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园冶】园林的精髓——借景(上)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上文我们说到《园冶》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其实是<借景>一章。但借景一章内容过多,如果详细拆解会让文章过长,不利于阅读,所以我分为上、中、下三篇,那么话不多说,详解<借景>走起~

<借景>一章一共两段话,加上标点,一共557个字,总分总的结构。

第一段话很长,其实可以分为5个部分,先总说借景的一些条件,然后分别构建了四副春、夏、秋、冬四时的园林图景。最后用一段话总结,所以我把六个部分分段,便于大家先有一个印象。

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切要四时,何关八宅。林皋延伫,相缘竹树萧森;城市喧卑,必择居邻闲逸。高原极望,远岫环屏,堂开淑气侵人,门引春流到泽。

嫣红艳紫,欣逢花里神仙;乐圣称贤,足并山中宰相。《闲居》曾赋,芳草应怜;扫径护兰芽,分香幽室;卷帘邀燕子,闲剪轻风。片片飞花,丝丝眠柳;寒生料峭,高架秋千;兴适清偏,怡情丘壑。顿开尘外想,拟人画中行。

林樾初出莺歌,山曲忽闻樵唱,风生林樾,境入羲皇。幽人即韵于松寮;逸士弹琴于篁里。红衣新浴;碧玉轻敲。看竹溪湾,观鱼濠上。山容霭霭,形云故落凭栏;水面鳞鳞,爽气觉来欹枕。南轩寄傲,北牖虚阴;半窗碧隐蕉桐,环堵翠延萝薜。俯流玩月,坐石品泉。

苎衣不耐凉新,池荷香绾;梧叶忽惊秋落,虫草鸣幽。湖平无际之浮光,山媚可餐之秀色。寓目一行白鹭;醉颜几阵丹枫。了远高台,搔首青天那可问;凭虚敞阁,举杯明月自相邀。冉冉天香,悠悠桂子。

但觉篱残菊晚,应探岭暖梅先。少系杖头,招携邻曲;恍来临月美人,却卧雪庐高士。云冥黯黯,木叶萧萧;风鸦几树夕阳,寒雁数声残月。书窗梦醒,孤影遥吟;锦幛偎红,六花呈瑞。棹兴若过剡曲;扫烹果胜党家。冷韵堪赓,清名可并;花殊不谢,景摘偏新。因借无由,触情俱是。

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界,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然物情所逗,目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庶几描写之尽哉。

那我们这期就先来拆解前两段话。

第一部分:借景有因

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切要四时,何关八宅。林皋延伫,相缘竹树萧森;城市喧卑,必择居邻闲逸。高原极望,远岫环屏,堂开淑气侵人,门引春流到泽。

<构园无格,借景有因>“格”是规矩、格律之意,而“因”是依据、理由。这句话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推翻了《园冶》之前讲的大部分内容,上来就告诉你,园林的建造可以没有固定的规矩,但是借景却要有一定的依据。

但《园冶》前文讲的“相地、立基、屋宇、列架、栏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不都是规矩吗?其实这句话是告诉你和借景相比,这些规矩都没那么重要了,可见借景在构园中的重要程度。

<切要四时,何关八宅>“切”在这里是务必、一定之意;“何”有怎么的意思,表示反问。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四时”和“八宅”。

“四时”是一年四季的时节变化,比较好理解,而“八宅”得解释一下。“八宅”指的是住宅的风水,这时唐朝的一个僧人一行禅师提出来的。

他虽然是一个僧人,但酷爱天文和命理,实现了佛道双修的独特人生路径。由他主持修订的《大衍历》,精确计算出太阳运动的不均匀性,提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子午线长度实测方法,并发明了黄道游仪、水运浑天仪等精密天文仪器,为后世的天文观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就使一行成为唐代乃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文学家之一。

《大衍历》

八宅就是把住宅主人的运势和建筑的宅运配合,以达到人宅的和谐,提升居住者的运势。大体来说就是东四命之人宜住东四宅,西四命之人宜住西四宅。

在古代“八宅”主要对于住宅起作用,但这里说“何关八宅”,是讲园林不同于规矩众多的住宅,不要用八宅那些测算方法来指导园林的建设。构园的依据不是“八宅”的风水理论,而是一年四季的变化。

