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炁针结合经方 治疗耳聋耳鸣 刘国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师独创炁针疗法,临床常以炁针结合经方治疗各种疾病。

对于耳鸣耳聋的治疗,研习了历代医家学术思想,更参以现代解剖学,大道至简地选取了翳风穴、上关穴(蝶骨穴)、下关穴为主穴,在临床上辨证审因对证施治,配合经方针药并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话不多说,下面就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各位老师晚上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中医炁针结合经方治疗耳聋耳鸣

知是行之时,行是知之成,听到了不等于知道,知道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会用,会用不等于愿意用,愿意用不等于常用。

就耳聋耳鸣来说,它是感觉性疾病、功能性疾病。那炁针又如何治疗呢?疗效又如何呢?

耳聋耳鸣,因病情较为复杂,临床医师常常因此而棘手,诸多医生认为人之所以耳鸣、耳聋,皆以为肾虚或神经病变所致,其实不然。然亦有因气闭、气虚而患者;有因心衰、心阳不足而患者;有因风疾而患,有因火郁而患;有因痰疾而患等不可一概论也。若欲无此患,盖亦不使肾至于虚,且不使气、不用心可也。基于此,我深入研究学习历代医家对耳聋耳鸣的学术思想,与现代医学解剖学结合起来,掌握了更多的医学理论依据,便于炁针结合经方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一、历代医家对耳聋耳鸣的学术思想

凡耳聋、耳鸣、耳聍、耳痛,皆因“太阳入耳听损聪,气滞多时耳必聋,鸣是风与气相击,痛应脑户有邪风,肾热郁蒸停耳患,日深疼痛出稠脓,不有稠脓非此患,只缘滴水入耳中。”

《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主病·火类》中论述:

“耳鸣有声,非妄闻也。耳为肾之窍,交会手太阳、少阳、足厥阴、少阴、少阳之经。若水虚火实,而热气上甚,客其经络,冲于耳中,则鼓其听户,随其脉气微甚而作诸音声也。《经》言:阳气上甚而跃,故耳鸣也

聋之为病,俗医率以慓悍燥烈之药制之,往往谓肾水虚冷故也。夫岂知水火之阴阳,心肾之寒热,荣卫之盛衰,犹权衡也,一上则必一下。是故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此平治之道也。夫心火本热,虚则寒矣;肾水本寒,虚则热矣;肾水既少,岂能反为寒病耶。

耳鸣为病,是感觉有其他声音的存在,如蟋蟀叫声、蝉叫声、流水声等声音干扰。耳为肾之窍,交会于手太阳、少阳、足厥阴、少阴、少阳。如果水虚火实,热气上冲,客其经络,冲于耳中,就会鼓其听户,随其脉气微甚,阳气上甚而跃,故发为耳鸣

耳聋为病,庸俗的医生往往诊断为肾水虚冷所致,一贯以慓悍燥烈(补肾壮阳)药物来治疗;哪里知道水火阴阳之分,心肾之寒热之别,荣卫之气盛衰之辩,一上一下,一升一降都需要去慎重考虑;治疗的时候气上冲就要抑制下行,下陷必须升之,这才是平衡阴阳之道

我们知道心属于火,为本脏热性,心虚就为寒之所患;肾脏本属于水,其性属寒,肾虚所患为热矣(虚热、虚火);肾水亏虚,哪来的寒邪为病呢?所谓耳聋有因水衰火实,热郁于上,使听户玄府壅塞,神气不得通泄。

古人有一种检查是否耳聋的方法,叫做鸣天鼓。怎么检查呢?先人告诉我们,双手掌心闭塞耳朵,双手手指在后脑勺轮换敲打,耳如鼓音,是谓鸣天鼓也。如果脉气流行,而闭之于耳,气不得泄,冲鼓耳中,故能闻之。如有壅滞,则天鼓微微作闻;如若天鼓无闻,则听户玄府闭绝,而耳聋无所闻也。

所以老人或久病之人,多为脉气衰而多病,头目昏眩,耳鸣或耳聋,上气喘咳,涎唾粘稠,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肢体焦痿,筋脉拘倦,中外燥涩,便溺秘结,此皆阴虚阳实之热证也,薯蓣丸主之

凡是治聋,应适其所宜,若热证已退,耳聋未见好转,当以辛热发之,三两服不愈者,则不可久服,恐热极而生其他疾病。若耳聋有热证相兼者,宜以退风散热凉药调之,热退结散而愈。如若耳聋较甚闭绝,亦为难愈。要谨慎考虑,不可攻之过极,反伤正气,若非其病,不可服其药,饮食同法。

