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如何培养聋生面对 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激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聋生面对

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激能力

范晓丽

禹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身心健康是聋生不断提高自我、促进个人成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保障。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对外界信息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心理素质较差。一般而言,当聋生遭遇突发事件使其感到手足无措、难以解决时,生理、心理平衡就会被打破,他们的生活会受到影响,内心会出现紧张不安。突发性事件来临时,会影响到其心理,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拥有安全自救自护知识是聋生必须要掌握的, 进行安全自护教育是当下的实际要求,也是聋生自我生存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采用一些必要的措施或方法对聋生进行教育,增强其面对校园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与自护能力。

关键词:聋生 突发事件   应激能力培养研究  

怎样培养聋生面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激能力,对我们特殊老师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尤其是面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激能力与自救自护的知识是聋生的薄弱方面,除了校园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识,聋生知之较多,其它突发事件知识明白较少,有些几乎是空白。那么教师如何培养聋生在校园突发事件中的应激能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聋生面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 提高聋生的预防能力。

首先教导学生明确一些常见的校园突发事件有哪些,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消防、地震、校园欺凌等校园突发事件;一旦这些突发事件来临时,怎样快速地作出反应。搜集应对校园突发事件常识与自我保护常识资料,组织聋生共同学习;

其次,学校组织一些教师汇集整理一些突发事件的手语手册或编写应对突发事件的绘本,组织聋生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突发事件, 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提高聋生 的预防能力。另外,学校利用主题班会讲解有关突发事件的课程。组织聋生共同学习,将应激观念汇入生活和课堂教育教学中; 从校园日常生活中培养聋生养成较强的敏感性,能够从各个角度觉察校园突发事件存在的隐患,学会怎样去防护与处理。

二、创设安全的校园环境。

首先,要精心创设安全的校园物质环境,对于易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积极引导聋生讨论交流、并亲自设计标记,张贴在醒目处,以提醒聋生注意安全,如:在楼梯口贴上靠右行上下楼梯靠右走的标记,拐弯处贴上标记提醒学生慢步走等。

其次,要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聋生较常人敏感,他们看到成人焦虑会跟着担忧,引发害怕情绪,因此教师要经常 面带微笑、拥抱聋生等,特别是低段聋生,经常给他们情感上的安全。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一味训斥、制止,而是跟他们一起讲解讨论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如何减少或避免危险的做法等,让其自己总结最基本的安全行为规则,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三、取得聋生家长的密切配合。

在培养聋生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激能力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成效。因此,有必要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明确培养孩子应对校园突发事件应激能力的意义,以及需要配合的事项。同时,定期开展家校合一的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安全知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专题教育活动课。例如:防震演练、消防演练、新冠肺炎疫情演练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利用班级微信群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培养聋生自我防护能力的相关方法、技巧等。此外,还可利用一些火灾图片或案例,让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生命的宝贵。

四、利用多种方式开展校园突发事件应激能力培养教育活动。

1.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图片视频

现代网络资源丰富,我们利用一些图片或视频,通过手语讲解,引导聋生通过观看、小组讨论总结出自救自护的常识。包括:地震、用电、消防等安全常识。例如:在消防安全主题活动中我们利用网上火灾发生时的实例,引导学生观看并讨论:视频上发生了什么灾难,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有的人在火灾中能够生存下来?发生火灾时应怎样逃生等。在地震防护主题中,我们将学生带到科技馆,让学生亲身体验地震波带来的危害,观看搜救队员认真搜救的场面,增强自护自救意识,主动学习防范知识及自救方法,提高心理应激能力。学校定期开展一系列自救自护的演练活动,善于在活动中创设情境,让聋生将所学知识在演练过程中加以运用,从而提高聋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2.从校园日常中引导教育

