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宝玉婚恋的背后-1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楼梦》中,为了贾宝玉的婚姻,以王夫人为代表的金玉姻缘派和以贾母为代表的木石姻缘派展开了一波接一波太极式的明争暗斗,这场斗争变化多端,暗流汹涌,精彩激烈,有时甚至还是非常残酷的。
一、黛钗进府,最初的较量
黛玉到贾府的原因是因其母亲贾敏去逝,贾母心疼外孙女而接进府来照顾。本属正常之事,但其说法就有很多,光回目就有三种不同:脂批本是“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乾隆抄本是“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还有一个版本是“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黛玉一进贾府,《红楼梦》就给我们泼了一头雾水,弄不清楚哪个说法是准确的。说“收养”二字,恐怕有所争议,虽是母亲死了,但父亲当时还在,家还在,又不是孤儿,又不是吃不起饭不能生存,况且又没改林姓贾,充其量算在外婆家生活一段时间而已,怎么谈得上“收养”二字呢?难道说当时就决定一去贾府就再不回来了?难道说当时就知道林如海要死了?抛父说更不近情理,几岁的孩子,何以舍得离开亲人,离开家乡,到一个陌生的远方生活?用“抛父”二字残忍且不准确。相对而言,“惜孤女”之说准确一点,但再爱外孙再惜孤女,总不至于爱惜来超过迎、探、惜三春家孙女的地位嘛,而黛玉一来,贾母就把她安排到自己身边,与视为心肝宝贝、掌上明珠的嫡亲孙儿贾宝玉一起同吃同住,地位明显超过迎、探、惜,这其中恐怕就含有不好明言的深意。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生活真实中的贾政不是贾母的亲儿子,只有黛玉与贾母有血缘关系,若大个家业尽让外人占领,贾母不甘心,所以她一直想让自己的外孙女作未来的孙媳妇,好使自己的血脉在家族中传承下去,所以早早接来与宝玉培养感情,等等。我们且不管哪种说法正确,先来看看书上是如何说的:“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黛玉到贾府后有这样一段话:“那一年我三岁时,听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是好时,除非从此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这两段文字,说了三层意思:一是黛玉按癞头和尚的说法是那里都去不得,黛玉也不愿离家,是贾母和父亲都要他离开家乡的。二是贾母“致意务去。”就是一定必须去的意思。可见不是一般的怜惜疼爱了。三是林如海不但没有父女分离的难舍之情,反而不听癞头和尚的劝告,还力促黛玉离开自己,可见是早与贾家商量好了的。按一般常情妻子死了,父女俩相依为命最为要紧。林如海却一反常情,既说“再无续室之意。”身边有个女儿何尝不好?又说“正好减我顾盼之忧。”女儿走后只能增加顾盼之忧,怎么说是“减少”呢?可见曹公尽说反语。如其是黛玉到了贾府,说减少了林如海的顾盼之忧,那林如海顾盼的是什么呢?对了,很可能就是贾敏在世时就与贾母约定好的将来把黛玉许与宝玉之事了。只有此事,方可称得上减少顾盼。也只有因为此事,方敢违背癞头和尚的告诫而赌上一把。
