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是一个点——小小读书会

        

     北羽兄,在我微信里偶然瞥到,我在做读书会。就说我露出了“狐狸的尾巴”。随即布置了任务,做一期读书会的分享。我有一个巨大的优点,也是个致命的缺点——脸皮厚!居然答应了。当然也因为北羽兄的群规。在“读书大咖”云集的群里分享。我非常的压力山大。很多人都在做读书会,而且做得非常好。而我所做的还真的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左思右想,我给分享主题名为:只是一个点。

        初衷

      我很喜欢遇见一个又一个人。每遇见一个人,就好像遇见了一个新世界。亢奋而又激动,有点初恋的感觉(玩笑)。TA会完全会把你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扩宽你原有疆域。我的那个读书会,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属于艳遇的产。我遇见了一个叫徐志红的女孩。我们在一个课堂上认识的。她非常主动的邀请我去参加她的读书会。我去了。那期读书会是一个嗓音甜美的女孩分享《绿山墙上的安妮》。我当时被那种自由而敞开的氛围所吸引。后来每月我都跟我闺蜜参加。也在这个平台上分享了几本书——《论语别裁》、《成熟的爱情不走音》、《野火》、《孩子,你慢慢来》、《人间词话》等等。也分享了一些讲座——《亲子沟通技巧》、《积极心理学》等。
   








         在那个读书会里很滋养。相对很多的读书会的爱好者来说,我是很积极的。我是需要从一个乡镇开车市里的参加的。那时几乎期期不落。为听到一句触及心灵的话语而欣喜;为每次能触摸到另一种全然的不同而狂喜;为认识一个新读友而幸福的怦然心动。当然这也说明我原有生活工作的贫乏,而读书会滋养了我。我的厚脸皮及逞能的性格,也让我成了读书会的“超级替补”。只要有分享者临时有事来不了。组织者总是先想到我要替补。每每此时,我都是一口答应的。一则因为那个读书会的宽松自由的氛围。大家不会对分享者及分享东西的好坏批评指正,相反总会给到很多的支持与鼓励。二则是因为我相信那句“越分享越富足”。我在那个读书会里,整整泡了两三年。那个读书会运行操作是由徐志红全面负责。她是本着大家共同成长的理念组织开办了这个读书会的。她行动力超强,读书会都是一年一安排的。半个月一次。积极吸纳每一个读书会爱好者参与分享。这样其实任务并不是很重了。她只要组织发通知,大家来就是了。当然这个读书会也是开放式的。只要你乐意来随时都是开门欢迎的。就这样这个读书会从2011年一直走到今天足足有了整整六年之久。开办了206期。累计文字记载12万字。在第200期时教师进修学校的方拥军老师特意整理出册——《这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那些书》。





       这对于每一个读书会的人来说都是满满的回忆与感动。我在那个读书会泡了二三年后,我就开始萌生了一个念头,
我可不可以在我的学校里面也开设一个读书会?让家长们一起来参加读书活动。我挺有“资源观”的,我浸泡的那个读书会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读书人。我将他们视为我开设读书会的资源。他们都有一颗分享的心,有了他们的支持,开设的读书会应可以走下去。然后我便找我们的领导,把我的想法跟他们全盘托出。但非常的遗憾,学校领导没同意!不同意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这部分家长的安全问题。二、他们觉得家长们不可能需要这样的平台。我们学校是个乡镇学校。乡镇家长不可能有那么高的觉悟,对读书感兴趣的。当然最后的最后校方同意了。

