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50个关键细节(四)

细节之17 “面子”教育

某市重点中学初二男生小音,是一个难得的音乐天才,在全国和市级管乐器比赛中多次得奖。但是,小音的父母却向老师和心理医生反映了这样的问题:“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不错,对学习管乐器也一直坚持练习。可是,他平时总是表现得情感淡漠,得了奖也没有激动的表现;在家里也不大说话,他是怎么了?”心理医生问:“知道孩子从什么时候成了这样?原因是什么?你们经常与孩子聊天吗?你们关心过孩子的心情吗?是不是把孩子变成了为父母争面子的工具呢?”小音的父母显然对这些问题从未思考过。

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要求孩子为父母争面子。他们觉得孩子成绩好、会弹钢琴、会画画,自己就会觉得很有面子。于是家长就会一味地要求、强迫孩子,不惜重金把孩子培养成“栋梁、绅士、淑女”,不允许孩子失败。孩子没考好,便冷眼相待;孩子犯了点错误,就认为他没出息。殊不知父母的这种“面子教育”无形中给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剥夺了他本应快乐的生活。小音就是长期生活在这种压力下,才变得十分冷漠。

王林凯是2004年济南的高考理科状元,可他在中考时却连重点高中都没有考上,这对当时踌躇满志的他是个不小的打击,同时他也觉得愧对父母,他在给父母的信中写到“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你们,我没有给你们争面子,没考上重点中学。”他的父母却很平和地对他说:“孩子,学习不是为了给谁争面子,即使你没有上重点中学,我们也一样爱你,只要你尽了最大努力,你就没有给我们丢脸。”后来王林凯上了高中以后,始终牢记父母的话,终于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这种教育方法,确实值得家长们学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但绝不要把孩子当作自己梦想的延续,当作自己长面子的工具,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们吧。成绩也好、各种技能也罢,都要因人而异,切不可让你们的殷殷期望与所谓的“面子”成为孩子前行的包袱。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就已经是每一位父母最大的骄傲了,“面子教育”要尽快丢弃。

细节提示

1、对于孩子的失败要理智分析,摒弃“觉得丢人”的错误想法。

2、告诉孩子凡事只要努力争取了就不算失败,没有“丢面子”一说。

3、学会正确面对孩子的“成功”,不要过于虚荣。

细节之18 “陪读”教育

《中国青年报》曾刊登了一组名为“沉重的爱”的图片,让人刻骨铭心。照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年仅7岁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他有一个十分舒适的家,有电脑,有沙发,可他却很少享用,因为他所在的重点学校离家太远了,为了能让儿子有更多的时间读书,母亲办了病退,在学校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又小又潮的屋子,陪儿子一起读书。只有周末,他们一家三口才能团聚。屋子里除了一张单人床,一张权当课桌的茶几和做饭的炊具,便全是孩子要读的各种各样的书了。每天放学,母亲就陪着儿子一起读书。母亲说,他们要在这小屋子里“战斗”12年,直到儿子考上名牌大学,成为国家的栋梁。

相信每一位读了这篇报道的人都会深切地感觉到这份母爱的沉重。可怜天下父母心,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陪读教育”近年来已悄然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然而,这种饱含母亲爱心的“陪读教育”是否有效,或者说是否有意义呢?

父母陪读,原因不外乎三种:一种是认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二是认为孩子的自制能力差,三是为孩子节省出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其实,对于这三种孩子而言,陪读都只会让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变得更差,因为陪读剥夺了孩子各方面的成长,是一种不良亲子关系。人类几乎所有的社会能力都是在后天学习、培养的,如果在后天教育中,剥夺了这种学习的机会,只会使他的生活能力日益弱化,进而有可能成为被淘汰的对象,甚至可能出现心理疾病。而且父母全心“陪读”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发展,这也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他会想“全家人为了我倾尽全力,如果我成绩不好,怎么有脸面对他们”,父母的爱变成了他们的精神包袱。

在生物界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小鸟在羽翼未丰的时候,鸟父母就已经开始教孩子飞行的本领,而不是等到孩子羽毛都长丰满之后,因为那时再教的结果只能是已经长大却不会飞翔的小鸟掉下来摔死。鸟类都明白的道理,人类难道会不懂么?其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陪读教育”不可取,父母要做的是培养、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这样孩子才会更茁壮的成长。

细节提示

1、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2、要与老师多沟通,教会孩子自我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意识。

细节之19 “私塾”教育

新学期开学后两个月,小学教师们惊讶地发现,能认识几百个汉字并完成100以内加减法的一年级新生竟然不少。而这些,都大大超过了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

这些小“神童”是家庭“超前教育”的结果。一位学生家长一语道破天机:“大家都在家里拼命教自己的孩子,你不教,那你的孩子就亏大了!”

事例中提到的这种“超前教育”就是现代“私塾教育”(即在家教学)中的一种。还有一种是干脆把孩子带回家,父母为孩子教学。这种所谓的“私塾教育”看似能给孩子灌输一样的知识,其实存在很大的弊端。“私塾教育”本应是为了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取长补短,而实际上却毫无例外地变成了学校教育的机械延续——强者恒强,从而使孩子在成才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教育专家都不提倡“私塾教育”。

学校教育是根据孩子的心智发展规律设计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发生变化。一个人的社会化从他出生时开始,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每个人的早期经验、早期教育,必定会为他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这其中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孩子是正常的,家长完全不必担心孩子会“落伍”、会比同龄人差。教材编排是循序渐进的,家庭教育并不是越超前越好,也不是教得越多越好,很多地方不能“打乱这个次序”。而且,相对于智力教育而言,孩子们在学前生活技能、生活常识、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是孩子EQ(情商)正常发展的基石。孩子能不能以正确的做人态度、学习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是决定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而所有这一切,都和孩子的早期EQ教育紧密关联。

