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晏几道词【小山词注解】(1)
《小山词》,作者是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晏几道(1038—1110 年),字叔原,号小山,《小山词》是以得名。晏几道是北宋临川(今属南昌进贤)人 ,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疏狂磊落,纵弛不羁。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工于言情,情景融合,造语工丽,秀气胜韵,吐属天成,“能动摇人心”。与乃父齐名,世称“二晏”。词风接近李煜。《小山词》为其代表作。
  小山词形似花间,神通南唐.与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一样,小山词乃是自坎坷人生中脱化而出,意有所欲,情有所感.<<中国诗史>>得出这样的结论:"讲到晏词的来源,我们自然要推南唐''.晏词与花间只是形似而已,花间词浅,小山词深;花间词矫,小山词真;花间装饰,小山词清丽,花间词如披金戴玉之贵妇,小山词如天生丽质之少女.
  小山词是寂寞的,他不像苏,辛,有那么多的知音和追随者,小山又是幸福的,因为毕竟有人给了他"深情苦语,千载弥新''的评价.也许,能与时间抗衡的只剩下有情的文学作品了--岩石也会被风化,而《小山词》却能千载弥新.因为,有情人都会说:“艳词自以小山为最!”

 

临江仙

斗草阶前初见①,穿针楼上曾逢②。罗裙香露玉钗风③。靓妆眉沁绿④,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注释】
  ①斗草:唐宋间端午时的游戏。
  ②穿针: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七夕,妇女结采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宋金盈之《醉翁谈录》记载宋时七夕之夜,“妇女以七孔针于月下穿之”。
  ③玉钗风:指头上玉钗颤动。王建《白纻歌》:“玉钗浮动春风生。”温庭筠《菩萨蛮》:“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④靓(jìng)妆:美丽的妆扮。眉沁绿:以黛画眉。

  又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①。(案此首又见晁补之《琴趣外篇》卷四)

  【注释】
  ①“柳垂”二句:意指冬去春回。

  又

  淡水三年欢意①,危弦几夜离情②。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③,阳关叠里离声④。少陵诗思旧才名⑤。云鸿相约处⑥,烟雾九重城。

  【注释】
  ①淡水:语出《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
  ②危弦:急弦。
  ③渌酒:清酒。
  ④阳关:曲调名,即唐王维《渭城曲》。为送别名曲,反复吟唱,故名《阳关三叠》。
  ⑤少陵:唐诗人杜甫。
  ⑥云鸿:指其友人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歌女小云、小鸿。

  又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①。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②。

  【注释】
  ①高唐:楚襄王曾梦遇神女。此喻好事如梦。
  ②伊行:你这里。

  又

  长爱碧栏干影,芙蓉秋水开时①。脸红凝露学娇啼②。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③。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与谁同醉采香归。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注释】
  ①芙蓉:荷花别名。
  ②“脸红”句:带露荷花有如少女悲泣。
  ③“霞觞”二句:上句写荷花,下句写莲叶。

  又

  旖旎仙花解语①,轻盈春柳能眠②。玉楼深处绮窗前。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③。  沉水浓熏绣被④,流霞浅酌金船⑤。绿娇红小正堪怜。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注释】
  ①旖旎(yǐnǐ):柔婉貌。仙花解语: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元宝遗事》下《解语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此处用喻美人。
  ②春柳能眠:形容柳条的柔垂。又,旧传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起三倒。
  ③落梅天:指五月。《太平御览》九七〇汉应劭《风俗通》:“五月有落梅风。”
  ④沉水:香名。
  ⑤流霞:美酒。金船:酒器。

  又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①。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②。  记得小蘋初见③,两重心字罗衣④。琵琶弦上说相思⑤。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⑥。

  【注释】
  ①“梦后”二句:梦后、酒醒为互文。楼台高锁与帘幕低垂,写居处环境的冷落寥寂,隐喻往昔欢娱的消逝难见。
  ②“落花”二句:出自五代翁宏《春残》诗。
  ③小蘋:晏几道友人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歌女。
  ④心字罗衣:指衣领绣有心字图形。两重心字,重叠的心字图形。
  ⑤“琵琶”句: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本句由此化出。
  ⑥彩云: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此句由李白诗化出,喻指小蘋。

  又

  东野亡来无丽句①,于君去后少交亲。追思往事好沾巾。白头王建在②,犹见咏诗人。  学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载不干身③。酒筵歌席莫辞频。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④。(案此首别误作晏殊词,见《啸余谱》卷二。)

