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4种“别人家的孩子”并不值得羡慕,父母不要拿自己的孩子盲目对比

本文字数约:3698 字       

阅读时间5 分钟

本文章节:

01、这4种“别人家的孩子”并不值得学习

02、做到这3点,更有利于孩子的心身健康

以上为本文的音频,如有需要可点击聆听

文 | 何日辉

发布 | 晴日心理(SUN-MEDICAL)

对于很多青少年来说,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别人家的孩子”,简直就是他们的噩梦。父母总是拿他们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批评、贬低他们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要是孩子反驳,父母还会指责得更厉害,“你明明不如别人!我说你你还不听!”

父母这种教育方式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甚至孩子长大后都无法彻底走出这个阴影。当父母无意中提起谁家的孩子在工作上多成功、生活得多好,他们会立马感到烦躁、愤怒,忍不住跟父母急。

父母也感到莫名其妙,“我又没说咱孩子不好,只是单纯说起别人过得好,孩子怎么就这么激动了呢?”

其实,这是父母在无意中激活了孩子过去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孩子难以自控地觉得父母又在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了。

而且,这部分父母动不动就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懂事、优秀,可事实上,“别人家的孩子” 真的如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好吗?未必,有很多“别人家的孩子”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风险很高,并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对象。

我们在深度心理干预中,就遇到过很多有精神心理问题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非常痛苦。以下从精准心理学的角度,对这部分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希望父母们能透过表象看到真相,懂得真正的科学家庭教育。

这4种“别人家的孩子”并不值得学习

第一种“别人家的孩子”:虽然赢在起跑线,却“后劲不足”。

这些孩子在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有几门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他们还可能在班里非常踊跃,担任班干部,甚至长相比较出众,深受老师等长辈们的认可和喜爱。

毫无疑问,他们在其他家长眼中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是大多数家长都想要的“理想孩子”。

但是,他们在夸奖、表扬的声音下长大,如果父母不懂得及时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的话,这部分孩子很容易内心不断膨胀,变得自以为是,傲慢自大,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他们后续往往会出现偏执型的人格倾向,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偏执型人格改变。

而且“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他们为了维持这种优秀,也渴望维持别人眼中的优秀,他们往往会不断自我施压,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他们的父母可能本来就对他们非常严厉,事事要求他们做到最好。

久而久之,这部分孩子还可能会出现追求完美的强迫型人格倾向。

如果他们还没有掌握真正高效的学习方法,到了重点中学以后,班上的尖子生云集,他们就很难脱颖而出。他们觉得压抑、失望,一边继续自我施压,但一边又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法像以前那样名列前茅、得到外界的夸奖与表扬,不断形成挫败感。

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缓解,他们的心态无法调整,他们很容易出现学习障碍及情绪问题,二者形成恶性循环。他们不仅成绩继续下滑,还可能会罹患抑郁症,甚至休学在家。

接受过我们深度心理干预的俊辰就是典型例子。他小学时成绩非常好,兴趣爱好广泛,还被评为学校里的大队委,周围的大人都夸他,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到了初中,俊辰的学习状态有所下滑,中考没考好。到了高中后,他的学习状态继续低迷,还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呕吐、腹泻等躯体化症状,后续被诊断为抑郁症。相关案例:他是“别人家的孩子”,却莫名腹泻呕吐,成绩下滑,竟被诊断抑郁症?

第二种“别人家的孩子”:虽然一路开挂考上了名校,最后却栽在了某个短板上。

这些孩子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甚至是读研、读博阶段都很优秀,成为高学历人才,父母为此感到非常骄傲。然而,正当父母盼着他们学有所成、步入社会时,他们却在其它方面出事了。

比如“北大女生被男友虐待案”中,包丽的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都非常优秀,但她却是个“重度恋爱脑”,在恋情中失去理性,在反复遭受到男友牟林翰的PUA后,最终她自杀身亡。

还有,北大硕士毕业的章莹颖,她在美国留学仅仅2个月,因为太过单纯、未认识到社会的阴暗面,被凶手骗上车后残忍杀害。

除了以上两个比较有名的例子外,其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少高材生考上名牌大学后,因为逆商较低、独立能力较弱,缺乏正确积极的人生目标等,最后出现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比如北大徐凯文教授说的“空心病”。

有的名牌大学生虽然成绩优异,但三观扭曲,缺乏自我反省意识和能力,做出非常过分的行为后被网络曝光,遭遇“社死”,比如前不久诬陷地铁大叔偷拍自己的川大女生张薇。

第三种“别人家的孩子”:顺利度过了求学阶段,获得了一份好工作,但在工作后逐渐出现精神心理问题。

这些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在社会上稳定立足,但他们在成长过程其实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无法理性处理好工作压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问题、婚恋问题等等,逐渐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当他们在遇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时,甚至可能会自杀。

比如令人非常痛心、惋惜的巨星李玟,她在事业上非常成功,一直以阳光、乐观的形象示人,但她其实罹患抑郁症多年。今年7月她在家中轻生,很多人都感到震惊,而我们也撰写了文章分析她为何患上了微笑型抑郁症。相关文章:阳光坚强的李玟,怎么会得抑郁症?抑郁症真的难以治愈吗?

