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动保存】中考化学实验题复习:碳、铁及其化合物例1...
中考化学实验题复习:碳、铁及其化合物
例1.将6g碳与一定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加高温使其充分反应,生成18g气体,则该气体是________;其质量分别是 ________。
[分析]C +  O2
CO2   2C + O2
2CO
12  32        24  32
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若是CO2,则m(C)/m(O2)≤3/8;②若是CO,则m(C)/m(O2)≥3/4;③若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则 3/8<m(C)/m(O2)<3/4。现6g碳与一定量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8g气体,根据质量守恒,氧气质量为12g,m(C)/m(O2)=1/2,符合第③种情况。
答案:CO和CO2;11g、7g。
例2.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都是气体,都难溶于水B.都是有毒气体C.都可由碳与氧气反应得到D.都能与石灰水反应
[分析]本题是CO和CO2性质对比的考查,属于简单知识的综合。
答案:C
例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CO、CO2的性质和用途。
小华用图中甲、乙两套装置做“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甲装置的水槽里盛有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水槽里盛有等量的清水。小华把两套装置安装好后,密封,并立即把它们放到阳光下。两小时后,经检验发现两套装置里的叶片内都含有淀粉,因而实验不能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请你分析:
(1)为什么甲装置里的叶片也含有淀粉?
(2)怎样改进实验,才能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答案:
(1)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未运走耗尽,实验初期,甲装置内还含有CO2,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2)光照前,将两套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例4.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以铁为研究对象,仿照图中实例在框图处填写物质的化学式。(所填写的反应物不属同一类别的物质,生成物必须填写铁的化合物)
(2)实验室中要除去细碎铜屑中少量铁屑,请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将其除去(不必叙述操作步骤,只用简单的原理描述即可)
答案:
(1) 
(2)物理方法:用一块磁铁把铜屑中少量的铁屑吸引出来。
化学方法:用盐酸或稀硫酸洗后过滤。
考查点:金属的性质
本题易错点是:第一问在框图处填写物质的化学式,要求反应物不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生成物必须填写铁的化合物。因此答题时,一定要仔细审题,切忌草率从事。
中考化学实验题复习:酸、碱、盐及其氧化物
1.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
重点考查的是金属与酸、盐发生置换反应时的化合价;金属与酸能否反应;金属与盐反应的顺序;尤其是同一种金属与多种盐的混合物的置换反应或不同金属与多种盐的混合物的置换反应的产物。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过程、方法的考查。(8个方面的应用)
(一)判断在溶液中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例1、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Fe + 6HCl=2FeCl3 + 3H2↑  B.Cu + 2AgCl=CuCl2 + 2Ag
C.2Al + 3H2SO4=Al2(SO4)3 + 3H2↑  D.Cu(OH)2+Na2SO4=CuSO4+ 2NaOH
[分析]铁与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盐是亚铁盐,即生成氯化亚铁、硫酸亚铁;AgCl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在溶液中不与金属铜反应;碱与盐的反应,要求为可溶性碱和可溶性盐才能发生反应,而Cu(OH)2为难溶性碱,不能与Na2SO4溶液反应。
答案:C
(二)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例2、根据下列情况判断A、B、C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1)A+H2SO4→ASO4+H2↑
(2)B+H2SO4→不反应
(3)C+A(NO3)2→A + C(NO3)2
A.A>B>C     B.A>C>B       C.C>A>B     D.B>A>C
[分析]
考查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排在H前面的金属可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排在前面的金属可将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反应(1)可知金属A排在H的前面,由反应(2)可知金属B排在H的后面,由反应(3)可知金属活动性:C>A,综上金属活动性为:C>A>H>B。
答案:C
(三)判断金属与酸溶液反应速率快慢
例3、等质量的三种金属a、b、c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其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金属活动顺序相对原子质量
Aa<b<ca>b>c
Ba<c<bb>a>c
Ca>c>bc>b>a
Da>b>ca>b>c
[分析]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速率越快,单位时间内放出氢气越多,根据图像可判断活动性:a>c>b,
R+H2SO4=RSO4+H2↑
M         2
m        
相同质量的同价态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质量越少、氢气体积越小,由此,相对原子质量:c>b>a。
答案:C
(四)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存在
例4、在AgNO3、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   )
A.只有Cu2+      B.只有Ag+  C.Fe3+、Fe2+      D.Fe2+、K+