二、炁针取穴

《黄帝针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为痿厥心悗。补足外踝下留之。此三元真气衰惫,皆由脾胃先虚,而气不上行之所致也。加之喜怒悲忧恐,危亡速矣。

经过几十年的临床总结,我将即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治疗耳聋耳鸣穴位归纳如下:

特定处方穴,下关穴、蝶骨穴、翳风穴。临床运用的时候不要捻针,尽量做到凝神定炁,目无营物,神、炁、力合二为一,炁与针相融,候炁进针,炁至病所,皆用炁针居炁法主之,有立竿见影之效,如若无果,可根据临床诊断不同经络所患取不同的配穴,可参照以下方法取配穴:

1.聋而不痛者,取足少阳经穴的阳陵泉;

2.聋而又痛者,取手阳明经的合谷;

3.耳聋无闻者,取耳中穴,小指次指爪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

4.耳鸣不休者,取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

5.耳中生风者,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左刺右,右刺左;

6.肾亏火上者,取足少阴经的太溪穴、督脉命门穴;

7.手阳明之患,令人耳聋,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立闻;

8.三焦阻络者,取中渚穴;

9.少阳受邪者,取丘墟穴;

10.风痰阻络者,取丰隆穴;

11.暴聋暴鸣者,取四渎穴、天牖穴;

补充一下翳风穴的针刺方法,教科书上告诉我们直刺0.8~1.2寸,而我们取3寸毫针,直刺进入天部后,调转针尖,向下、向前与直角各成30的角度,徐徐进针,刺入2寸半至3寸,不要捻针,炁至出针,针时炁至耳内即可。

三、辨证论治,针药组合

耳聋耳鸣从中医理论中大道至简来概括,耳为肾之窍,与手足少阳会于耳中,故耳病多于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有关。

《医林绳墨·耳》第七卷:气虚耳聋,火聚耳鸣。此气者,少阴肾经不足之气也;火者,少阳三焦有余之火也,气当宜补,火当宜泻。炁针治疗取穴:气虚者,关元穴、百会前一寸;气闭者,四渎穴;少阴经气不足太溪;少阳三焦有余之火液门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耳病所致之由有七,有实热、有阴虚、有因痰、有因火、有气闭、有肝风、有胎原所发而为病;证有五,为鸣、痛、肿、聋、聤是也。大概新病多实,偏属于经,久病多虚,则偏于脏。但个别症候与心、肺、颈椎病变有关,我们应该从整体出发,不可拘泥。

耳聋大部分都是因耳鸣诱发而来,除了气闭暴聋没有耳鸣以外,其他都是先耳鸣而后逐渐失去听觉,因此,中医先辈有因风而聋、因湿而聋、因虚而聋、因厥而聋、因猝而聋之分,但临床多从耳鸣治疗。

1、少阳经病变引起的耳鸣耳聋

耳鸣或如蝉嘈,或如水激,或如钟鼓之声,均系自觉症状。临床多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证多由肝胆火气上逆所致,《内经》所谓“一阳独啸,少阳厥也。”多不伴有头痛脑涨,心烦易怒,脉象弦滑之象,三阳之病独取少阳,可用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或龙胆泻肝汤主之,大便干结可加芦荟以下降。

柴胡24g 生地30g赤芍15g 大力子10g 当归12g 川芎10g连翘25g 黄芩12g 山栀子10g 天花粉12g 防风10g炙甘草10g

2、少阴经病变引起的耳聋耳鸣

虚证多由肾亏阴火上炎,脑为髓之海,髓属于肾,如用脑过度,正所谓《内经》所云:“髓海不足,则脑转鸣。”多伴有头晕目眩,心悸腰酸,三阴之病独取少阴,治宜滋补少阴,可用补肾丸加灵磁石主之。

熟地30g 当归15g菟丝子15g 肉苁蓉15g 山茱萸10g 黄柏12g 知母12g 破故纸10g 灵磁石15g 石菖蒲15g

此外,怔忡患者亦有患耳内轰轰作声,其声与心脏跳动相应,入夜更为清晰,妨碍睡眠,多与心脏疾病有关,治宜养血安神方剂中加入远志、石菖蒲以通心气。

当归身15克 川芎15克炒白芍15克 生地黄30克 黄连3克 陈皮15克 白术21克 茯神30克 炒酸枣仁21克 炒柏子仁15克 炙甘草10克 石菖蒲15克远志10克

3、风与气相博引起的耳聋耳鸣

耳聋和肺气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因风耳聋、猝聋(暴聋)皆由外感风寒,不可误作肾或者是肝胆疾病所致,治疗的时候应着重考虑调气开郁、祛风化痰、温阳化气,温通经络之法。