按常情,宝玉出身在大户官宦人家,生得天庭饱满,地角方圆,最特别的又是含玉而来,自然会吸引一些趋炎附势之辈来打儿女亲家,也自然会在家中引起闲谈议论,更自然会成为贾母和王夫人的话题,两婆媳也自然会谈到各自的倾向。我认为贾母和王夫人在闲谈到这个话题时一定是倾向明显不同,而且是各人坚持各人的,说不到一块。所以贾母才趁贾敏死了,黛玉无人照管为由“务要”黛玉进府,抢占先机。贾母为什么会与王夫人观点不一致,为什么又一定要把林黛玉接进府来作为未来的孙媳妇观察培养呢?我想作为贾母,主要是从维持荣府的稳定格局,平衡府内各利益集团的权力和利益来考虑的,贾母是整个贾府的最高长辈,他考虑事情总会从贾府全局的高度出发。选择嫡孙媳妇是件大事,涉及到将来的权益再分配,贾母当然会按自己的意志来出面干预。我们看在黛玉进府前后荣府的现状:长房贾赦虽然袭了爵位,但没有当官,邢夫人作为长房大媳妇也没管事。当家的是二房贾政的妻子王夫人,贾政还在朝中任员外郎之职,大女儿又在宫中作贵妃,王夫人的内侄女凤姐儿又在王夫人手下当管家,王氏集团在贾府可谓权势冲天。想当初王夫人掌权时,贾府定有过一番明争暗斗。照理一般应是长房当家掌权,无奈贾赦何不娶个大家媳妇,生个当娘娘的女儿?而王夫人则是金陵四大家之一的千金,贾母为了贾府利益和社会关系的需要,毅然让二房王夫人当家作主。当然长房贾赦和邢夫人不会高兴,为了修补与长房的关系,王夫人把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嫁给了贾赦的儿子贾琏。贾母为了照顾贾赦邢夫人的情绪,就让王熙凤当管家,取代原本属于李纨的位子,又怕李纨不高兴,故特许李纨的经济待遇相似于贾母和王夫人。这样王夫人和凤姐共同当家作主,再加上贾琏也在对外管些事情,形成了大房二房共同管理的局面。各利益集团的权势暂时得到相对平衡。谁知这王熙凤是个势利眼,哪边有势就向哪边靠,一心向着姑姑王夫人,倒把自己的公公婆婆抛闪冷落了。贾母看到王氏集团太强了,决定在宝玉婚姻择偶上再不选择王氏家族的人了,所以考虑了林黛玉。再看黛玉入府后,一见到宝玉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宝玉不但有相同的感觉,一听说黛玉没有玉,气得直把脖子上的劳什子抓下来就甩,说林黛玉是神仙似的妹妹。二人一见钟情,言和语顺,很快就进入了贾母预想的轨道。因此,我觉得该回到回目改为“占先机黛玉进贾府”还比较切题。所谓“收养”、“抛父”、“惜孤女”等,只不过是曹公故意用的曲笔,是障眼法而已。
 
黛玉来到贾府与宝玉同往同行,同息同止,整天形影不离,贾母看着十分喜欢,王夫人却慌得不行。王夫人在慌什么?慌的是怕林黛玉把宝玉的心占据了,怕林黛玉把儿媳妇的位子给夺去了。王夫人为什么怕呢?因为在她心里,林黛玉绝对不是儿媳妇人选。她的心思是要使贾府世代都是具有王家血统的人掌权。你看她现在,自己虽处二房,却是贾府的当家人。侄女王熙凤虽是大房的媳妇,但心是向着她的。也只有向着她,才有可能让她在管家的位子上呆下去。别小看了这管家,比县官州官都还强,全府的内务钱粮,金银珠宝,包括上至贾母下至丫环婆子们工资月例,都归她管。正因为王氏姑侄在贾府权势倾天,所以连大房的儿子王熙凤的丈夫贾琏也跟随王夫人而不跟随自己的父母。但王夫人心里清楚,王熙凤再能干,再对自己贴心,那毕竟是人家的媳妇,一旦情况有变或自己失势,焉知她的心不变,按王熙凤趋炎附势的性格,不变才怪呢?所以最稳妥的办法,最长远的打算,就是让自己的亲戚成为自己的媳妇。那么最适合的人选,就是自己亲妹子薛姨妈的女儿薛宝钗,等她与宝玉成婚后,就可以取代凤姐的管家位置,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就是王夫人与贾母在宝玉将来的婚姻人选问题上存在分歧的根本原因。我推测,王夫人在宝玉还很小的时候就与薛姨妈达成了默契,只是知道在贾母面前通不过,加上孩子们还小,没有明说而已,不过大家都在打摸摸牌。贾母早就看出王夫人的心思,就先把黛玉接来,成功地打了个时间差。在这种情况下,王夫人焉得不慌。于是夫妻二人一商量,与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借口薛蟠因人命官司,写信去金陵,“意欲唤取来京之意”,叫薛姨妈赶快带宝钗来贾府。两边都有借口,贾母这边是借口贾敏死了,黛玉无人照顾而接进府来;王夫人这边是借口薛蟠人命官司而唤取来京。奸商就是奸商,你只看薛宝钗来京戴了多少假面具:其哥哥薛蟠因避祸来京不用说了。其二,宝钗来京待宫选,充当皇宫里的才人赞善之类。