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除焦虑2:摆脱无效社交

 那种无法给自己带来愉悦感,也不能在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健康等各方面给自己带来营养的社交,就是无效社交。如果带来郁闷、沮丧等情绪的,那就是有毒社交。一切引发毫无意义的争吵的社交,都是有毒社交。

在网络社交形式中,目前来看,我比较喜欢公众号这个途径。

无效社交,与手段无关,与对象和途径有关。

本文所谓的无效社交,是指那种徒具交流的动作,却无法给你的精神带来愉悦感,无法在感情上给你带来舒缓或者倚靠,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也无法带来进步和提高,基本上就是没有营养、甚至带来伤害的社交活动。

需要警惕的是,无效社交,往往以“讨论事情”这种面貌存在,但往往为讨论而讨论,只有论题不做结论。或者离题万里,演变成争吵。这种无效社交(有毒社交),非常普遍。

笔者对此的态度只有一个,摒弃。

很多人对于脱离了社交——无论是网络社交还是实体社交,会产生孤独感,无所适从感。这种情感,其实就是焦虑。

01

社交手段的不恰当使用

以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wechat为例。

首先应该说,它本身是很好的、便捷的工具。

但很多人因为用了它,试图让所有的沟通,都通过它来实现,这就容易出问题。

财务管理上有个常识,企图用短期借款来支持长期资产,会引起很大的隐患。同理,一个以短讯息为设计目的的交流工具,用它来覆盖大信息的交流,同样有很大的隐患。

举例来说:

1、没有被完整接收的信息,不仅无益,甚至有害。我相信此刻正在阅读的你,不仅能够阅读公众号这样的长度,甚至也经常阅读大部头巨著。但是你有没有耐心去读完需要显示两个屏幕以上的微信内容?有的内容因为过长,甚至不得不被分几次发送。你自问这样的内容都会逐字逐句去看吗?

如果不是,那么一定存在着接收方对发送方的信息漏读的情况。如果只是一般性的信息,错漏就错漏吧。可是,在漏读非常容易发生的环境里,还能讨论严肃的话题吗?——这还是点对点的氛围下。

如果是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的状况,所蕴含的信息根本不可能完整地传达给参与者。而信息传递充分,是有效讨论问题的前提。也就是说,在这种完全可以预料信息会被“跳读”、“漏读”的环境中,讨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风险事件。

与现实生活中一样,超过2人以上的对话,信息漏读的概率会陡然提高。超过2人的笔谈环境,最适合一方告知其他各方某个消息,也就是单向传话(发布)。几乎可以说,群完全不具备达成一项有意义的共识的功能。如果达成了,那也是群内的强势人物的一个拍板,也就是ta的一个发布,而不是讨论。说到底,还是一个单向传话(发布)。

所谓群内讨论,其实是浪费时间。

又何止是浪费时间,简直是起是非。

2、群是是非地。我去年这个时候,才“学到”了一个叫“群体撕裂”的说法。这个现象,就是因为群内大家对某个公众事件的观点不同。本来,文人之间,和而不同,虽观点不同,但可求同存异。但是到了群里,竟然会演变成凶相毕露、恶语相向,导致数十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是基本上没有群的,这些都是从新闻中了解到的。

这里头可能有友谊不够坚固的意思,友谊在遭遇极大考验时,的确会发生分化,那么如果是在面对面的一场研讨中,是否一定会引发这样的场面呢?换言之,如果这种讨论形式,是人为地增加了对友谊的“极大考验”,那是不是有意义呢?

3、巨大的沟通成本的浪费。我记得e-mail刚出来的时候,有个统计数据,谓,因为交流的便利,导致发送信息变得更加容易,相应地,接收人不得不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也会大量增加,据此全球为了这个“因为方便而导致信息随意发布,从而引发他人对信息进行阅读而浪费的时间”为XXX亿分钟。

那么发起更方便的即时社交,所带来的垃圾信息,就更多了。

4、“即时性”给人带来焦虑。我遇到过一个企业管理的案例,长官要求大家对于在微信上的沟通,必须5分钟内回复。但同时,他的观念中,又认为经常在看手机的人,是“吊儿郎当工作态度有问题”。我替他的员工们着急:

(1)如果不打开提示音,光凭震动,很可能会错过信息提示;

(2)如果打开声音,办公室就会很热闹,几乎会不间断地鸣响;

(3)如果靠每隔5分钟去刷屏,除了自己可能要背上“吊儿郎当”的嫌疑帽子不说,工作根本就干不了;

(4)如果把即时软件开在电脑版上,固然可以看到弹出来的闪标,但是人总有离开电脑的时候吧?而且,万一是在大屏幕上做投影,这样闪来闪去,真的好吗?不小心点开被在大屏幕上播放出来呢?