  【注释】
  ①东野:唐诗人孟郊(751—814),字东野。其诗险涩。
  ②王建:唐诗人,以工乐府著称,与张籍齐名。
  ③“学道”二句:化用刘禹锡《戏赠崔千牛》诗:“学道深山虚老人,留名万代不关身。”
  ④“争如”二句:化用刘禹锡《戏赠崔千牛》诗:“劝君多买长安酒,南陌东城占取春。”

  蝶恋花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①。恼乱层波横一寸②。斜阳只与黄昏近。(案此首又作赵令畤词,见《乐府雅词》卷中。别又误作晏殊词,见杨金本《草堂诗余后集》卷下。)

  【注释】
  ①双鱼:指书信。明杨慎《丹铅总录》八《物用类简牍》认为汉世书札,或以绢素叠成双鱼形。古诗:“尺素如霜雪,叠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故书信亦称双鲤。
  ②层波:意为眼波。《楚辞·招魂》:“娭光眇视,目曾(层)波些。”

  又

  初捻霜纨生怅望①。隔叶莺声②,似学秦娥唱③。午睡醒来慵一饷④。双纹翠簟铺寒浪⑤。  雨罢蘋风吹碧涨⑥。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⑦。斜贴绿云新月上⑧。弯环正是愁眉样⑨。

  【注释】
  ①霜纨(wán):白色的细绢。此处指团扇。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②隔叶莺声: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
  ③秦娥:古之善歌者。
  ④慵(yōng):懒倦。
  ⑤寒浪:席纹。
  ⑥蘋风:轻风。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
  ⑦泪脸:形容雨后的荷花。
  ⑧绿云:此处指荷叶。
  ⑨“弯环”句:形容新月弯曲如眉。李贺《十月》:“长眉对月斗弯环。”

  又

  庭院碧苔红叶遍①。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②。日日露荷凋绿扇③。粉塘烟水澄如练④。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⑤,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⑥。谁家芦管吹秋怨⑦。

  【注释】
  ①碧苔红叶:韩偓《效崔辅国体四首》之二:“雨后碧苔院,霜来红叶楼。”此处化用。
  ②重阳:即重九。曹丕《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故曰重阳。”
  ③绿扇:指荷叶。韩偓《暴雨》:“擎荷翻绿扇。”
  ④澄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澄江静如练。”练,白绢。
  ⑤雁字:雁飞成行,似字形,故称“雁字”。
  ⑥护霜:宋费衮《梁谿漫志》七《方言入诗》:“九月霜降而云,谓之护霜。竹坡周少隐有句云:'雨细方淋露,云疏欲护霜。’”
  ⑦芦管:乐器名。此句化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不知何处吹芦管”句意。

  又

  喜鹊桥成催凤驾①。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乞巧双蛾加意画②。玉钩斜傍西南挂③。  分钿掰钗凉叶下④。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⑤。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案《岁时广记》卷二十六误引首三句作苏轼词)

  【注释】
  ①喜鹊桥:《白氏六帖》引《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庾肩吾《七夕》诗:“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皆语及喜鹊填河事。凤驾:仙人车驾。何逊《咏七夕》:“凤驾出天潢。”
  ②乞巧:前《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注②。
  ③玉钩:喻指弯月。
  ④分钿(diàn)掰(bāi)钗:钗为妇女头饰,钿指用金翠珠宝嵌成花纹的盒子。陈鸿《长恨歌传》:“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钗钿为男女定情之物,分离时则掰钗分钿,各执一半,用作伤离期合之赠。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掰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⑤“香袖”二句:《长恨歌传》:“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此处化用此事。

  又

  碧草池塘春又晚。小叶风娇①,尚学娥妆浅②。双燕来时还念远。珠帘绣户杨花满③。  绿柱频移弦易断④。细看秦筝⑤,正似人情短。一曲啼乌心绪乱⑥。红颜暗与流年换。

  【注释】
  ①小叶:初破芽的嫩叶。
  ②娥妆:《妆台记》:“魏武帝令宫人扫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细长,谓之仙娥妆。”
  ③“珠帘”句:冯延巳《南乡子》:“睡起杨花满绣床。”此句化用其意。
  ④绿柱:弦乐器上支架丝弦的柱码。
  ⑤秦筝:相传为秦蒙恬所造,其声哀怨。
  ⑥啼乌:即《乌夜啼》。《唐书·乐志》:“《乌夜啼》者,宋临川王义庆所造也。元嘉十七年,徙彭城王义康于豫章,义庆时为江州,至镇,相见而哭。文帝闻而怪之,征还宅。(义庆)大惧,使妾夜闻乌夜啼声,扣斋阁云:'明日应有赦。’其年更为南兖州刺史,因此作歌。

