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单方偏方精选
薯蓣粥


  [药物] 生淮山药 500 克,白糖 30~50 克。[用法]先将山药研成 细末,过细筛备用。取山药粉约
  50 克,放锅内加适量凉水调匀,加热,搅拌,煮二三沸后成稀糊状,加 入白糖。每天服 4~5 次,每次 4~6 匙羹。若婴儿小可适当调稀,频频饮之。
[疗效] 此方治疗婴幼儿脾虚泄泻 22 例,全部治愈。
  [病例] 李×,男,3 岁。腹泻 20 天,日行十余次,大便稀薄,食 后即泻,完谷不化;时有腹胀隐痛,喜按,纳食不香,面色萎黄,神疲肢倦, 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色淡,隐现风关。大便常规检查可见 脂肪球。治如上法,2 天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纳食大增,5 天后痊愈。
[来源] 陈富,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 (2) : 66

小米芹菜汤

[药物]生小米、炒小米各 50 克,鲜旱芹 100 克,食盐 3.5 克,白糖
10 克。
  [用法]上药洗净后加清水 2000 毫升浓煎。过滤取上清液 1000 毫升, 加入食盐、白糖调味口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在止呕、止泻及纠正脱水等方面均
疗效满意。
[来源] 赵双林,等,河南中医 1991; (2) : 24

葛根槐花萹蓄汤

[药物] 葛根、槐花、萹蓄各 10 克,甘草 5 克。
若大便日行 6 次以上加石榴皮 10 克,大便不爽加厚朴 6 克,腹痛加砂仁
1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多次频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 40 例,均有效。
[来源] 刘群英.广西中医药 1991; (5) : 209

止泻糊

[药物] 炒薏米仁 500 克,炒芡实、炒粳米各 25D 克,干姜 10 克。
  [用法] 上药混合后研末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取 30~60 克,加水 调成米糊状煮熟,加少许糖或盐服用。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泄泻收到较好疗效。

  [病例]郑×,男,4 岁,患儿经常腹泻。昨天因饮食不当,腹泻复作, 泻如水注,昼夜达 10 余次;面色萎黄,精神萎靡,体温 38℃。曾用西药治 疗大便次数虽减少,但仍如水状。以此方服 1 剂后泻止。为防止复发,再进
1 剂。随访 1 年未见腹泻。
[来源] 王信强。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 1 17

止泻粉

[药物] 炒苍术、焦山楂、车前子各 5 份,罂粟壳 2.5 份。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备用。1 岁以内每次服 2 克,1~3 岁 每次服 3 克,4~6 岁每次服 4 克,7 岁以上酌量增加。2~4 小时服 1 次,加 适量食糖,开水冲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腹泻 20 例,均在服药后 2 天腹泻停止,大便正 常,无不良反应。
  [病例]洪×,女,2 岁。腹痛泻稀水,每天行 10 余次,服中西药未效。 诊见大便稀水,日 10 余次,色黄绿兼挟奶块;哭闹不休,面黄略青,舌红、 苔薄,指纹紫滞。以此方 30 克,每次服 3 克,每 2 小时服 1 次。服药 2 次后
(4 小时)腹泻减轻,1 大后腹泻止,大便成形。改为每天服 1 次,5 天后痊
愈。
[来源] 任大昌,四川中医 1984; (2) : 55

五谷汤


  [药物] 钩藤 10 克,蝉蜕 3 克,炒山楂、炒谷芽(或麦芽)、神曲 各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眼。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之腹泻,有较好的效果。
  [病例] 苏××,女,6 个月。昨天因喂乳过饱,且擦澡受凉,遂 致感寒,喷嚏、鼻塞声重,泻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日 7~8 次,伴肠鸣腹胀。 叩之鼓音,啼哭不安,舌淡,苔白浊,指纹浮紫。证属伤寒挟食,以上方(药 量减半)加藿香 3 克、苏梗 2 克,1 剂后感冒症状除,腹胀减,便仍溏;继 服原方 1 剂,翌日大便正常。
[来源] 虞文恭。福建中医药 1985; (6) : 59

