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述说·高雪芳丨风雨飘摇,以爱待之:跨越半世纪的弹词情缘
【看苏州 文/姚萌 陈楚珺 顾佳丽(实习)】

姑苏雅韵-昆剧、苏剧、评弹

音视频保护传承工程

苏州著名弹词表演艺术家高雪芳

生于1927年,今年92岁高龄。

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成长的高雪芳

一路坎坷,

历史带给她的有苦、有痛,

同时也教会了她勤劳、感恩、知足...

颠沛、流离

1937年,一场“七七事变”

掀开了日军侵华的序幕,

那年高雪芳10岁。

本来在乐局做茶担的高父

不得不带着全家开始漫漫逃难的路程。

家中原本七口人,

可父亲在逃亡过程中还是遭遇不幸;

为了躲避日本人,

当时年轻美貌的高母不方便出门做事,

只能往脸上抹了锅底灰,

在家做团子。

为维持生计,年幼的高雪芳

在书场里卖团子、做门童,

用微薄的收入养活一大家子人。

谁知,这样的经历

竟然让高雪芳因祸得福,

开启了跨越半世纪的苏州弹词缘。

幸运的高雪芳得到了

评话演员潘伯英的赏识,

经由他介绍去了徐家班学艺。

徐家班所收女弟子皆以雪字排行,

比如徐雪兰、徐雪人、徐雪月等,

于是她也拜徐雪行为师,

加入雪字辈,改名徐雪芳。

(1975年 全国曲艺会演)

虽顺利入师门,

但学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师母一直叫我帮忙做家务,

帮三年,学三年,

后来又加入普余社,

实际上师傅克扣日期,

共做了七年半。”

高雪芳说。

七年多的时光,

高雪芳学习起来耐得住寂寞,

虽然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程度,

但她凭借自身耳音好的天赋

以及极强的接受能力,

很快学会了复杂的工尺谱,

直到现在都还能背得出来。

回忆起第一次上台,

高雪芳其实才学了一个月:

“我和师傅拼档说唱《描金凤》、《三笑》,

上台唱的第一个开篇是《刀会》,

记得当时冬天冰冻三尺,

但我们还是不断在练习。”

后来,高雪芳和师姐徐雪兰拼档

开始了跑码头的演艺生涯,

为了把票卖出去,

高雪芳也是挖空心思:

“为了生意好,

每天现编、弹唱当时最热门的题材,

《筱丹桂》连续开篇,

结果和杨莲青敌档,

没想到我们居然天天客满。”

高雪芳至今说起还是兴奋不已。

坚守、克己

解放前,高雪芳是一名个体演员,

1952年2月,她放弃个人利益

加入苏州评弹团,

收入虽比单干时大为减少,

但毫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她

反而把评弹之路越走越宽。

高雪芳说:

“我和汪梅韵拼档《秦香莲》,

和徐雪兰合作《描金凤》,

和庞学庭、徐雪兰三档说《四进士》,

都非常走红,

最多一天演7场,

听客坐着三轮车追着我们听,

就和现在的追星族差不多。”

后来,高雪芳与金声伯等人

一起被调入江苏省曲艺团,

团里剧目种类繁多,

徐州琴书、相声、扬州弹词、评话、

河南坠子等应有尽有。

“在江苏省曲艺团的那段时间

可以说非常充实,

周一至周五是汇演,

双休则是招待演出。”

高雪芳说。

(1983年在无锡泰山书场与曹啸君演出)

虽然演出曲目多样,

但其中与曹啸君老师合作的

《白蛇》是最为脍炙人口的,

曹啸君因故和杨乃珍拆档,

后与高雪芳合作。

谈及与第一次与曹老合作演出就录音,

高雪芳坦言:

“其实一点也不紧张,

听客听不出我是第一次说;

不过略有遗憾的是初次说,

还没进入情绪,

后来越排越有感情,

等排到‘端阳’一折时,更入情了,

可惜没有继续排了。”

一切进入正轨的高雪芳

常常参与招待演出,

为不少中央领导人演出过。

“50年代在锦江饭店,

一共有三个单位:

省昆剧院、锡剧团、省评弹团,

当时的刘少奇主席唯独点我演唱《宫怨》。”

高雪芳说,

“在中山陵,我和省歌舞团的同志

一起教首长们跳交谊舞,

我本身就是个舞迷,

在台上说好书、扔下琵琶,

又跳下书台去舞厅里跳上几圈。”

在弹词路上,

高雪芳觉得自己很幸运:

“我的几位搭档中,

庞学庭三弦、说表出众,

师姐徐雪兰创作功底深厚,

曹啸君老师说表绝佳,

他们都给了我很多帮助。

另外,曾经的文广局局长钱璎一直在我

困难的时候支持我。

还有我说的很多书《梅花梦》、

《秦香莲》、《孟丽君》等都是

苏州评弹团的老团长潘伯英创作的。”

高雪芳遇到的“贵人”很多,

每一位都被她深切记在心里,

一颗诚挚的感恩之心,

让高雪芳走得更好、更远。

(左起 记者 高雪芳 朱雪琴 汪梅韵 林娟芳 )

演出经历颇为丰富的高雪芳

也为评弹教育事业倾注心血,

80年代,她特地去苏州评弹学校

专门教学她最熟练的《秦香莲》一书。

高雪芳先后还曾收过不少学生,

之后11个学生全部转业,

只有她自己还在默默坚守。

虽然已经92岁高龄,

但是她仍然心系评弹事业:

“如今的评弹发展有些萧条、

缺乏竞争力,

要想发展好评弹,  

还是要抓好长篇、以说表为本,

踏踏实实下苦功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备忘苏州评弹的一些术语
弹词名家吴迪君赵丽芳从艺65周年演出专场【苏州评弹】
吴文化与苏州评弹
【漫谈苏州评弹】
审冠录影?纪念弹词名家徐云志先生诞辰110周年专场演出,精彩片段(高清视频)
盛小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