[分析]根据相关金属的活动顺序:K>Fe>Cu>Ag,将铁粉放入混合溶液中,可与AgNO3和Cu(NO3)2反应,并且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铁粉有剩余,则可推断溶液中Ag+、Cu2+已经完全反应,无剩余,则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为K+和Fe2+。
答案:D
(五)判断过滤后滤渣中的物质
例5、向AgNO3、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
A.Ag、Cu、Zn        B.Ag、Cu、Fe  C.Ag、Fe         D.Ag、Cu
[分析]思路与上题相同,根据相关金属的活动顺序:Zn>Fe>Cu>Ag,将铁粉放入混合溶液中,可与AgNO3和Cu(NO3)2反应,并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入稀硫酸有气体产生,说明铁粉有剩余,则可推断溶液中Ag+、Cu2+已经完全反应,均被置换生成单质Ag和Cu。
答案:B
(六)用于判断置换反应后金属混合物的组成
例6、粉末状金属混合物12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产生1g氢气,这种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
A.Al和Fe        B.Zn和Fe  C.Mg和Cu       D.Mg和Zn
[分析]粉末状金属混合物12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产生1g氢气,根据平均值规律,与酸反应放出1g氢气,金属混合物的组份中必然有一种金属所需质量大于12g、另一种金属所需质量小于12g,这样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才有可能出现12g混合物产生1g氢气。分析题中所给金属:(  )
2Al~3H2↑  Fe~H2↑  Zn~H2↑  Mg~H2↑
54  6   56  2   65  2   24  2
9g  1g   28g 1g  32.5g 1g  12g 1g
Cu不与稀硫酸反应,可看作无穷大∞,这样符合题意的组合为Al与Fe。
答案:A
(七)判断置换反应后盐溶液的质量变化
例7、将锌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稀硫酸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硝酸银溶液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反应前后溶液的增重情况,进行判断。
Zn+H2SO4=ZnSO4+H2↑  Δm(溶液质量增加)
65         2   63
Zn+FeSO4=ZnSO4+Fe   Δm(溶液质量增加)
65         56   9
Zn+CuSO4=ZnSO4+Cu   Δm(溶液质量增加)
65         64   1
Zn+2AgNO3=Zn(NO3)2+2Ag  Δm(溶液质量减少)
65           216  151
只有选项D,每消耗65gZn,就会置换出216gAg,溶液质量减少151g。
答案:D
(八)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例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每种方案所需要试剂如下(反应所得的产物可用作试剂进一步反应),不可行的方案是(   )
A.Zn、CuSO4溶液、FeSO4溶液     B.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C.Zn、Cu、FeSO4溶液       D.Fe、Cu、ZnSO4溶液
[分析]
选项A:可发生反应①Zn+CuSO4=ZnSO4+Cu,可知活动性:Zn>Cu;②Zn+FeSO4=ZnSO4+Fe  可知活动性:Zn>Fe;再用反应①得到的金属Cu放入FeSO4溶液中,不反应,可知活动性:Fe>Cu;即可判断出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
同理选项B、C也可以推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选项D:Fe、Cu均不能与ZnSO4溶液反应,可知活动性Zn比Fe、Cu活泼,但是Fe、Cu的活动性无法比较。
答案:D
2.结合生活实际,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形式考查物质的性质
例9、生活中充满了化学知识,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用盐酸或硫酸除铁锈:
(2)不能在铁制容器中配制波尔多液:
(3)石灰浆抹在墙上后会变硬:
(4)用烧碱溶液吸收有害气体SO2:
(5)用盐酸能洗去盛石灰水的试剂瓶中的白膜:
(6)新鲜的鸡蛋用石灰水浸泡后,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鲜:
答案:(1)Fe2O3+6HCl=2FeCl3+3H2O(2)Fe+CuSO4=Cu+FeSO4(3)CO2+Ca(OH)2=CaCO3↓+H2O
(4)2NaOH+SO2=Na2SO3+H2O(5)CaCO3+2HCl=CaCl2+H2O+CO2↑(6)CO2+Ca(OH)2=CaCO3↓+H2O
3.酸、碱、盐、氧化物间的反应关系
例10、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简单表示。限选择铁、单质碳、氧气、盐酸、氧化钙、氢氧化钙、二氧化碳、水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① C + O2
CO2② CO2+H2O=H2CO3③ CO2+Ca(OH)2=CaCO3↓+H2O④ Fe+2HCl=FeCl2+H2↑
⑤ CaO+2HCl=CaCl2+H2O⑥ Ca(OH)2+2HCl=CaCl2+2H2O⑦ CaO+H2O=Ca(OH)2
本题考查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难度不大,关键是答题时要理清关系,掌握变化规律及反应发生的条件。
4.运用相互反应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考查侧重点是相互反应规律的一般应用和一些特殊性的认识上。对能力的考查以新颖题为主,如开放性、信息给予、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尤其是推断题中出现了开放性的问题。
(1)物质或离子间的共存问题
例11、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Cl2、NaNO3、KOH、MgCl2
B、Cu(NO3)2、NaCl、KNO3、NH4Cl
C、Na2CO3、NaCl、KNO3、NH4Cl
D、ZnSO4、Mg(NO3)2、NaNO3、KCl
[分析]凡能与酸反应的物质不能在pH=1的溶液中共存,能形成有色溶液的物质也不符合题意。选项A中KOH与酸反应而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存在,选项B中Cu(NO3)2为蓝色溶液,选项C中Na2CO3与酸反应而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存在。
答案:D
(2)物质的制备
