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77:天花,唯一根除的传染病
  • 张大庆

    • 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

1977:天花,唯一根除的传染病

字号:
2013-04-15 10:54:58
关键字 >> 蛇年天花1977传染病

1977年10月25日,在非洲的索马里发现一个天花病人,之后再也没有天花病人,天花从此在全球绝迹。在此之前,人类已经和天花鏖战了千年之久。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大庆说,天花是迄今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根除的唯一疾病。征服传染病的前途,仍是长路漫漫。

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天花是如何兴起,又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的?

张大庆:天花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古埃及就有天花的流传。目前所知最早的受害者是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保存下来的埃及木乃伊身上,就有类似天花的痘痕。曾经不可一世的古罗马帝国,相传也是因为天花的肆虐,无法加以遏制,最终国力衰退。 公元四世纪,中国晋代医学家葛洪记载了天花流行的情况。在葛洪撰的《肘后备急方》中,对天花病情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载白浆。随结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差者,疮瘢紫黑,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这一记载,被国内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有关天花病的最早记录。

天花的传播与人类迁徙的历史密切相关。六到八世纪的时候,阿拉伯人向北非扩张,天花被带了过去。到十五世纪,交通日益发达,世界各地人员往来密切,天花开始在中国广泛流行。十六世纪的时候,随着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探险,天花病毒被带到了新大陆。西班牙人攻击阿兹特克人时,天花也伴随着入侵者传到了墨西哥,致使当地人感染天花。起初的入侵者凭借火枪攻击阿兹特克人取得胜利,但因为人数较少,阿兹特克不久就占据了优势,将西班牙人驱离出城,入侵者落下的各类物件被阿兹特克人当做战利品。不巧的是,其中一些物品,例如毛毯等,可能包含一些残存的天花病毒,引发了阿兹特克人的感染。这场战役的统帅以及许多士兵遭遇天花而身亡,导致阿兹特克人陷入惊恐失措的境况。此种情况不久也在西班牙人入侵印加帝国时得到重复,印加帝国因国王忽然死于天花,来不及选定合法继承人,致使帝国统治摇摇欲坠,西班牙人皮萨罗便顺势率军攻陷印加帝国。

历史上,有不少名人都得过天花。比如,十六世纪的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法国的路易十四、路易十五都得过天花。清朝的三个皇帝顺治、康熙、同治也得过。另外,不太为人所知的是,斯大林也得过天花。

历史上还有没有能跟天花相提并论的大型传染病?

张大庆:有的。比如说鼠疫,还有霍乱。鼠疫曾被称为黑死病,在人类历史上肆虐过多次。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古罗马帝国就遭受过鼠疫的侵袭。到中世纪晚期,具体来说,是1346年至1350年间,欧洲经历了一次鼠疫的大流行,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口死亡。有人说达到了整个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有人说是四分之一。

就中国而言,清末,也就是1910年左右,在东北满洲里爆发的鼠疫危害也很大。当时的情况比较复杂,东北地区虽名义上由清政府管辖,但俄国和日本的势力非常强大。鼠疫爆发后,俄日均威胁,若清政府控制不力,他们将出手干预。清政府外务部紧急调遣归国不久的青年医生,时任陆军医学堂帮办的伍连德前往哈尔滨防控鼠疫。当时他还很年轻,刚到而立之年,受任全权总医官,深入疫情现场开展了有效的防控工作,疾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梁启超说:“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这场鼠疫防控的成功,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建设与发展。

至于霍乱,它是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流行病,主要流行于夏季,主要的症状是大量脱水。当患者从肠痉挛到腹泻、呕吐、发烧,几天甚至几小时就面临死亡时,能感受到的,除了恐惧,还是恐惧。以前霍乱似乎只限于印度,殖民活动导致它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霍乱在中国的流行,也是英国殖民者带来的。

这些疾病都和人类的迁徙相关——有的是战争,有的是殖民。再比如说麻风,这种中世纪广泛流行的、令人谈之色变的疾病,就是和十字军东征相关联。在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必然伴随着疾病的全球化。迁徙越频繁,传播的速度越快。

我们知道,发明牛痘接种法的琴纳,在消灭天花的漫长进程中,起到了先驱的作用。那么,在琴纳之前,人类怎么对付天花?

