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家院子


在雁门关以北150多公里山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有一个藉藉无名的小村庄,那是我的故乡。村庄很小很普通,没什么存在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种。村庄里有一处破败的大院,坐落在村子的最西头,至少从我记事起就已经荒废,无人问津。
什么东西日子一久,也就见怪不怪。没人问过,也没人说得清为何在如此偏僻的小村庄里会有这么大一处宅子。除了他,全村的窑洞都是土窑、石头窑,只有他是砖窑;只有他,用大块的青石硬化了院坝,上面还刻着精美的花纹;更不用说,还有照壁、门楼、拴马石等等,怎么看,这个小山窝都配不上他那个鹤立鸡群的范,尽管落寞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存在即合理,这处院子定有他存在的理由。带着疑问,我遍查资料终于找到了可信的答案。这处院子的主人原来姓郑,早在清朝初期就是山西和内蒙古交界一带赫赫有名的商人。在民间流传的俗语“曹家的粮食袋铺大路、郑家的银子垒山头、杨家的胡油汇成河、董家的骡驮绕边墙”,就是在描述当时晋蒙边界一带晋商四大家族的盛况,郑家榜上有名,可见实力不凡。
郑家当时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粮油及典当。铺面宏大、气派显赫,近七墩镇就设有六个商号,店铺房屋四十多间,商业资本达十万元(银元)之巨。到晚清时期,分别在七墩镇、大同、清水河、平鲁城等地创立商号,有永丰裕、万盛当、万成当、万全当、万源当、万盛庄、万恒盛、万义恒、源盛店等“万”字头和“源”字头商号,还另有股份经营的字号共二十余个,是当时“房屋上百间、土地几百亩”的“双百户”。
晋商为人普遍熟知是近些年的事,我们有所不知的是,晋商从明朝“开中制”政策实施就开始兴起。当时的山西人,得益于统治者的宽松政策、与游牧民族毗邻的地理优势以及吃苦耐劳、老实诚信的本性,很快在外贸中站稳了脚跟、闯出了名堂。到了清朝,近三百年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更是极大的刺激了晋商的发展,由此进入了全盛时期。以榆次的常家、聂家,太谷的曹家,祁县的乔家、渠家,平遥的李家,介休的侯家、冀家,临汾的亢家,万荣的潘家,阳城的杨家等等为代表,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山西商圈。


当时山西人的生意做遍了全国,不仅垄断了山西、内蒙、北京、天津、河北、青海等北方省市的众多贸易,还远赴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东等地贸易和经商。广州的濠畔街,多数房子是山西商人修建的。“广生远”“广懋兴”“广益义”等实际都是山西人在广州开设的企业。由海上出口茶叶,如运往印尼的茶,都是由山西人在产地收购,运往广州,由潮帮商人从山西商人手中购进再转运南洋的。至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扬州的盐商、江西和福建和茶商以及由长江口出海与日本的贸易,也数山西人最为活跃。
精明的山西人不仅做国内的生意,在对外贸易中也举足轻重。从陆路对俄贸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多个俄国城市,都有过山西人开办的商号或分号。在朝鲜、日本,山西商人的贸易也很活跃,榆次常家从中国输出夏布,从朝鲜输入人参,被称作“人参财主”;介休范家,几乎垄断了对日本的生铜进口和百货输出。从南自香港、加尔各答,北到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莫斯科、彼得堡,东起大坂、神户、长崎、仁川,西到塔尔巴哈台、伊犁、喀什噶尔,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迹。


山西人的故土情结是很重的,不管生意做得多大、走得多远,根永远在老家,即使出生地只是一个小山村,富起来的山西人也从来没有丝毫隐瞒或嫌弃。山西人不管做买卖,还是开票号,本质上从来没有离开过土地,离开那片雄浑厚重、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原,永远对建设家园充满热情。那些显赫一时的晋商家族无一不在不遗余力的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在故乡营建一个终极归宿,有的甚至几代人接续建设,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坚固、庞大、精美、复杂的大院群落。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五座晋商大院,分别是: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长治的申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榆次的常家庄园。此外,晋西南丁村民居、晋东南皇城相府、晋北阎锡山故居等山西民宅各具特色,驰名中外,也大院中的杰出代表。而像我故乡的郑家院子,由于规模较小,在山西的每一个县城都会有那么好几处,数量众多,也就算不上稀奇。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谁曾能想到,如今战火纷飞、贫穷落后的阿富汗也曾是“世界的中心”,它所在的区域曾是东西南北四方文化汇聚的中心,就连欧洲文艺复兴的火种都是在阿拉伯文明中保存下来的(在欧洲遗失的古希腊文明后来从阿拉伯世界回流到欧洲),由此,欧洲才结束了长达1000年的黑暗中世纪,开启了工业革命,整个世界才步入现代文明的社会。
同样难以想象,如今荒凉萧瑟的晋蒙边界,曾经是热闹繁华的重要商道,诞生过无数个诚信为本、以义制利的晋商,而郑家就是其中的一员。郑家院子现在已经受到重视和保护,成为县级文物。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得到修葺和整理,重现焕发新的风采。


在郑家院子的门楼有一块匾额,写着“永远店”。我不知道它的确切含义,但不难猜出郑家人一定想表达“恒久、长远”的寓意,希望生意能够永远兴隆不败。
生意自然不会永垂不朽,晋商的繁荣一定会随着时代的改变没落、凋亡,无法逃脱历史周期律。但晋商的文化和精神却会在民族的基因中镌刻下深深的痕迹,永不磨灭,一如那些几百年屹立不倒的大院,作为晋商留下的珍贵遗产,将永远被后人珍视、怀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名地:太谷
电视系列片《晋商》------书香门第
中国历史“三大商帮”之晋商
山西人多经商的几种解说
文化山西 :盘点晋商中的“七大世家”
文化山西:盘点晋商中的“七大世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