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 村 家 庭二

农 村 家 庭

                               (二)

土地就是农民的舞台,农民在这个舞台上会导演出很多精彩。以农为本,全面发展,古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种好管好自家的责任田地,这是发展经济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才能带动全面发展,农村很多人走上致富路就是这样做的。粮食是宝中之宝,一个农民家庭只要有了充足的粮食什么都好办,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李建平虽然常在外面做工,可对农业生产他是不会放松的,一到春种、秋收时节他都要回来亲自参加精耕细作,颗粒归仓。他家的责任田地没有一点丢荒、闲置的,收完大季做小季。由于家里粮食充足饲养的家畜、家禽也长得很好,可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他家每年饲养的家畜、家禽经济收入最低都在两万元以上。粮食增收带动养殖发展,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在这希望的田野上农村人走出了一条条致富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变化也越来越大。村子里他家修起了第一栋平房,人们都夸他夫妻俩能干,会当家会发家致富。要致富就要广开财源,在他家的影响下村里人有的建起了果园,有的种药材,有的种大棚蔬菜,有的组建工程队......,致富门路各显神通。 两三年时间村里的住房由瓦房变成了平房,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户户安装了家用电器。乡村公路修到家门口,一栋栋崭新的平房,一阵阵轰轰隆隆的农用车声,一声声进进出出的摩托车喇叭声,让这个村子变样了,热闹了。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在人们艰苦奋斗的努力下,沿江组变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里好多年轻人都喜欢出去打工,建平也想出去闯一闯,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长点见识,学点经验。开了个家庭会,通过再三的商量和考虑建平决定出去打工,英莲在家管理家庭照顾孩子。家里没什么不放心的,高高兴兴地和朋友们一起坐上了去广州的列车......

在广州他进了一家玩具厂,这厂的工资还可以,晚上加班还有加班费,每月吃用下来还可以剩下3000元左右,在外面不比在家,各种开销要多一些,他给自己定了一条计划“每月至少要存下2000元”,这个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他是一个做事踏实懂节俭且顾家的人,每月都是超额完成任务。

建平在厂里听说离厂不远的一个村子里办有一个养殖场,很想去看看可没时间,这天厂里放假休息,终于有了时间,他就和两个工友约起去参观一下,他们一行三人来到养殖场,这个养殖场养的是牛。他们向管理员讲清来由,得到允许后他们进到场里。这个场里有50多头牛,是按大小、公母、肥瘦分开饲养,建平仔细观察了牛圈的建设,料槽水槽的设置,牛草的加工和配料,饲养方法,管理方法……,他都读一一请教管理员,虚心地向管理员询问个清楚。回到厂里后常常想起养殖场的情景,心想回去后也想尝试一下。农村人对养牛并不陌生,只要懂得科学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方法一定会成功。

外出打工的人到年底都要回家过年,只要进入农历的腊月间人们就陆陆续续的回家过年了,建平是村里第一批回家过年的人。回到家里他就把在养殖场看到的情况向妻子作了汇报,把想养牛的事提出来和妻子商量,说了自己的想法,满怀激情,越说兴趣越高……。英莲很赞成这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养牛这事就定下来了。养牛在农村来说可算是大本生意,没有个十几二十万是办好事的,得先筹备资金。把家里能变成钱的东西算在内,才十来万,这是不够的。既然决心也定就先行动起来吧,等过了年先动工修建牛圈,边做边打算资金问题,事情是认真做好的,办法是想出来的。

要建一个养牛场,对场地的选址、规划都要全面考虑,长远打算。特别是交通要方便,水源要好,能保证人畜用水,背风向阳。在农村分责任田地时每家都有山林或者是荒山,建平兄弟家的荒山和他家的山林不但是连边抵界,而且都是在公路边。还有水源,方便蓄水。地址定了,他就用自家的责任地和他兄弟家调换过来。按照他的计划,把牛圈修在山林边,修好牛圈后只要把牛圈的后门打开牛就会到草坡上山林里自由活动,还可以吃到山上的青草。每天都放出去两小时,圈养和放养相结合,这样对牛的生长一定有好处。为了解决牛草问题,他把自家的责任田地全部改种玉米,靠公路边就种草。为修牛圈他还联系了县畜牧局领导,希望能得到领导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局里听了他的报告,经过实地考察决定支持他一万元的牛圈修建费,向他推荐了优质种牛,还委派了一名技术员现场指导,一栋能饲养50头牛的牛圈很快就修好了。向国家银行贷款10万元解决资金不足,首先买进大小牛共10头,然后只要遇上价钱合适的就逐步买进来。一个总投资21万元的小型养牛场办起来了。第一年就发展到30头,有本地水牛和黄牛,杂交鲁西黄牛,还经内行人的介绍买了一头优质种牛,准备自繁自养,自产自销。为了把这件事情做好,他订阅有关资料,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由于饲养方法得当,管理细致,他家养的牛长得膘肥体壮,那些做牛生意的也常来和他联系做买卖。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就赚了两万多,计划不超过三年还清国家贷款。夫妇俩又做庄稼又养牛,辛苦劳累,忙忙碌碌奋斗了一年,总算打好了基础。

养牛场规模虽然不大,但要办成功见效益,稳步发展还是不容易的。到了第二年,夫妇俩又有了新的打算,因劳力少忙不过来,再三考虑后准备请人来帮忙养牛,张英莲有位叔叔两个孩子都出门打工去了,只有老两口在家,在他们村里算是困难户,她就以每月两千元的工资请他来帮忙,负责草料加工、喂草、喂水、打扫牛圈。这样不但解决了劳力问题,还解决了他叔叔的经济困难。带动别人致富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家还在牛圈旁边修了一间住房可以供三人居住,他叔叔干脆把家也搬到牛场里来,这样方便照管。总算解决好了劳力不足的困难,建平有时间就到周边的市场上去看市价找销路。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及时把握购销时机。要么买进要么卖出。卖大的买小的,卖肥的买瘦的,年终结算,这一年收入5万多元,而且牛还保持有30头。算是经营有方初见成效,照这样发展下去前景可观。

农村人很重视对农事的合理安排,轻重急缓、多少好坏……都要灵活掌握。为了耕种、养殖两不误,建平家的田地又改种了。只做一点方便管理的田地来解决吃粮问题,其余的全部种牛草,还向别家租了一亩多地种牛草;为了运送草料,牛的买进卖出,原有的三轮车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又去买了一辆双排座小货车。李建平家有个表叔是退伍军人,在部队里是开车的,张英莲是个聪明好学的女人,就去拜他为师学习开车,自家有车练起来就方便多了,花了一个月时间终于学成,操纵自如。还会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做一点简单的维修。再去驾校报个名一考,那个“通行证”就拿到手了。向这种以农为主,全面发展的人家,有车就节省了很多劳力和时间。有了新发展不忘老本行,建平的木工技术是当地人们信得过的,家有人管,牛有人喂,他可以抽时间在附近干些木工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就是农村的致富门路,这就是农家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怕麦牛怕秋,想起麦收就打怵
2016年最新养牛技术,黄牛杂交改良首选品种——利木赞牛
手把手教你育肥牛养殖技术,这些问题你都注意到了吗?
2020年,农村养牛有哪些补贴政策,这5种补贴养殖户最好提前了解
土地基本知识详解:我国土地分为哪几类?什么是基本农田?什么是自留地?
这4点养牛弊端,看完你还会继续这样养牛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