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讲解:三阴三阳

  上一篇讲了“脉证并治”,我们知道,宋本、桂林本《伤寒论》中的“脉证并治”四个字是后人加上去的。在康平本中没有“脉证并治”四个字,大标题是“辨⨉⨉病”,这里的“⨉⨉”,指的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即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所表达的含义,就是我们这一讲的内容。
  研究《伤寒论》的乐趣之一,就好像不同的人来过西安,回家以后给别人讲述自己的“西安见闻录”,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见闻。对于三阴三阳的解释,我们列举出一些比较典型的观点。
大家的看法:
经络:
    第一种看法,把《伤寒论》三阴三阳对应于经络的足三阴和足三阳,也称为“六经”,即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持这种观点的人比较多,主要依据是《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
    也有人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所对应的经络,既包含了足三阴、足三阳,也包含了手三阴和手三阳。并且认为《伤寒论》六经,不但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更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有关。
脏腑:
    第二种看法,认为六经不仅与经络有关,还与六经关联的脏腑有关。比如,明代的李时珍认为,麻黄汤为“发散肺经火郁之药”,桂枝汤为为“理脾救肺之药”,他的解释方法,就比较偏近于脏腑。清代尤怡又提出了经病、脏病、腑病的看法,进一步把六经的经络、脏、腑都连接在了一起。比如说小柴胡汤证,寒热往来就是少阳经证,口苦、咽干就是少阳腑证。
六气:
    第三种看法,把《伤寒论》的三阴三阴和六气(风寒署湿燥火)对应起来,认为外界邪气与人体的本气相感,产生不同的气化,而出现不同的疾病。也有人用《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来解释《伤寒论》,似乎已经穿凿(záo)。
部位:
    第四种观点,认为三阴三阳代表的是部位。比如明代方有执否定了三阴三阳是经络的观点,认为三阴三阳表达的是部位,太阳在皮肤、阳明在肌肉、少阳在躯壳(qiào)之内脏腑之外,三阴则在脏腑,太阴为脾,少阴为肾,厥阴在肝。程应旄在方有执的基础上,认为皮肤为太阳所辖,肌肉为阳明所辖,经脉为少阳所辖,三阴三阳只是表里脏腑的地界。这种观点,主要来自于《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
症候群:
    第五种观点,认为三阴三阳是一系列症候群的命名。就是把多个症状集合在一起,然后起个名字,叫“太阳”、“阳明”等等。比如说“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这些症状集合在一起,叫“太阳病”。
    基于症候群这个原理,有人把《伤寒论》中的症状与方药以数学“集合运算”的思路去分析,现在很多搞中医人工智能的人用的是这种路子。
阶段:
    第六种观点,《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疾病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人体正气强弱的不同阶段。比如,认为太阳病是前驱期,阳明、少阳是进行期,太阴、少阴为病重的阶段,厥阴为危险阶段。再比如,祝味菊氏在《伤寒质难》中说:“太阳之为病,正气因受邪激而开始合度之抵抗也;阳明之为病,元气愤张,机能旺盛,而抵抗太过也;少阳之为病,抗能时断时续,邪机屡进屡退,抵抗之力未能长相济也;太少阴之为病,正气、全体或局部之抵抗不足;厥阴之为病,正邪相搏,存亡危急之秋,体工最后之反抗也。”
其它:
    比如,有人认为,三阳病是机体兴奋太过,三阴病是抑制太过。具体说来,太阳病是表部兴奋,阳明病是里部兴奋,少阳病神经兴奋;轻度抑制太过引起肠胃功能衰退叫太阴病,高度抑制太过引起全身机能衰退叫少阴病,抑制过于强烈出现兴奋反抗的叫厥阴病。再比如,比如有的人认为,太阳病以呼吸系统为主,阳明病以肠胃兴奋为主,少阳以消化紊乱为主,太阴以消化抑制为主,少阴以循环系统衰退为主,厥阴以神经中枢衰退为主。当然了,市面上还有如“三部六病”一类的流派。等等。
    总体来说,《伤寒论》注家很少有单独以一种方式解析三阴三阳的情况,而是对以上的观点能够接受其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我的态度:
  上面的这些观点是解析《伤寒论》三阴三阳的众多方式中的比较主流的观点,而且各自好像都有道理,常常让中医新人无所适从。
  我认为,人体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复杂体,内部单元与外部环境时刻都存在着交换,内内外外多个元素之间相互依存、制约、影响、关联,根本就说不明白。名医李阳波说,人体的运作模型就是阴阳数术构系,我非常认同这种观点。比如说,我们学习过八字命理的话,就会知道,四柱干支中的任何一个字,既有位置属性、阴阳属性、六亲属性,还有寒热燥湿、得时得地得生、刑冲合害、12长生阶段的生旺病死等等属性,还会受到大运流年引动而发生变化,看似只有八个字,实则奥妙无穷,真的是“玄冥难测”。同样的道理,人的身体也是类似的状况,身体的规律讲不明白,《伤寒论》的深奥当然也讲不明白,所以只能从能够明白的地方去讲。对于《伤寒论》三阴三阳,前面列出来的观点都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是,还有很多我们没有列出来的观点,各有各的看法,难以判断对错。所以,对注家的观点,我有一个取舍原则。
  1、以疗效否定掉脱离实际的观点。基于《伤寒论》的任何观点,持观点的人如果不会治病或治病疗效不佳,他们的看法就可以直接忽略。如果没有这个前提,研究学问就会进入脱离实际、空中楼阁的状态。
  2、自圆其说。不论是从何种角度去解析《伤寒论》,做为理论层面的东西,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至少在理论层面是过关的。如果不能自圆其说,就不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
  3、单一、纯净都是偏执。凡是从单一角度认为三阴三阳是什么什么的,都是靠不住的。比如说,三阴三阴只是经络,三阴三阳只是症候群,等等,凡是说这样的话的人,全部过滤掉。人体非常复杂,要解释复杂现象,就需要与之对应的理论体系,对应于人体的理论体系不可能简简单单。
  4、应用时,谁好用用谁。不同的观点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各有胜出之处,我们可以把这些观点看做是窥探疾病的灵感或者解决问题的思路。
  最后,我对于解析《伤寒论》三阴三阳的方法,只有态度,没有观点,我没有任何能够弥补或者超越前人的看法。
  我们在视频的最后列出了本讲中涉及到《黄帝内经》的几篇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暂停视频详细阅读,为了避免视频累赘,我们暂时不做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里的“十二经络”,为何到《伤寒论》成了“六经”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模式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04.11.21中医药报第4版)
《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与《黄帝内经》五脏阴阳理论的关系
《伤寒论》“六经”之名实
从《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看六经实质及经方发展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