<林皋延伫,相缘竹树萧森;城市喧卑,必择居邻闲逸。>这四句话举了两个例子,用来进一步说明前文构园的依据不是风水。

“林皋”是水边高处的树林,“延伫”是久留之意,“相缘”是表原因,“萧森”在这里形容树木茂密。前两句话的意思是:水边高处的树林中适宜休憩,是因为借了竹树茂密的幽深意境。

喧卑”就是喧闹的意思,“闲逸”是恬静安逸之意。后两句话的意思是:城市嘈杂喧闹,则一定要借恬静安逸的四邻。

你看这不就是<相地>的原则吗,也就是说相地也是借景的一部分。

<高原极望,远岫环屏,堂开淑气侵人,门引春流到泽。>这四句讲了借景中的“远借和邻借”。

“岫”文言文中多指山峰之意,也有一些情况指山洞山谷,我们熟悉的“云无心已出岫”就是在描绘从山谷中漂浮而出的白云。

“淑气”指温和之气,也指天地间神灵之气。我们今天说一个女生秀气善良就会称她是一位“淑女”。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登上高处极目远望,远处的山峦如翠绿的屏风一般环绕;厅堂开敞和风扑面沁人心脾,将门口的溪流引导至园中,注入池水。

远借山景,近借溪流,按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顺应自然。

这一部分不长,但观点明确,借景就是让你充分理解并利用周围的环境,水边高地的萧森、城市喧闹中的僻静、远处的峰峦、近处的溪流都是可以“借”的。这就叫做“借景有因”。

第二部分:春日借景

嫣红艳紫,欣逢花里神仙;乐圣称贤,足并山中宰相。《闲居》曾赋,芳草应怜;扫径护兰芽,分香幽室;卷帘邀燕子,闲剪轻风。片片飞花,丝丝眠柳;寒生料峭,高架秋千;兴适清偏,怡情丘壑。顿开尘外想,拟人画中行。

借景除了接周遭的环境,还可以借时节的变化,这段话就以春天为例,描绘了一幅春景图。

<嫣红艳紫,欣逢花里神仙;乐圣称贤,足并山中宰相。>这四句表面的意思是:春日园中花姹紫嫣红,或许可以喜逢花中的神仙;隐居饮酒自称贤,可比陶弘景乐做山中宰相。

这里的“乐圣”这里指的是徐邈“中圣贤”的典故,大概讲的是徐邈在曹操禁酒期间,仍然私下饮酒并大醉,当被问及公务时,他回答说自己“中圣人”,并且能够辨别酒的清浊,徐邈醉后不问公事,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最后免于了曹操的处罚。后人把“乐圣”就成为嗜酒的人。

“山中宰相”指的是陶弘景,陶弘景早年入仕,但后来选择隐居生活,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多次邀请陶弘景出山为官,但都被他拒绝。然而,梁武帝在处理国家大事时,仍经常咨询陶弘景的意见,这使得陶弘景在朝政决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被后人称为“山中宰相”。

其实这四句话还有一层隐藏的含义,中国民间有谚语“酒中得道,花里神仙”,意思是酒与女色有无限玄机与旨趣。如果能在春光烂漫中赏花醉酒,那么和神仙和宰相又有什么分别呢?

<《闲居》曾赋,芳草应怜;扫径护兰芽,分香幽室;卷帘邀燕子,闲剪轻风。>那么在春日的园中能干什么呢?这几句给出了答案。

首句中的“《闲居》”指的是晋代潘岳写的《闲居赋》。可能有同学不了解潘岳,我在这里多说两句。

潘岳,也叫潘安,是传说历史上的美男子,也是西晋文坛的领袖级人物,但这人命背,在官场几经沉浮,据不完全统计,有八次调岗,两次撤职,一次除名,三次外放。对政治生涯的失望使他产生了归隐田园的念头,遂写了这篇《闲居赋》。

