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窝里横”的人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理性地与他们相处,减少冲突?

本文字数约:4574 字       

阅读时间7 分钟

本文章节:

01、“窝里横”的人固然可恨,但也有可怜之处

02、广义上的“窝里横”——盲目崇洋媚外,贬低祖国

03、如何理性地与“窝里横”的人相处,避免冲突?

以上为本文的音频,如有需要可点击聆听

文 | 何日辉

发布 | 晴日心理(SUN-MEDICAL)

在深度心理干预中,很多父母无奈又痛苦地对我们说,他们的孩子是个十足的“窝里横”——在家里听不进父母的话,一点事情就大发脾气,甚至对父母拳打脚踢,非常蛮横;可是在外面,他们像换了个人似的,对别人非常顺从,甚至会委屈自己,刻意讨好别人。

其实不光是青少年,很多成年人也是“窝里横”。他们对家人大吼大叫,甚至家暴,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把负性情绪发泄到家人身上。可在外面,他们又显得谨慎、自卑,对别人唯唯诺诺,毕恭毕敬,哪怕吃了亏,也是打掉牙往肚里咽,默默忍受。

为什么会有“窝里横”这种性格的人?又或者说,是什么经历让他们发展为“窝里横”?他们真的是欺善怕恶、不懂得对家人感恩那么简单吗?其实并不是。

以下从精准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窝里横”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形成,以及怎么更好地与这部分人相处,化解矛盾。

“窝里横”的人固然可恨,但也有可怜之处

大众往往会觉得“窝里横”的人非常可恶。明明家人比外人更重要,他们应该对家人更加爱惜和爱护才是,但他们却把友善温和的一面给了外人,把凶神恶煞、不近人情的一面发泄给家人,让家人非常痛苦。

如果情况更严重的话,大众可能会把他们称为“白眼狼”(相关文章:“白眼狼”其实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父母可以这样预防他们不但不感激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还冲父母大吼大叫,还拿着父母的钱和资源在外面自己挥霍享乐,讨好朋友。

这确实很可恶。

但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其实“窝里横”的人不是天生坏种,他们往往是在原生家庭中遭受了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

比如,在他们小时候,父母经常对他们忽视、贬低、责骂,或者父母经常吵架,在家庭教育上也非常粗暴,甚至采取棍棒教育。他们心里很愤怒、委屈,不断积累强烈的负性情绪,对父母越来越不满。

他们在小的时候无力反抗,迫于父母的“淫威”,他们会屈从父母。可是随着他们进入青春期,身高和力气逐渐增长,自我意识也不断变强,他们会开始跟父母叫板。

而且,由于他们从小在家遭受叠加性心理创伤,他们容易变得敏感多疑,尤其是对于家人的言行举止,很容易从负面的角度去理解,把家人的好意当坏意。

有时候父母只是善意地关心一句,他们会马上觉得父母又在唠叨自己、贬低自己,有的青少年受到心理学中精神分析流派的影响,甚至会觉得父母一直想“控制”自己,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控制欲”。

一瞬间,他们过去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被大量激活,产生强烈的愤怒等情绪,然后冲父母大发脾气。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激越状态”。

如果父母这时候不懂得科学应对,还是跟孩子硬碰硬的话,孩子会更加激动,抄起家里的东西就往地上砸,甚至有可能会动手打父母。

而且,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父母除了简单粗暴的教育,或者长期忽视之外,往往并没有意识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反省。所以他们跟家人发生矛盾后,认为都是家人的问题,都是家人不好,自己完全是受害者。这种扭曲、偏执的认知,又会让他们在家里更加容易愤怒,脾气一点就着。

有的青少年发现父母打不过自己,也不会严厉惩罚自己的过分行为后,他们还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比如接受过我们心理干预的晓杰,他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晓杰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平时很少在家陪伴孩子,而一旦在家,对儿女又非常严厉,尤其是对儿子晓杰,不听话就打,打到听话为止。在小的时候,晓杰虽然心里很愤怒,但非常惧怕父亲。

晓杰慢慢长大,成了一个跟父亲差不多高的高大小伙子。有一次他跟父亲发生冲突,他没忍住怒火,朝父亲猛地打了一拳。他父亲完全没想到儿子会还手,他被打懵了,也意识到儿子长大了,不能再暴力管教了,所以父亲没有吭声。

