足之下,刚入佛门和戒高腊长,彼此过于亲近,有负面影响也是一定的。
三四年短暂时光,新旧替换间,不仅会带来人心的浮动,也会让道心不安,如同磨刀,未见锋利,却迫于外缘不得不搁置。
小师父们刚刚剃头,不培福劳务,作务成了和大众轮流,致使僧事方面,小和尚吃饭不会吃饭,行堂不会行堂。
如今随着大时代环境下的高等教育普及,佛学院设置部分社会课程,重复之余纯粹是浪费时光。
更有甚者,出家受大戒才不久,又不是惠能大师的根基,读几年佛学院,便作法师,高慢心一起,讲法不讲佛法,有时大谈特谈人人屏幕可见的世俗事件,让“法师”一词,俨然丧失了曾经暗含的被大众恭敬之感。
……
既要做到学院上课下课的作息,又想不违古丛林钟鼓劳作出坡上供唱念法会,管理一旦不到位,两端必定兼顾不全,熙熙攘攘,喧喧闹闹,赶场子一般,大众疲惫不堪之余,唯有应付了事。应付之心之行一成趋势,于佛法受用入心的又有几分?
如今越发羡慕传统乃至古丛林制度,但在时代的趋势下,如何做到取世俗学校之长,同时发挥佛教信仰,似乎仍值得深思。

社会现状如何看看当时的律法法律就知道了,佛教如何,看看宗教管理制度就知道了
……


第一七三,分享:
黑夜说他身上走失了几晚睡眠
问我有没有什么头绪
我站起来说
就跟在我身后的阴影里
别再说话
于是我毕生面朝骄日、探照灯、火堆
向着诸如人间绝险的种种长眠走去
……

—文 中 部 分 图 片 仅 作 公 益 分 享 侵 权 联 删—
— 往 期 链 接 —
时光映画——2022年3月
—点 | 击 |  |  |  |  |  |  |  |  | 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百罗汉及讲解——6
佛的境界
学佛会越学越清高吗?
佛语经典语录100条
如何走入正修行的道路?(乞者鼎然)
金刚经启示录042:最大的追求应该是没有追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