如桂香散加减:麻黄10g桂枝15g川芎10g白芷10g当归10g细辛6g附子9g石菖蒲15g木香6g南星10g木通6g白蒺藜10g风车子30g炙甘草10g

若患者阳虚引起的耳聋耳鸣,可以选择温阳化气,温中健脾,祛风通络,通关开窍,降逆化痰之法。

如黑附子75g干姜75g桂枝30g炙甘草30g麻黄10g细辛10g生白术30g法半夏30g陈皮20g石菖蒲20g白芷15g灵磁石20g路路通15g蝉蜕30g生姜45g。

因处方有些独特,所以煎煮中药也有独特的煎法。

煎煮方法:

1)附子先浸泡2小时,再煎1小时,之后与其它药物共煎1小时。

2)其它药物加入生姜45g浸泡1小时,之后与附子共煎1小时。

3)浸泡时加入足量的水,以免煎干,如若煎干,必须加入开水煎煮。

4)上药共煎1次,分2~3服用,早晚或早中晚各服一次。

4、元气亏虚引起的耳聋耳鸣

耳聋有声音闭隔,一无所闻,也有不至无声,但听不真切,我们称之为重听,此证多因下元衰弱,精气不足,以年老者多见。这类患者通常可以采用益气养阴之法来处理。

《医方集解》:“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李东垣曰:“医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理也。

治疗耳聋如河车大造丸:风车子45g人参(或党参)30g熟地30g紫河车15g天冬12g麦冬12g龟板15g黄柏10g茯苓10g杜仲10g牛膝10g郁金10g石菖蒲10g

《中医药学大辞典》中说:“此方又能乌须黑发,聪耳明目,有夺天造化之功。”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两耳,该方能“乌须黑发,聪耳明目”说明有补肾强肾之功。古代医家,注重医德,多无虚言。能如此盛赞之,必有其理。

治疗耳鸣如益气聪明汤:益气指本方有补益中气作用;聪明为视听灵敏,聪颖智慧之意。

炙黄芪30g 人参15-20g炒白术20g 升麻6g 葛根20g 蔓荆子10g 石菖蒲10g 砂仁10g(后下) 炒白芍15g 紫丹参20g 炒黄柏10g炙甘草6g

本方黄耆、人参、炙甘草补中益气;升麻、葛根升发清阳;蔓荆子清利头目;芍药平肝敛阴、黄柏清热泻火。服之可使中气得到补益,从而清阳上升,肝肾受益、耳聋目障诸症获愈,令人耳聪目明之意。

加减及服用方法:便稀溏加车前子20g(布包),炒山药30g。每日1剂,用冷水(或温水)浸泡半小时后煎3次,共取汁约450-600ml,混合后分3次,饭后2小时温服。

5、痰厥郁热引起的耳聋耳鸣

耳鸣证,痰火上攻,耳聋耳鸣。或鸣甚如蝉,或左或右,或时闭塞,世人多作肾虚治,不效。殊不知此是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郁甚则壅闭矣。若遇此症,但审其平昔饮酒厚味,上焦素有痰火,只作清痰降火治之。大抵此症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恼怒而得,怒则气上,少阳之火客于耳也。

若肾虚而鸣者,其鸣不甚,其人多欲,当见劳怯等症。痰火风湿气闭可通。痰火因膏梁胃热上升,两耳蝉鸣。热郁甚,则气闭渐聋,目中流火,宜二陈汤加黄柏、木通、扁蓄、瞿麦;

半夏15g 陈皮15g白茯苓15g 炙甘草15g 扁蓄15g 木通10g 瞿麦15g黄柏12g 生姜15g 石菖蒲15g 郁金12g

6、颈椎病病变引起的耳聋耳鸣

除此之外,还有颈椎病变引起耳聋耳鸣,也叫神经性耳聋耳鸣,临床上往往容易忽视。据我临床经验得知C1~C2椎周肌、枕肌感受风寒或高烧、或者外伤后残留瘀血,导致椎周肌、枕肌挛缩或无菌性炎症发生水肿或者错位引起病变,对耳大神经生理状态改变会发生耳聋耳鸣。除此之外,多般还会发生下症状:

第C1会有头痛、偏头痛、高血压、失眠、健忘、倦怠、焦躁、眼花、呕吐、做梦、发汗、发烧、发冷、心悸、喉哑、呼吸不畅症状。

局部痛及反射痛:急性或慢性在C0-C3之间,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下反射到肩胛之,皮神经节反射痛,在头的顶部。

