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七凭《望海潮》成功晋见状元孙何
柳七凭《望海潮》成功
晋见状元孙何
(2015-04-02 09:20:01)
转自:新浪网·嗟余听鼓的博客
柳七凭《望海潮》成功晋见状元孙何
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柳永在汴京的时候和孙何同在王禹偁门下游学,王禹偁是太宗朝翰林学士,也是北宋初期倡导诗文革新的重要人物。两人因王禹偁的关系虽然年龄差了十几二十岁,但两人还是成了布衣之交,后来孙何中了状元。柳永漫游杭州的时候,孙何当时任两浙转运使,驻节钱塘(今浙江杭州市)。柳永自然想去拜访,但没想到孙何门禁甚严,连大门都进不了。后来得悉孙何常邀歌妓到府上歌舞助兴,于是自己填词作曲写了首《望海潮》,并找到当时杭州城里的著名歌妓楚楚,拜托楚楚如有机会到孙府宥酒时唱这首词。
果然不久,孙何在中秋月举行宴会邀请楚楚唱歌,楚楚也就唱了这首《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孙河听后大惊,问是何人所作。楚楚告诉孙何词的来历,柳永终于见到了昔日的学长。
钱塘,从唐代开始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柳七在杭州生活过一个时期,对杭州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在这首词里,他能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西湖的美景,钱江潮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上层人物的享乐,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都一一注于笔下,涂写出一幅幅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这画面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描画出杭州的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面出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可见“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并非溢美之词。
据说这首词传到金国后,金主亮看到“三秋佳子,十里荷花”之句,遂有投鞭断流,饮马长江之志。故谢处厚写了一首诗,责怪柳永: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柳永(987年-约1053年)北宋词坛巨擘,是宋代第一个专心致力于词、特别是慢词创作的专业作家。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名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青少年时期随作官的父亲生活在京城汴京,当时的北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一片升平景象。柳永精通音律,喜为词章,在奢靡淫荡的社会风气浸染下,他常常留连于歌楼伎馆之间,汴京的高级名妓,无不敬慕他,以得见为荣。若有不认得柳三变的,妓女们都笑她是下品,不列妹妹之数。所以汴京妓女界的口号是:“不愿穿绮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因经常为乐工歌女们写作新词,故“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据说当时汴京妓女的几个头牌如陈师师、赵香香、徐冬冬等人都是到贴自己的钱财,争着包养柳七。有人为此戏题了一首《西江月》:
调笑师师最惯,香香暗地情多,冬冬与我煞脾和,独自窝盘一个。'管’字下达无分,'闭’字加点如何?权将'好’字自停那,'奸’字中司着我。
由此可见,柳永本身并不宽裕,却深得众妓女喜爱,而且互不争风吃醋,相处无比和谐。按今天的话就是三个名妓养了一个爷,而且还是个和谐的大家庭。
由于柳永词中大多描写妓女的生活,因此受到士大夫们的诋毁,甚至连宋仁宗都认为这是柳永的“一大罪状”,致使其科举考试的屡屡失利。失望之余,更加不拘形迹,放浪形骸,写下了《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据《能改斋漫录》记载:在又一次放榜时,宋仁宗指着柳永的名字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因皇帝有话,就故意让柳永再次落第。此后,柳永每次填词时,都自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他说自己“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表现了对自己才华的自负、对仕途的鄙夷,当然,这只是他在当时情况下,作出的柳永式的反抗。其实,真正使柳永屡试不第的是他曾经向宋仁宗献词应制时所填的一首《醉蓬莱》,触怒了宋仁宗龙颜(参见《醉蓬莱》条)。据说柳永因填写了《醉蓬莱》和《鹤冲天》触怒了皇帝,吏部不能委以官职,他便去拜访当时的宰相晏殊。晏殊问:“最近在做什么呀?”柳永回答说:“和你一样在作曲子。”晏殊说:“我虽然作曲,却不曾写过'针线闲拈伴伊坐’之类的句子。”柳永无话可说,便起身告辞了。
