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晓戈 | 平潭贝雕:“宝藏岛”上的艺术明珠


《活蟹》 詹胜 作

平潭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藏岛,有太多值得去探索的惊喜。作为福建第一大海岛,平潭是福建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之一,这里有渔村、港口、渔船,石头屋顶的老房子和丰富多姿的海蚀地貌;这里水清沙白,在海边放眼望去,成片的木麻黄树中伫立着一座座高大挺拔的风力发电机……这里有太多的美丽风光,是旅游者寻幽探胜的理想之地。

《亭亭玉立》 詹胜 作

平潭同样有着丰厚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壳丘头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骨器、玉器、贝器、陶器记录了新石器时代福建先民生产、生活场景,也昭示了闽台民众同根同源的历史渊源。平潭周边海域大量的古代沉船也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史、商贸史研究的重要考古资料。平潭当代多资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如:藤牌操、十番伬、盘诗、水仙花种植等,都极大丰富平潭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

《报春》 詹胜 作


《百载芳华颂党恩》 詹胜 作

在平潭丰富的文化艺术宝藏中,兼具书画艺术与雕刻工艺之长的平潭贝雕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艺术明珠。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平潭本地出产的贝类就有160多种,丰富的贝类资源让平潭贝雕技艺具备了天然的资源优势。上世纪的50年代末,平潭成立了国营的平潭贝壳工艺厂,并在短短数年间,在林国钦、陈登钦、姚仁贵、蒋心忠、林銮彬等老艺人的带领下,发展成为有七十多人的工艺大厂,产值也从原有的几千元发展到六十万元,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好评。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市场疲软、创新乏力,平潭贝雕技艺一度濒临失传。而近十年以来,平潭贝雕在詹胜、詹立新兄弟俩的带领下,不但原有的贝雕技艺得到全面恢复,同时通过形式与手法的创新,平潭贝雕在创作思路与艺术风格上都得到新的提升。能够在高手如林的福建工艺美术界崭露头角,成为传统手工艺当代创新的一个典范,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海螺姑娘》 詹胜 作

平潭的先民自新石器时代起,就能够用贝壳制作各类器具,或许是这个一个来自远古的宿缘,让今天的平潭贝雕拥有了与几乎与中华文明一般悠久的历史。贝壳在古代的原始社会中曾经是重要的货币,从贝壳材料引申出的螺钿工艺一直是古代最为华贵的高端工艺之一。贝壳特殊的材质美感是形成贝雕商品价值的重要基石。平潭贝雕在上世纪的迅速崛起,正是充分利用了贝壳华美的材质,并将之与福建的书画艺术、雕刻技艺做了巧妙的结合。延续了古代宫廷艺术风格与传统的闽派雕刻工艺特色,以极致的工艺展现了材料的美感与技艺的高超,具备极高的投资与收藏价值。

《连连有余》 詹胜 作

《国色天香》 詹胜 作

近年来,重新崛起的平潭贝雕在创作上明显受到当代艺术与设计风格的影响。在这些表现现实主义的新工艺创作中,我们不但可以看到材质的、工艺的,也能感觉到一份艺术上的。青年一代的平潭贝雕艺人正在将他们的对生活的观察与体会,融入到贝雕作品的创作中。他们用贝壳造景,在贝壳中种上一枝寒梅、几株水仙,或者让做几只活灵活现的的虾、蟹,让人感受到海洋生物的美丽与海岛生活的美好。这样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无疑是更能打动观众、更有时代感,也是具市场发展潜力的。可以预期的是,随着经济开发的不断深入,未来的平潭做一个连接闽台的交通枢纽,其经济地位、文化地位也将日益凸显。平潭会成为闽台地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而贝雕作为平潭众多文化宝藏中的最闪亮的那颗明珠,未来必将更上层楼,并展现出更绚丽的艺术华彩。


莆田争艳杯银奖《春泥》 詹胜 作

王晓戈

20221023


詹胜  简介


詹胜,民间艺术家,福建省工艺美术师,福建贝雕(平潭)非遗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建省雕塑学会会员,平潭贝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晓戈  简介


王晓戈,笔名荆园,湖北武汉人,

美术学博士、高校教师、文艺评论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贝雕工艺品欣赏
中国影像方志| 平潭:海防要塞史绩卓越,贝雕工艺独树一帜,藤牌操强身健体
有没有一种宝“贝”让你心动
海之玉石 | 贝雕
贝雕工艺
精美的海南贝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