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眼狼”其实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父母可以这样预防

本文字数约:4434 字       

阅读时间6 分钟

本文章节:

01、“白眼狼”往往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

02、父母做到这4点,预防孩子成为“白眼狼”

03、当生活中遇到“白眼狼”,如何与他们相处?

以上为本文的音频,如有需要可点击聆听

文 | 何日辉

发布 | 晴日心理(SUN-MEDICAL)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年轻人每天在上班路上都会遇到一个乞丐,他非常同情乞丐,于是每天给乞丐10块钱。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位年轻人每天只给乞丐5块钱,再到后来,他每天就只给1块钱了。

乞丐一开始非常开心,可随着年轻人给的钱变少了,他既感到奇怪,又生气。有一天,年轻人又往乞丐的碗里放了1块钱,乞丐一把拉住他,愤怒地问道,“你以前都是给我10块钱的,后来只给5块钱,为什么现在就剩1块钱了?”

年轻人无奈地回答,“我以前是单身,没那么大的经济压力,就给你10块钱。后来我结婚了,要养家,只能给你5块钱。现在我有了小孩,开销更大,就只能给你1块钱了。”

乞丐听完勃然大怒,“你怎么能用本来该给我的钱,去养活你的家人呢?”

相信很多人看完这个故事,都会对那位乞丐感到无语和生气——年轻人给他的钱不是理所当然的,他凭什么要求别人给多少钱,还指责别人?!

对于这种不懂得感恩,甚至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人,我们通常称之为“白眼狼”。他们会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好是应该的,一旦觉得别人对自己没有以前好了,他们就会抱怨、愤怒,甚至与帮助过自己的人反目成仇。

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白眼狼”其实属于有人格异常的人群。希望以下的深入分析能帮助大众能了解“白眼狼”的典型特征,更有智慧地与这类人相处。如果是父母的话,更加要有意识地预防孩子长大后成为“白眼狼”。

“白眼狼”往往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

所谓的“白眼狼”,其实大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格异常。

他们中大部分人符合人格障碍的其中2个特征:缺乏自我反省能力;缺乏同理心,但行为还未严重超出社会规范。也就是说,他们还处于人格改变的阶段。

但也有一小部分“白眼狼”会在愤怒的情况下,作出极端的、远超出社会规范的报复行为,足以被诊断为人格障碍。

但很多“白眼狼”会伪装自己的人格异常。在与毫无利益关系的熟人、朋友、亲人相处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非常友好的一面,让人觉得他们很正常、很友善,甚至令人有好感,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可一旦涉及利益纠纷,他们往往会露出自私、贪婪的一面,让人非常震惊,完全想不到他们是这样的人。

由于“白眼狼”缺乏自我反省能力和同理心,他们还有一个典型特征——完全没有感恩之心。这往往跟他们的父母采取了以下几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关。

第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没有意识引导他们学会对别人感恩。

很多父母自己都缺乏感恩之心,把别人对自己的好当成理所当然。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自然也不会教育孩子要感恩。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将别人对自己的好都合理化,缺乏感恩和回报的意识,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往往奉行“反黄金法则”——我这样待你,你也要这样待我。

第二,父母过度维护和溺爱孩子,孩子缺乏担当与责任心。

这部分孩子即便长大成人了,其人格仍是不够完善的。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只想逃避,希望能有别人来帮自己承担和解决。如果真的有人伸出援手,他们一开始会感到非常庆幸,也不排除会有一定的感恩意识。

但是因为他们从来不主动提升自己,每次遇到问题就想躲在别人后面,一旦之前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再愿意站出来了,他们往往会感到愤怒,以前的感恩之情一扫而光,抱怨、指责,甚至认为自己沦落困境都是因为别人不帮助自己。

第三,父母没有教育孩子学会正确的、理性的综合性归因模式。

当他们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一些荣耀时,他们往往会完全地内归因,将一切都归结于自己的功劳,忽略了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以及客观因素。

可当他们遭遇失败、挫折,以及与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就会完全地外归因,认为都是别人的问题导致的,自己是受害者,根本没有任何错。