第四种“别人家的孩子”:自身非常成功,却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孩子不仅无法延续父母的优秀,甚至出现精神心理问题。

这类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是高学历的、或者事业有成的父母。可他们非常自以为是,将自己在事业上的优秀泛化到各个方面。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他们认为自己这么优秀,怎么可能教不出优秀的孩子?

但事实上,他们没有掌握真正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家庭教育方式,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未尊重和理解孩子感受,对孩子造成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孩子反而很容易出现学习障碍或其它精神心理问题。

比如,很多大学教授、成功人士的儿女其实罹患严重的抑郁症。我们最近的文章中就分享过一个例子。(相关文章:复旦教授的儿子想自杀,心理专家没辙,为什么孩子会觉得人生没意义?

有的大学教授的孩子虽然没有得抑郁症,却是个“学渣”,这令他们的父母非常无奈,觉得子女没有遗传自己在智商方面的基因。其实这不是基因遗传的问题,而是父母未能掌握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

相关文章: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是学渣,只能躺平认命?其实他不懂真正的科学育儿

- 继北大后,又有名牌大学教授也教不好女儿,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所以,很多“别人家的孩子”只是表面的,他们实质上存在很多、或很大的精神心理隐患,尤其是未能学会真正的自我反省、建立高逆商,实现宠辱不惊的心态。他们的所谓“优秀”并不“健康”,难以持续,甚至有可能会反过来反噬其身。

做到这3点,更有利于孩子的心身健康

希望父母们别再盲目地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并最好做到以下3点建议:

第一,父母要觉察自己是否有“我的孩子一定要比其他孩子更优秀”的执念,并自我反省这种非理性执念从何而来。

曾接受过我们深度心理干预的青少年瑶瑶,她母亲的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非常看重学习成绩,总爱拿女儿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说她不如别人,督促她向别人学习。

瑶瑶为了达到母亲的期待,对外表现得开朗、优秀,但内心积压了大量的负性情绪,经常在晚上独处时哭得停不下来,甚至哭晕过去,出现了微笑型抑郁症。(相关案例:她晚上情绪低落与“亢奋”交替,“双相障碍”特征的根源是什么?

像瑶瑶父母这样的家长,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也有可能持有“我的孩子应该比同龄人更加优秀”的执念。

这有可能来自父母自身的争强好胜,也有可能是自己在求学及成长的阶段留下了一些遗憾,便把未竟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希望这部分父母进行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并非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如果父母对孩子施加的心理压力过大,最后的结果反而是孩子更快出现精神崩溃,难以维持学业,父母后悔莫及。

第二,如果孩子非常优秀,属于“别人家的孩子”,父母要留意孩子内心的变化,警惕这个标签是否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上面分析过,“别人家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可能受到过度夸奖,这是他们自信的来源。如果他们一味追求别人的表扬及夸奖,他们会不断自我施压,形成追求完美的强迫型人格倾向,难以接受挫折和失败,这其实对心身健康极其不利。

所以,孩子如果属于“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不要掉以轻心、得意忘形,反而要高度关注孩子的精神心理状态,引导孩子建立起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

第三,除了学习成绩之外,父母还要留意孩子是否有其它方面的短板,也就是精神心理方面的隐患。

有些孩子虽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过分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容易在恋爱中失去理性,甚至飞蛾扑火,出现“重度恋爱脑”,这很容易导致他们备受伤害,甚至发生悲剧。

有些孩子则无法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在班级中与同学们格格不入,甚至还可能被同学孤立、排挤,遭受到校园欺凌。

有些孩子太过单纯、幼稚,无法识别身边的坏人,很容易被诱骗上当,最终受到极大的伤害。

这些短板对孩子来说都是极大的隐患,父母要及时觉察,并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提升,以免后续发生悲剧。

当然,现实中确实有真正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不但成绩优秀,人格完善,没有明显的短板,而且学会了自我反省,有较强的逆商,不但能在学业、工作中收获一定的成就,实现自我价值,结婚生子后也过得很幸福,掌握了孩子成人成才背后的规律,能够把自己孩子也教育得很好。

但是,这部分真正的“别人家的孩子”,背后往往都至少有一个“别人家的父母”,这是他们获得成功的最大关键要素。父母如何成为“别人家的父母”?我们后续再撰写文章分析。




热门文章:

复旦教授的儿子想自杀,心理专家没辙,为什么孩子会觉得人生没意义?

“窝里横”的人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理性地与他们相处,减少冲突?

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吗?如果盲目信从,这可能是一句心灵毒汤!


重要提醒!
公众号又改版了
为了不错过我们的文章
请给我们
加星标“★”
第一时间接收推送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少年抑郁的家庭因素
你的孩子,是健康,还是亚健康?
20个抑郁症休学少年,多是优等生,他们不是叛逆,而是病了
孩子叛逆、孩子厌学、抑郁症,是不是父母忽略了一些.......
大部分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课的原因,本质上都是同一个问题
不可忽视的儿童抑郁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