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入职后发现公司不合适,需要离职吗?
userphoto

2023.08.20 湖北

关注

这是我的第402篇原创

今日主题:公司入职

Ray先森说✎

很多时候,求职好像雾里看花,远处看光鲜亮丽,走近细看发现全是槽点。

就好像入职后才发现公司不合适,这个时候不少人想到的第一反应就是:

实在不行那就再换一家。

于是开始了漫长的“找工作—发现不合适—再找工作—再发现不合适—接着找工作”这样的无限死循环,那遇到这样的职场问题,真的就无解了吗?

那倒也未必,因为我一贯的观点就是:

靠离职是解决不了职场的全部问题。

而且很多问题在职就能解决,至于怎么解决,接着往下看。

 1

入职后才发现的“不合适”

其实完全可以避免

很多时候的很多“不合适”,其实在入职前就可以避免。

在这里,从3个角度给你进行分析和参考,尽可能在入职前就结合不同视角对自己进行梳理和分析,最大化降低入职后的“不合适”感。

这里将从“职业情绪”“职业收益”“发展阶段”3个视角去针对性进行自我分析,破除工作中那些干扰自我的情绪,理清职场发展的思路,以及如何更好地做职场自我定位。

① 职业情绪:

什么是情绪价值?就是我们在工作中的情绪和态度

比如我以前上班的时候就特别烦躁,每到周一就在想“这个破班到底要上到什么时候”,有时候一整天的心情就被影响了,不知道你每天上班是什么情绪?

是兴奋?是期待?是迫不及待想要上班?甚至是说我每天周六日都想去公司加班?

但遗憾的是,据统计有78%的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而这种不喜欢就外化在职业情绪上,比如最常见的就是“焦虑、厌倦、失落”

焦虑的表现是:充满担忧、恐惧、烦躁、患得患失,比如害怕工作做不好,担心被老板骂,对以后的职场发展充满恐惧等等;

厌倦的表现是:枯燥、无聊、乏味,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每天就只想躺平什么事情都不想做,老板让我干活我就想摸鱼等等;

失落的表现是:对工作充满空虚感、无力感和内心不平衡,比如自己做了很多事,却发现没什么价值感,每天忙忙碌碌却毫无收获和成就感等等。

有时候,不好的职业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态度和状态,即便还没有入职,也已经有了“真的再也不想上班”的心态了。

② 职业收益:

不知道在当前或者过去的职业经历里面,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每当遇到一点问题,就想着辞职换工作。

其实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我劝你都应该先盘点一下自己的职业收益:

也就是说,自己最看重的职业回报是什么?

回想我之前的职业生涯,曾经好几次是因为一时冲动就放弃了一份工作,其实后来想想,这件事情完全没有必要发生在冲动的时候,或者是不开心的时候。

古典老师曾经提到的一个“职场收益概念”就是:

你的职业生涯中最看重的是什么? 

并提出了一个职业收益公式:

职业收益=财务+发展+能量

1)财务:指的是远期、近期的财务收入,就是不单是指工资,包括还有奖金福利,股票期权等。

2)发展:指的是能力提升、发展空间,包括了职位晋升、项目机会、学习资源等。

3)能量:指的是你在工作过程中间,你的体验感、幸福度、身心健康、同事关系、企业文化,社会认可度等等。

当你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有一把尺子的时候,你就能够更好地衡量自己未来想要的职业,也可以量量自己当前的职业,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容易一时冲动辞职了,反过来说,是不是也更能明白,自己在职场想要找寻的是什么了?

③ 发展阶段:

其实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应的职场状态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

有人说,我工作就是奔着赚钱去的;

有人说,我工作就图一个开心和自在;

有人说,我得先找个事干着,再思考想要做什么;

有人说,我得想明白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这样才做得好,做得好才能赚钱。

你甚至无法说这其中谁对谁错,因为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阶段不同,就像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一个工作十年的资深职场人肯定追求不一样,前者求温饱、后者谋发展,所以他们背后面指代的真实的工作意义其实也完全不同。

在这里不妨可以将大部分人的工作发展阶段理解为 4 种形态,分别是:

工作、生涯、事业和爱好。

1)工作:指我们通常理解的有一份薪水的职位,工作的目标就是为了赚钱,比如我们常说的打工挣钱就是指这个阶段;

2)生涯:指在特定的专业或行业里,担任一系列的职位,核心是不断地提高技能经验,进入更大的平台,主要目标更多是发展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比如职业经理人这种职业发展生涯;

3)事业:指一个人感觉到有意义和有自我价值感的工作方向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能找到自己内心认可的价值感,比如很多大厂创始人带着使命愿景去创业或二次创业等等;

4)爱好:指一个人在闲暇时间喜欢做的活动,通常就是为了放松、开心而做的,更多是出于个人爱好或兴趣而做。比如退休后学个园艺绘画、演奏乐器,跳个广场舞等等。

所以,你会发现根据每个人的“职业情绪”“职业收益”“发展阶段”,可以任意组合出不同的职场选择,每一种选择都对应着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

比如你最近的职业情绪很差,你就要学会避开那种经常加班、工作强度大的企业,避免后期受不了高压状态而又选择离职;

再比如你如果更看重职场生涯中的未来发展和能量,那你就要忍受这份工作前期可能不会提供太高的薪资,而不是又要高收入又想工作环境好而且不加班、工作强度低;