所以,这类人在成功的时候,他们完全不认可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内心自大;但在失败的时候,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一味推卸责任。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人其实也是原生家庭负面因素的“受害者”。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缺乏父母的科学教育,又缺乏选择权。逐渐长大后,又因为不会自我反省、不懂得感恩,在人际交往中奉行“反黄金法则”——我这样待你,你也要这样待我,所以在婚姻中、事业上往往会遭受不少挫折。

因此,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白眼狼”们其实生活得并不如意,内心也非常压抑。

父母做到这4点,预防孩子成为“白眼狼”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做到以下几点,培养孩子责任感和自我反省能力,预防孩子成为“白眼狼”。

第一,小到生活琐事,大到涉及孩子的一些重要决定,父母都可以适当地给予孩子选择权,并引导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很多父母错误地采取“包办式教育”,将孩子生活中的一切都安排好,没有意识让孩子多思考、多做决定,觉得这很浪费时间,还担心孩子做错决定。

如果孩子长期失去权衡利弊、做决定的机会,不仅会非常依赖父母,变成妈宝男/妈宝女,遇到困难时还很容易“甩锅”,认为这都是父母做的决定,自己不需承担丝毫责任。

希望这部分父母要随着孩子的长大而及时调整教育方式,遇到生活中的各种选择时,跟孩子一起分析背后的利弊,设立底线,最后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并引导孩子对后续可能会出现的结果做好心理准备,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第二,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事后复盘,并进行正确的、理性的综合性归因。

比如,当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绩时,父母要引导孩子除了要自我肯定之外,也要看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对他们怀有感恩的心,甚至可以教孩子对他们表达谢意。

当孩子遇到失败与挫折的时候,父母也要引导他们不能将责任都推卸给别人,而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并想办法不断提升。

第三,父母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让孩子愿意感恩父母的付出。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也会教孩子懂得感恩,告诉孩子不能自高自大,可孩子对这类话语非常厌烦,根本听不进去。这往往是因为父母在以前对孩子造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亲子关系已经受到破坏了,孩子内心抵触父母,自然就很难真正地感恩。

比如很多父母做决定时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据理力争,父母马上来一句,“我做这么多,都是为了你好!”

父母觉得这句话体现了自己的用心良苦,但其实,这是很多青少年最讨厌的一句话。虽然在很多事情上,父母的出发点确实是为了孩子好,但因为不注意尊重孩子的感受、方法太粗暴直接,最后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

无论孩子最后是不是事实上的受益者,他们内心都不领情,完全不认可父母的付出,认为这都是父母强加于自己的,而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如果这些叠加性心理创伤日积月累,孩子会越来越抵触父母,到了一定程度,因为一点小事他们可能就会大发脾气,指责父母。

很多父母非常无奈,非常心寒,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大半辈子辛劳付出,最后竟然养出了一个反咬父母一口的“白眼狼”。其实,最主要原因极有可能就出在父母的不当家庭教育上。

另外,有些父母总对孩子说,“爸妈现在赚的钱,以后都是给你的”。如果再加上过度溺爱、维护等不当的教育方式,这有可能会让孩子认为花父母的钱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父母还对孩子造成了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孩子讨厌、甚至怨恨父母的话,不排除他们甚至会希望父母快点去世,早日继承父母的财产。

在我国的社会文化中,父母对孩子教育、生活的供养一般会持续到孩子找到工作后,而不是18岁。甚至很多年轻人在结婚买房子时,考虑的是“6个荷包”(夫妻二人的积蓄,男方父母、女方父母的积蓄)。

的确,年轻人在某个阶段工作时收入较低,生活成本高,再加上生儿育女后的教育和抚养成本,可能仍然需要父母资助。

虽然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父母的帮助和资助有助于孩子更心无旁骛地完成学业,集中精力提升能力,又或者留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下一代,这都是好的一面。但父母起码要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这些资助和付出不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很多父母确实是无私奉献,不求儿女回报,但儿女起码要看到、要认可父母的付出,不能因为父母拒绝、或无法提供帮助而指责父母。

而且,父母不要总是强调自己的财产将来都是孩子的,避免孩子缺乏努力进取的意识,只想着坐享其成。即使在父母和祖辈的积累下,孩子以后不用为温饱而发愁,父母也要引导孩子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找到人生的使命感。