      且行且学,摸着石头就能过河

       创办这个读书会,我还有一个非常私人的自私想法,我内心深处是有成长的需要的,但我的成长动力并不是很强,所以我很想借用这个平台,来推动自己去往前走。

      在着手操作第一期读书会的时,我首先争取班主任的支持。帮我从班级家长中挑选出每班2到3个家长,来参加这个读书会活 动。所选择的标准有两条,一,家长自身非常需要热爱读书,渴望成长。第二,她在教育子女的道路上充满着迷茫和痛苦,渴求帮助的。人员落实了,地点落实了。我的读书会的第一期就开始正式开始了。第一期读书会我是一个一个家长打电话邀请的。我的读书会所安排的时间周五,晚上6点半到8点半两个小时,正常情况下是每月一期。那就需要家长拿出自己的休息时间。没有动力的话,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做到的。第一期读书会并没有以书为分享开展。主要考虑到我的读书会,首先得让家长感觉有用,让他们能拿到东西,所以实效性还是很重要。为此我进行了一场讲座——体验性的实效沟通技巧。我让家长们尝试其中,体验不同的沟通所带来的沟通的效果。那次读书会之后,家长们纷纷表示很有收获。对此我非常的有信心,感觉可以走下去了。

       附:第一期读书会《 出发》

        一直都有一个想法或者说是冲动——她要自己建立一个平台和一群爸爸妈妈一起去成长。
       想法终于落实成了行动。她向校领导说了自己的想法,校领导同意了;她向德育处说了自己的想法,德育处同意了;她向班主任说了自己的想法,班主任支持了;她跟朋友们说了她的想法,朋友们全都支持了;最后家长们用行动支持了她。
       这个星期忙得够呛,事情扑面而来。她唯一在周四的下午让自己“无所事事”了一会儿。她需要这样的“无所事事”来对抗“繁忙”,不然她会报怨的。很累了,她还是觉得“家校共育读书会”的活动要在本周进行,她怕自己生成惰性来,就没有了冲动的心。一个一个家长打电话邀请,家长一个一个的回应她。
      五点的时候还在学校忙督导的表格,六点半那些爸爸妈妈就要来了,她有点急了。她要在六点前到校烧好水,开好灯,等着爸爸妈妈们。五点多到家,三五分钟的样子晚饭搞定,随后带上了“火山妈”、“杨小仙”出发了。到了校,她心定了下来。零下二度的气温爸爸妈妈居然都应邀全来了,她很是感动。更让她欣喜的是来了很多的爸爸,几乎到了与妈妈们平分秋色的地步。其中一个妈妈还是带病来的。
        这次活动由她主持与主讲。首先她进行身份的定位:孩子的妈妈。此时此刻她只是一个有着十一岁孩子的妈妈而已,不是什么老师。跟在座所有妈妈爸爸一样,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来到这个平台共同学习。她与爸爸妈妈们分享了“有效沟通”的话题。她用互动,交流的轻松方式让爸爸妈妈全都参与进来了。爸爸、妈妈们说着自己的育儿经,说着困扰。笑声不断,不觉间二个小时就过去了。
       她此刻坐在笔记本前,心里充满了感激。谢谢那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的行动支持,为了孩子乐意去学习。感激糖糖、华英、兰兰老师的亲自到场的支持;感激“火山妈”与'杨小仙"、“可可妈”一直以来的催促;也感谢自己,感谢亲爱的自己将美好的想法变成了可行的现实。想与做之间差的可能不是一点二点距离,可能就是隔着山阻着水。而一旦做了“山不高,水不长”了。
        只要出发,就一路风景,享受在路上的快乐。


 

与一个爸爸互动中




 

        

      我记得第二期读书会的时候,天气特别的冷,我们江南的冬天是生冷且具有穿透性,会冷到骨头里去。那晚零下四度,家长们没有一个缺席的,全都到了。我非常的感动,感受到了支持。那我就会有力量继续的往前走.

       我的这个读书会平台上,形式还是很多样的。除了分享好书,还有各类讲座,每年一期亲子活动。在分享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家长的这一角色,满足他们对孩子成长的方法的指导的需求。所以在分享书的过程中,往往有点局限——育儿成长类居多。例如,《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曾国藩家书》,《管好自己就能飞》、《爱的五种语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遇见未知的自己》、《其实幸福很简单》……讲座也是紧紧围绕着实用性。例如做过《亲子有效沟通》、《如何让孩子爱上写作》、《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如何提高记忆》、《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但那又如何呢,先吸引家长再说。每年一期的亲子活动得到很多家长支持。这种活动一般都是封闭式的。主要是给家长和孩子一个亲子活动的平台,享受童年里的亲子时光,给孩子的童年里留下些记忆。也给孩子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增加孩子自信心。亲子活动时可以父母亲子表演,可以孩子单独表演,也可以孩子的书画展示。亲子游戏往往是活动的高潮,太欢乐了。这种亲子活动一般会放在12月31号,这样就充满着一种迎新的意义,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我会向为学校争取一些资金支持,给每个孩子准备好一份新年的礼物。在亲子活动的过程中,我还给所有的孩子一期绘本课,家长旁听。意在指导家长如何给孩子读绘本。每次亲子活动真的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但这个背后的组织确实是非常的辛苦。我也就把它当做锻炼自己的能力。