张大庆:中国过去主要是采用人痘接种术来预防天花。一种说法是宋真宗时期,有峨眉山道士曾为丞相王旦之子种痘预防天花。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起源于明朝,并从那个时候开始逐步推广,师承相授。实施人痘“接种”主要有四种方法: 一是“痘衣法”(把天花患者的衣服给接种者穿上),二是“痘浆法”(用棉球沾上疮浆,塞到接种者的鼻孔里),三是“旱苗法”(把痘痂磨成粉末,吹入鼻孔),四是“水苗法”(把痘痂细细磨成灰,用水调匀,再用棉花沾了塞入鼻孔)。康熙很推崇人痘接种术,极力把它引入皇宫。清朝对预防天花是很重视的,还有专门负责种痘的职官。

十七世纪以后,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方法不仅遍及中国各地,并且也传到了海外。一般认为,中国的人痘接种术是1688年俄国医生来北京学习种痘后,经俄国传到土耳其和北欧,后又由土耳其,经当时英国驻土耳其公使的夫人蒙塔古传到了英国。

那么,在琴纳之后,人类为应对天花,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呢?

张大庆:在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术之后,实际上牛痘和人痘这两种接种方法是并存的,直到184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承认牛痘苗是更为安全的预防天花的方法之后,人痘接种才停止。

牛痘接种术最早是何时传入中国的,迄今尚有分歧。我国近代医史学家王吉民和伍连德认为,牛痘接种术的传入有三条途径:最早是1803年6月在中国的东印度公司收到一封来自印度的孟买总督的信,他希望看到在印度已推广的牛痘接种术也应用到中国,中国的东印度公司在同年10月收到了他于8月送出的疫苗。但经过长时间的运输,疫苗已失去了疗效,接种试验没有成功。第二条途径,是在北京的俄国大使馆的医生雷曼(Rehmann)在1805年曾为一些蒙古儿童接种过牛痘,但是他的接种工作影响不大。第三条途径是1805年春季,在澳门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医生皮尔逊推行的牛痘接种。

在传播牛痘接种术中最重要的贡献,是《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一书的刊行。此书的译者斯当东是1793年抵达中国的。1792年,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Earl G. Macartney)以特使身份来中国洽谈中英缔约通商事宜,使团成员包括外科医生巴罗、参赞斯当东和斯当东十二岁的儿子乔治?斯当东——他也就是《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的译者。乔治?斯当东是在这一趟来中国的航行途中,向船上的两位中国教士学习中文的。小斯当东聪明好学,很快就能说流利的汉语并能写中文。后来,在觐见乾隆皇帝时,他是使团成员中唯一能用中文交谈的人。

而牛痘接种术在中国的推广,应该归功于前面提到的皮尔逊医生的努力。他的全名叫亚历山大?皮尔逊,是一名外科医生。1816年2月,他在“呈国家疫苗局的报告”中介绍了将牛痘接种术引入中国的过程。他培养了一位名叫邱熺的中国助手。牛痘接种术也得到广东十三行洋商的支持。洋行商人合捐数千金于洋行会馆,委托邱熺种痘。1817年,邱熺写了《引痘略》这本书,运用中医医理来解释牛痘术,这样一来,牛痘接种术就被更多中国人接受了。

自1977年10月25日在非洲的索马里发现最后一个天花病人之后,天花在全球绝迹。我们是如何做到彻底消灭天花的?

张大庆:1940年,冷冻干燥法的发明解决了疫苗保存问题。1966年,第十九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了在全球根除天花的号召。1967年的调查表明,除北美和欧洲之外,天花在亚非拉各大陆都有流行,估计每年有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人患病。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了专门的天花根除委员会,负责协调各国的天花根除计划以及提供技术与经济支持,各国政府也积极配合,广泛开展疫苗接种,通报疫情。经过全球各国的齐心协力,到1973年底,天花仅限于印度次大陆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一角。1977年10月26日,大天花的皮疹出现在索马里的Ali Maow Maalin的皮肤上,这是天花的最后一个病例,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例自然发生的天花。1979年,全球天花根除证明委员会正式宣布了这一疾病的消亡。人类通过用疫苗预防天花获得了胜利。自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起,全世界的医学工作者经过一百八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在全球范围内根除了天花。1980年第三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宣告,天花已被完全消灭,人类终于彻底征服了这一病魔。

