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采翩翩】中秋专辑 ||《阡陌文苑》

文榕,香港《橄榄叶》诗歌双年鉴主编。曾获两岸四地华语诗歌高峰论坛华语优秀诗篇奖、第三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首届创造杯散文诗双年奖、中国当代诗歌贡献奖等奖项。有作品入选《诗刊》《诗潮》《星星》《作品》《中国诗人》《中国散文诗一百年大系》等多种诗文集。作品被收录中、小学语文教材,出版诗集《轻飞的月光》、散文诗集《比春天更远的地方》等多部。现任香港散文诗学会常务副会长、香港女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轻飞的月光

——致父亲

 文|文榕(香港)

 夏日,我又回到了故乡。

梧桐叶撑起伞盖,栀子花沁人心脾。

城市灯影闪烁如梦中场景。

我们走在路上。

啊年幼时,您是怎样牵着我的手过马路的?

那些旧盘片里的歌声温润了您的记忆,

有多少飘扬成我生命中的旗帜?

我思忖着其间的慈爱……

相视品茗。

窗口飞进一只彩蝶,迎风起舞,

空气中有些微的香。

您轻轻笑了。

墙角的紫罗兰泛着流彩,蕴着哲思。

您的笑传染了我:

感性。纯粹。含蓄。

静夜,露台上的灯火熄灭了,

我们步入悠悠岁月。

无边思忆里,偶抬头,

哦,那轻飞的月光。

杨通,笔名逸鹤、杏子,号逸鹤楼主人,男,四川省巴中人。业余诗歌好爱者,上世纪80年代开始零星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柔声轻诉》《朝着老家的方向》《雪花飘在雪花里》三部。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独立民刊《原点》创始人之一。

中秋夜

文|杨通

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坐在秋草上看月亮

而天上的月亮

似乎永远都与我无关

我就这样漫无边际地虚空着

月亮慢慢高出了我的仰望

我思念的人,一直都不曾在梦中

今夜,天空再一次挤满了团圆的呼唤声

我还是喜欢内心的寂寥。即使把月亮的光辉越看越苍茫

而人间的孤独始终都是圆满的

杨志杨,网名四知堂,居浙江天台山。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协会员。

中秋·明月·江南

文/四知堂(浙江)

夏日已遁逃

落日华美而凄迷

以秦岭为界

众神狂欢,人子孤零

秋风瑟瑟

涂尽江南烟火色

风流掩于红尘中

人间薄凉,山水清瘦

夜空深邃

明镜高悬照旷野

清辉生惆怅

胸有块垒,宜用酒解

月华如水笼沙洲

嫦娥奔向万古愁

秋虫呢喃,万物静谧

除了遥远,数句分行

蜀山巍巍蜀水长

鸿雁又排空

满眼凋零皆宿命

漂泊无尽,人世荒谬

站在高处望故乡

天涯遥如星空

我对明月三叩首

泪湿鬓髯,独啸长空

原名李莉,曾用笔名木子、木子莉。女,现居重庆。重庆市北碚区作协会员。个人诗观:追求内心与外界、现实与虚幻碰撞、交织而产生的悟觉和美感。

中秋饮

文|木子渝(重庆)

酒是圆的

坠入杯中的月亮,也是圆的

此时,是相互豢养

不提经过的缺失

一口酒一口月亮

把失眠之夜,饮成一个明晃晃的缺口

忽略水位的深浅

在旋晕作用下,不断天上地上,喊话

把带走的那截圆弧,还给我吧

躬耕的身影,慈祥的笑眼,包括

一只铁锅里煮得烂熟的日子

那些咕噜咕噜,填满肚皮的滚圆

尝试把自己变成中秋

在月缺之夜,可以在每一滴醇香里

写下圆了又圆的诗行

让杯中酒,可以随时谈论一回完美主义

虽然,每一次

并不一定都会有盈盈的笑声

2023.09.22

李虹,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卡布基诺,曾用笔名不惑。生于浙江温岭,中学英语教师。曾在《诗歌月刊》《诗潮》《草堂》《绿风》《浙江诗人》《上海诗人》等刊物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彼岸花开》,有古诗词收入《中华传统诗词》,长篇小说《木棉花开》在连载。

奶奶的月饼

文|李虹

1

八月十五,奶奶

摘下一片月光掺进面里

揉到韧性十足

揉到,月光慢慢

熨平奶奶的情绪

这天,奶奶

每揪一个面剂子

都会让月光疼一下

2

八月十六,爷爷遗像前

供品台子上的月饼

被咬掉了半个

另一个时空里,有个老人

乐呵呵地一边咀嚼一边唠叨

“老太婆,就是这个味”