止泻梢

[药物]茯苓 30 克,诃子 20 克,鸡内金、猪苓各 10 克,大黄 5 克。
[用法] 上药混合烘干研末,装瓶备用。每天服 3 次,1 岁以下每次
5 克,1~2 岁每次 10 克。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可增减药量。用时将药末布包, 煎开 5 分钟,得药液 5 毫升,加少许白糖温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腹泻 150 例,治愈 149 例,无效 1 例。[病例] 郭××,男,6 个月。患儿腹泻水样便,夹有乳瓣已 3 天。不欲乳食,面黄 消瘦,腹胀,舌苔白腻,指纹紫红,以此药末每天服 2 次,每次 5 克。用药
2 天,腹泻止,继服 2 天以巩固疗效。

[来源] 仝泰云,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 : 17

山药茯铃汤

[药物] 淮山药、扁豆各 20 克,茯苓、莱菔子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加水浓煎,少量频频服之。
[疗效] 此方治疗婴幼儿腹泻 150 例,痊愈 130 例,有效 18 例,无效
2 例。
[来源] 易维祥,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1): 492

五味秋泻饮


  [药物]土茯苓 20~50 克,白术(1 炒)6~15 克,葛根(煨)6~12 克,鸡内金(炒)3~10 克,藿香 6~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重者每天可服 2 剂。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50 例,痊愈 48 例,无效 2 例。
[来源] 袁世萍,广西中医药 1987; (2): 20

茯苓愈婴汤


  [药物] 炒淮山药、云茯苓各 10 克,生鸡内金 5 克,罂粟壳 3 克。此 为 1 岁儿剂量。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次频服,可酌加蜜糖调味。
[疗效] 此方治疗婴幼儿泄泻 200 例,显效 187 例,好转 11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达 99%。
  [病例]黄××,男,8 个月。患儿腹泻 15 天。每天行 10 余次,经治 疗效不显。刻诊: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大便溏泻,酸腐臭秽,夹有食物残 渣及奶瓣,哭闹阵作,泻后胀痛减而稍安,舌淡红、苔白腻,指纹紫滞。以 上方加山楂 10 克,1 剂症减,2 剂症除,大便成形,遂痊愈。
[来源]李学声.福建中医药 1985; (3) : 31

止泻散

[药物] 炒车前子、枯矾各 1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天服 2 次,每次 1—2 克,每天饭前冲 服,5 天为 1 个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 5 个月—2 岁婴幼儿湿热型腹泻 32 例,痊愈 25 例, 好转 4 例,无效 3 例。
[来源] 刘玉洁,辽宁中医杂志 1991; (6): 36

二子散

[药物] 车前子 3 份,五倍子 1 份。
[用法] 上药研末混合备用。4—12 个月婴儿每天服 3 次,每次服 1

克;1 岁以上者,按每岁 1 克为基本量递增。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腹泻 98 例,治愈 66 例,好转 30 例,无效 2 例, 总有效率 98%。
  [病例] 张×,男,3 岁。患腹泻 4 天,现便次日达 15 余次,状稀薄 如水夹有粘液,不思食,经某医院输液治疗,病未见好转。大便常规检查, 质稀色黄,脂肪球少许。以上方每天眼 5 次,每次 3 克。服 1 天后便次显减, 食欲增;服 3 天后症状完全消失。
[来源] 王作梁,等,河南中医 1990; (2) : 35

银葛散

[药物] 金银花 4 份,茵陈。葛根各 3 份。
  [用法] 先将金银花用瓦锅炒至焦黄,再加入茵陈略炒即可,葛根用 火煨至微黑。三药共研细末备用。每天服 3 次,1 岁以下每次服 2 克,2—3 岁每次服 3 克,4—5 岁每次眼 4
克。温开水送服。3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腹泻 40 例,经 1 疗程治疗后,痊愈 31 例,好转
6 例,无效 3 例。
[来源]刘运扶,广西中医药 1988; (5) : 17 注:若患儿脱水明显者,可口服含糖、盐、苏打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大黄蝉蜕汤