签到


我在给孩子们讲绘本。家长听课


  
妈妈在读给宝贝儿子信


父子同唱一首歌


才艺展示


  母子爆笑全场的相声



亲子游戏


才艺表演

母子表演唱《小苹果》


     发小礼物啦!

        我通过这样的多形式的读书会,意在吸引家长长期参加,让读书会走得更远,影响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读书会的平台运行单靠我一个人是不行的。再多的热情也会让我疲倦的。我就着手发展优秀读友参与分享。发起了“寻找最美分享人”的活动,向全体家长征集“最美分享人”,让他们在读书平台上分享他们的成功育儿故事,或者说是不太成功的育儿故事,分享家长们看过的优秀书籍。通过这样的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分享,给家长们传递一个信息——这个平台是属于大家的平台,学校只是一个组织者,他们才是真主人。这样做结果是,家长影响了家长,家长吸引了家长。二,利用外来资源。我曾经在区里的读书会浸泡过三年,认识了很多有分享心得读友,我就邀请他们到我这个平台上来分享。真的非常感谢这些读友,基本上是有求必应 。读友们放弃休息时间,晚上从城里下乡我校分享。有点不好意思,就向领导争取了点分享费!这样我在心理上也比较心安理得。另外,我还利用了”新阅读“的平台。创建了”好家长成就好孩子“的QQ群。在群里分享优秀讲座。就这样,我的读书会,在大家的支持下,自己的喜欢下整整走过了三年。


外请分享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的读书会停了下来。我离开了本校,到邻校去交流学习一年。当时还雄心勃勃的想坚持办下去,但后来发现确实是很不方便,就停了一年。有些事情一停下来再开始真的蛮需要勇气的,当时就觉得不弄也蛮舒服的,那不弄就不弄吧。但心里总是有个结在那儿,那个结可能叫不舍。直到有一次,一个大型学校的活动上,遇见了一个家长,家长跟我说:你在微信群里面天天有滋有味的忙的不得了,你的那个读书会怎么就不搞了呢?你只顾自己开心,自己去玩了也不管我们了。你那个读书会真的蛮好的呀,对我们家长还是很有用的呀!当时我一听又羞又喜。觉得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所以在停了一年后又开始继续我的读书会。那一次读书会很有戏剧性。分享得很精彩时候。
哈哈哈!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断电啦!一片漆黑!一片哗然!我觉得太有趣了,真是百年难遇呀!笑着对大家说:这是多么有趣的经历呀!大家可记住了哈!然后怎么办呢?继续?散了?家长们说”我们打开手机,你继续往下分享“。然后我便在点点的手机的亮里继续,是不是很有浪漫的色彩?很感谢家长们在那一刻里的从容与智慧。