谁不知道,商人再有钱,在那个时代社会地位也是低的,怎么轮得到商家之女薛宝钗的份呢?再说,宝钗到了京城几年过去了,从来就没有提到过宫选的事,这不是当时扯的谎是什么?是遮羞布!其三,来京时本有三个地方可以住下来的,一是自家在京还有几处房宅可以住,二是薛姨妈的娘家王子腾家可以住,三是其姨王夫人的贾家可住。但是,狡诈的薛姨妈以自家房中没权威长辈看管薛蟠为由,首先把住自家房宅给否决了。临到京时,又说王子腾高升外调了,又把住娘家给打发了。就只剩下贾府可住了。但当薛蟠不愿受管束而提出住自己家时,薛姨妈却说,那你去住吧,我和你姨妈几年不见,我要带你妹子去住几日。一不小心自己就把为了管束儿子的谎言给截穿了。照理说,薛家住在贾府的时间有几次是该搬家的:一次是修大观园时,梨香院被戏子们占了,贾府在修建期间乱翻翻的,房子肯定紧张,又那么忙,你一个客边,京城又不是没有自家房子,老在那里死皮赖脸的呆着干什么?二次是宝玉挨打时,茗烟说是薛蟠惹的祸。既然背了黑锅,又伸辨不清楚,你还有脸呆在贾府面对贾母么?是我早走了。三次是薛蟠结婚,那么大的事,还在人家屋里结婚,自己京城又有房子,说得过去么?四次是贾府内部抄家,宝钗都避嫌搬出大观园,薛家何不借此搬出去?这些,在一般人看来,真是不可理解,但只要你想到薛姨妈毕竟是奸商的老婆,只要一想到薛家和王夫人一心要做成金玉姻缘这一点,一切就可以理解了。其四,宝钗来时脖子上戴了个金锁,说是癞头和尚给了两句话叫錾上带的。我认为这很可能是王夫人信中叫薛姨妈给宝钗搞的一个道具,是用来配宝玉的通灵宝玉的。因为王夫人听见了黛玉说癞头和尚不叫她出门见亲友,黛玉出门了,对黛玉不利。王夫人借用癞头和尚的名片叫薛姨妈如此这般却能对宝钗有利。书中强调宝钗是不喜欢戴首饰的,却偏偏戴了一个金锁而来,这是巧合么?这是有备而来。此事暂且不表,后面我们会专题而论。
黛玉进贾府,接待的人除贾母外就只有,邢、王二夫人和李纨。迎、探、惜三春都是黛玉来后顺带喊来的,王熙凤不知到什么地方打花梢去了,黛玉来了半天才从后院说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宝玉也没在,也未见到贾琏的身影。去拜见大舅,大舅连面都不见,去拜见二舅,王夫人说:“斋戒去了,再见罢。”语淡如水。但马上语意严重起来:“只是有一句话要嘱咐你……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事,我有个孽根祸胎……你只以后不要睬他……若这一日姐妹们和他说一句话,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疯疯傻傻,只休信他。”侄女因母死而来,什么问候安慰的话不说,却把心中最紧要的事说出来警告黛玉,嘱咐了又嘱咐,招呼打在前了,不按我的嘱咐办,以后甭怪我不客气。看来,王夫人对黛玉的到来是有戒心的,不让黛玉接近宝玉的意思非常明显。宝玉去还愿,贾政去斋戒,这肯定是王夫人所为,不可能他们不知道黛玉今天要来,而是知道了有意安排避之。王熙凤也不可能不知道。但她当时也只能听从王夫人的安排。你看她两姑侄说给黛玉做衣裳时演的双簧,完全是蒙贾母和黛玉的。从黛玉进府看得出来,贾府的人,特别是王夫人、贾政等是不满贾母这样安排的。王熙凤此时也只能跟着王夫人跑。有人说贾府是富贵眼,以财势取人,林黛玉家清贫,所以不重视。我说贾府的人不重视黛玉可以,不至于不重视贾母吧?原因不在这里,在于贾府中以王夫人为代表的人 在抵制贾母这一安排,因为这一安排很有可能会把比较简单顺利就能实现的“金玉姻缘”改变得复杂了,困难了,没有多少把握了。从黛玉进府我们看到了贾母虽高高在上,但实权都掌握在王氏集团手中,贾母可能正因为感受到这种表面上被人供作神,实际却左右不了家族重大事件的苦恼,才下决心把黛玉接来作为孙儿媳妇培养,希望有朝一日能把家族实权从王氏集团手中夺回来。