家长应该在家庭这一特殊的教育环境中,利用与子女间天然的、密切的血缘关系,使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有价值的经验,使孩子逐步适应学校的正规生活。单纯的“私塾教育”只是一个孤独的学习环境,即便孩子有可能拥有了丰富的知识,也会成为一个不适应社会的人,孩子长期不在群体中生活、体验不到集体的互助互爱,锻炼不了面对各种复杂的人和事的处理能力。而学校是学生接触社会、与人交往的载体。孩子从集体中获得的乐趣是父母在家庭教学中无法给予的。所以,“私塾教育”是不应提倡的。

细节提示

1、家长要谨防超前教育导致孩子“课上不听讲”。

2、可以尝试为孩子请家教,但目的仅限于查漏补缺。

3、不应把不适宜孩子年龄的知识进行填鸭式教学。

第三章 父母向孩子传递爱的十个细节

细节之20 定期为孩子朗读最美的东西

近几年,美国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发明了一种在美国较为流行的“幼儿阅读启蒙教学法”。他认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小开始,要依靠父母来“诱发”。父母应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为孩子朗读的习惯,每天20分钟,持之以恒,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便会在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渐渐产生。他认为孩子坚持听读可以使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并能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情感。在每天20分钟的听读中孩子会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产生想读书的愿望,并能初步具备广泛阅读的基础。杰姆·特米里斯认为孩子听读应越早越好,父母选取的朗读内容应生动有趣,能吸引孩子,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内容可逐步加深。他强调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父母一定要有爱心,有耐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家长们的付出终会有满意的收获。据有关专家分析,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达到上述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增进亲子感情。

很多成年人都有读书的习惯,但是作为家长,你是否定期为孩子读东西?有些大人可能会说,读书是很个人的事,如果孩子自己能够阅读,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看书呢?其实,让孩子自己看书是必要的,但同时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也是必要的。父母为孩子朗读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式。

朗读所提供的语言信息是经过加工提炼的、优美的、规范的书面语言。如果朗读的是韵文,则能使孩子注意到语言中的逻辑停顿和语调中的抑扬顿挫,这有助于孩子对语言美和对作品的理解。尤其对一些终日守着电视的“电视儿童们”来说,朗读更是比电视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感觉到语言的美妙。所以,父母不妨每天晚上或其他时间,当孩子安静下来时,耐心地在他身边富有感情地为他朗读些美丽的故事或讲解些文学名着,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等。

在孩子感到父爱母爱之温馨的同时,也要让他们自己接触优秀的名着。和家长一起阅读并产生共鸣的时候,正是丰富孩子的感情和心灵的宝贵时刻。所以,就像人必须有吃饭的时间一样,父母也应费心开设“读书时间”,哪怕只有一点点时间也没有关系,坚持每天给孩子讲故事,或者共同学习,就能让孩子从美妙的朗读声中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

细节提示

1、“为孩子朗读”尤其适合学前的孩子,对于中小学生,父母要更多地侧重于引导孩子自己去读些美丽的诗或文学名着。

2、最好是睡前朗读,以养成定时、定点的习惯。

3、父母要有表情、抑扬顿挫地朗读,不可对孩子敷衍搪塞。

细节之21 告诉孩子“我爱你”

在美国生活多年的李丹女士认为,“爱”字在美国用得比中国坦然、公开,作为孩子,可以尽情地要求得到父母、老师和朋友的爱,在爱中成长的孩子自然也学会如何回报和给予别人爱。

一天,她8岁的儿子给他一张纸条,上面用英文写着:

“家里人都不喜欢我,谁爱我?”简单的一个“爱”字,让她想到很多。

看到这张纸条,她马上放下手上的事,和儿子坐在一起聊了许久。

从此每天只要有机会,她一定会对孩子说:“我爱你。”

因为她要让他知道,父母永远是他的朋友,是最爱他的人。

含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对孩子也不例外。爱是一回事,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爱又是一回事。大多数孩子只能用眼睛所见、耳朵所听来判断事物,他们还不懂得用心去感觉父母的爱,如果父母们明白了这一点,不妨对孩子说:“我爱你,宝贝。”这不失为一种向孩子传递爱的有效方式。

让孩子感受到、听到、看到、触摸到爱和信任的存在,是培养孩子健康情感的一部分。这对许多中年父母或过于严谨的家庭来说或许是有困难的,但困难并不在于这种爱不存在,也不在于这种爱是无需表达的,仅仅因为习惯而已。很多人都觉得向别人表达爱意很容易,唯独对自己家人,却爱在心里口难开,心想他是我的亲人,我对他/她说不说无所谓,反正他心里会知道;殊不知往往最爱你的人最在乎你对他的感觉。孩子更是如此。

父母要记得常对孩子说:“我爱你!”千万别觉得肉麻而不愿说。一句“我爱你”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依赖。只要当你心中有所感,便要说出来让他知道,同时,父母也要教导孩子适时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当父母和孩子在家养成了对亲人互道爱意的习惯时,孩子走向社会,对周围的人也会敢于表达自己的友爱、关怀,创造出良好的人际环境。

细节提示

1、从没尝试过对孩子说“我爱你”的父母,现在就可以试一下。

2、让孩子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人、对朋友的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这几种家庭出来的人很容易急功近利,到最后可能一事无成
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去争这三种东西,第一、不争面子,面子不是争来的,
好孩子都是激励出来的!父母应知的40个培养细节[推荐]
好孩子都是激励出来的! 父母应知的40个培养细节
[转载]好孩子都是激励出来的!父母应知的40个培养细节
命宫化禄入父母,主爱面子。命宫化权入父母,主争面子。命宫化科入父母,主有面子。命宫化忌入父母,主没面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