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


北方,入秋后,风逐渐就大了起来。

骑车,最怕的是风。

这就是为什么骑行领域要有破风手的缘故,冠军是怎么拿的?

团队作战。

大家轮番帮他破风。

在路上,我特别喜欢遇到电动三轮,那种密封式的,最高时速30的,跟在后面太爽了,巡航30几乎不用发力。

下午,有三个骑友跟我一起。

我认为本地最好骑的线路是沿河大道,路宽,车少。

但是,因为对于大家而言没有新鲜感,所以很少有人骑,大家喜欢去骑没骑过的线路,特别是进山,下乡。

就是说,大家很会骑山路,沿河大道这种平路,反而骑的不大专业。

我们四人轮流破风。

平时我自己骑时,从出发到回来2小时的骑程我是匀速的,甚至后半程速度更快,我不会中途突然来个加速之类的,那会乱了自己的节奏。

他们三人破风都存在相似的问题,例如我们巡航25,节奏控制的很好,可是不管轮到谁破风了,总会提速,例如瞬间提到30,为什么会这样?

生怕自己当不好老大。

所以,发力了。

发力呢,又没发好,所以就导致了忽快忽慢,一发力速度上去了,一看表,急忙下调速度,结果又过慢了。

因为你这节奏不稳,那我们在后面也不敢跟得太近,容易追尾,也就失去了破风的意义。

我记得刚开始学羽毛球的时候。

经常接不到球……

我就自责:我速度太慢了。

教练就纠正我:不是太慢了,而是太快了,你看林丹打球,在场上不就是散步吗?哪跟你们似的,仿佛被狼撵了。

所有领域的新手,都有一个共性。

太用力,太想攻!

而顶级高手的共性则是,高度放松、行云流水,你看林丹,看杨丽萍,看C罗,他们的肌肉是放松的,而不是紧绷的。

表同事让我帮着改文章,算是一篇中篇小说……

我给的读后感是:太用力了!

太用力了就会失真,真事写的也像假的,不仅仅她如此,大部分人写文章都如此,总是想去抓住眼球,一定要写出冲突、波澜、升华,写到他男朋友拎着行李箱走了,她蹲花坛里哭了一晚上,她爸爸凌晨5点在花坛里找到她,把外套脱了给她披上,还讲了一大堆有哲理的话。

只能说,感情戏太充沛。

这不是好文章,而且一看就是编的,太假!你爹找了你一晚上,一见面不是给你讲人生哲理,而是骂着脏话:CNM的,我们都60了,你还让我们睡个安稳觉不?你都30多了还不知道好歹?你这是要了我们老两口的命啊,CNM呀!

这才是真正的你爹!

好文章是没有咸味的,就是生活琐事,仿佛就是今天刚刚发生的,信手拈来,但是呢,这类文章一般人不敢写,因为太挑读者,需要读者有高度,你看毕加索画的简笔画,简单到极致了。

读者喜欢有“料”的,要么够黄,要么够浪,要么够金……

大家看球也是如此。

例如看羽毛球比赛,喜欢看暴力男,起球就杀,但是你再看实际比赛呢?

谁频繁地杀球,谁输。

频繁杀球的比赛好看不?

好看!

就是赢不了。

欧洲选手普遍是这种打法,例如前几年出来一个新秀,把林丹、李宗伟纷纷打败了,叫安塞龙。

大高个。

全杀,遇到一个就直接把脸给摁地上摩擦。

就这么霸气,年轻,有体力。

现在呢?

让一个叫桃田贤斗的日本选手打的跟孙子似的,见一次打一次,一点脾气都没有,桃田贤斗不仅仅对付安塞龙厉害,对付所有的进攻型选手都厉害,前段时间的世锦赛男单决赛,另外一位也是欧洲选手,暴力型的,那比赛直接崩溃了,彻底哗啦了。

桃田贤斗的打法不漂亮,就是防守,也很少杀球。

这种就是超级高手。

有自己的节奏,不被别人带走,你攻我就守,遇到机会我就攻。国内有个象棋大师叫王天一,有天,他心血来潮,决定去公园逛逛,跟大爷们过过招。

公园里大爷们也很厉害。

王天一就跟他们玩了一个游戏,他随身带了两盒中华烟,只要自己输了,就给对方一盒烟,倘若他赢了,什么都不要。

他算是随手拍了个纪录片吧。

俩小时。

我看完了全程,很受启发,大师下棋都是讲究以守为主,所有棋子都不会轻易过河,而我们平时下象棋怎么下?

“车”可能五步就杀到对方那边了。

而高手下棋呢?整个过程都是在“河边”抗衡、布局,说赢,就是几步棋的事,就是刚才还是旗鼓相当的,一眨眼,结束了。

有个比较懂棋的大爷,属于公园派里的顶级高手,他算是支撑回合最久的,中盘杀伐果断,残局很有耐心,但是还是输了,他在复盘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不对啊,你这棋从头到尾都没有漏洞,怎么回事?

骑行的时候,我听了郭德纲早期的相声,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太急于攻,太用力,总想一个包袱接一个包袱,语速也快,观众笑得也尴尬。

没控制好节奏。

而今天的郭德纲呢?那就是信手拈来,完全是“拉家常”状态了。

写作也好,运动也罢,最重要的是培养属于自己的节奏感。

可以拿自己的节奏感去带别人。

但是,不要被人带走了节奏感。

很多事做不好,根源也是节奏感不对,要么太急了,要么太松了,例如成立了一家体育公司,搞赛事,结果一个月搞了三场赛事,下个月一场没搞……

这种,搞不好!

不如固定住频率,例如一个月一期,长线规划,久而久之,大家就适应了你的节奏,我看本地的跑步协会、自行车协会,普遍存在类似的问题,全是心血来潮型的,动不动就密集搞一波,动不动就几个月没动静,当时有人还咨询过我,我给出的答案是:节奏感,最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能成为高手,本质问题在哪?
运球基本功!坚持这么练你也能成为篮球高手!
通往高手之路—浅谈业余球友学打羽毛球过程中的几个瓶颈
羽毛球步法速成秘诀
羽毛球通往高手路上的的7个瓶颈。
俄罗斯大爷手把手教出拳,拳腿组合很有节奏感,年轻时一定是高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