3

今年中秋,陵园里

爷爷在左,奶奶在右

生前,他们也是右手牵左手

不知道两个世界,是否共享

同一个月亮

而我确信,无论哪一家月饼

都品尝不出月光的味道

黄元元,职业艺术工作者,多元艺术人。岳阳籍汉口出生,1980年定居香港,1992年移民至温哥华,现居粤港湾区。香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第九期演员训练班毕业,厦门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澳门东亚大学硕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客座教授。出版多种诗集、杂文随笔和书法集,诗集被翻译成六国文字。原香港歌剧院低男中音,现任香港节日室内乐团首席大提琴师兼驻团指挥、深圳湖景书画社社长。

今晚不会满月

文|黄元元

出发的日子定在秋冬交集,落叶

赶在初雪降临之前找到归宿

步履走了心。殉情的蛾子

将见证篝火旁的热拥

途径无人市集,破败在断崖

远处一阵狼嚎,回放一曲挽歌

时而停顿,时而延绵

幽谷上空,一个磕巴在诵经

原来还记得开头半句,如今

空白的脑海宛如这百年前的墟场

死角留守在残阳照不到的地方

烟云没有消散,随着人群迁徙了

离黄泉只有三尺,我斜靠在断壁上

等余晖漏尽。黑夜里会有人雀跃

但,今晚不会满月

我的日子,早已没了中旬

王伟,笔名石上竹,重庆人。喜诗喜生活。

中秋又至

文/石上竹

从黄昏坐到月明

其实什么也不曾说

如何从一丛桂花的香气里解构出月光的意义

也无须哓哓而辩

影子们想必在言语中留下了许多宵立的骨头

沉吟再三

还是留意到那一排排骇人的环形山

——被远人一路啃咬后的证据

至半夜,才指着那口蓄满月光的井说

那水,又开始沸腾了

窗外,本名:刘群力,湖南洞口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散文、评论散见于《诗刊》《湖南文学》《四川文学》《湖南散文》《诗歌月刊》《诗选刊》等报刊杂志及网刊,有诗歌入选《新世纪诗典》,磨铁诗歌《2019年中国汉诗最佳100首》《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20卷》,中国诗歌网与英国剑桥康河出版社合作开展汉诗英译 |第一辑。

月饼辞

文/窗外

时隔多年,我依然怀念当初的那张饼

沉淀在岁月深处的甜,滋养着舌尖

比我脸大的饼,像是童年的全部

我小心端着

坐屋旁石头上,对着天空

一口一口,啃出许多幼小的月亮

小月亮在每个这样的日子长大

父母在日子里褪去骨头的钙质

当他们的腰弯得快接近泥土时

父亲闭上眼睛里最后的光

现在,在同样日子里

除了月饼,米酒,还多了些幂界的器物

房子,车子,票子,我用前所未有的慷慨焚烧它们

父亲的背影是透亮的,在我微润的眼眶里升腾

我对父亲说,生日快乐,中秋快乐

父亲躺在对面山里,很安静很安静

仿佛时间未曾流失

仿佛这轮圆月从未有过缺口

江雪,原名李自刚,四川巴州区人。业余时间写诗,有作品见于纸刊。

中秋

文|江雪(四川)

见过所有的月饼都是圆的

圆,成了美好寓意的图腾

如果要圆,就必须圆成中秋的一轮满月

今夜的月亮是圆的

小时候的月亮也是圆的

老母用细糠和苕皮做的月饼圆过月亮

有些苦,也有点甜

那一年,我咬下月饼的一小口

却成了现在

一小块残缺的记忆

海轻琳,秦皇岛人。写字,慰心。

成长

文/海轻琳

我们把黑夜装进瓶子。我们

把瓶子推入海中

大海,说了什么?我们触碰海浪留下的泡沫

如同触碰,疲倦尾部的幸福

用文字搭建幻象。拯救就要熄灭了的火

中秋的月被乌云包裹

在我们无法看到的高度闪亮

而海,从未停止在体内制造涛声

未可知的下一秒。

或许,我们会走下文字的高塔。或许

八月的清晨不再有雨

在海边。我们如同坚硬的贝类。生长出

谜一样,可以触碰的花纹

2022/8

李伟,居四川省隆昌市,有作品被《诗刊》《星星.诗词》《诗歌月刊》《诗选刊》《青海湖》《鸭绿江》《金山》《辽河》《华西都市报》《四川农村日报》《中国2019年度诗歌精选》等多种报刊、杂志和年选收录,并荣获张家界第五届国际旅游诗歌节奖,2021年度中国诗歌学会百优会员奖。