但晓杰非常兴奋,他觉得父亲不敢还手是因为打不过自己,是因为怕了自己。他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不用再害怕被父亲打了,他觉得自己才是家里的老大。

从那以后,他在家里变得飞扬跋扈,父母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大发脾气,对妈妈拳打脚踢。而且,每一次他在家里作出过激行为,他父母都没有给他严厉的惩罚,而是觉得这都是家事,选择容忍这个宝贝儿子。晓杰越来越觉得没人可以管得住他。

直到有一次,他在盛怒之下差点把妈妈掐死,妈妈才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狠下心来把晓杰强制送到我们这里接受深度心理干预。(相关案例:15岁男孩殴打父母、辍学早恋、害怕被抛弃,心理干预后能浪子回头吗? )

所以,窝里横的人确实可恨。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们往往有严重的人格异常,最常见的是偏执型人格改变,敏感多疑,缺乏自我反省能力,缺乏同理心。

如果更严重的话,他们甚至可能发展为偏执型人格障碍,行为远远超出社会规范。在强烈的愤怒和仇恨之下,他们甚至可能会对家里人采取极端的报复行为,引发悲剧。

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只看到这些人的恶,还要看到背后的根源。这与他们接受的不良家庭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小时候家人对他们造成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长大了家人又一再盲目地忍让和一味地纵容。

既然他们容易愤怒,为什么对待外人时又会那么和颜悦色,甚至可以奉承讨好?两者不是很矛盾吗?

其实并不矛盾,正因为他们从小在家里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尊重和温暖,他们只好把情感诉求转向外界,希望得到外界的关注和认可。

像上面提到的晓杰,他在家里是小霸王,但在朋友面前,他几乎有求必应。只要朋友开口借钱,他必定帮忙,一方面是想充阔气,显得自己有能力,另一方面其实是害怕失去朋友。

他对女朋友也特别言听计从,百般讨好,女友说什么就是什么,他父母都觉得不可思议。

从这个角度来说,“窝里横”的人其实内心深处有非常自卑、非常缺乏安全感、非常孤独的一面。

如果他们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得不到修复,他们无法与家人和谐相处。如果他们内心一直缺乏自信和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他们在外又不得不讨好别人,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承受心理压力。而回到家后,他们又把这种压力向家人宣泄。

所以,“窝里横”的人虽然算不上欺善怕恶,但其实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内心并不是真正的强大,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痛苦。有的人会选择酗酒,借酒消愁,而且在酒精的作用下,他们更容易肆无忌惮,把压力都发泄到家人身上,在家里耍酒疯、家暴,让家人也非常痛苦。(相关文章:不喝浑身难受,喝完又耍酒疯,教你5步戒除酒成瘾

广义上的“窝里横”——盲目崇洋媚外,贬低祖国

其实,如果将“窝里横”的含义延伸一下,还有这么一群人也属于此类——他们对国内的社会制度和文化非常不满,在国内不遵守法纪、蛮横无理,辱骂同胞,但他们到西方发达国家后,却恭顺守纪,文明有礼。

他们渴望获得西方人的认可,希望在国外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甚至可能会因此而卖力地贬低祖国。比如2017年,中国留学生杨舒平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发表惊人言论,竟然称美国的空气很香甜,中国的空气让人难以忍受,令国人唾骂。更极端的,还有“现代版的汉奸”——在国内臭名昭著、被千夫所指的余茂春。

当然,汉奸也不是天生的。他们的形成过程其实跟上面狭义上的“窝里横”相似。只是,对于他们而言,“家”泛化成了“国家”。

他们自身,或者其家人、家族,很有可能在国内遭受过不公平的待遇,形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他们一直对国内的社会体制和文化有很大的愤怒和不满。

有些人可能自己没有直接经历过不公平待遇,但父母、祖辈不断对他们灌输“国内落后愚昧,国外先进平等”,再加上他们求学时,可能也遇到崇洋媚外的老师,不断向他们灌输这种观念,他们深受其影响。

所以他们认为在国内生活得非常痛苦,很容易放大一些社会问题,而且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没有意识到国内社会现在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是困在过去的创伤事件或者被灌输的观念中。有的人甚至说自己在国内都无法呼吸了。

而当他们“润”到国外后,一方面出于其崇洋媚外的心态,他们看待国外的人和事都自带美好滤镜,另一方面,他们也渴望得到西方人、尤其是白人的认可,所以表现的非常得体恭顺。

与此同时,他们可能也意识到,如果在国外还继续飞扬跋扈、不遵守规矩的话,会面临比国内更加严厉的惩罚,警察甚至有可能直接掏枪击毙。他们可预见这种惩罚的力度,所以也立马变得遵守法纪了。

当然,有的华人移民国外后过得并不如意,得不到西方社会人士的认可,但他们又不愿意向国人承认自己的不如意和失败。他们用英文发推特时显得温和有礼,但用中文发推特时,仍然非常嚣张、不客气、贬低国人。

从广义上来说,这样的人也可以说是“窝里横”,只不过是,这个“窝”也就是“家”变成了“国家”或者“国内”。

如何理性地与“窝里横”的人相处,避免冲突?