在您看来,大型传染病有可能最终被人类消灭,就像消灭天花一样吗?还是说,传染病会如影随形,始终伴随着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

张大庆:天花是迄今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根除的唯一疾病。目前人类正在通过“计划免疫接种”努力消灭脊髓灰质炎,已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尚未完全根除。白喉、麻疹、猩红热、伤寒、霍乱、鼠疫等传染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彻底消灭传染病只是人类的美好愿望,由于许多传染病的病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很难完全控制。消灭天花只是一个特例,因为天花病毒只能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因此控制了病人,采取有效的预防接种和隔离措施,就能取得显著的成效。但其他的传染病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实际上,除了老的传染病之外,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又出现了许多新发传染病,如埃博拉病毒病、马尔堡热、艾滋病、SARS等,威胁着人类健康。此外,原有的一些传染病,如结核病、性病等因耐药性的增加而出现了复燃现象。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新发现的传染病已有了三十多种,其中的一些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对艾滋病、疯牛病、埃博拉病毒病、西尼罗病等传染病目前都还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虽然这类疾病相对于慢性病来说只是少数,但它们对病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所以,人类依然面临着传染病的巨大挑战。人类社会活动的日益广泛,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如开拓荒地、砍伐森林、兴修水利、探险旅游等,一方面,原来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许多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它们或改变其遗传特征而适应新环境,或迁往新的寄居地,这些变化都可能产生对人类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流动次数的频繁,也必将造成有利于接触新疾病和加速疾病传播的后果。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病、慢病毒疾病等新的病原体引起的新传染病,就是充分的证明。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工业化过程也会为新传染病的出现提供机会,例如,食品供应的全球化可能会导致某种地方性传染病转变为流行性传染病,输血、血液制品及组织器官移植造成的肝炎和艾滋病感染,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株的出现等,都提示人类应当关注技术应用中的负面效应。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常常不平衡,贫穷国家和贫困地区性传播疾病、结核病、疟疾等老传染病死灰复燃,并由此播散到其他地区,这些都是导致艾滋病等疾病广泛蔓延的重要原因。人类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造成新传染病流行的因素之一。

传染病远没有到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虽然在现代社会传染病的疾病负担整体上看是在逐渐减少,但在特定时段和特定环境下,传染病的疾病负担,尤其是社会负担可能是巨大的。突发性传染病对个体和社会的冲击力和危害性是难以估算的。因此,人类应当充分重视慢性病时代的突发性急性传染病问题。

我们应该从过去的传染病历史中汲取怎样的教训?

张大庆:在传染病控制过程中,政府的公共职能是非常重要的。最新疫情的发布,采取强制性隔离、检疫等严格措施控制传染源,防止疾病的蔓延,都是必不可少的。传染病预防中的重要一环是改善社会的卫生状况,国家可通过卫生立法和制订各种卫生法规来促进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历史的经验证明,传染病的防治,仅凭生物医学的措施是难以完成的。即便许多传染病已有了非常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但在一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受到种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仍然是相当艰巨的任务。因此,正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所指出的,不发达国家的传染病防治需要两个突破:技术突破和社会突破。而且,“社会突破是决定性的”。

最近禽流感的流行,使得人心惶惶。传染病总是和恐惧相关联。 张大庆:当原因不清楚的时候,就容易引起恐慌。回想一下SARS的爆发,一开始我们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所以特别恐惧。所谓恐惧,还是害怕未知和不确定性。现在我们对禽流感的了解,与SARS相较而言,是更加清楚的。既然对它的特征有了解,疫情一旦出现,我们就有办法来控制。其实现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公众对疾病本身不清楚,大家老是担心疾病会不会大规模爆发,到处都是小道消息……要战胜疫情,我们首先需要战胜的是无知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ZhangDaQing/2013_04_15_139218.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上海书评 | 责任编辑:晓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影随形的幽灵
传染病与人:不会终结的战役
传染病的历史告诉我们 -韩启德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逆袭
历史上重大传染病的始与终
踏着传染病的脚步,人类历史一路走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