[药物] 大黄、蝉蜕各 1~3 克。
[用法]将大黄捣碎,蝉蜕去头足,用水适量浸泡 20 分钟,武火煎煮
10—15 分钟,取澄清药液约 50 毫升,每次灌眼 3—5 毫升,每天 5—8 次。 脱水现象严重者,可配合口服适量糖盐水或输液。
[疗效] 此方治疗婴儿腹泻 300 例,显效 192 例,有效 48 例,无效 60
例。总有效率 80%。
  [病例] 尚×,男,2 岁。患儿腹泻月余,曾用过中西药,虽然脱水 有所纠正,而腹泻仍然。刻诊,患儿眼窝凹陷,精神萎靡不振,嗜睡,烦躁, 腹大如鼓、拒按,青筋隐现,口唇干燥,渴而索饮,水烧则吐,每天泻下 10 余次,泻下物内挟奶瓣、粘液及口服之药物残渣,肛门红肿,舌淡、苔腻, 指纹淡红深沉、透气关射命关。大便常规检查脂肪球(++),白细胞(+)。 以此方药灌服 4 天,病告痊愈。
[来源]王振录,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8; (8) : 376

麻黄前胡汤

「药物] 麻黄 2—4 克,前胡 4—8 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煮,取药液 300 毫升左右,稍加白糖频服。
  [疗效]此方治疗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小儿腹泻 138 例,痊愈 126 例,无效 12 例。
[来源] 郭松河,浙江中医杂志 1988; (9) : 403


止泻外敷方

[药物] 吴茱萸 12 克,云南白药 10 克。
  [用法]将吴茱萸研末,与云南白药混合备用。取总量的 1/4,用少量 米醋搅拌成糊状置于小儿肚脐,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再以热水袋热敷 30 分钟。轻者 1 次,重者 4 次可愈。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泄泻 48 例,均获治愈。
  [病例] 尹×,男,9 个月。其母代诉:感冒后开始泄泻,下黄色稀 水样或糊状粪便,每天 7 次,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小儿急性肠炎。刻诊患儿面 容消瘦,哭声低微,大便每天 1—3 次、稀水样,指纹色淡红,隐约可见,舌 淡苔白。用上药外敷肚脐 3 次获愈。
[来源] 张大华,湖北中医杂志 1992; (3) : 29

止泻洗剂

[药物] 艾叶 50 克,透骨草、白胡椒各 25 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 500~1000 毫升,煎 10~15 分钟,将药液倒入盆 中,以不烫为度,将患儿两脚放入盆中洗浴约 10 分钟,每天 3 次。 1 剂药 可煎 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24 例,经治 1~4 天全部治愈。
[来源] 李友明,辽宁中医杂志 1987; (10) : 42

车金膏

[药物]炒车前子、炒鸡内金各 30 克,鸡蛋清 1 个。
  [用法]前二药研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加鸡蛋清调和如膏状, 贴于脐中,再用纱布和胶布固定。每天换药 1 次,5 次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湿热型腹泻 52 例。痊愈 37 例,好转 13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6.2%。
  [病例]陶××,男,2 岁。因饮食过饱,泻下黄色稀水便 4 天余,每 天泻 10 余次,经用抗生素及输液治疗 3 天效不显。刻诊:面黄体瘦,口渴喜 饮,小便短而黄,肛周色红,便味秽臭,苔黄腻,脉滑数。大便常规检查脂 肪球(++)。即用上方药贴肚脐中,3 次后腹泻明显减少,大便基本成形,
贴 5 次后痊愈。
[来源] 张化南,黑龙江中医药 1991; (1) : 5

巴豆黄蜡敷剂

[药物] 巴豆、黄蜡各 30 克。
  [用法] 将上药捣如泥,做药饼如铜钱大,贴敷脐部,以手按紧,用 敷料胶布固封,再用热水袋早晚各热敷脐部 30 分钟,每天贴敷 1 次,3 次为
1 疗程。
[疗效] 以此方治疗小儿腹泻 100 例,痊愈 82 例,好转 15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 97%。
[病例] 郑××,男, 74 天。患儿腹泻蛋花水样便 14 天,每天解
10 余次,伴恶心,烦躁不安,尿少。拟婴儿腹泻并中度脱水收治。检查体温
37℃,发育营养稍差,皮肤弹性差,粘膜干燥,眼眶、前囱凹陷,腹膨软, 肝脾阴性;血钾 3. 8mmol/L,钠 125mmol/L,氯 100mmol/L,二氧化碳结合
力 13. 5mmol /L,大便培养 4 次均未见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生长;大便常 规检查黄色粘液便,脂肪球+,白细胞 2—3。采用补液、纠正酸中毒、消炎、 止泻、输鲜血等治疗 15 天,病情未见好转,腹泻次数增加至每天 16 次、量 多,脱水未纠正。停用所有药物,予上法贴敷脐部,当晚大便明显转好,腹 泻次数减至每天 2 次,大便转为糊状而愈。
[来源] 邹德霖,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2; (4) : 166