我们再来看宝钗进府,“喜的王夫人忙带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厅,”见了贾母,全家俱厮见过,忙又“治酒席接风”,薛蟠拜见贾政、贾琏、贾赦、贾珍等均已见到,与黛玉拜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贾政马上指了梨香院十来间房子与薛家住,离王夫人和贾母住处很近。薛姨妈每日饭后或晚间便过来。书中写到“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我想,与贾母闲谈是“闲谈”,与王夫人相叙才是实质。叙什么?多半是商议二宝的事以及对付贾母、黛玉和宝玉的办法。书中也写到:“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室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玩。”通过这段描写和以上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钗黛二人入府,各有优势。黛玉是贾母喜欢,宝玉最喜欢,这是关键;宝钗是王夫人喜欢,人际关系又处理的好,博得下人之心。各自的不足,黛玉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群众关系搞的不太好;宝钗是还没有得到贾宝玉对林黛玉一般的友爱。优劣相比,旗鼓相当,势均力敌。这就为后来王夫人和贾母斗智斗勇搭建了平台。
二、薛家出奇招:金玉姻缘。
大家知道,薛宝钗一来贾府,脖子上就戴了一个金锁。据她自己说,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的话,所以錾在上面,可见是后天人为的。而且我认为是临来贾府才制作戴上的。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落草时口内含玉而生的。一个先天一个后天,性质不一样。从锁玉所刻的字来看,两个都并不稀罕,一般的小孩子都爱戴,而且常见的字,什么“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什么“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实际就是民间小孩带的长命锁的一种。但长命锁一般是七岁以下的小孩带,过了七岁就不带了。宝钗那么大了带上是个什么意思?当然通灵宝玉背面还有字,今天不谈。就是这么简单平常的长命锁,薛家人和王夫人为了增强宝玉和宝钗的关系和感情,却绞尽脑汁,导演出了以两个长命锁算婚姻八字的闹剧出来。虽然可笑,却也精彩,且听我道来:话说宝玉因宝钗在家养病,前去梨香院看望她。入门之前无人迎接,却有几个清客相公和管家缠着他要字帖,好不容易摆脱,进了大门,直走到薛姨妈屋里,见薛姨妈正在给丫环们布置工作。待宝玉开口给薛姨妈请了安,薛姨妈好象才发现一样,一把拥入怀中笑说:“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宝玉问:“姐姐可大安了?”薛姨妈道:“她在里间不是,你去瞧,她那里比这里暖和,你那里坐着,我收拾收拾就进来和你说话儿。”宝玉进去问一声:“姐姐可大愈了?”宝钗连忙起身笑答:“已经大好了,多谢你惦记着。”即命莺儿倒茶。三两句过渡性的寒暄一完,然后笑说:“成日家说的你这块玉,究竟未曾细细的鉴赏过,我今儿倒要瞧瞧。”宝玉于是从项上摘下来让宝钗观赏。宝钗边看边念:“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才回首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什么呆?”莺儿说:“我听了这两句,倒象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字?我也鉴赏鉴赏。”