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写我画文人画的道家思想

                                                          文人小像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类别。与宫廷院体画和民间绘画注重形似不同,文人画是表意系统,重点体现文人的笔墨意趣和思想情怀,重精神气韵和个体生命境界,是东方文人气质在绘画上的集中表现。

 

   文人画是表现文人特有思想境界的作品,其审美情趣和境界自然不同于以错采缕金为美的院画和追求形似与俗趣的民间画。

 

    文人画清和平淡的意境是由简、清、静、淡、空、远等风格特征表达出来的。简、清、静、淡、空、远是道家和道教独特的美学意趣和表现方式。“天人体道天机深,书画时传道之迹”,道的本性是清静无为、淡然质朴的,又是悠远希夷、空灵无际的,因此道士和受道教影响的文人画家们如马臻习清虚淡泊,重内简外,体现在绘画上,便是清简静谧,用简练的形式表现意味无穷的道。如郑思肖的《墨兰图》,以淡雅的水墨简笔撇出疏花淡叶,清气充塞于天地之间,用笔简练,题材简洁,简便清,清便远,莫不体现着道学的审美情怀。

 

   《道德经》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得一就是得道,得道的过程就是向一简化的过程,故尚简成为道教的审美准则之一。同时,道教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探讨道,充满了宏阔的宇宙精神,拓展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在有限的时空中表现了无限的道,使文人画充满了“远”的艺术韵味。此外,因简而空,因远而空,文人画中空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简练的题材和艺术的空白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文人画的独特风韵,其来源正是道学有无相生、虚实相映的美学辩证法。

 

   历代卓有成效的画家大多是以道家思想来审视绘画,品评绘画,进行创作的,甚至有些画家以道家思想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之路。道家思想中纯朴的天人观和朴素的辨证思想,以及老子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论断,还有庄子那超越世俗的逍遥论,‘恬淡寂寞,虚无无为’的心态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等等理念,无时不在影响着历代画家的创作思想和审美趋向

 

   《老子》一书两千多年来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更是起着显而易见的指导作用。《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人类之初原本无绘画,由此可说,绘画生于无,那么在绘画之初谈不上什么画理、画法,后来在实践中产生了画法画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教思想对元代文人画的影响
【绘画艺术论文】明清道教绘画艺术精神分析(共3827字)
文人画选道家,别无选择的选择?
赵孟頫仕途受挫成全能艺术家
中国文人画历史延袭保持了中国文化哲学特征
陈传席:画以诗为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