例12、(1)实验室提供CuO、H2O、NaOH溶液和稀H2SO4四种物质,请写出制备Cu(OH)2时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CuO+H2SO4=CuSO4+H2O  CuSO4+2NaOH=Cu(OH)2↓+Na2SO4
(2)写出既能跟硫酸铜溶液又能跟稀硫酸反应的三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
答案:Fe、NaOH、BaCl2
【分析】物质的制备有三种类型:给定原料;给定部分原料和自选原料相结合;自选原料。
(3)物质的鉴别
例13、以下各组溶液,只用酚酞试液不可以将它们区分开的是(   )
A、NaOH、H2SO4、NaCl
B、Ba(OH)2、H2SO4、HCl
C、Ca(OH)2、Na2CO3、HNO3
D、NaOH、KOH、H2SO4
[分析]选项A:各取少量,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为NaOH溶液,另外两种均无明显变化,但是可取已鉴别出的NaOH溶液,分别向无现象的两支试管中各滴加1滴,溶液变红的原溶液为NaCl溶液,仍无现象的为稀硫酸;同理选项B也可以用酚酞试液加以区分;选项C:各取少量,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为Ca(OH)2、Na2CO3,无现象的为HNO3,取已鉴别出的HNO3溶液,分别向另两支试管中滴加,能产生大量气泡的原溶液为Na2CO3,仍无现象的为Ca(OH)2;选项D:各取少量,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为NaOH、KOH,无现象的为H2SO4,但是NaOH、KOH无法进一步区分开。
答案:D
(4)物质的推断
例14、实验室中现有一种固体混合物A,其中可能含有Cu、Cu(OH)2、CuO、NaOH、Na2CO3、CaCl2六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述。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1)产生的气体D是(写化学式)_______;(2)混合物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3)滤液F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4)写出过程③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本题也是一道框图推断,其中有过滤操作。首先分析固体混合物A加水,得到的不溶物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混合物中本身就有不溶物,另一方面可能是相互间反应生成的。考虑滤液B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且生成气体,说明是CO2,从而确定B中有碳酸钠;沉淀C加过量盐酸仍有沉淀存在,说明有Cu,而CuO和Cu(OH)2中至少有一种含有。由此确定此题答案为:(1)CO2(2)Na2CO3、Cu(3)CuCl2(4)CuO+2HCl=CuCl2+H2O;Cu(OH)2+2HCl=CuCl2+2H2O
例15、
(1)下面有酸、碱、盐的五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A+B→C+H2O   ②C+H2SO4→D↓ + A  ③E+AgNO3→AgCl↓+ C
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2)A、B、C、D四种可溶性化合物,分别由下列阴、阳离子中的各一种构成。(每一种离子只准用一次)
阴离子:Cl-、SO42-、NO3-、OH-  阳离子:K+、Ag+、NH4+、Cu2+
其中两种溶液间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A+B→白色沉淀  C+B→放出气体  C+D→蓝色沉淀
则A、D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B、C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分析]本题是密码型和离子组合型的推断题。解第(1)小题时,抓住典型反应及典型物质,以C作为突破口:由反应②确定C的阳离子是Ba2+,由反应③确定C的阴离子是NO3-,由此确定C的化学式为Ba(NO3)2。解第(2)小题时,要根据离子的性质,排列组合成可能的可溶性化合物,然后再根据所给反应现象进行推断。
A:AgNO3,B:NH4Cl,C:KOH;D:CuSO4。
答案:(1)A:HNO3  C:NaNO3  E:BaCl2(2)A:AgNO3  D:CuSO4。
NH4Cl+KOH=KCl+NH3↑+H2O
例16、有一包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钠、硝酸钡、硝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测定其成分,一位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粉末加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2)往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放出气泡;
(3)取(2)中溶解后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这包粉末一定有________,还不能确定的是________。
根据你的推测,请帮助该同学继续实验,以确定这包粉末的组成:
(按你的实际需要做实验,不一定填全,要求每一个实验确定一种物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1)的滤液,滴加HNO3和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粉末有NaCl;
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原粉末没有NaCl。
实验二取少量(2)溶解后的溶液,滴加硫酸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粉末Ba(NO3)2;
若无沉淀生成,则原粉末没有Ba(NO3)2。
实验三
本题是叙述型的推断题,这是目前考试中比较难的一种推断,问题中带有开放性。
答案:一定有:碳酸钠、硝酸镁还不能确定的是硝酸银、氯化钠、硝酸钡、
实验三:取少量(1)的滤液,滴加过量的稀HNO3酸化,后滴加NaCl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粉末有AgNO3;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原粉末没有AgNO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倒计时102|化学工业流程图习题练习
谈谈金属与酸的反应
化学必修一铁铝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江苏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题解析
2021年河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全省统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