第C2会有眼疾、盲视、斜视、耳疾、襜语、鼻窦炎、鼻过敏、重听、舌下腺炎、癫痫、声音沙哑、耳痛、头痛、头晕、耳鸣症状。

局部痛及反射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1-C4之间;反射痛有时向上反射到耳后,有时向下反射到两个肩胛骨之间;皮神经节反射痛:在脸之中部(包括前额、眼、鼻、嘴)及后颈。且左右旋转受限,并有痛端。

临床诊断:在第一和第二颈椎的棘突(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以及枕肌和椎周肌处查找病变部位,如果这些部位的某一个或几个部位有明显的压痛或酸痛点或结节点,均为此部位有病变。病变部位也是炁针治疗耳聋耳鸣的治疗点。

触诊检查的时候依据指腹的感觉确定深浅,轻压疼痛较浅,重压就较深,炁针治疗的时候就有个把握尺度概念,多般在患侧取穴,因为此类患者一般都是一侧耳聋耳鸣(神经性耳聋耳鸣),很少双侧并发。

炁针治疗:

1.依据诊断病变部位作为治疗点;

2.依据疼痛反映的深浅指定用针长短;

3.按照炁针的临床心法进行针刺,针尖到达病灶部位,炁至病所(有立竿见影之效),用神龙摆尾法,数秒出针;

4.针后补充手法,放松肌肉,在做颈椎整脊手法。三至五天一次,一般1~3次而愈。

中药治疗:

治宜疏风解肌,通关开窍,活血消肿,疏通血脉之法。处方如下;葛根60g 桂枝30g 赤芍药30g白芍药15g 生甘草10g 升麻15g白芷15g 防风15g 金荞麦15g 石菖蒲15g 灵磁石15g风车子45g路路通15g

凡颈椎病所致的耳聋耳鸣,皆可以用之,一天一剂,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其效果在一二剂以内即有效果,临床疗效不胜枚举。

四、临床举隅

医案一:

庞某,女,47岁,农民。

1998年1月6日初诊:两个月前因情志不畅,出现右侧耳鸣,耳后部疼痛,伴有头晕,烦躁易怒,夜寐不安,胸闷,善太息。舌苔薄黄腻,脉弦。

辨证:患者因情志不畅,肝郁化火,火热上逆则耳鸣,头晕,耳后痛。肝热扰及心神则烦躁易怒,夜寐不安。肝主疏泄,肝郁则胸闷善太息。舌苔薄黄,脉弦为肝火旺盛之象。

治则:疏肝解郁,清热养阴。

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克,炒山栀10克,柴胡12g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当归12克,菊花12克,半夏12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紫苏梗6克。7剂,水煎服。

取穴:下关,蝶骨穴,翳风穴。

手法:先取下关刺之,炁针居炁法,无果次刺蝶骨穴,无须捻针,直接用居炁法,无应再刺翳风穴,无须捻针,直接用居炁法,不留针,针后立效。

1998年1月15日复诊:上法治疗两次后,耳后疼痛消失,头晕、耳鸣明显减轻,眠差好转。

取穴:下关,蝶骨穴,翳风穴。

手法:原方法不变。

1992年1月23日复诊:已针两次,耳鸣声减小,间隔时间延长,但劳累后易复发,舌苔薄白,脉沉弦。

更方如下;风车子45g柴胡24g 黄芩12g 党参12g 半夏12g 炙甘草10g 生姜15g大枣5枚 牡蛎30g 竹茹15g 石菖蒲15g灵磁石15g

取穴:下关,蝶骨穴,翳风穴,加太溪、太冲。

手法:同前。

本病案应用炁针结合经方治疗,服用中药21剂,炁针3次,诸症悉除。

医案二:

杜某某患者,男,53岁,国企干部。

2001年10月5日初诊:一个月前因外出劳累,突发两耳耳鸣,如钟鼓声,按压耳前则鸣声减小,劳累后加重,平素腰酸痛,下午为甚,头沉、眠差,口干,烦躁,在外院检查诊断为神经性耳鸣,服中西药无效,舌苔薄白,脉沉缓,左关弦。

辨证:“腰为肾之府”,患者平素腰部酸痛,为肾阴亏之证,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本,肝火从上,经气闭阻,故见耳鸣、头沉、口干、烦躁、眠差等症。

治则:补益肝肾,开窍聪耳。

取穴:下关,蝶骨穴,翳风穴,四渎穴、太溪。

手法:先取下关刺之,炁针居炁法,无果次刺蝶骨穴,无须捻针,直接用居炁法,无应再刺翳风穴,无须捻针,直接用居炁法,不留针,针后立效。

共针6次,双侧耳鸣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医案三:

袁某,男,48岁,公务员。

2010年3月7日初诊:患者7年前突感双耳鸣响,随之出现听力减退,眠不实,多梦。经检查诊断为“神经性耳聋”。曾采用高压氧及针灸中药等多种治疗效不著。耳鸣为低音调,左耳为甚。

检查:双耳听力下降,舌苔薄白中心腻,有齿痕,脉沉缓尺弱。

辨证:患者年近五十,肝肾阴虚,肝阳浮越于上故面颊潮红。肾开窍于耳,肾精不足,不能上荣于耳,则双耳闭塞不聪。

治则:益肝肾,兼以潜阳。

取穴:下关,蝶骨穴,翳风穴,四渎穴、太溪。

手法:与前方法等同,3天针一次。

二诊:上法治疗后,耳鸣、听力明显减轻。舌苔薄白,脉沉细左关弦,为加强滋肾养阴之效,兼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方药:山茱萸12g淮山药12g 白芍10g 生地10g 甘草10g 菊花12g泽泻10g 茯苓15g 当归12g细辛3g7剂,水煎服。

取穴及手法:同前。

三诊:针2次后,兼服中药,听力略有增加,耳鸣明显减轻,舌脉同前。

取穴:下关,蝶骨穴,翳风穴,四渎穴、太溪。

手法:同前。

四诊:前法治疗3次,耳聋明显减轻,听力增加,耳鸣时轻时重。苔净,脉沉细。阳亢情况已逐渐消退,在补阴药中可加温阳药物。

方药:山茱萸12g淮山药12g 当归12g 赤芍12g 川芎10g 灵磁石15g(先煎) 菊花12g 仙灵脾10g 肉桂10g 附子10g怀牛膝10g7剂,水煎服。

取穴:同前。

五诊:已针4次,耳鸣明显减轻,耳聋亦逐渐恢复,右耳原已丧失听力,现亦能听到钟表声,左耳听力恢复,一般讲话基本能听清。眠好,二便调,苔薄黄,脉沉细。按上法治疗一次,停针休息10天。

六诊:已针5次,病情稳定,耳鸣轻,鸣声小,听力恢复与正常比较稍差。舌苔薄白,脉沉缓。

此疗程以清肝益肾、巩固疗效为主。中药以六味地黄汤加柴胡、龙胆草、石菖蒲、灵磁石等药,平肝清热通窍为主。共针6次,患者耳鸣大减,左耳听力恢复正常,右耳听力略差,余症悉除,服药巩固疗效。

方药:风车子45g山茱萸30g 淮山药30g 泽泻30g 茯苓45g 灵磁石45g 石菖蒲25g 赤芍30g 菊花30g 生地45g龙胆草6g

按语:

《灵枢·经脉》篇指出:“手少阳之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手太阳之脉……却入耳中”,“足太阳之脉……从巅至耳上角”,“足阳明之脉……上耳前”,完全说明了在十二经脉中有五条经脉联络于耳,其中手、足少阳经与手太阳经脉均入耳中,故耳鸣、耳聋与此三经有着密切的关系。

故炁针疗法治疗耳聋耳鸣依据中医整体观、经络学、解剖学的理论体系,大道至简地取了翳风穴、上关穴(蝶骨穴)、下关穴为主穴,调节气血阴阳平衡,激活耳神经感觉功能,达到疏通经络,开窍聪耳的治疗目的。

《内经》中又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故在临床上要辨证审因,对证施治,才能提高疗效。

案一为肝郁化火,火热之邪上逆而致耳鸣,头晕。故而泻肝俞、期门(俞募相配),以疏肝解郁,太冲为肝经之原穴,用泻法以清其源,即“病在上,取之下”之意,内关为手厥阴经之络穴,刺之可镇静安神。用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加强了清肝泻火的作用,病症明显减轻。补肾俞,以滋水涵木,故病愈。

案二、案三均因肝肾阴虚,虚火上扰所致。补肾俞和配肾经原穴太溪,以滋肾培源,“壮水之源,以制阳光”,中药六味地黄汤加减,加强了滋肾培元的作用,针药相合而收效。

校对:苏雪贞 蔡果宏 陈剑城

编辑:朱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炁针实战传承论第007期讲座耳聋耳鸣
一味药,巧治耳鸣!它是中国人的“开窍钥匙”
清朝名医送给后人一个增强听力的方子,20多年的耳鸣都可以搞定
“一针通”治疗耳鸣耳聋,疗效与众不同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通气散加减专治耳鸣耳聋】
耳鸣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