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才是《红楼梦》中宝钗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谁才是《红楼梦》中宝钗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谁是宝钗心中的白马王子?是宝玉?其实宝钗心中的白马王子并非宝玉,而是另有其人。

    首先要从宝钗戴的金锁说起。这金锁上“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是一个癞头和尚给的,并且告诉薛家“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这一点肯定是事实,绝非有人想像的是薛姨妈造的谣言云云。事实上,这位癞头和尚在《红楼梦》中出现过三次,一次是在林家,要化黛玉去出家去;一次是在贾家,在危急时刻救了宝玉性命;还有一次便是在薛家,送给宝钗八个字和一个偏方。由这些行为来看,这位高僧笃定是一位预知未来的神仙或者“高人”无疑了,他关于宝钗婚姻的预言必须当作谶语来看待。

    那么,薛家在听到和尚的预言之后,做了什么呢?我们知道宝玉有一块玉,这宝玉就是薛宝钗未来的夫婿。但对于薛家来说,大街上佩玉的男人成百上千,不可胜计。茫茫人海之中,他们到底准备把女儿嫁给何人为妻呢?我们且来看书中的叙述: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二则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到,薛家千里迢迢赶往京城,其第一要务是送宝钗待选。简而言之,就是薛家希望把女儿嫁给皇帝——那个掌握玉玺的男人。一旦此举成功,薛家便可望从此重振家业,也不枉那位神仙大哥特地下凡给一次宝贵的指点了。而且,书中透露薛姨妈也跟薛蟠说过宝钗的金锁要有玉的才可配。薛蟠是个男孩子,又不大成器,薛姨妈为什么要跟他说有关妹妹婚事的预言呢?最好的解释就是母子们商量进京选秀的时候提到这一点的。人都是有野心的,如果我是薛家,我也会这样想、这样做。

    薛家从金陵出发的那年,薛蟠15岁,宝钗13岁。路上走了一年有余,到京城时薛蟠16岁,宝钗14岁。截止到书中第八十回,薛家在京城一住三年,选秀之事进展得如何呢?是一直没有参加选秀呢?还是选秀失败、被刷下来了呢?书中对此没有明言,但宝钗实际上一直没有遇上选秀的机会,理由如下:

    1、薛家接到的消息是“亲名达部”、“备选”,进京的目的是“送妹待选”。就是说,薛家进京并非是直接来参选的,而是来报名、待选的。书中并没有说他们进京后马上可以参加选秀,后文也没有交待选秀之事,按常理推算,自然是选秀尚未进行了。

    2、薛家的家在金陵,生意遍布全国,在京一无官职二无府第,其进京的目的有四: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四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望亲、结算、游览的目的早已达到,为什么还久居京城、不肯回家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四个目的中的“送妹待选”还没有着落。

    3、按清廷的规矩,是每三年选秀一次,有时也有某次选秀被取消的情况发生。按《红楼梦》书中的说法,则是“或几年一选,几年一入”,没有明确选秀的间隔。因此,宝钗这三年之中没有遇上选秀机会,也是可能的。况且宝钗在进京两年后遇上老太妃薨逝,朝廷取消选秀也是有合理的。

    4、宝钗才貌双全、德艺俱佳、艳冠群芳、博古通今。如果她有机会参加选秀,相信胜算是极大的,落选则不太可能。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落选,按常理来说作者肯定要有所交待,起码在字里行间会露出一些迹象。事实上,我们连一点这方面的蛛丝马迹都找不到。

    5、关于宝钗进京待选,作者特地加了一段“颂圣”的话,花了不少的笔墨。如果这个情节与后文没有关联的话,似乎不太符合文学创作规律。后文如果直接让宝钗议婚而不交待前事,更不符合作者严谨的风格,而之所以前八十回没有这方面的交待,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宝钗尚未由待选转为待嫁。

    6、薛蝌因为妹妹宝琴虽已定亲但尚未出嫁,故而自己“断不敢先娶亲”。而薛蟠与宝钗的情况与此相同(都是父亲亡故),却出现了宝钗连亲都没有定、而薛蟠已经娶妻的奇怪现象。如果宝钗是在待选秀女,就可以解释得通了,否则无论如何都令人难以理解。

    7、薛蝌、宝琴兄妹父亲亡故,母亲又是痰症,故而投奔到薛姨妈麾下,宝钗、宝琴就成了与亲姐妹类似的关系。且二人年龄相差至少有四岁之多。在长姊尚无着落的情况下,一般人是不会向妹妹提亲的,而书中贾母却想求宝琴做自己的孙媳。以此推算,宝钗应该是有特殊情况的,这种特殊情况就是待选秀女。

 