二叶菖蒲饼


  [药物]艾叶 10 克,鲜荷叶 1 张(干者亦可),生姜、石菖蒲各 5 克, 酒饼药 3 个,葱白 10 根,大米饭适量。
  [用法]将上药研成粉末或切碎,加水适量煮沸 2—3 分钟,待水吸干, 加入大米饭搅匀,做成大饼,趁热适度以肚脐为中心敷于腹部,用纱布或白 布缚紧,仰卧 2 小时左右即可。
[疗效]此方治疗婴幼儿泄泻 21 例, 19 例外敷 1 次泄泻即止,症状
消失; 1 例外敷 2 次泻撰,症状消失。1 例无效。
  [病例] 刘×,男,1 岁 3 个月。已病 22 天,恶心呕吐,腹泻如蛋花 样,每天行 4~6 次。经中西药治疗乏效。诊时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口 唇干燥,肠鸣腹胀,皮肤干涩,弹性较差,眼眶凹陷,精神萎靡,以此方外 敷后泻止。
[来源]刘兴.广西中医药 1987; (3) : 23

温脐散

[药物] 肉桂 4—6 克,丁香、本香各 5—10 克。
[用法] 上药研细末置纱布袋内,用绷带缚于小儿肚脐上一夜,一般 1
—3 次可见效。
[疗效]此方治疗婴幼儿泄泻 66 例,痊愈 56 例,显效 6 例,好转 4 例。
[病例] 王××,男,5 个月。患儿泄泻 3 大,大便呈蛋花汤样,每
天 8~9 次,腹部膨胀。曾予庆大霉素、食母生等治疗,效不佳。予此方贴肚 脐治疗 1 次,泄泻次数减为日 3~4 次,再贴 1 次痊愈。
[来源]陈建平.中医杂志 1985;(6):75

姜萸散

[药物]干姜、吴茱萸各 10 克,苍术、小茴香各 5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用 1—2 克以适量清水调匀后敷于患 儿肚脐中,再用伤湿止痛膏封贴,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 此方敷脐治疗小儿腹泻 86 例,痊愈 65 例,好转 17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为 95.5%。
  [病例]李×,女,3 岁。腹泻 15 天,每天 5—6 次,泻下完谷不化; 面黄无泽,目倦无神,四肢清冷,舌淡、无苔,脉沉细。曾用西药治疗乏效。 以此方敷肚脐,3 天后症减,续敷 3 天痊愈。
[来源] 钟勇,广西中医药 1991; (3) : 107

肚脐散

[药物] 苍术、川黄连、车前子、滑石、冰片各适量。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取 2 克用稀蒜汁调和后贴敷神阙穴
(肚脐)上,用 10×10 厘米胶布固定, 24 小时换 1 次,连用 3 次为 1 个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 375 例,痊愈 322 例,好转 21 例, 无效 32 例。总有效率为 91.5%。
  [病例] 王×,男,6 个月。患儿腹泻已 1 个星期,每天 10 次左右, 泻物如蛋花样,经西药治疗未见好转。诊见精神尚好,肛门发红,腹不胀, 脉数,指纹色紫。以此方治疗 3 次后,症状消失。
[来源] 王永灿,等,江西中医药 1992; (3) : 38

小儿肠炎

消胀汤
[药物] 木香、砂仁各等份。
  [用法] 上药研末装瓶备用。每天服 3 次,2 岁以下每次 2 克,5 岁 以上每次 3 克,以开水调服。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肠炎后腹胀 40 例,均获治愈。
  [病例] 秦×,男,3 岁。15 天前患肠炎,经西医用抗生素治疗症状 改善,大便从稀水状变成稀糊状,但腹胀加重,不欲食,精神萎靡,面色苍 白,怕冷,肠鸣音弱;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X 线检查肠管大量积气。 西医诊为肠功能紊乱,给抗生素、酵母片等无效。以此方每天 9 克,分 3 次 服,连服 5 天,腹胀消失,精神好转。继服参苓白术片 7 天以巩固疗效。
[来源] 秦书勤,等,陕西中医 1990; (1) : 30