宝钗假意推让一番,说:“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錾上了,所以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开排扣,从里面的大红袄儿上将那颗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摘出来。宝玉托在手上看时。一面四个字,共八个字:正面“不离不弃”,反面“芳龄永继”。宝玉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和我的是一对儿。”莺儿马上接口:“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等她说完,嗔他“咋还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哪里来,把话岔开了。
 
我认为,宝玉和宝钗这场通灵金锁之互认场面,既非奇缘,也非巧合,而是事前作了精心安排的八字姻缘算命场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整个过程:宝玉来看宝钗的病,这是薛家意料中的事情。刚走到梨香院,一群清客相公和管家缠着要字帖,这很可能是薛姨妈看见宝玉来了,先支使他们去把宝玉缠着,自己好与宝钗、莺儿如此这般的作好安排。当宝玉走进梨香院,并没有人招呼他,直到宝玉进薛姨妈的屋子,看到薛姨妈正在给丫头们布置活儿呢,假装不知道你宝玉来了。等宝玉给薛姨妈请了安,薛姨妈才一把将宝玉抱在怀里,“我的儿……”表现的既突然又亲热。刚说了一句:“沏滚滚的茶来”。马上又把话扯到宝钗身上,对宝玉说:“他在里面不是,你去瞧,他那里比这里暖和,你那里坐着,我收拾收拾就进来和你说话儿。”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叫宝玉去与宝钗单独相处,自己有意回避了。虽是侄子,但“男女授授不清”这句名言,薛姨妈应该还是知道的,象这种大人主动指使青年男人往自己女儿屋里钻,而自己有意回避的情况,在古代极为罕见。宝玉进宝钗的屋问了病后,宝钗叫 莺儿倒茶,然后话锋一转:“成日家说的你的这块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过,我今儿倒要瞧瞧。”几乎就是命令。宝玉只得惟命是从地解下玉来,宝钗念了玉上的字两遍,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这是叫莺儿发言的信号。于是莺儿说:“我听了这两句,倒象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勾起了宝玉看宝钗金锁的想法,既然话都说到这儿来了,出于尊重,宝玉也要看的,否则就显得轻视人了,而宝玉从来就对女孩子是很尊重的,何况是宝姐姐,更何况是宝姐姐金锁上的字。宝钗深知宝玉的性情,所以才让莺儿说出这话来。宝玉果然上了圈套,竟然赖着宝钗解下金锁来,还自己说出了是“一对儿”的话。莺儿说“这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等莺儿把话说完,便嗔她去倒茶。实际上莺儿这时已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是该退场了。
我们看,宝玉与宝钗在互识通灵金锁“八字”过程中,薛姨妈一直没有露面。“收拾收拾就来和你说话儿”没有兑现;莺儿是三叫倒茶而不动,倒是关键时候把宝钗想说又不好说的话说出来了,哪有丫头被喊了几次都喊不动的呢?这正常么,这不是有意安排的是什么?我认为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演了一出变相的《西厢记》。在这出戏中,崔莺莺变成了薛宝钗;张生变成了贾宝玉,不过这个张生可是被蒙进去的;红娘变成了莺儿拉皮条,书上的标题说:“金莺微露意”,露什么意?就是“露”通灵和金锁是“一对儿”的“金玉姻缘”之“意”;崔夫人呢?就变成了薛姨妈,只不过人家崔夫人还知道礼仪廉耻,对莺莺与张生的私情是消极反对的,而薛姨妈则主动让宝玉往自己女儿闺房里钻,是积极的,处心积虑一心促成。