        今年,我校也申请到了“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学校。一直小打小闹读书会,被领导重视了起来。学校也准备把我的读书会作为一个重点向外推广。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是喜欢没人管的自由自在的小打小闹的。但无论如何,这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所以我抓住了这次机会,争取资金的支持
。我在开放式的读书会的基础上,又开设了一个封闭式的读书会。所谓开放式读书会就是自由出入。家长有空就来,没有空就可以不参加。人员是不固定的,每一次读书会来多少人你都不知道,有时会济济一堂,有时候可能只有十几个。而封闭式的读书会是封闭运行的。我本打算招募十人,没想到大家挺喜欢这样的一个方式,也有可能很多家长想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督促自己阅读,促使自己成长。封闭式读书会开始后又有两人强烈申请加入,最终以投票的方式通过加入。最后敲定十五人。形成这个封闭式读书会后规则就得跟上了。期限是为一年,共读书目大家选择。根据大家的意愿,我把17年的共读书目列出来。共读的时间安排都定下来,每本书都有一个领读人。这样一年共读十九次,每次都安排在周五的晚上6点半到8点半。暑寒假暂停,考虑到家长要带孩子外出旅游。封闭式读书会一旦参入进来,不允许请假,除不可抗拒的原因,十九次共读只允许请四次假。我也争取了学校的资金支持,给每个家长准备了三本共读书。这里很可惜的是:上级规定不可以网购书,否则就可以找一下东篱了。







        每一次共读的任务都要及时完成,共读的现场积极分享。这样做我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保持读书会的动力。那种开放式的读书会我发现动力不足,太自由了。而这种封闭式的读书会有规则在管理,逼着大家读,逼着大家主持分享。从目前来看,这个读书会动力挺足的,几乎无人请假,每次阅读任务完成。分享的过程中交流较深刻。我在这里还要补充一下。我这个读书会还有一个保密原则。在读书会里分享的可能是负面的,不愉快的,甚至是黑暗的生命体验。不允许读书会的成员拿这些事例到外面去讲。这样做的原因也是为了保证读书会成员在读书会里面的一种安全感,越安全越开放越成长。就像我们共读第一本书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就可能会涉及到读友童年里的创伤。再次打开童年里的创伤,是为了疗愈自己,而不是为了再次受伤,一个安全的读书的场,就会很好的起到一个疗愈的作用。封闭式的读书会的读友还会建立非常好关系,读友间更亲密,亲近。这样的读书会就有点像欧文亚隆的心理团体辅导,只是它的媒介是书而已。



     


到今天,那本《为何家会伤人》已经共读完成。让我特别有感触的是“共读人的独特与丰富性”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来的火花闪耀到每个人的内心。共读人有没有成为妈妈的,有刚刚成为妈妈的,有的女儿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的……在充分的交流中大家充分感受到“相同温暖,相异成长”的喜悦。慢慢的大家都期待共读会,共读会有了温度,有个相互的支持。共读会也从我的一言堂到了大家一起谈的自由与活跃。这个转变也因为我的闺蜜的提醒。我在共读小伙伴的眼里可以有点厉害的样子。我一分享,她们全都只听着,不交流。我的闺蜜发现这个情况后说了句:虽然我没有你会讲,但我会让大家讲。所以第二期 共读会的时候,闺蜜主讲我主持。果然效果不一样。整个场动了起来,活了起来。从那以后,我就退到了后面,随手抓两个共读小伙们“一主讲一主持”黄金搭配开展活动。效果特别的好。共读结束我还给大家布置任务的。写三至五百字的读书体会。这些都将成为以后美好的回忆。

     展望 

     17年的读书会可以说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开放式的读书会,一条是封闭式的图书会。走着走着,我就会走出一些又一些新的想法来,我又有点想在18年的时候组织一个亲子共读会,招募几个家庭,亲子共读。我不知道以这种家庭共读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对家长的成长会不会带来更加有利的力量。当然这也是我的一个爱好而已,我不可能花我很多的时间去操作。也因为这样倒也挺轻松自由的。

      很多事情都是且走且看,将来会如何,我不知道。但我想做好一期一期的读书会就可以了。

      好了,谢谢大家的守候,我向大家汇报至此。一个挺幼稚的,挺平常的读书会平台。而对于我个人来说,是首次尝试,也挺珍惜的。非常希望群里读书大咖们大家们给我一些好的建议。让我这个平平常常的读书会能够走得更远一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读书种子植入人们心底吧
以“书”为媒 家委会成“智育会”
无论你每天有多忙,都要陪孩子读书!不多,15分钟就够了
家长读书会活动方案
亲子阅读独立刊物《悦绘季》001【2011年8月创刊号】
让孩子像爱吃糖果那样爱上读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