三叶散

[药物]丝瓜叶、苦瓜叶、鲜荷叶各 30 克,燕子泥、石膏粉各 100 克。
  [用法] 上药共捣成泥,外敷肚脐(神阙穴),每天 2 次。同时配合 内服中药煎剂。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重症而获效。
  [病例] 杨××,男,2 岁半。患儿发热腹泻,经口服。静脉滴注抗生 素乏效。经化验检查诊断为霉菌性肠炎,病情继续恶化。诊见大便仍泄,粪 色如酱,高热昏迷,有时阵发性抽搐,脸青唇紫,小便黄短,四肢厥逆,脉 沉伏。辨证为热甚生风。即以此方外敷神阙穴,用后神志渐清。然后加服中 药,经治数天泄泻止而愈。
  
[来源] 曾立崑,浙江中医杂志 1990;(7): 320

苦木合剂

[药物] 苦参 25 克,木通 15 克。
  [用法] 上药加水 200 毫升,文火煎煮至 15—20 毫升,为 1 次用量。 每晚保留灌肠 1 次,灌肠前令患儿排便。药液温度宜 37—37·5℃,插管深
入 10—15 厘米,慢慢推药,拔管后令家长捏紧双侧臀部 5—8 分钟。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滴虫性肠炎 21 例,全部治愈。
[来源] 侯传夫,山东中医杂志 1989; (3) : 53

小儿细菌性痢家

止痢粉
[药物] 满天星适量。
  [用法]上药洗净晒干,研细末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1.5 克,加糖 冲开水服。
[疗效] 此方治疗细菌性痢疾 32 例,均获痊愈。
[病例]李××,男, 3 岁。发热、腹泻 2 天,曾伴呕吐。诊见体温
39.5℃,双肺呼吸音粗。大便常规检查粘液(++),红细胞少许,脓球(示
++),吞噬细胞少许。血液检查,白细胞 14.8×109 /L,中性 0. 28,淋
巴 0. 72。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以此方治疗,每 2 小时服 1 次,每次 1.5 克,同时给予补液。自晚 10 点开始用药,至次日晨 8 时,体温 38℃,大便 已干。大便、血液检查均已正常,继服 2 天,每天 3 次,每次 1·5 克,病愈。
[来源] 张继宗,浙江中医杂志,1991 : 427

止痢方

[药物] 月月红(太阳花)鲜草(去花)200 克,白糖 30 克。
[用法]将上药洗净加冷开水适量,捣烂取汁分早晚 2 次口服。
[疗效] 此方治疗细菌性痢疾 30 例,疗效显著。
  [病例]陈××,男,9 岁。下脓血便 5 天,每天 20 余次,里急后重, 伴发热恶寒,呕吐、不思饮食、精神困倦、腹痛、尿少,舌苔黄腻,脉儒数。 大便常规化验可见脓细胞,西医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曾服土霉素、磺胺类药 片及肌注庆大霉素等疗效不显,遂以此方治疗 2 天获愈。
[来源]许丽娜.江西中医药 1992; (5) : 59

加减白头翁汤


  [药物]白头翁 12~25 克,大黄、枳实各 5~10 克,地榆 5~9 克,黄 连 3~6 克。
腹痛甚者加广木香 5~10 克,白芍 9~15 克。
  [用法]上药以冷水浸泡 15 分钟左右,武火煎椎。1剂煎 2 次,共取 药液 60~150 毫升。嘱患儿左侧卧,将肛管(或大号导尿管)插入肛内 15
  
厘米左右,待药液温度在 36℃左右时,用 50 毫升注射器(或灌肠筒)抽药 液缓慢注入,保留 30 分钟以上,每天 1 次,直至痊愈为止。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 12 例,均治愈。
[来源]许忠民。江西中医药 1992; (5) : 24