  又

  碾玉钗头双凤小。倒晕工夫①,画得宫眉巧。嫩麯罗裙胜碧草②。鸳鸯绣字春衫好。  三月露桃芳意早。细看花枝,人面争多少③。水调声长歌未了④。掌中杯尽东池晓。

  【注释】
  ①倒晕:唐宋时画眉式样之一。《妆台记》:“五代宫中画眉,……十曰'倒晕眉’。”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之三:“剩看新翻眉倒晕。”
  ②嫩:淡黄色。
  ③人面:化用“桃花人面”之典。
  ④水调:杜牧《扬州》诗三首其一:“谁家唱《水调》?”自注:“炀帝凿汴渠成,自造《水调》。”

  又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①,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②。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③。

  【注释】
  ①春梦秋云:白居易《花非花》:“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②吴山:指画屏上所绘江南山水。
  ③“衣上”句:白居易《故衫》诗:“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④“红烛”二句:杜牧《赠别二首》其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又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  尽日沉香烟一缕①。宿酒醒迟②,恼破春情绪。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③。(案此首又作赵令畤词,见《乐府雅词》卷中。)

  【注释】
  ①沉香:香名。
  ②宿酒:隔夜犹存的酒意。
  ③西江:泛指大江。

  又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①。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②。  一捻年光春有味③。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横玉声中吹满地④。好枝长恨无人寄。(案此首又见《梅苑》卷八,误作晏殊词。)

  【注释】
  ①内样妆:宫廷新妆样式。《宋史·舆服志》五:“宫中尚白角冠梳,人争仿之,至谓之'内样’。”
  ②东君:春天之神。
  ③一捻:细小、短暂。一捻,另本作一稔(rěn),古称谷物一熟为一稔。一稔,意为一年、一岁。
  ④“横玉”句: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又

  金剪刀头芳意动。彩蕊开时,不怕朝寒重①。晴雪半消花■〈髟上蒙下〉■〈髟上悤下〉②。晓妆呵尽香酥冻。  十二楼中双翠凤③。缥缈歌声,记得江南弄④。醉舞春风谁可共。秦云已有鸳屏梦。

  【注释】
  ①“金剪”三句:《荆楚岁时记》: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亦戴之头鬓。又造花胜以相遗。”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一引《岁时杂记》:“都城士女有插戴灯球、灯笼,大如枣栗,如珠茸之类。又卖玉梅、雪柳、菩提叶及蛾蜂儿等,皆缯楮为之。”
  ②■〈髟上蒙下〉■〈髟上悤下〉(méngsōng):霜花,白霜。
  ③十二楼:《史记·孝武本纪》:“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裴駰《史记集解》:“应劭曰:'昆仑玄圃五城二十楼,此仙人之所常居也。’”此指歌妓所居之处。
  ④江南弄:乐府清商曲名。梁天监十一年,梁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

  又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①,旧识凌波女②。照影弄妆娇欲语③。西风岂是繁华主④。  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⑤。竟无人解知心苦。

  【注释】
  ①红脸青腰:写荷的红花绿茎。
  ②凌波: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此处指荷花浮波摇漾的姿态。
  ③“照影”句:荷影倒映水中,娇态欲语。李白《渌水曲》:“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④“西风”句:韩偓《寄恨》:“莲花不肯嫁春风。”此处变用其意,言秋天非群花繁盛之时。
  ⑤自许:自我期许。

  又

  碧落秋风吹玉树①。翠节红旌②,晚过银河路。休笑星机停弄杼③。凤帏已在云深处。  楼上金针穿绣缕。谁管天边,隔岁分飞苦。试等夜阑寻别绪。泪痕千点罗衣露。

  【注释】
  ①碧落:天上。玉树:传说中的仙树。
  ②翠节:翠羽为饰的旄节。
  ③星机停弄杼:传说中七月七日织女停机罢织,渡天河与牛郎相会。杼,梭。江总《内殿赋新诗》:“织女今夕渡银河,当见新秋停玉梭。”与此意同。

  又

  碧玉高楼临水住①。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一曲阳春春已暮②。晓莺声断朝云去。  远水来从楼下路。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③。月细风尖垂柳渡。梦魂长在分襟处④。