我不知道此刻在读小文的你,是不是为此类状况而感到过焦虑?

企业管理中出台了这种规定,说白了,就是恶政!

我再三说,软件本身没有错,错的是错误的使用意图。把一个本来为了解决不方便直接沟通时的短讯留言工具,当作立刻需要回复的交流手段,是曲解了开发者的好意。把本来只适合短话短说的工具,用在需要长篇讨论的严肃场合,用短交流手段,实现长交流的目的,效果必然南辕北辙。

02

不同圈,莫强融

由于即时点对点的社交变得空前方便,所以,过去不大可能同处一个交际圈的人,也很方便地成为“交际圈”成员。

在这个话题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各种亲戚空前聚集。

我向来持亲戚不如朋友的观点。在从小的观念中,亲戚们,只是春节期间互相做做排场的道具——互为道具而已。

由于即时沟通手段的普及,过去几十年只有春节才发生交集的人们,空前聚集了。试想,数十年没有相互了解的人们,突然建立起一个社交圈。价值观、人生观、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指导思想等等都不相同的人们,猛然集中到一起,这与自由市场把人们强行拉到一起去讨论问题,有什么不一样?

与自由市场不同的是,网络社交,面对的是一块手机屏幕。以往面对真实的人发起交流时,所必须具备的那种敬意和自我检点,在网络交往中,往往被淡化,使得说话和表现,更加无所顾忌。

前不久,在一个书影音为主的平台上,看到一个网友晒出ta和亲戚在wechat上交流的截图:亲戚以命令的口气,说,“我想换个工作,你去跟谁谁说说”。当事人毫不客气地回怼了回去。

我为ta点赞。

那个很不礼貌的亲戚,还觉得很委屈,一腔的不理解:我是你亲戚,当年我还帮助过你,你竟然这样对我。

遇到这样,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吗?恐怕从社交礼仪给对方普及起都不够了,要从契约关系、合同法说起,甚至恨不得说到人类起源那么远?我相信怎么说也没有用。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模式,其实真的不是多做普及就能合得拢的。鸡同鸭讲,很多时候,只有避开,才是唯一的正确举措。

不仅仅上述这个“在老家的亲戚被走出去见过世面的人怒怼”的案例如此,春节前,一个被有着不同观念的父母逼得走投无路的95后少女轻生的案例,更是说明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三观的人,真的不要在一起组成交际圈!

从95后花季少女的悲惨故事说原生家庭温暖的重要性,这是我难得写的一篇时事文。点击可阅读。

有道是,不同圈莫强融。

此话有两个意思:一是不同类型的人,不要动不动就“加友”,二是即使加了友(现实中,很多因工作关系而加入的联系人不少),那尽量别发生对话。

我所以比较喜欢写公号的原因,也正在此。微信是以点对点的社交为基础,而公号是很好的开放交流方式的补充。关注者和发布者,是相互选择的关系,决定了大家很可能是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同道。这就具备了因为有共同语言导致发生良好交流的可能性。

我想起了早年看过的一部以领袖为主角的电视剧。剧中,三湘杰出青年毛润公从外地回乡,遇到一农民,该农民因为所借的高利贷被利滚利算得无法还清,不得不将女儿抵债。润公见此,上门去讲理。剧情是这样的:

放债的恶霸(团总)先让管家把账目算法详细地宣读了一遍,从咸丰二年借了一个小额高利贷起,逐个阶段算到眼下(1925年),账目很清晰。

润公说:你这个账算得很清晰啊。可是不知道根据什么规则来算的。

团总说:我们乡下世世代代都是这样算的。

润公说:现在是民国了,有法典规定,应该这样这样算法。按照这样算法,他家已经多还你的了。如果把这个事情弄到县里去,你认为县上应该按照法律来办呢,还是按照你说的“世世代代老规矩”办?