三黄粉

[药物]黄连、黄苓、黄柏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细末和匀备用。1 岁每次用 1 克,生理盐水 20 毫升;2~
3 岁用 2 克,生理盐水 30 毫升;4 岁以上用 3 克,生理盐水 40 毫升,将药末 与生理盐水调和后,用消毒的 50 毫升注射器吸入药液,接上导尿管,插进患 儿肛肠内 5~8 厘米,缓缓注入。每天灌肠 1 次,病情较重者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菌痢 146 例,治愈 118 例,无效 28 例。
  [病例]夏×,男,7 个月。昨夜哭闹不安,腹泻赤白相杂粘冻,夜间 至清晨达 8 次。诊见体温 38.6℃(肛探),腹微胀,苔白厚腻。大便常规检 查脓细胞(+++),红细胞少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 12.6×109/L,中性
0.48。即用三黄粉 1 克,调入生理盐水 20 毫升灌肠,每天 2 次,连用 2 天。 体温恢复正常,余症均除。
[来源]杨侃,浙江中医杂志 199; (3): 114

婴儿肠绞痛

三香散
[药物]木香、小茴香各 30 克,肉桂 15 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炒香,勿炒焦、勿过热,布包,轻轻反复揉压 肚脐。直至药热渐散,再重复炒、揉压。
[疗效]此方治疗婴儿肠绞痛 68 例,痊愈 42 例,有效 20 例,无效 6
例。总有效率达 90%。
[来源]葛志奇,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2; (8) : 349

小儿呕吐

止呕泥
[药物] 生姜 100 克,鲜橘皮、米饭各 50 克。
  [用法] 将生姜、橘皮捣碎,加入米饭共捣成泥,外敷神阙穴上,上 盖消毒纱布,并压以热水袋加温。
  [病例] 邹×,女,2 岁 6 个月。患儿1天前感寒而发呕吐,继则恶 寒发热,诊断为急性胃炎。就输液及抗感染治疗不效,反增腹泻。刻诊:呕 吐不止,兼有下泻,腹中雷鸣,发热恶寒,四肢厥冷,脸色苍白,眼眶凹陷, 舌苔白干,脉数带紧。以此法外敷神阙穴,顷刻,呕吐止,四肢转温,后与 法湿止泻中药内服,诸症消失。
[来源] 曾立崑。浙江中医杂志 1990; (7) : 320

小儿食滞


消滞方
[药物]大枣 2~5 枚,蜂屎适量。
  [用法]将大枣去核后装入蜂屎,包好,火烧至枣胀大而枣皮稍发黑为 佳。每天服 2 次,1~3 岁每次服 2~3 枚。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食滞,一般服 2 天即愈。
  [病例]赵×,男,5 岁。昨晚贪食过多,引起院腹胀痛,恶心暖气, 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用此方药服 1 天腹胀大减,2 天后饮食正常。
[来源]李文欣,等.四川中医 1993; (10) : 40

玄胡粉

[药物]玄明粉 3 克,胡椒粉 0.5 克。
  [用法]上药研细拌匀,放置肚脐中,外盖消毒油纸或纱布,用胶布固 定,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敷脐治疗小儿积滞,一般 1~2 天见效,3~5 天可愈。
  [病例]赵××,男,3 岁,近 10 天来呕吐,厌食,大便腥臭、3 天一 行而不畅,烦躁哭闹,少腹胀满,无发热,苔黄腻,脉滑数。诊为小儿积滞, 以此方敷肚脐治疗,每天换药1次,2 天后好转,4 天后痊愈。
[来源]孙兴大,四川中医 1985; (2): 47

儿童胃、十二指侈溃疡

儿渍散
  [药物] 炙黄芪 500 克,桂枝、血竭各 20 克,炒白芍 200 克,炙甘 草、九香虫各 50 克,白芨、乌贼骨、徐长卿各 300 克,黄连 45 克,枯矾 30 克。
[用法]上药除枯矾外,一起放入烘箱烤干,如无烘箱可用文火将药物
烤干,与枯矾混合,研成细粉末,过 80~120 目筛,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
取 10~20 克以热水或蜂蜜调成糊状,饭前 30 分钟吞服,每天 3 次。3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 53 例,痊愈 30 例,好转 17 例, 无效 6 例。
  [病例]王×,男, 14 岁。脐周及胃脘部隐痛 3 年,胃镜检查发现胃 前壁小弯靠近幽门处有 0.5×0.5 厘米大小溃疡 2 处,有陈旧性血痴,幽门轻 度梗阻。诊断为胃小弯侧溃疡。刻诊:胃脘灼热,嘈杂吞酸,痛处不定,夜 间及饥饿时痛甚,伴纳呆腹胀,时而呕吐,舌红,脉弦。以此方加姜竹茹, 枳壳粉末,饭前 30 分钟取 20 克加蜂蜜一汤匙调成糊状吞服,每天 3 次。治
疗 2 个疗程后痊愈。复查胃镜正常,随访多年未见复发。+)持续不降,一派 阴虚之证。遂以此方治疗,同时递减激素,半年而愈。
[来源]谢立业,中医杂志 1992; (5) : 8