第四,父母对孩子好,不该出于“养儿防老”的目的,也不能要求孩子回报自己。

不少父母也存在自私的一面,他们之所以对孩子好,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够为自己养老。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有了经济收入后,就伸手问子女要钱,完全依靠子女生活,不愿再工作。

孩子一开始是想孝顺父母的,可当他们肩上的负担越来越沉重时,他们对父母的孝顺之心也会消耗殆尽,甚至可能会觉得父母在“剥削”自己,自己就是父母的提款机。

希望这部分父母及时改变这种观念,虽然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有能力的父母完全可以继续努力,有尊严地度过晚年。即使已经退休了,父母也可以尽能力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继续过着有尊严的生活。

从某个程度上讲,当孩子具备了独立能力后,父母与孩子并不需要牵绊在一起。孩子能够有更大自由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实现自我价值;父母在经济上也不需要过多地依靠孩子,而是“活到老、学到老”,继续充实自己的人生。

即便有些父母经济能力较弱,需要依靠子女,但也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不宜事事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在孩子年幼的阶段,亲子关系应该是亲密无间的,父母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心灵的滋养,给予高质量的陪伴。但在孩子长大以后,父母要逐渐退出照顾者和陪伴者的角色,只在背后默默给予支持,而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自己的身上。这样的亲子关系更加良好,父母与孩子都能更好地享受亲情带来的温暖与关怀。

当生活中遇到“白眼狼”,如何与他们相处?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会遇到“白眼狼”,如果发现身边人有“白眼狼”的特征,我们该怎么正确地与他们相处,保护好自己?

第一,如果是同事、同学,或者是领导,他们遇到问题容易把锅甩给别人,我们最好适当与其保持距离,与他们有关的事务要处理得清晰、清楚,非必要的场合下尽量避免过多接触,惹不起但躲得起!

第二,如果是亲戚、家人,我们可能很难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在经济上要尽量减少来往。

很多人看到自己的亲戚生活窘迫,心生怜悯,很想帮助他们。但是“升米恩、斗米仇”,我们最好救急不救穷,对于有“白眼狼”特征的亲戚,更应该如此。

第三,我们帮助别人之前,就要把心态放平,不能奢望对方一定有感恩之心、懂得回报,如果发现对方有“白眼狼”特征的话,更应做好心理准备。

我们曾分享过人际交往的三大法则——黄金法则、反黄金法则、以及白金法则。(可参考这篇文章:抑郁、双相、强迫症患者想养宠物,父母这样做才能加快康复,否则可能加重病情!

与“白眼狼”相处的时候,我们切忌抱着“反黄金法则”的心态,即“我这样待你,你也要这样待我”。否则,我们很可能陷入深深的失望和心理失衡。

我建议采取黄金法则,即“你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我们用礼貌和尊重的方式与别人相处,做好自己,无愧于心就行了,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不宜强求。

第四,与他们发生矛盾与冲突的时候,不要正面刚,而要适当地示弱。

我们分析过,“白眼狼”们有一定的人格异常,普遍缺乏自我反省能力,如果在人际矛盾中我们表现得过于强势,很容易激化矛盾,甚至会让他们完全丧失理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适当示弱和让步,不必非要争个是非黑白,对于心理成熟的成年人而言,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还有“灰度”。

所以,我们自身要觉察到,这不是懦弱,而是一种社会生存的智慧,能够及时让对方的情绪有所平复,内心感觉被理解,不至于导致他们堆积怨恨,后续爆发时作出极端报复行为,酿成悲剧!




热门文章:

学历贬值、大学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孔乙己的长衫”该不该脱下?

听说我们上热搜了!被“吴亦凡”事件中的都美竹起诉?真相是什么?

为什么现在当父母那么难?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3个原因


重要提醒!
公众号又改版了
为了不错过我们的文章
请给我们
加星标“★”
第一时间接收推送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才是最失败的教育!点醒无数父母
还指望孩子为你尽孝吗?别傻了!最失败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
错过教育的关键期,家长不要抱怨孩子是白眼狼,这与孩子无关
清华教授:别亲手把孩子变成“白眼狼”,这么教,孩子才懂感恩!
这两种家庭最易养出“白眼狼”,可悲的是很多父母都不在意!
“上梁不正,下梁歪”,三类父母教出白眼狼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