  【注释】
  ①碧玉:《乐府诗集》卷四五《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二《碧玉歌》引《乐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录存三首,后二首首句皆作“碧玉小家女”,后遂以小家碧玉称贫家女子。
  ②阳春:古楚国名曲。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③鱼中素:代指书信。
  ④分襟:分离。《骆宾王集》四《秋日别侯四》:“歧路分襟易,风云促膝难。”

  又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①。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②,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③。断肠移破秦筝柱④。

  【注释】
  ①“梦入”三句: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晏几道词由此化出,但表现内心感情的挫折更深一层。
  ②浮雁沉鱼:古有鱼雁传书之说,此处意为书信不可凭依。
  ③缓弦:筝弦紧则音高,弦缓则音低。
  ④移破:意为移尽、移遍。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破,犹尽也,遍也,煞也。”筝音高低,用筝柱左右移动进行调节。

  又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①。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②。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注释】
  ①金英:即黄菊。
  ②“罗带”三句:古时用锦带绕制连环回文结,以示恩爱同心。梁武帝《有所思》:“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敦煌曲子词《南歌子》:“罗带同心谁绾。”林逋《相思令》:“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①。当年拚却醉颜红②。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③。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④。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⑤。

  【注释】
  ①彩袖:指代歌女。玉钟:玉制酒杯。
  ②拚(pàn)却:甘愿,不惜。
  ③“舞低”二句:舞到杨柳楼头的明月低落,歌到桃花扇底风尽,意谓通宵歌舞。
  ④与君同:与你同在一起。
  ⑤“今宵”二句:剩把,尽把。银釭(gāng),银灯。二句意谓意外重逢,疑是梦中。杜甫《羌村三首》:“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晏词承袭诗意而更为委婉。

  又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①。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②,同过西楼此夜寒。

  【注释】
  ①棠梨:木名。一名甘棠,俗称野梨。树似梨而小,春初开小白花,结实如小楝子,可食。阑干:纵横。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此处化用其意。
  ②鸳鸯锦:绣有鸳鸯花样的锦绣。

  又

  梅蕊新妆桂叶眉①。小莲风韵出瑶池②。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  伤别易,恨欢迟。惜无红锦为裁诗。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③。

  【注释】
  ①“梅蕊新妆”句:即梅花妆。桂叶眉:李贺《房中思》诗:“新桂如蛾眉。”王琦注:“新生桂叶,其嫩绿之色,如闺人所画蛾眉之色。”
  ②小莲:歌女名。瑶池:传说中神仙居所。《穆天子传》三:“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③汉渚星桥:汉渚,用郑交甫江汉遇二女事。

  又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①。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②。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③。

  【注释】
  ①约开:掠开。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约,犹掠也。”
  ②“来时”二句: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一:“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晏词由此化出。
  ③争向:《全宋词》校:“案'向’原作'奈’,改从陆贻典校汲古阁本《小山词》。”李白《古风》二八:“华鬓不耐秋,飒然成衰蓬。”晏词袭此意。

  又

  斗鸭池南夜不归①。酒阑纨扇有新诗。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琼舞袖回。  今感旧,欲沾衣。可怜人似水东西②。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

  【注释】
  ①斗鸭:使鸭相斗为戏。
  ②水东西:《白头吟》:“沟水东西流。

  又

  当日佳期鹊误传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②。

  【注释】
  ①鹊误传:传说鹊鸣兆有来客。《淮南子·汜论训》高注:“乾鹊,鹊也,人将有来客,忧喜之征则鸣。”《开元天宝遗事》:“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
  ②凉蟾:冷月。

  又

  题破香笺小砑红①。诗篇多寄旧相逢②。西楼酒面垂垂雪③,南苑春衫细细风。  花不尽,柳无穷。别来欢事少人同。凭谁问取归云信,今在巫山第几峰④。

  【注释】
  ①题破:题遍,写尽。香笺:信笺美称。砑(yà):以石碾磨纸、布等使之光滑。
  ②诗篇:《全宋词》校:“'篇’原作'成’,改从陆校本《小山词》。”
  ③垂垂:形容下降的样子。
  ④“凭谁”二句:张子容《巫山》:“朝云暮雨连天暗,神女知来第几峰。”此处化用其意以寄怀人之情。