当然这出戏的总导演就不是王石甫了,而是薛姨妈,既当导演兼指挥,又当演员,太难为这位奸商婆子了。演这出戏的目的,就是要让宝玉看到金锁上的字和自己通灵宝玉上的字是“一对儿”,给宝玉脑中刻进“金玉姻缘”的概念,并通过此事在贾府上下大造“金玉姻缘”的舆论,从而给贾母形成一定的压力,当然也希望能把宝玉渐渐从黛玉那边拉过来。婚姻八字的命算了,不用端公道士,也不用巫婆,通灵金锁就是铁证。你贾母最好不则声,你黛玉最好知趣点。果不其然,金玉良缘的舆论就在贾府越来越盛行地传开了。同时把黛玉搞得神经兮兮的,紧张得很,很多时候都为“金玉姻缘”这个阴影与宝玉沤气。当 然王夫人和薛姨妈们是乐观其成,巴不得两个闹得来从此你不理我我不理你。应该说他们这一招确实高,神不知鬼不觉的打得贾母措手不及,使贾母不好明确表态二玉之事。不过贾母并未沉默,你看宝玉在大观园“试才”出来后,“贾母一片声找宝玉”,当听说“在林姑娘屋里”时,贾母连说:“好,好,好!让他们姊妹一处顽顽罢,才他老子拘了他这半日,让他开心一会子罢。只别叫他们拌嘴,不许扭了他”。这无疑是在向众人表明她是支持宝玉和黛玉在一起的,而且接连说了三个“好”,并且还是个感叹号,你说老太太当时是多么的激动?贾母也深知宝玉只有和黛玉在一起时才会开心,所以说“让他开心一会子。”并吩咐“不许扭了他。”什么意思?就是说他高兴和林黛玉一块顽,就让他们一起顽,而不要逼着他去和自己不喜欢不高兴的人一起玩。一个“扭”字,活现现反应了平时王夫人们是怎样强迫宝玉跟谁一起不跟谁一起的情形了。不用说,王夫人绝不会强扭宝玉与林黛玉玩,十之八九是强扭宝玉与宝钗一起玩,很可能还叨叨不绝地用“金玉姻缘”来说教宝玉。当然宝玉听没听进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三、祭出皇命,宝钗入园
通过宝钗与宝玉的“八字”算命,舆论是造起来了,一些人也靠过来了,宝玉和黛玉也经常在闹别扭,宝钗也一天两次地向贾母王夫人请安问好,和贾府的姐妹们关系融洽,上至管家,下至丫环婆子搞的一团和气,而且更多的是把心用在宝玉身上。宝玉也喜欢和宝钗和众姐妹一起玩耍,形势在逐渐朝着有利于王夫人的方向发展。但美中不足的是,黛玉和宝玉住在一起,而宝钗没有,王夫人们可能认为这就是二宝没有二玉感情深的原因。凭宝钗的智慧和心计,只要条件相等,能天天密切接触到宝玉,你林丫头是对手?因此,就出现了元春下谕让宝钗宝玉搬进大观园住的事件。我们来看看这道谕是怎么下的:书中写到:“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固,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贾政王夫人接了谕后,方来向贾母回明。这个皇帝娘娘管的太宽了,家中何人住哪里她都要管,再是娘娘,作为女儿和孙女,你就有那个想法也该征求一下大人和老祖宗的意见。不是每月二六日可进宫探省吗?我估计这里面肯定有蹊跷。简单说,就是王夫人授意元春下的这道谕,只是瞒着贾母而已。而这道谕也下的离奇,点名进住大观园的不是家人而是客人薛宝钗,而自己的三个亲妹妹和林黛玉都在“等”层次,又特别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还不可禁约封固!
1、首先说,点名宝钗就很离奇,人家是客人,一般客少则几天,多则一两月就算住的长的了,你知道人家哪天回去?既然下谕叫她进去居住,可见你早就知道她要长住下去,要不就是你硬干涉人家的自由,命她在你贾家长住?不可能嘛!所以,一定是王夫人告诉了元春,要元春这样下谕。谕上把宝钗摆在突出地位,对贾母就是一个大的压力,而且在贾府中也更突现出宝钗的重要性。就是在“等”的三春和黛玉,也是沾了宝钗的光才可以住进去的。黛玉就不说了,你王夫人可以把她当成客边,那么迎、探、惜三春可是贾家的正宗小姐呢,怎么可以在“等”的范围呢?当真她们三个不是你自己亲生的,你就如此对待她们吗,你天天念佛,佛性哪里去了?