以学校监控调出学生在校园日常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表现为例视频,引导学生集中观看讨论,加深印象,提高应激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校园的日常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组织学生交流: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应怎么做?提高聋生在校园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自护能力。在引导过程中,聋生通过亲身体验不安全因素,应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汇集整理或创编聋生面对突发事件时应对方法的绘本

绘本图文并茂,贴近聋生心理特点。聋生兴趣浓厚,很喜欢读,我们根据主题需要,在网络上整理了一些适合聋生的绘本,里面有常见的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方法。聋生根据绘本进行直观形象的表演,并且交流,掌握了方法,加深了印象。如:防地震绘本《地震自救我知道》,通过阅读让聋生了解地震来临时的预警以及在家里、在学校等的逃生技巧,增强地震自救知识,提高应激能力。  

4.开展演练活动 

为了巩固聋生在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高教育中获得的 安全知识,我们开展了一些模拟演练,以增强学生的自护技能。例如:为了让聋生掌握在火灾中的逃生技能,我们开展了消防逃生演练。在演练中教师扮演消防救护队员,练习怎样使用灭火器,学生扮演在火灾现场逃离的人,练习一些自救自护技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蹲走等。在防校园欺凌的主题中,我们聘请警官来为聋生讲解,学校教师当翻译,模拟高年级欺负低年级学生,在演练中练习怎样机智应对高年级聋生的某些语言、心理及身体暴力,并懂得寻求帮助和宽容他人。在防地震演练中,我们利用警报,师生在演练中学会了防地震的知识。

5.培养聋生自身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干预。

第一,利用心理健康课堂给聋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对聋生进行心理疏导,调节聋生自身的心理,加强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在公共突发事件背景下,对聋生进行心理咨询极为重要。因为聋生受人们的心理波动更加剧烈、恐惧心理更加深重,他们特别需要心理调节。例如: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来临时,正常人面对疫情出现了焦虑、恐惧、慌乱等一系列应激反应,聋生由于听力障碍、新型手语的出现和大部分家长无法使用手语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他们只是听凭老师和家长要求,居家生活学习,对新冠肺炎的危害及防护措施仍旧懵懂无知,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几个月下来,大部分聋生因为长期封闭家中,变得紧张、焦虑、恐惧、消沉,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开学后,对于疫情中学校新的管理模式,在课堂学习、校园日常生活中又产生了一系列应激反应。首先是疑病和焦虑,无法分辨谁是携带者,安全感急剧下降,有些学生偶有咳嗽,就开始怀疑自己感染了病毒;其次是恐惧和抑郁,无论在课堂中还是生活中,每天佩戴口罩,和同学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恐惧情绪油然而生。有些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正常的睡眠和饮食,产生了抑郁情绪。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师采取控制呼吸法,战胜突发事件恐惧,宣泄了不良情绪,借助使用想象放松技术,采取行为阻断法、 逐级暴露法来克服聋生恐惧心理。第三,突发事件使聋生容易处于集体恐惧的心理阴影下,及时的介入式心理干预和疏导可以有效地控制群体的负性情绪和非理性行为,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也可采取团体辅导的方式,即将具有共同心理问题的聋生集合在一起,大家共同做一系列的心理游戏,让他们产生心理共鸣,及时消除心理恐惧和焦虑。

参考文献:

[1]刘志军,小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救能力培养方法探究[].中国校外教育,2018(12):51.

[2]侯桂克.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齐媛媛,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7.

[4]张欢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7.

[5]彭学君,李志祥,李彭城;学校危机管理预警与处置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04期

[6]王力彬;校园突发事件的成因与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5期

[7]贾斌昌;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黄典剑、李传贵;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M〕.北京:冶工业出版社,2006计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tejiaomengzhuli

抖音号:特教梦

今日头条:特教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防暴恐演练
?打造平安校园安全是天---原平市第四幼儿园防踩踏演练落到实处!
安丘职教举行防踩踏演练
地震逃生演练总结-大汪中学-搜狐空间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
2017年地震应急演练工作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