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沪说 | 旧上海十座已经消亡的雕像/纪念碑 下

沪说·第144期

癸卯·秋分

上期说到旧上海已经消亡的雕像以及纪念碑,那些主要都曾经陈列于外滩附近,因此有许多人曾经目睹过它们曾经的风采。但今天说的五座雕像或纪念碑就散见于上海各个地方,背后也都有它各自的故事。

六、李鸿章塑像

说到洋务运动,首当其冲者就是李鸿章。李鸿章与曾国藩一同剿灭太平军之后,逐渐进入朝廷的核心层。也见证了晚清在覆灭之前的短暂中兴,但一切均在他的晚年成为泡影。尤其是甲午一败在日本签署马关条约时还曾遇刺。庚子之乱之后,在风烛残年还要替清廷收拾残局,背负骂名,最终在1901年郁郁而终。虽然,李鸿章一生充满争议,不过当时人们还是对他有所纪念。

例如在上海、南京都有李鸿章的祠堂,纪念他的一生。而在上海的李公祠其位置就在今天的徐家汇,他所参与创建的南洋公学就在附近,建造年份约在1904年,在其祠堂之前,又有“好事”的外国人为他塑了一尊像。

落成之时,上海的外侨纷纷到塑像前表达对李中堂的敬意,毕竟李鸿章是这个神秘古老的东方大国,在当时非常鲜有的有明显个人色彩,又有权力可以影响中国的人物。

这张照片说是在上海Bubblingwell Road即南京西路,但可能是写错了,李鸿章塑像在海格路(华山路)上。

清朝覆灭之后,李公祠实际也失去了实际政治功能,但李鸿章塑像据说一直保持到解放后,终因为不合时宜而被拆除了。李鸿章塑像虽然不再,但李公祠的建筑保留了下来,1912年起作为复旦公学(1917年设立大学部),1922年大学部迁往江湾今校址,这里就成为复旦中学的校址——直至今天。

令人颇感唏嘘的是,复旦大学和复旦中学,虽然曾为一校,但岁月把他们分开了,几十年后,复旦大学已经成为上海地区的头号名校,其后来的复旦附中,虽然其诞生带着许多红色使命,有着一些奇怪的曾用名,但也在岁月中渐渐成为上海高中的“四大”之一。而留在西南角的复旦中学逐渐泯然于众校。

七、环龙纪念碑

环龙纪念碑照片较少

老卢湾最有名的公园当属复兴公园了。复兴公园周围,思南路,雁荡路,南昌路,复兴中路,重庆南路围个圈,头皮倔一倔,也敢说是上海No.1的好地方。

上海人都知道复兴公园里有个马恩雕塑,不过那两位大师的雕像历史并不长。原来这里是环龙纪念碑。

环龙应该在此前的文章中聊到过,他是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一次飞行表演中,他遭遇飞机故障,本有机会跳伞逃脱,但因避免飞机坠入闹市,造成太大伤亡,而选择与飞机一起坠毁于没什么人的跑马场中心。

如果不是这次事故,也许环龙就像其他不知名的外国侨民,或病死于他乡,或安魂于故土,但他的殉难方式让上海永远记住了这个名字,雁荡路以西的南昌路曾经就叫环龙路。在法国公园里也设立了他的纪念碑,纪念他英雄而短暂的一生。据说,一直到孤岛时期,都能见到一位像是环龙夫人一样的女士,每年在他的忌日在纪念碑前放上一束鲜花。

据说环龙纪念碑是在上海租界沦陷之后被拆毁的。并且再未恢复。

八、卜罗德铜像

说起法国巡捕房,好像是上海租界时代一个必不可少的黄金配角,任何租界里面的大事,少了法租界巡捕似乎都少了些什么。麦兰(Mallet)巡捕房管辖的是最早的法租界地界,应该算是法租界巡捕房最资深的一位。解放后,这里成了黄浦区公安局所在地。

而在麦兰巡捕房大楼前的小广场上曾竖立者一座可能是上海历史最早的塑像,卜罗德铜像。卜罗德(Admiral Auguste Léopold Protet)是一位法国海军将领,19世纪50年代,他被任命为法国驻塞内加尔的总督,参与建造达喀尔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他随军来到中国。

虽然作为英法联军的一员,他与清廷是交战对手。但是由于战后清廷改变外交策略,开展洋务运动,卜罗德又被清廷雇佣以平定当时颇为棘手的太平天国运动。不过卜罗德没有想到,在今天奉贤南桥附近的一场战斗中,他被炮弹击中,不幸殒命他乡。

不过卜罗德并未被当成侵略者,而是被当成当时的一个战争英雄来纪念。在他战死的南桥镇,一位富商为他修建了一座天主教堂,是为“南桥无原罪始胎圣母天主堂”,但更有名的是它的别称——卜罗德祠,这个名称和建筑一样都是中西合璧的,今天南桥新建中路550弄小区内能看到这座教堂。

而当时法租界当局自然也会隆重纪念这位法国同胞。卜罗德像原先的位置在麦兰巡捕房的内花园里,当时巴夏礼和赫德也都健在,卜罗德的塑像很有可能就是上海地界上的头一个。1933年,因为麦兰巡捕房的扩建,铜像也被移动到了新大楼的前面。今天,很少有人能说清卜罗德铜像的下落,就像卜罗德说不清楚他为什么在上海送了命。