相遇中秋月圆时

文|李伟(四川)

今夜,有走着走着就慢下来的脚步

选择了你,就像努力过的风

普遍珍贵,经常强调

干干净净的自己

抛弃陈旧

允许时间和精力拧成一股绳

直到,可以忘记喧哗和牢骚

可以沿着这么多年的文字

为生活制造一束亮点

有时候,让自己安静下来

在展望中,写下善缘

写下幸福的味道

写下中秋月圆时乡愁的情怀

种子,本名种善东,山东沂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歌入选多种选本,作品散见于《诗选刊》《山东文学》《中国诗人》《时代文学》《诗歌周刊》《当代诗人》等各大纸媒及网络平台。

无题

文/种善东 

我不说话,也不看风景

 在这个八月,当你们

为一种颜色和气味疯狂

 我沉默成一只粗糙的陶杯

承接浊醪,也容纳泪水

 为一棵树

为一个从远古走来的

寂寞女子

肖洪湖,男,湖南省洞口县人,洞口县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

中秋有寄

文|肖洪湖

晚上9点,从厂房里走出来

抬头看见天空中淡淡云朵,星粒稀少

如工业园的灯光,映照匆匆前行的人们

风有一些凉,吹起单薄的衣衫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与大人在农田干活

期待中,那件神秘的外套

披在身上,并不因为一家人的贫苦

门口的摊贩仍在,他们等待着

并不因为一个人的步履蹒跚

月亮还没有出来,风里有阵阵桂花淡香

我知道,一定有什么寄给我

梅蒲柳,真名彭小梅,写诗,写小说。有诗歌散见报刊杂志,旅游散文在天下美文大赛中,获奖并出版。在第九届中国短诗大赛获得金奖。

中秋月圆

文|梅蒲柳

经纬线,是月光撒开的网兜

一缕绕过指间

于枕上看故乡涨起的潮头

飘移的脚步,磨旧异地的鹅卵石

小桥,磨亮了翘檐上的银盘

大斧头砍出一棵树的伤痕

缺口,于心底紧捂住

月儿总算圆了

透过窗棂的光芒,在午夜钟声里缄默

以一滴血泪的隐喻

被祈祷的美酿就千年桂酒

我一头扎入,顾影的思念和忧愁

为大地梭织锦衣

剪水的霜刃,系住不变的你我

落满季节最长情的独白

“我又看到母亲

挂在天空的纸灯笼……"

筱米(庄筱濛),蒙古族,客居广东。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散文诗》等文学刊物。2019年获第二届“夏青杯”全国朗诵文本大赛二等奖。作品入选《内蒙古女子诗歌双年选(2017—2018年卷)》,《内蒙古女子诗歌双年选(2019-2020年卷)》,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草原诗画”——蒙汉双语诗歌专辑,内蒙古音乐之声《献礼祖国——诗画音乐》作品专辑。

母亲和故乡的月

文|筱米

无数次在他乡的土地上驻足

等待今夜,一轮明月自宋朝而来

升起在最深的八月

蝉声渐次低隐,行云陪伴落叶

千年的桂花酒里,有无数乡愁在飘动

我钟爱的海娜花落下嫣红

母亲的小院里,供桌已经摆好

丰收的喜悦和盛情的瓜果

备好车马,准备迎接远行的人

卸下漂泊

那么多书中没能读完的故乡的辽阔

那么多途中没能走完的母亲的惦念

像夜空中的点点繁星

选择在此刻,碎落一地

那些伴着雁鸣而来的月光

温暖一壶酒,也温暖远嫁他乡的人

李国坚,笔名独上西楼,文学创作中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益阳市梅山道教文化研究院院长,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第十届安化县政协委员/文教卫体与文史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国诗歌春晚签约诗人,深圳特区文学举办的“深读诗会第18期”主题诗人。诗作参展了2017年广东新诗百位诗人百年大展。