因为长期的出入烟花巷陌,茶馆酒楼,柳永跟歌妓乐工们有较多的来往,同情她们的不幸,理解她们的愿望,他跟歌妓们的关系,不完全是狎客跟歌女的关系,更多的则是以平等的态度相对待。不象正统文人笔下那样,把歌女当作玩物来欣赏,而是把她们当作朋友。在世人泼满污水的地方,柳永看到了大宋王朝骨子里的污浊,看到崇高掩盖下的卑鄙。最肮脏,最卑鄙的地方,不是秦楼楚馆,而是富丽堂皇的宫殿。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甚至口无遮拦地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在《昼夜乐》中露骨地写道: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在《御街行》中,他仍然一往既如地写道:
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    朦胧暗想如花面。欲梦还惊断。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叹。
正因为如此,所以柳永和他的词,受到这些下层女子的欢迎。他也从市井文学中汲取了营养。宋翔凤《乐府余论》说:“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唱。”据叶梦《避暑录话》记载:连出使西夏归来的使者都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永的词,流传之广。直到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已是47岁的柳永才中进士,先后做过睦州(今浙江建德)团练推官,昌国州(今浙江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晚年为著作郎、太常博士,最后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但柳永毕竟是出身在一个有儒学传统的家庭,儒家思想对他的浸染并不因仕途的失意而全然消失,他在定海晓峰盐场任盐官时,亲眼目睹了盐民的悲惨生活,写下了长诗《煮海歌》,诗仿《毛诗》,作小序云:“悯亭户也”。亭户即盐民。诗中有句云:“(煮海民)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虽作人形俱菜色,煮海之民何苦辛!”对盐民表示深厚的同情。据《余杭县志》记载,他在余杭任上,“为人风雅不羁,而抚民清静,安于无事,百姓爱之。”可见柳永不失为一个正直、正派的官员。
柳永一生坎坷不遇,曾为寻找出路四处宦游、干谒,晚年虽曾出仕,但沉沦下僚,羁旅天涯,“道宦途踪迹,歌酒情怀,不似当年”。柳永死的时候,十分穷困,连棺材都买不起。汴京名妓陈师师为首,敛取众妓家财帛,制买衣袁棺椁,就地殡殓。谢玉英跟随他最久,就作为家庭主妇,其他的妓女,都聚在一处,带孝守幕。一面在乐游原上,买一块隙地起坟,择日安葬。坟上竖个小小的墓碑,依照他生前手板上写的增添了两字,碑云:“奉圣旨填词柳三变之墓。”出出殡之日,柳永原来官场中的朋友也前来送葬。当看到一片缟素,满城妓家,无一人不到,哀声震地的场面时。那些送葬的官僚,都自觉惭愧,掩面而返。大家想象一下,一大帮平时穿红带绿、笑脸嫣然的妓女,一夕之间披麻戴孝、号啕大哭,那是一派何其壮观的景象呢?这样的轰动效应,试问天下有几人能够?柳永当嫖客当到如此境界,夫复何求?
从此以后,每年清明节,春风验荡,诸名姬不约而同,各备祭礼,到柳七坟上,挂纸钱拜扫,叫做“吊柳七”,又叫做“上风流家”。如果“吊柳七”、“上风流家”的妓女,不敢到乐游原上踏青。后来成了个风俗,直到高宗南渡之后,此风方止。后人有诗题柳墓云:
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
可笑纷纷绍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柳永同志把自己大半生的真情实感献给了妓女,妓女们把他当做亲人对待、怀念,他们的友谊是永恒的。柳永的死,虽没有人说他重如泰山,却是难得的幸福和温馨。风流才子,生生死死都风流。千百年来,敢如此沉沦的惟有柳永,沉沦到如此精彩的也只有柳永。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白衣卿相柳永的风月人生
北宋大词人柳永缘何倍受妓女们追捧?
柳永:千种风情千古风流
《一场寂寞凭谁诉.叹柳永》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
王树山书法《望海潮》宋代/柳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