九、英士纪念塔

旧上海除了租界十里洋场之外,商业稍微发达的地方也是很多。其中老西门一带向来是商贾云集,摩肩接踵的地方。这里毗邻租界,地势又比城里开阔,拆除城墙之后,交通更是四通八达。

在今天复兴东路与人民路/中华路的十字路口,其实是有一条西南-东北向狭长的分隔地区,北至方浜中路,南至复兴东路,这一段的马路比其他部分的人民路都要宽。出现这个分隔地区主要因为这条路也是法租界和华界的分界路,曾经有过路权和警察权的冲突。

分隔地区沿街两排自然也是各家商贾,所以这条马路简直就是四面商家,足见当年老西门商业的繁盛。在这个分隔地区的北端曾经有座塔,叫英士纪念塔。

被纪念的人叫陈英士,但他更有名的名字叫陈其美,他是国民党创党元老,擅长策划暗杀,却最终死于刺杀。被刺那一天是1916年5月18日,这在北伐胜利后的国民党政府看来是必须要大大纪念的“革命殉难日”。国民党最初一口气宣布了28个此类革命纪念日,后来可能觉得是实在太多了,减少到18个......陈其美殉难日降格为党内纪念日。

孙中山与陈其美遗体合影

陈其美为蒋介石的革命领路人,二人与我们曾经写过的上海1928年建市后的第一任市长黄郛,同是誓盟的兄弟。因此,黄郛在主政上海后就提议建英士纪念塔,但很快他就卸任市长,并且追随蒋介石下野而暂别政坛。但建塔的事宜并未搁置,在浙江同乡张群的上海市长任内,陈其美的纪念塔终于落成了。当然,这座纪念塔不可能造在上海市政府当时未能管辖的租界内,不过在闹市的南市老西门,法华边界上为其竖起一座纪念塔,也足以显示对革命前辈的崇敬。1949年后,因陈其美和其代表的政治主张和背景与新政权背道而驰,英士纪念塔被拆除。

十、跑马场两座石翁仲

这第十处有意思了,因为它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到何处去了。因此这一段也参考了一些二次创作,因为第一手的资料确实不太多。

石翁仲,大名叫石像生,“像生”故名思义,不是给活人用的,而且也必须是尊贵的逝者才能享用的墓地规制。按照其生前的品级,给予一定数量的造像,陈列于其墓前神道两侧,著名的如明十三陵的神道,明孝陵的神道上都有文官、武将、宦官、马、狮子、神兽等造型的石像。

上海跑马场,来来往往的都是赌性十足的江湖客,他们活得百无禁忌,却见神就拜,好像多磕几个头就能当头鸿运。话说大家熟知的上海跑马场其实已经是跑马场的第三处选址了,但是在征地中遇到一个节妇的墓地,意外成了钉子户,跑马场也不是非要把这个地方铲平,于是运营方灵机一动,索性把这改造为中国灵异文化体验点,他们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对石翁仲,就放在跑马场里面,和这个不肯搬走的墓地倒也般配。

这对石翁仲据说是从三国名将陆逊的墓前挖来的,但陆逊的墓在哪儿也没人知道,又有人说是从明代上海出身的名臣陆深(陆家嘴据说就以陆深家族得名)的墓前找来的,但实在没人说得清楚。

图中可见马厩在今南京西路的北侧(照片左侧)门口可见有石像。

后来,可能运营方也逐渐本土化了,对中国文化了解多了,觉得这石翁仲确实很别扭,就把它们发配到马路对过,也就是今天上海历史博物馆对面,跑马场马厩的大门口当起了门神。但这一当门神,却引发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跑马场本来就是赌字当头,买马的人都信运气,需要运气女神的眷顾,而且此时流行一种兼具赌博和迷信的打花会活动,许多人听说这对石翁仲有非常神力,因此有人常到这里给石翁仲上香,搞得是乌七八糟。时间大概是抗战胜利后没多久,上海市长吴国桢决定“痛下杀手”将两座石翁仲“请走”,据说是宋公园(宋教仁墓,今闸北公园),但是建国以后,民国老公墓悉数尽毁,因此这两座石翁仲不知所来,亦不知所去也。

有人说松江方塔园有展览石像生,不知其中是否有这两座石翁仲了。

十座雕像、纪念碑,当然只是上海历史的三千一瓢,但每个故事后面都有着太多的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祝各位读者中秋、国庆愉快!

城事 | 嘉闵线莘建路站与既有莘庄站:莘庄主城副中心的封面

沪说 | 旧上海十座已经消亡的雕像/纪念碑 上

城事 | 直面“易堵体质”,分区分类施策,闵行区综合交通规划发布

沪说 | 那个属于胜利的夏天:1945年7月至9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魔都昔日西式雕塑&中式雕塑石俑记忆
上海旧影录:那些逝去的纪念雕像 · 碑 · 坊(第一集)
上海最早最繁华的马路
跑馬廳對面的石翁仲【圖文】
俄租界纪念塔远望
【图】(旧上海静安寺路)新昌石人何处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