还比如如果你当前的职业发展到了“事业”这个阶段,你就更多需要考虑自己如何在这个事业中寻找你的“意义和自我价值”,而不是首要考虑找个工作拿一份固定工资。

而这些动作,其实完全可以在入职前就进行自我梳理,不至于到将来入职后,发现“货不对板”再来重新面试找工作。

 2

为什么发现不合适

也不一定就要离职

我一贯认为,很多职场上的事情:

没必要总拿离职来作为解决方法,因为去下一家公司,照样还是会遇上同样的问题。

而且这里还有3个隐形问题,值得你去好好思考:

①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我们已经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举个例子,你找工作花了3个月,结果入职发现不合适,又重新去找工作,那前面花的3个月就是你的沉没成本。

对于员工而言,找一份工作和前期因为面试投入的时间精力,都是沉没成本。

所以,你如果觉得不合适就离职,那最好考虑清楚,自己能否承受的起这份沉没成本?

② 信息错位

在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确定拿到 offer 了,还需要再面试吗?》里就提过,信息错位其实是非常可怕的,特别是你还在公司一边上班、一边又打算找工作的时候。

这个时候,如果你的息源比较单一,自己又没有可以参考的对比项,特别是没有做公司的相关信息调查,非常容易被一些片面的招聘信息所迷惑,比如“面试造飞机,入职打螺丝”的情况在如今的职场比比皆是。

而且缺乏对比项的后果就是你往往会陷入“信息孤岛”,最后就变成了面试官和企业方单方面的输出,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完全无从得知,也很难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捍卫自己的利益。

最后发现,不过是从一个坑花了3个月的时间,然后跳到了另一个坑。

③ 无连贯性

曾经面试过一个男生,他在毕业到面试之间,已经前前后后换了6份工作,而这中间不过是短短的2年时间,最短的一段工作经历只有3个月不到。

可能很多人表示,年轻人就该多试错,话虽如此,但一旦在职场养成这种“习惯性换工作”的心态,我记得以前在建筑工地实习的时候,一位老师傅就说过:

“入门要三年,懂行又三年,又懂又行再三年”。

虽然后来没有从事建筑业这一行,但是这种长久专注和持续发展的职场习惯算是养成了,如果今天对这个行业好奇,明天想试试那个工作,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肯定是无法获得更持久的成长,也无法获得职场发展的连贯性。

 3

入职后发现不合适

其实你还可以这样做

入职后发现不合适这种情况,在职场其实很正常,就连找对象我们都知道:

这世上肯定没有百分比完美的另一半,其实职场上的工作亦然如此。

如果真的发现不合适,不妨可以从这4个方向再重新思考下,或许会有更多的转机:

1.找备选项

当你开始考虑要不要离职,已经掉入了选项狭隘的误区。

因为这你只给自己留了一种选择,就是要不要离开这家公司。

其实,你可以考虑一下自己离职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只是想增加收入,在职的时候其实也有其它增加收入的方式。

比如在内部争取更高的职级,或者做出成功案例来进行内部涨薪等等。

2.抽离情绪

人们容易受到短期情绪的影响,继而做出糟糕的决定,就好比曾经某份让你觉得头疼的工作,在某年某月后会让你无比怀念。

所以不放在做出决定前,试试抽离自我情绪,这样才能有效地把事情看得更清楚。

比如,当你认为开出高薪的某家公司是一个理想选择,对方也要你早点确认、尽快到职时,你应该缓一两天再确认,让情绪平缓下来,问问自己:

“如果是我最好的朋友面对这种状况,我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有研究表明,人们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容易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一直以自己的角度看事情,就会沉浸在情绪里,如果真的不知道怎么选,不妨多问问身边的职业导师和朋友。

3.接受错误

就像上文说的,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工作,你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所以,当你做出了最终选择,还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可能出现的错误。

哪怕你这次真的选错了,你也可以先去整体复盘下,然后问自己:

是什么让它失败了?并为此做出预先准备。

比如,当你选择了离职、加入某家公司后,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在这份工作上失败了,可能会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如果真的失败了,你又该如何挽救?

甚至可以想想,我能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争取在错中取胜?

写在最后:

当我回顾曾经的职业生涯时,我发现职场中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入职后发现公司不合适”,而是遇到了这类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我要离职,再换一家公司”。

当一个职场人一旦形成了这样的“逃避心态”,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职场发展道路一定走不长远,也很难走的顺利。

因为问题的解决方式,不是逃避,而是针对问题,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复盘问题,防止将来同样的问题发生。

这才是职场人面对问题时,最合适的处理态度和解题方式。

Ray先森(Rayzhang1993):《预期思维:让自己的未来更值钱》作者,36氪、领英、BOSS直聘等多平台签约作者,专注和你分享职场工作及感悟,主要内容涉及:职场认知、个人成长、职业技能等方面内容,个人作品平台:微信公号、抖音、小红书、知乎。

图源:‍‍‍‍‍‍www.pexels.com,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古典|《V5.0职业发展突破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场新人如何走好职场之路?
毕业以后想干嘛?!球球你别问了,脑瓜嗡嗡的!
转行秘籍:你真的不必穷三年!
为什么要进行职业规划
职场青春饭可以吃多久?(2)
如何提升职场情商综合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