团总继续顽抗说:他这个账是咸丰二年开始的,用民国的法典来衡量恐怕不妥当吧。

润公说:按照大清律例,民间借贷最高不能高于多少利息,且禁止以利滚本,你就更多算了。

团总虽然是老地主,好在也见过世面。他意识到当前这个交涉的焦点,落在了“按法律办”还是“按农村陈规陋习办”。他知道事情的轻重,因此立刻把账本亲手撕掉了。

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小地方走向更加开化的大城市,他们奉行“以法律为准绳”的理念,天经地义。但是,我相信这些人中,依然有不少这样的亲戚,他们奉行“俺们村的老规矩如何如何”。这样的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一代,与“老规矩如何如何”的亲戚们,本来不在一个圈子里交流,也没有什么碰撞。如果这两类人在一个圈子里,而且守着陈规陋习的一方总是发难,岂不是时时要麻烦法律它老人家来断个是非?

这种交流,在请出法律之前,往往是无效社交。它不能带来情绪愉快,不能有助于事情的解决,对你的提高,进步,更是毫无营养。更悲惨的,由于ta站位比你低得多,所以,一定要把你拉到跟ta一样的高度来讨论。如果你不蹲下来,ta说你高傲,你如果蹲下来,忍着腿蹲断的痛苦,ta还嫌你蹲得不够低——总之不能满意。

要是我,我就选择站着——反正蹲也蹲得难以符合对方的要求!

03

无效社交无法解除孤独,只会更加无聊

现代社会,焦虑是一个高频词。很多人一方面备受焦虑的摧残,一方面沉迷于(或被迫陷入)无效社交,不能自拔(难以摆脱)。

如果是因空虚而起陷入无效社交,这时候无效社交可以使人忘记时间,暂时忘记生活中的烦恼,但是,从逃避中回到现实中,焦虑依旧,反而徒增浪费时间的负罪感。

如果本着解决问题的本心,无效社交的结果,往往是问题没有解决,反惹了一肚子的气。

在缺乏存在感的人那里,喜欢发起各种社交,只为体验一下存在感。由此带来的无效社交,在自己体验了存在感的同时,给别人往往带来纷乱、烦恼、而没有任何实际的效果。很多时候,发起者就是为了表达一下观点,或者释放自己不快乐的情绪,因此,一定要把别人,也搞得跟自己一样不快乐。这种社交,不仅无效,甚至有毒了。

04

正确处理社交关系

1、不定期地梳理联系人。毫无疑问,一个人工作超过10年,就会有很长的一串联系人。与此同时,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都会逐渐从生活中隐退。生活就是一列开向死亡的火车,这个过程中,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才是生活的常态。

有人喜欢拿自己长长的联系人清单而自喜。说实话,太庸俗了。真正有“朋友”的人,不大会这样。

对于在社交软件里超过2年没有互动的人,我都会认真地记录好他们的联系电话,随后从社交软件中删去。有时候,会给对方留个言,我把你删掉了,电话不变。

自己都记不起来在什么场合加上的,而且基本没有互动过的,直接删掉了。

2、与自己显然在生活经历、知识背景、行为准则都不一致、但既然加成了社交联系人又不便删除的(譬如,亲戚),明确告知,不会阅读他们的留言,如果有必须要相互传达到的事情,请电话联系,以避免他们可能组织文字比较吃力的弊端。——也算是一份体谅对方的慈悲心吧。

3、社交软件不开即时提醒,有时间、或者有心情时再打开。酌情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奶奶教会我得“老规矩” 1.晚上,不提肉上山。 2...
能不能给我一个普通节假日的春节‖文/真琴
老规矩止步于法律
人到中年,少和这些人联系,很现实
老一辈口口相传的“老规矩”: 1、门前种好树,子孙...
熟记于心的“老规矩”: 1、衣服不能烧,枕头不能坐;不上单数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