2、先点了宝钗,后点了宝玉。肯定要点宝玉。如果没有宝玉进去,这道谕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下谕的目的就是要宝钗和宝玉接近距离,朝夕相处,好碰出爱情的火花。但谕上又不好很正经的说,所以不伦不类的说了一句“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注意:“随”,随哪个?随薛宝钗?荒唐!又只说进去读书,没说进去居住。而说宝钗是“只管进去居住”。可能元春也晓得,男女有别,在那个时代,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不可逾越,所以谕上只能写进去“读书”,图的是字面上过的去,实际上是暗示可以居住。贾政王夫人当然心领神会,专门召集贾宝玉和姐妹们正儿八经开了一次会,住进了大观园。
3、谕上说:“不可禁约封固”,太露骨了。这怎么是皇帝娘娘的话?“不可禁约”就是说可以约会,提倡约会;“不可封固”就是说可以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说穿了,这道谕就是专门为宝钗和宝玉提供幽会浪漫条件的!太好笑了。有人说“不可禁的封固”是指园子,不是指人。笑话,人都住进去了,园子还存在什么禁约封固?我认为,这句话就是针对人来说的,而且主要针对宝钗宝玉来说的。这里,我们不妨把这道谕当作一付不等式的对联来看,就再清楚不过了。上联: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下联: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横批:不可禁约封固。
4、最难让人理解的是:众姊妹都住进了大观园,独贾环没有住进去。贾环虽是赵姨娘所生,可毕竟也是正经主子一个。他如果离开了赵姨娘,脱离了坏影响,也“仍随进去读书,”又有宝、黛、钗、探的辅导,进步肯定明显。我想下喻的目的是为二宝创造条件,贾环已到云雨年龄,放他进去,岂不添乱,大观园是女儿国,如弄到与宝玉争风吃醋,谁来收拾?为了二宝的金玉良缘,只好委屈贾环了。
不管怎么说,尽管元春的谕中除了点名宝钗和宝玉进园外,毕竟还有一个“等”字,有含三春和黛玉之意。也就是说迎、探、惜三春和黛玉,你们进去住也可以,不进去住也可以。要我说,不进去住就不可以。为什么?难道说就只宝钗和宝玉二人进去?太不象话了。当时的伦理道德也绝不相容,所以“等”字在这道谕中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当然这时贾母肯定要站出来起作用了,不但让三春和黛玉都搬进园居住,还专门安排了长孙媳妇李纨进园居住,以便对姐妹们看管照顾。再有,谁进去谁不进去,你元春说了算。但谕上没有说谁住哪里谁不能住哪里,这可是我贾母说了算。想来王夫人和贾政也不好为这点小事拂贾母之意的。虽然书中写到是宝玉和黛玉自选的住处,宝玉选的怡红院,黛玉选的潇湘馆,因为二处相距很近,但他们自选住处是在贾母面前进行的,贾母并没有表示不同意,没有发言,也就是同意赞成了。而宝钗的住处不是自选的,也就是安排她住的蘅芜苑。说到这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来,贾母的心思,就是优先让宝玉和黛玉住彼此相距很近的住处,二人本来就极亲热友爱,来往也很方便。虽然不好拒绝宝钗进园,但在这小环境当中仍替二玉考虑的周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珍爱红楼――宫花
紫鹃如何叫薛姨妈自己打嘴?
凤姐公开提宝黛的事,就是回应金玉之说,她就不怕王夫人恼怒吗?
薛宝钗母女为什么搬离贾府?
薛宝钗对林黛玉的情谊
原来薛姨妈才是心机最深的女人,从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她的高明之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