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虚搞不好?脾虚有5种类型,请对号入座

广东的一位妹子这样说:我是典型的脾虚,用了很多中医方法,吃过健脾丸,用过参苓白术散,还吃过归脾丸,可是身体几乎没有改善,依然脾虚。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真的是脾虚,按理说,或多或少会有点效果,为什么她就没效果呢?后来,我问了她一些深入的问题,发现她还真的是脾虚,从小就脾虚。

根据她的身体特点,我推荐她吃一段时间小建中汤看看。一个月后她来反馈,说这次喝小建中汤的效果还不错。原来调理一个脾虚这么难,要找对适合自己的方法,还真不容易。

脾虚只是一个统称,如果细分的话,可以分很多类型。如果没有对上自己的号,也是不会有好效果的。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脾虚,我先打个比方。

脾虚,简单来说,就是脾脏消极怠工了。它为什么消极怠工?假设脾脏是一个人,他消极怠工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昨晚熬夜打游戏,也可能是今天没吃早餐,也可能是跟同事闹不愉快,还有可能准备跳槽了。。。等等一大堆原因。

我们想要脾脏恢复工作,同样的道理,应该找到深一层的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中医这里,通常有2种思路解决脾虚。第一种叫补脾,第二种叫健脾

什么叫补脾?所谓的补,就是往里面加东西。一个人早上没吃早餐,所以他没力气工作,这时候你让他吃碗米饭,填饱肚子,这叫“补”。

什么叫健脾?所谓的健,简单来说就是改善环境。办公室里乌烟瘴气,同事之间勾心斗角,导致他不能好好工作,这时候应该改善工作氛围,这叫“健”。

简单来说:

往脾脏里加东西的,叫做补脾。

改善脾脏工作环境的,叫健脾。

脾虚到底有哪些类型呢?我给大家总结了5种,大家可以自己对号入座。

第一种,脾寒证。你可以理解成:土壤太寒了,寸草不生。脾寒的人,会有这些表现:

1.脾寒的人,稍微吃点冷的,就拉稀,吃什么拉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脾本来就寒,就更受不了寒凉的食物,寒凉食物一进来就让脾脏死机了,这些食物在身体里运化不了,只能从肠道排出。

2.脾寒的人,小肚子冰凉。中医观念里,脾主少腹,脾里面有寒,所以脾寒的人小肚子摸上去冰凉的。

3.脾寒的人,总是容易肚子痛。中医观念里,寒则凝,凝则不通,不通则痛。所以脾寒的人容易肚子痛,一开始痛就要上厕所,上完厕所就不痛了。因为大便把寒排出去了,压力释放掉了,就不痛了。

4.脾寒的人,容易五更泻。有些男性是一过性生活就容易腹泻,也是说明脾肾里有寒湿。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早晨的时候,人的阳气要从底下往上升起来,而你的脾脏里都是寒气,没有阳气来往上升。升不起来,肠道里的浊物就要往下降,所以就腹泻了。

脾脏里太寒了,最关键一步,就是要把寒气祛除掉,把寒气排出去了,就是在改善脾脏工作环境,就是在健脾了。最推荐的方子是:附子理中丸。

扩展阅读:附子理中丸

第二种,脾湿证。你可以理解成:土壤里水太多了,庄稼被水淹死了。脾脏,是喜燥而恶湿的,脾脏喜欢干燥的工作环境,讨厌潮湿的工作环境。养过花的朋友深有感触,花不能浇太多水,浇水太多就把花养死了。

我们大家经常喜欢说的“脾虚湿重”,实际上他们是互为因果的。脾虚运化不掉水湿,就会导致身体湿气重。脾脏里水湿太多,脾脏就罢工,表现出来就是脾虚。

脾湿的人,有这些表现:

1.脾湿的人,嘴巴里总是感觉乏味,不想喝水。为什么呢? 因为脾里面已经有很多水湿,身体不需要水,自然也不再想喝水。

2.脾湿的人,身体容易浮肿水肿。 因为脾主运化水湿,脾脏自己都被水掩了,身体里的水运化不出去,水湿泛滥,就成了浮肿水肿。

3.脾湿重的人,容易肚子胀。为什么呢? 因为脾被水湿掩盖了,脾脏的气机都流通不起来了,气就会堵在里面,气堵住了就容易肚子胀。

4.脾湿的人,还容易头晕。有种病叫做美尼尔氏综合征,也是因为脾里面水湿太多的缘故。为什么呢? 因为脾主升清,升上来的清气供给头部。如果脾脏被水湿掩盖了,这清气就上不来,就容易犯晕,就会出现美尼尔氏综合征。

5.脾湿的人,舌头还胖大有齿痕。为什么呢?舌头也是一块肉,肉泡水里就会发泡变大,舌头变大之后,跟牙齿挤压,就形成了齿痕。

脾湿的人,最推荐的方子苓桂术甘汤。

扩展阅读:苓桂术甘汤

如果不想喝汤药,还可以用艾灸。

艾灸祛湿三皇穴:地机,三阴交,阴陵泉。

第三,脾精不足证。你可以理解成:土壤太贫瘠了,庄稼长势不好。农民伯伯都明白一个道理:土壤要肥沃,才能长出好庄稼。养脾胃也是同样道理。

脾精不足的人,没有什么明显症状,能吃能睡,就是不长肉,气血也不足。

广东的那位妹子,从小脾胃就不好,就是土壤一直是贫瘠状态。要解决土壤贫瘠的问题,要去施肥,而那位妹子用的方法,都是在改善土壤环境,本来应该要补脾的,她却用了健脾的方法,所以没效果。

土壤贫瘠了,就得施肥,也就是补补身子。很多人理解的补身子,就是吃大母鸡,吃鱼吃肉。对吗?不是这么简单的。吃进去的营养,要经过脾胃吸收,才能转化成气血。现在的人,不缺营养,缺的是把营养变成气血的能力。

脾精不足的人,最推荐的方子是小建中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类脾胃虚弱 应该【补脾】还是【健脾】
脾虚的人请注意,搞清楚自己是哪种类型脾虚,不然会越补越虚!
脾虚了,不用慌!此物每日喝3杯,养脾健脾,脾脏日渐强壮
同样都是调理脾胃,但有一种是补脾,另一种...
脾虚不能瞎补,老中医说,脾寒得散、脾湿得祛、脾精不足才要补
脾虚不能瞎补,脾寒得散,脾湿得祛,脾精不足才要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