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英奖:营销小白的免费课,创业企业的避坑指南

【前言:你!一定要去做数英奖评委!】

这是第四年了,连续几年我都报名参与数英奖的评审工作。

听着挺高大上的,专业评委!

其实贼接地气,就是报名后,企业们发布参选文章,我们这些草根评委一个个的看案例,然后写评论,打分。暂时还没有非常细分的标准和针对角度打分,初审更多是广撒网,帮终审评委们捞出来哪些案例值得一看。

对我个人来说,名头和打分都不重要。

每年花个几天时间认认真真看看过去一年里,行业里都有哪些真的好的案例,仔仔细细看看对方的复盘,分析思考路径和策略,

然后直接看作品成品和案例数据。

真的,这比大学里市场营销课/广告课老师给你讲的案例,新多了!也有效多了!

如果你本身是个市场营销从业者,我的建议是,能报名评委一定要去报!倒不是说不做评委就看不到,但是人的惰性决定着,不去参与类似的活动,让我们天天只看企业新发的案例和项目,但是看不到数据,收获至少减少1/3。毕竟日常里,哪有公司愿意告诉你实际广告投放效果如何,整体方案怎么写,以及,哪有专业的同行有空跟你一起看案例,还给出他的意见呢供你参考呢!

珍贵,来自于项目完整,来自于评委交流,来自于启发创意,来自于校准自己的创意认知。

尤其对于市场营销的小白新手来说,这个机会尤为难得。老油条们早就深谙传播策略、媒介策略、活动策划,所以大家都是看内容质感、看创意、看数据结论。但对新手们,花时间去系统学习这些“策略”部分,真的有必要。

PS:我这种每年只能看200多个案例就筋疲力尽的弱鸡,跟群里那群每年看近500的卷王比真的是相形见绌。

【有关报奖这件事的注意事项】

1,没亮点的项目,真没必要浪费时间写报奖文章。尤其是媒介类的项目。

很明显,今年只要报媒介类奖项的基本就是三类项目,投了抖音挑战赛,投了小红书商业化共创IP,以及线下活动选了新媒介。

但是啊但是,这不都是每个品牌日常都在做的事儿么?我们谁不知道抖音和小红书是必投之地?谁不知道相关的媒介大致策略思路打法!?

核心还不是拼兜里有钱没钱!没钱别提媒介!

2,写了报奖文章,但是不放相关内容素材的,也是一定得不到高分。

比如你报的是内容奖,但是死活不写内容是啥。

或你放个结果,不提背后思考过程,竞品对比分析过程以及跟品牌方的极限拉扯。

那评委看啥呢?我哪知道你内容做了啥!啥都没看见,咋给高分!

3,团队专业不专业,从报奖文章里真的能看得出来(品牌有钱没钱,也是能看得出来)

同样是TVC,好团队(有钱的品牌)推出的视频。

从画质就可以看得出拍摄器材贵不贵,

从调色就可以看得出团队的日常接活儿偏好,

从故事展示就看得出品牌是否大气,

从产品关联度就看得出团队是否较真和导演是否负责,

从投放媒介和传播数据就看得出预算高低……

结论是:

如果你没钱就别拍TVC,如果没钱投放就别拍视频广告,尤其别拍长视频(大于1分钟的)。

【关于广告这件事的一些真相】

1,大多数大于1分钟的广告,如果不是幽默类、快节奏类、有内容的纪实类或明星参与类……都没啥值得再看的诱因。

品牌不是不需要这些短片。相反,是因为品牌需要持续的高频次的内容和曝光。如果你只投得起个别几次,那实在是杯水车薪,在只关注或更应关注ROI的品牌塑造阶段,没必要非要TVC短片这样的形式,来做品牌形象。

总结一些TVC的注意事项或建议规避的点吧:

  • 银幕情绪,尽量少碰负面情绪

    太多TVC展现问题和情绪了。看个广告或短片,各种愁眉苦脸、争吵撕逼……真的,人们的日子已经这么苦了,广告真的没必要给大家添堵。唤起负面回忆的作用,从来都不是引发共鸣。而是右键关闭。

  • 节奏,节奏

    快节奏的短片真的好评!一方面时间短,一方面当代青年被抖音影响,真的看不进去需要静下心来的片子。大家刷剧都是2倍速。

    你竟然指望用户在微博或微信公号、小红书点开随便一个广告,等对方慢慢看完苦情戏码,代入自身,再看到你的解决方案,立刻下单?