  又

  清颍尊前酒满衣①。十年风月旧相知。凭谁细话当时事,肠断山长水远诗。  金凤阙,玉龙墀②。看君来换锦袍时。姮娥已有殷勤约③,留著蟾宫第一枝④。

  【注释】
  ①清颍(yǐng):颍水,指代颍昌;宋时为颍昌府,治所在今河南许昌。
  ②“金凤阙”二句:凤阙,原为汉宫阙名,后泛指宫殿、朝廷。龙墀(chí):宫廷台阶。用代朝廷。
  ③姮(héng)娥:通作嫦娥。神话中月中女神,相传为后羿之妻,窃不死之药以奔月。
  ④第一枝:古代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科举时代以月中折桂为登科高举之典。此处用指朝廷赐换锦袍。

  又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①。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②。

  【注释】
  ①疏狂:狂放不羁貌。
  ②花笺:精美的信笺、诗笺。

  又

  小令尊前见玉箫①。银灯一曲太妖娆②。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③。碧云天共楚宫遥④。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⑤。

  【注释】
  ①小令:令曲。此处指歌唱。尊前:指酒筵。玉箫:范摅《云溪友议》载韦皋与姜辅家婢女玉箫两世姻缘事。此处指代莲、鸿、蘋、云等歌女。
  ②银灯:指《剔银灯》,宋代流行艳曲。毛滂《剔银灯》自注:“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妖娆:指歌声娇美动听。
  ③“春悄悄”二句:“春”、“夜”二字互文。
  ④“碧云”句:江淹《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相思巫山渚,怅望云阳台。”《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于是楚王乃登云阳之台。”注引孟康说:“云梦中高唐之台,宋玉所赋者,言其高出云之阳。”此句化用江淹诗及宋玉《高唐赋》中楚王神女相会事,抒写欢会难再之情。
  ⑤“梦魂”二句:惯:纵容。拘检:拘束。谢桥:谢娘桥,意即谢娘家。

  又

  楚女腰肢越女腮①。粉圆双蕊髻中开。朱弦曲怨愁春尽,渌酒杯寒记夜来②。  新掷果,旧分钗③。冶游音信隔章台④。花间锦字空频寄,月底金鞍竟未回⑤。

  【注释】
  ①“楚女”句:泛指南方女子的苗条娇美。
  ②“朱弦”二句:朱弦:乐器上的红色丝弦。《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其声清越。渌酒:清酒。夜来:指《起夜来》歌曲。《乐府诗集》卷七五《杂曲歌辞》一五《起夜来》引《乐府解题》:“《起夜来》,其辞意犹念畴昔思君之来也。”
  ③“掷果”二句:掷果:《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注引晋斐启《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分钗:意谓分别。梁陆罩《闺怨》:“自怜断带日,偏恨分钗时。”
  ④冶游:冶艳之游。章台:《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颜师古注:“孟康曰:在长安中。臣瓒曰:在章台下街也。”多指妓女所居坊曲。
  ⑤锦字:代指书信。金鞍:指代骑金鞍之少年。

  又

  十里楼台倚翠微①。百花深处杜鹃啼②。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③。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④。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⑤。

  【注释】
  ①翠微:青碧的山气。此处指青山。
  ②杜鹃:传说杜鹃为蜀国君杜宇所化,啼声凄怨。
  ③流莺:指莺的流动迁转。取次:任意、随便。
  ④不如归:杜鹃鸣声如“不如归去”。
  ⑤“争奈”句: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句意。

  又

  陌上蒙蒙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①。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②。  梅雨细③,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④,曼倩天涯犹未归⑤。

  【注释】
  ①杜鹃花:植物名。又名映山红,春季开红花。
  ②底事:何事,为何。怨月愁烟:形容愁怨之情的深长。
  ③梅雨:江南一带春末夏初间,多有较长的阴雨天气,时值梅子黄熟,俗称梅雨、黄梅雨。宋陆佃《埤雅》卷一三《释木梅》:“今江湘二浙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础壁皆汗,蒸郁成雨,其霏如雾,谓之'梅雨’。”
  ④故园:故乡。三度群花谢:意谓经过三年。
  ⑤曼倩:汉东方朔字曼倩。《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称其“以仕易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词人以此自喻。

  又

  晓日迎长岁岁同①。太平箫鼓间歌钟②。云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开昨夜风。  罗幕翠,锦筵红。钗头罗胜写宜冬③。从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尊对月空。