黄芪益母草汤

  [药物]黄芪 18 克,益母草、生地、白茅根各 12 克,黄柏、小蓟、茯 苓、白术、泽泻、滑石各 9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10 天为 1 疗程。 若因疮疡者加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因于风寒感冒者加荆芥。防
风、桔梗;因于扁桃腺炎者加银花、黄苓、牛蒡子。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104 例,全部治愈。
  [病例]李×,男,6 岁。眼睑浮肿,尿少,双下肢溃疡(部分化脓结 痂),体温 37.6℃,舌红、苔薄黄。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
+),颗粒管型(+)。以此方加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各 15 克。服 7 剂后,浮肿消退,余症减;继服 7 剂后,症状除,连续 3 周尿常规检查正常。
[来源] 康建武。湖北中医杂志 1991; (6): 17

急肾汤

[药物]金银花、野菊花各 8 克,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茅根、小蓟各
10 克,茯苓、猪苓、泽泻各 12 克,益母草 15 克,蝉蜕 6 克。
[用法]每天1剂,加水煎至 100~200 毫升,每天分 3 次温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56 例,均获临床治愈。对全部病例经 1~
4 年随访,无 1 例复发或转为慢性肾炎。
  [病例]陈×,男, 10 岁。发热 4 天,颜面、眼睑和双下肢浮肿 3 天,尿黄赤,大便硬结,咽痛,口渴引饮,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检查双侧扁桃体Ⅲ°肿大、充血,体温 38.2℃,血压 16.3/11.5 千帕斯卡, 血白细胞 12.2×109/L;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颗 粒管型少量;血沉 46mm/h。此方治疗 10 天,症状消失,尿常规均正常,再 予本方 6 剂,以巩固疗效而获痊愈。
[来源] 朱朝元,等。广西中医药 1990; (6) : 7
荔蓟前合剂
[药物]荔枝草、车前草各 3000 克,大蓟、小蓟各 1500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成 6000 毫升,加适量苯甲酸、尼泊金防腐,分装 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10~20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70 例,治愈 69 例,好转 1 例。
[来源]马业耕,江苏中医 1989; (7): 14 浮萍三草汤
[药物]浮萍 6~12 克、地胆草 10 克,马鞭草 6~10 克,益母草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4~5 次服。此为 5 岁用量,不同年龄可随 之增减。
  若兼咽喉肿痛加一枝黄花、醉浆草;风热盛者加白茅根、蝉蜕、木贼草; 疮毒疖肿加地肤子、七叶一枝花;血尿明显加茜草、紫珠草。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260 例,痊愈 218 例,好转 37 例,无 效 5 例。总有效率为 98.1%。
[来源] 赵伟强,陕西中医 1993; (9) : 394

凉血击瘀饮

  [药物]水牛角 30 克,生地、赤芍、丹皮、蝉蜕、大蓟、小蓟各 10 克, 鸡血藤、益母草各 15 克,雷公藤 6 克,甘
草 5 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 39 例,痊愈 33 例,显效 4 例,无效
1 例。
[来源] 孙轶秋,等,陕西中医 1993; (12) : 540 注:本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及小便异常、水肿等,临证时应在上方基
础上加减变化。恢复期改用玉屏风散、生脉饮等化裁,总疗程一般 3~6 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雷公藤有剧毒,宜先浸泡 2 小时后文火久煎 2 小时,以减轻毒 性,一般用量为 6~10 克。一般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小儿黄疸