    推己及人,作为营销人,我们的核心目的是成就品牌,不是生产自己也不爱看的垃圾。

  • 要么尽可能的真实,要么就更抓马一点

    中间商没有活路。要么你主打真实,给出足够的粗粝感,让人真的觉得可信,且有质感。要么你主打个抓马戏剧感,让人看个乐呵,获得足够的趣味感受。

    但别去碰四大名著和经典影视剧桥段,会显得没创意,懒创意,low。

    事实上大多数的品牌日常贡献的传播内容在用户可能接触到的信息海洋里还是个分母。没有内容生产能力的品牌,没必要非自己做内容,公关手段,请达人和媒体帮忙做内容,靠谱得多。

    手把手教你搭建品牌自己的“内容运营”体系(品牌内容架构)

  • 今年挺喜欢的几支广告有这么几个特征

    简单直接,节奏明快,音乐搭配合适,表演不出戏,调色有质感,趣味幽默,氛围营造足,信息直接单一明确,以小见大,从小细节功能、小情绪、小场景展开。

    很多创业公司容易犯的错是,因为预算不足,所以特别希望在一支片子中塞满信息,希望用户看到所有信息,于是用户连最应该记住的都会忽略。

2,大预算,确实不一定能带来好结果

我觉得这是个常识,也是一个行业的好消息。有钱确实可以买来一部分曝光(付费流量),但是内容足够好,才能撬动更多人的自发传播(免费流量)。

像这次看的大量的广告主,选择做IP的(吉祥物或大IP联名),做CG的,做动画的,做线下创意装置的,请明星站台的,请头部达人种草的,做线下综艺或演唱会、音乐节赞助的……

不是不能做。但是真的大部分做的没啥创意。你能明显的感受得到这些玩法,很常规,可以自动忽略掉广告主,或是换个品牌对活动本身没啥影响。当然了,品牌可不可以做这些呢?有预算的话没问题啊,效果肯定多少还是有的,但没必要报奖而已。

好的传播终究需要跳出常规,吸引眼球。无论广告还是公关。

同时,为啥说是好消息?说明,营销真的不是有钱就行,会花钱会策划始终是本事。也说明,没钱真的也别对效果有啥期待!有钱可以让创意更好,没钱,嗯,没钱可以先挣钱。

好策划+合适预算 =好传播= 合理预期+复盘经验+下回优化

缺一都是耍流氓和做梦。不仅是单独项目问题,更涉及到甲乙方专业度和关系等诸多策划之外的问题。

好项目、好数据都是因缘际会,天时地利人和。

3,没预算,就别做大梦,打好运营基本功

  • 管理,就是抓住核心矛盾,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汇报

    我们日常做管理,都该有“ROI”思维,不是只在投放环节。而是每件事都应该考虑下ROI。

    产出/投入=ROI

    ROI思维是意思就是,你的钱是成本,你的精力是成本,你的员工、你的关注……都是成本。

    尤其对于创业者/老板来说,更是如此。公司处处都要钱,你手头有一笔钱,是拿去进货?拿去做新品?拿去发工资或给供应商还款?资源捉襟见肘,会花钱才能换回更多。

    同样一上午,是花精力去跟投资人聊聊融资?还是盯一下店铺评分,diss下员工?事儿的角度肯定都应该做,但从重要和紧急角度看,老板的精力也是资源,你的资源投入在哪里,回报才可能从哪里长出来。

    种下玉米种子,长不出桃子。

    道理大家都懂,但能不能真的做得到,是我们每个人日常需要做的修行。

【公号更多活动请查阅】

【狐狸拆解】核心爆文合集(分享票圈免费领干货资料合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Brief “品牌创意+营销”方法论
嘉富花园推广策划
50分钻戒多少钱?珠宝小白如何挑选钻戒性价比高?
短视频风潮已无法阻挡,品牌如何刷新营销观?
装修小白看过来,门窗定制可以这样选品牌
复盘东京奥运,一窥未来体育营销先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