以上对“窝里横”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后,我们该怎么与他们更理性相处,尽量避免发生矛盾?

第一,如果他们是家族里的亲戚,我们不得不接触他们,那最好保持适当的距离,尤其尽量不要发生经济方面的来往。

因为如果双方的交往过分频繁、亲密,甚至有利益冲突的话,很容易激活他们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他们愤怒,引发矛盾冲突。

第二,与他们一起参加聚会时,尽量引导他们不要喝酒,即使一定要喝,也要总量控制,预防他们喝多了会情绪剧烈波动,失去理性。

第三,他们情绪激动,在家里大发脾气,也就是“窝里横”的时候,家人不要与他们对立,不要在此时批评、指责、反驳他们。他们那时是非理性的,根本听不进去。

等到他们的情绪发泄得差不多了,恢复一定理性了,家人要引导他们自我反省,并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否则,他们将会面临一定的惩罚或者后果。

比如,家人会越来越远离他们,他们会失去很多支持,甚至有可能会为自己的失控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

这些引导和惩罚措施虽然无法使他们彻底脱胎换骨、改过自新,但他们会相对收敛,恢复一定的自我反省能力。

第四,平时跟他们相处时,尽量让他们能感受到被理解、被关爱,甚至可以适当地向他们示弱,认可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这样或能减少他们“窝里横”的频率和程度。

第五,如果“窝里横”的是仍跟父母住在一起的青少年,那父母要先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学会更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要想办法修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主要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当亲子关系改善后,父母再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反省,即使在家里,即使有父母的包容,也不能遇事就迁怒于别人。

而且,当他们在家里获得更多来自父母的认可和关注后,也学会自我肯定后,他们自然就不会那么在意外界的眼光,不需再讨好别人,进而心理压力减少,“窝里横”的情况也会随之缓解。

至于对于广义上的、崇洋媚外的“窝里横”群体,其实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居住地的权利,他们如果有意愿、有能力移民,那么我们尊重他们的选择。

只是,如果他们对于祖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没有理性、积极、深入的理解,也很容易被现实“教育”,逐渐发现国外的生活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这就已经是他们的教训。

对于他们的言论,我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忽视、无视。他们越是刷存在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我们就越是不需要理会。

所以,如果父母希望孩子以后不要成为一枚让人恨得牙痒痒的“窝里横”,那最好尽早采取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

父母要与时俱进,意识到现在这一代孩子所需要的尊重、理解,给予他们高质量的陪伴和精神滋养,避免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而且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具备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能力,建立综合性的归因模式。

如果家庭、家族在以前遭受过不公平待遇,家人要理性客观地对待,要意识到时代和国内社会的进步和变化。如果父母总是抱怨社会,怼天怼地怼空气,那孩子肯定也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长大后容易处处碰壁,而且从不反省自己的问题。

而且最关键的是,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自我反省,遇到困难挫折总是完全地外归因,那这往往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三观是扭曲的。

三观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时刻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扭曲的三观很容易导致悲惨的、被人唾弃的、甚至是锒铛入狱的人生结局!




热门文章:

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吗?如果盲目信从,这可能是一句心灵毒汤!

“白眼狼”其实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父母可以这样预防

学历贬值、大学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孔乙己的长衫”该不该脱下?


重要提醒!
公众号又改版了
为了不错过我们的文章
请给我们
加星标“★”
第一时间接收推送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过20时的治疗后,厌学、暴躁的双相情感障碍女孩成功返校
嫁给一个男人之前,先看看他的家人|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
孩子“窝里横、外面怂”的性格,与爸爸密不可分,现在改还来得及
吵架 = 不孝?不必自责,学会与父母吵架,也是一种成熟
精神分析疗法案例
看见了原生家庭,才能唤醒我们改变自己的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