  在《中国文艺家》《特区文学》《青年文学家》《艺术家》《名家名作》《诗选刊》等省级国家级纯文学刊物发表大量作品。

  出版个人诗集《幸福再深一度》《迎光者·108位诗人素描》

  致力于研究诗语言创新及传统文化新传承。

八月十五,秋风想摘走月亮与果子

文/独上西楼

时光为梯柱,诗歌为阶梯

梯子的一端

自然而然,生根在我的心底

当,梯子成七十五度角

斜靠在你

如云朵的心事上

八月十五的月亮

圆润着某种程度上的圆满

一如,初见时的微笑

不真实的秋风缓缓吹过来

风里好像

藏着不止一双手

好像那双手,随时

会摘下秋天的果实,包括摘走

你的笑容,与那枚半梦半醒的月亮

2023.09.29于深圳

涂熹,江西人,居深圳。

中秋月 

文| 涂熹

梧桐山中没有松树林

没有松塔,也没有粼粼的松针

大小叶榕在山中摇曳着大片波浪

但圆月与别处是一样,从山底到山腰,爬至山顶

仿佛一个夜爬的人

背着一盏灯

宇安,南京市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五部。作品散见《扬子江诗刊》《西湖》《青草》等杂志。现居南京。

——写在2023年中秋节

文|宇安

漫步时被袭

是一件极度愉快的事情

像贾宝玉突然被袭人袭击

高潮自鼻孔迭起

荡漾于心

桂树之上

月亮在偷偷地笑

笑声压弯了桂树的腰

树的影子

和我的影子

交叠成

一座拱门

——地上的天国

陈蒹葭,四川巴中通江人,原名冯会群,曾用名冯恒,梅林朵朵。《阡陌文苑》微信公众平台创始人兼执行主编。从小喜欢文学和写作,现从事语文教学10多年,曾培养出许多小作家!喜欢写散文、诗歌和小说,有部分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著有长篇小说《凤钗外传》。

中秋之夜

文/陈蒹葭

一直就这样走下去

沿着林荫道

跟着导航

到处都是陌生的喧嚣和目光

过去的和现在的

熟悉的事物正被时间篡改

比如梦想,比如期望

比如那些来不及说出口的诺言

如同风

白天无论如何挣扎

终究逃不过黑夜的牢笼

这样的路前方还有多少

我蓦然回首

一轮圆月

正跨过千山万水

奔赴而来

(2023、9、29)

(按收录顺序排列)

⿻本期完 ⿻

---阡陌红尘, 静守那些与你心心相携的时光。于似水流年中相依相暖,书写属于我们的天老地荒。

欢迎关注阡陌文苑

              关       于     我      们

一、平台共设六个板块

1、《文采翩翩》:原创诗歌

2、《名家读诗》:原创诗歌,名家点评

3、《潮汐小语》:散文、随笔、小小说、中长篇小说等

4、《名师讲堂》:名师分期语音授课

5、《小荷才露尖尖角》:学生原创作品

6、《名企文化》:知名企业文化

二、平台团队

1、顾问:鲁日昌、魔头贝贝、夏维纪、赵伟

2、主编:冯巍

3、副主编:李欣蔓、胡世远

4、执行主编:陈蒹葭、何治霖

5、编委:张恩浩、丹东栗伟、东海乌石子、心老天山、黄药师、榔头、达达、何梦婕、舒雨湖、黑岩、青蛙王子、陈白衣、贾静、李虹、四知堂、黄元元

6、群管:古月、木子、豆粒丸

7、摄影:向葳

三、朗诵团队

1、朗诵顾问:大鹏

2、朗诵成员:Chinese  red   、静听、车梦溪、清秋

三、投稿方式:

1、投稿者加微信 Wxwx531410、可直接投邮箱:641584639@qq.com  

2、投稿者请附200字简介及近照1-3张。来稿必须原创,首发优先,两周内采用。逾期未采用可 自行处理。

四、稿酬

1、根据阅读量和留言条数发放赞赏金额,超过600阅读量,100条留言,赞赏金额按百分之六十归个人。低于600阅读量,赞赏金额按百分之五十归个人。

2、朗诵文章作者、朗诵者、平台分别40%、30%、30%。

3、赞赏金额10元起发放,如果作品质量好,推荐到纸刊发表,并发放相应的稿费。每月16号、26号发放。

原创不易,请多多支持

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世界这么大能见不容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诗歌美,五室诗韵香——中诗报五室诗人专辑
渌水诗刊‖灵瞻派诗社作品展(二)
【中英文艺家在线】知名诗人中秋主题特刊之四
【诗渡•中秋特刊】48位诗人合辑‖每一瓣月光,都是心弦上的颤音
【宁川诗刊】百人同题“中秋”(上辑)
溪云斋中秋同诗集(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