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琴銘絮語(十五)试论“杨时百的琴铭艺术

试论“杨时百的琴铭艺术(6)



“天貺”琴,是杨时百藏琴中唯一未被开腹修缮之琴,始终偏重宠之。民国书家常赞春篆名“天貺”。下有杨宗稷赞文:“溯自戊申,琴为余累。枯桐半百,佟鲜称意。今歌得宝,实神所秘。人力罔求,天庥戴至。锡厥嘉名,答彼苍賜。”池左有虞铭新隶书题款:“壬戌三月,楊宗稷得于都门,命名“天贶”延请常氏作籀,虞铭新题款,俾与嘉庆戊辰一行相对如楹帖。”

《琴学丛书·藏琴全录》载,该琴池右原刻七分楷字一行:“嘉庆戊辰暮春日,长白灵源福涛,復見于闽中熙春协镇公署,声音之妙,得未曾有。”杨时百晚年大量琴转散他人,唯有“天贶”从未易手,尤見其珍爱之深。

“天贶”与“来凰”琴名及铭文,在布局章法上是一致的。均在池上和轸下用力构思。以金文(大篆)入琴名者唐宋罕見,元明清亦稀。初观其名与铭如出一人之手,浑然一体。从结体到笔意晃似杨老先生独笔书成。这正是其妙思佳想,依体而书刻。由此从侧面看出其古文字的工力水平。


后经细察,乃知为常氏书籀琴名,其难度在和谐一致。确为形神合一的典范。“金文”有着严格的篆法体势,非熟能者,方集作成文。特别是集字后的连贯布局,更見法度。“天贶”琴,从铭文到声音,为琴界所称誉,可知为珍贵的程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来治 || 试论李笑白的散文艺术
周书琴紫砂艺术🎨的美篇
书之大者——杨守敬的书法艺术
中国公众影响力艺术家——杨昌琴
试论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审美意蕴
如此颜值的美女书家,书法还那么好,让人羡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