8、薛姨妈……向宝钗道:“……前儿老太太因要把你妹妹说给宝玉,偏生又有了人家,不然倒是一门好亲。前儿我说定了邢女儿,老太太还取笑说:‘我原要说他的人,谁知他的人没到手,倒被他说了我们的一个去了。’虽是顽话,细想来倒有些意思。我想宝琴虽有了人家,我虽没人可给,难道一句话也不说……”薛姨妈明明有女儿,为什么说自己“没人可给”呢?薛姨妈这段话纯属玩笑,玩笑虽是玩笑,但也需要符合基本的逻辑。自己明明有女儿,却说自己没人可给,去打黛玉的主意,这不符合生活逻辑,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宝钗尚在等待选秀,不可自择婚姻。

    9、薛家以王夫人亲戚的身份长驻贾府,甚至在原住的梨香院改派他用之后仍然没有搬离的意思;薛家特别奉承贾母,贾母又特别抬举薛家母女。所有这些迹象给人的感觉是,两家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薛姨妈是希望借助元春的力量,增加宝钗选秀成功的砝码;贾母则是看中宝钗进宫有望,希望将来在宫廷与自己孙女相互提携。

    由以上种种迹象,宝钗心中要嫁的白马王子其实是紫禁城中的那位真命天子,而不是荣国府里的这位纨绔少年。

    既然薛家无意于宝玉,为什么还要对王夫人等人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呢?显然,这更像是给宝钗进宫造声势的。如果薛家真的看中了宝玉的话,反而不会如此直白地说出这样的话来。既然正大光明地这样说,反而更证明薛家心胸坦荡,根本没有把宝玉的“宝玉”跟宝钗的“金锁”联系起来。贾府上下,除了黛玉总拿这话编派、辖治宝玉之外,也再没人认为宝钗和宝玉是一对儿了。而且,由于薛姨妈说过这样的话,所以宝钗总远着宝玉,其实也是防嫌的意思,也表现了宝钗并没有爱恋宝玉的想法。

    关于元春端午节赐的礼物中惟独宝钗与宝玉的相同,许多人认为这是元春有意成全他们二人。其实这种猜测并无道理,事实上元春与宝钗平生只见过一面,且到这个端午节时宝钗进京还不久,宝玉的年龄又尚小,元春没有任何道理在这个时候要为他们牵线。况且,她如果真有这个意思,以她的地位之尊,完全可以直接说出来,没有必要打这个哑谜给人猜。再者,书中记载贾宝玉看到赐物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由此可见,以前过节下赐礼物的时候都是宝玉与黛玉的礼物相同,规格略高于三春。这只是元春尊重亲戚的表示罢了。那为什么这次不让黛玉的礼物也跟宝钗、宝玉相同?其实元春作为皇宫里一名普通的妃子,心里纵想着把皇上的库给了娘家呢,她做得了这个主吗?只能是守多大碗吃多少饭罢了。因为姑舅亲比两姨亲更亲近,黛玉又是常驻贾府,所以干脆把黛玉与自己的亲妹妹一体对待了。连宝钗本人对赐物之事的感觉都是“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连小心眼的黛玉对此事都没有放在心上,难道贾府里其他人能够体会元春的所谓“苦心”吗?作者之所以特别这样写,一则是再次设置悬念,增加故事的曲折;其次就是设一条伏线、再次强调二宝的“宿命”而已。

    薛家在听到和尚的预言之后,想到的是把女儿嫁入皇宫,而非贾府。在京三年,他们等待的依然是选秀的机会。孰料天不遂人愿,四大家族轰然败落,宝钗选秀之梦终于破灭。在落魄潦倒的情况下,宝钗不得已违背礼制嫁给宝玉。直到这时,薛家才恍然大悟说:唉,再也想不到,原来这金玉姻缘指的就是这个而已啊!

    曹雪芹写《红楼梦》时是按说评书的体例来写的。他故意提早把金玉良缘的结局透露给听众,却让听众眼睁睁地看着书中人物痴心妄想、跌宕起伏、与命运背道而驰,心里替他们干着急又使不上劲,甚至恨不得要冲进书里对薛家说“宝钗命中注定是要嫁给宝玉的,你们别做贵妃梦了!”一直到最后接近结局时,才安排让一切尘埃落定,让读者、听众提着的心都放下来,再感叹一番“因果宿命”。其实这才是作者的创作意图。否则,如果作者既提前让读者、听众知道了宝钗的宿命,又让宝钗薛家也都知道了这个宿命,让他们主动地按照命运的指示去走,故事就变得索然乏味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副册人物猜想之――薛宝琴
《红楼梦》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红楼梦里此人低调又伪善,为了私欲坑惨林黛玉,也害了自己的儿女
读《红楼梦》:宝钗还是有个哥哥好
明知宝黛情深,却有意嫁给宝玉,宝钗故意藏奸?
红楼梦|薛姨妈家的吃食:糟鹅掌、鸭信、酸笋鸡皮汤、碧梗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