  【注释】
  ①迎长(cháng):冬至日后,太阳北移,白昼渐长,宋人习“称冬至为长至”(赵与时《宾退录》卷九),故云“迎长”。
  ②歌钟:本指编钟,铜制小钟,“各应律吕大小,以次编而悬之,上下皆八合,十六钟悬于”(《文献通考》卷一三四《乐考七》)。此处泛指乐歌声。
  ③罗胜:古代妇女的头饰。以罗帛制成。立春、冬至,罗胜上书写宜春或宜冬,表吉祥如意之意。此写宜冬,当是冬至之时。

  又

  小玉楼中月上时①。夜来惟许月华知。重帘有意藏私语,双烛无端恼暗期。  伤别易,恨欢迟。归来何处验相思。沈郎春雪愁消臂②,谢女香膏懒画眉③。

  【注释】
  ①小玉:侍女泛称。此处指歌舞女子。
  ②“沈郎”句:《沈约传》中有“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句,言人之消瘦。
  ③“谢女”句:李驾诗:“檀郎谢女眠何处。”王琦注:“谢女,旧注以为谢道韫,……然唐诗中有称妓女为谢女者,大抵因谢安石畜妓而起,始称谢妓,继则改称谢女,以为新异耳。”为歌楼妓女之泛称。

  又

  手捻香笺忆小莲①。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②。  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注释】
  ①捻:用手指搓转。小莲:词人友人家歌女莲、蘋、云、鸿四人中之一。
  ②“归来”二句:逍遥:悠然自得。酩酊(mǐngdǐng):大醉、沉醉。

  又

  九日悲秋不到心①。凤城歌管有新音②。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③。  初见雁,已闻砧④。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⑤。

  【注释】
  ①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魏晋以来诗题九日,多指重阳。
  ②凤城:旧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降于京城,称丹凤城。后遂称京都为凤城。
  ③笑靥(yè):脸上笑出的圆窝。
  ④砧(zhēn):捣衣石。
  ⑤纤纤玉:指双手细白如玉。霞觞:指美酒。滟滟金:指金黄色的酒浆。

  又

  碧藕花开水殿凉①。万年枝外转红阳②。升平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御床③。  金掌露,玉炉香④。岁华方共圣恩长。皇州又奏圜扉静⑤,十样宫眉捧寿觞⑥。

  【注释】
  ①碧藕:神话中仙人所食之藕。旧题晋王嘉《拾遗记》三《周穆王》:“西王母……又进万岁冰桃,千常碧藕。”水殿:建于水上的殿宇。此处指汴京顺天门外金明池之水殿。
  ②万年枝:即冬青树。《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二二引《复斋漫录》:“晏元献诗:'万年枝上凝烟动,百子池边日月长。’……万年枝,江左人谓之冬青。”
  ③“升平”二句:天仗:皇帝的仪仗。封章:也称封事。朝廷百官上书奏机密事,为防泄露,用皂囊封缄呈进,故称封章。
  ④金掌:《三辅黄图》:“神明台,在建章宫中,祀仙人处,上有铜仙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玉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这里以汉宫仙掌指代当时宫廷。玉炉香:玉炉焚香。
  ⑤圜(yuán)扉:狱户以圆木为扉,故称圜扉。此指监狱。圜扉静:指狱空之事。
  ⑥十样宫眉:相传唐玄宗曾令画工作《十眉图》,见唐张泌《妆楼记》。十眉为鸳鸯、小山(远山)、五岳、三峰、垂珠、月棱、分梢、涵烟、拂云、倒晕。

  又

  绿橘梢头几点春。似留香蕊送行人。明朝紫凤朝天路①,十二重城五碧云②。  歌渐咽,酒初醺。尽将红泪湿湘裙③。赣江西畔从今日,明月清风忆使君④。

  【注释】
  ①紫凤:紫色凤凰。喻指非凡的人品。朝天:朝见帝王。
  ②十二重城:意即十二楼城。汉桓驎《西王母传》:“所居宫阙,在龟山春山,西那之都,昆仑之圃,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以仙人所居以喻京城。五碧云:五色彩云之意,多用以喻宫阙。
  ③红泪:《拾遗记》卷七《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常山人也。……闻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沾衣。至升东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湘裙:湘,同缃。缃裙,浅黄色裙。
  ④明月清风:二者为自然界清高之物,其所忆念者自必为不俗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晏几道的经典词集精选10首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移居诗集》
青绳珠豆磨秃笔,换取长词百余章~梦竹长词一百一十阕
唐宋艳词选
唐代皎然诗几首
《生查子》:钦定词谱8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