赵孟頫行书

文中不仅总结了自己三十年做官的失败经历,还描述了他悠闲的生活,说园中挂满了果子“张公大谷之梨,溧侯乌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靡不毕植。

第二句<芳草应怜>也是有背景,在屈原的长篇巨著《离骚》中,大量运用了芳草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文中“兰、芷、杜衡、蕙、杜若、辛夷”的等都变为了文人品德的象征,后世就把“芳草”指代有德行的人。

比如苏州同里退思园的园主名叫“任兰生”,这名字就把自己比作兰花,园中有骑马楼名为“畹芗楼”,也出自《离骚》“滋兰之九畹”。

这两句的意思是:辞官赋闲可效法潘岳的《闲居赋》,修身养德可崇尚屈原《离骚》中的芳草。

下面就讲到了兰花“扫径护兰芽,分香幽室”,意思是:打扫花径呵护兰芽,在幽静的屋子内外都能闻到淡淡的幽香。

赵孟頫《竹石幽兰图》

我们一提到兰花大多想到“幽兰”,这时因为兰花大多生长在山中,养成了耐阴的习性,不喜直射强光。所以在园林中兰花也多栽在庇荫处。

最后两句<卷帘邀燕子,闲剪轻风。>意思是:卷起窗帘以迎接春燕,燕子飞往复来如剪春风。这句中很多学者觉得“剪”字用得很好,仿佛轻风可以被剪裁一般。而我个人更喜欢“闲”字,闲就是闲逸,是一种心境上的放松和自由。自己就像是春燕一样,不受社会的约束了。

<片片飞花,丝丝眠柳;寒生料峭,高架秋千;兴适清偏,怡情丘壑。>接下来这六句话继续描写春景。

<片片飞花,丝丝眠柳>意思是:落花片片飞舞,柳枝丝丝垂梦。句中“眠柳”比较有趣,《三辅故事》云:「汉武帝苑中有柳,状如人,号曰人柳,一日三起三眠。」这里的人柳就是柽柳。

柽柳的枝条细密柔软,容易被风吹地飘起来,看起来就像是柳枝卧眠。有时候真的惊叹古代的想象力和敏感度,我们现在已经被电子奶嘴摧残地麻木了。

<寒生料峭,高架秋千>意思是:春风料峭乍暖还寒,寒食时节高荡秋千。

“料峭”形容微寒,春天的风什么时候还略带寒意呢?就在寒食节前后,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推而创立的。当天除了吃冷食,还流行荡秋千,据说可以把介子推的灵魂推上天。之后荡秋千就变成了女子在春天里的流行活动了。

<兴适清偏,怡情丘壑。>意思是:清净心远自有闲适兴致,山野沟壑让人心旷神怡。

春天应该是最好的出门,拥抱自然的季节。如果你心态闲适,即便看得是山野沟壑也能自得其乐。

<顿开尘外想,拟人画中行。>意思是:油然生出世外桃源的梦想,仿佛进入山水画境中穿行。

中国山水画和园林一脉相承,很多画师同时也是造园名家,比如《园冶》的作者计成。中国画讲究“神游”,让人的元神随着眼睛在画中的移动进入画中世界,沉浸式地游览。而描画春景的图可真是多如牛毛。

最早有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还有北宋郭熙巨作的《早春图》。

展子虔的《游春图》

更不要提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马远的《山径春行图》、郑午昌的《渔柳浓春》。

《江帆楼阁图》(局部)

总结

一看短短一段话,就把春日借景玲离尽致表现出来了,我们不仅可以“远借”山景,“近借”溪流,还能借“春风、百花、春燕、落花、柳枝、秋千、山野”。在心境上我们也能效法潘岳、屈原、乐圣。可见《园冶》借景的五法中“应时”是最精华的,“时节”让你眼前的景色不在局限在当下的空间,还给了你无穷的想象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鬼谷先生与四大山中宰相
“山中宰相”陶弘景养生之道 道家药膳长生法服食饵
陶弘景简历
山中宰相——陶弘景
为何说陶弘景是“山中宰相”?
“山中宰相”陶弘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