化疸复肝汤
  [药物]绵茵陈 180 克,金钱草 90 克,川郁金 60 克,粉甘草 15 克, 红糖适量。
[用法]每天1剂,水煎取液冲红糖当茶饮,每天 3~
5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黄疸型肝炎 250 例,均治愈。
「来源] 李庆铎,陕西中医 1989; (1) : 31 茵郁板枣汤
[药物]绵茵陈、蒲公英各 10~30 克,郁金 8~12 克,板蓝根、大枣、
虎杖各 10~1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文火水煎取液 300~450 毫升,每天分 3~4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黄疽型肝炎 171 例,临床治愈 138 例, 基本治愈 17 例,显效 16 例。
[来源]杨发周,等。新中医 1993; (8) : 22
丹参清肝软
[药物] 丹参 9 克,龙胆草、甘草各 6 克。
  [用法]每天、剂,水煎 2 次,早晚各服 100~150 毫升。若湿重者加 霍香,热重者加白茅根,食滞者加内金。配服维生素C、酵母片。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传染性黄疽型肺炎 70 例,临床治愈 66 例,好
转 4 例。
  [病例]何××,男, 10 岁。纳呆神疲尿黄 5 天。现尿黄如浓茶,腹 胀恶心,全身皮肤、巩膜黄染鲜明。检查肝肋缘下 3 厘米,剑突下 5 厘米, 有压痛及叩痛;脾未触及;舌边尖红、苔薄黄而腻,脉细数,黄疽指数 40 个单位,谷丙转氨酶 5001nme1.s-1/L,胆红素 68.4μmo1/L,总蛋白 63 克/L; 凡登白氏直接间接反应阳性。按此方加白茅根 12 克,服 16 剂症状基本消失, 肝功能恢复正常。继服 7 剂以巩固疗效。
[来源]潘子函。湖北中医杂志 1988; (4): 28 白茵奇金汤
  [药物]白毛藤、金钱草、奇良各 7 克,绵芭陈 12 克。陈皮 5 克。此 为 10 岁儿童剂量,可根据患儿年龄适当增减。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病毒性肝炎 120 例,痊愈 116 例,好转 4 例。
  [病例]郑××,女,5 岁。近日患儿倦怠,恶心厌食,面目俱黄,小 便短少而色黄,大便 2 天未行,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肝肋下 2.5 厘 米,剑下 3 厘米,质软有压痛;肝功能检查黄疽指数 24 单位,谷丙转氨酶
3334nmel-1/L。以此方稍减量加竹茹、山楂肉各 5 克,生大黄(后下)2 克, 生甘草 3 克,服 7 剂后黄疽渐消。继上方去竹茹,再进 7 剂,黄疸消退,肝 功能检查正常。随访 3 个月,病未见复发。
[来源] 赵恒,浙江中医杂志 1990; (7): 303 茵陈红花汤
  [药物]绵茵陈 15~30 克,龙胆草、红花各 1.5~3 克,广郁金、白术 各 6~10 克,茯苓 10~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甲型肝炎 110 例,显效 84 例,有效 18 例,无效
8 例。总有效率 92.7%。 若病情重者当加服护肝药。
[来源]周国汉,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9; (9) : 393

茵柴汤


  [药物]绵茵陈、板蓝根各 20 克,柴胡、云苓、淮山药、神曲、甘草 各 10 克,白术 7 克,大枣 2 枚。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连服 10 坚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黄疽性肝炎 125 例,治愈 84 例,显效 32 例,好 转 7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8.4%。
[来源] 吕延亭,陕西中医 1987; (2) : 75

茵陈赤虎汤


  [药物]绵茵陈、赤芍各 20 克,山楂、板蓝根、紫草、夏枯草各 10 克, 金钱草、虎杖、垂盆草各 12 克,自茅根(或玉米须)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中、晚 3 次服完。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黄疸性肝炎 64 例,治愈 58 例,有效 4 例,无效
2 例。
[来源]王西周。陕西中医 1987; (5) : 214

婴肝汤


[药物]绵茵陈、炒山栀各 7 克,败酱草、郁金各 10 克,鲜虎杖 15 克。 若患儿纳呆者加鸡内金 7 克,谷芽、麦芽各 10 克;腹胀者加青皮 7 克,
陈皮 10 克或广木香 10 克;便秘者加炒二丑 7 克或麻仁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频服。
  [疗效]此方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 14 例,痊愈 8 例,好转 2 例,无效 6 例。
  
[病例]彭×,男, 43 天。因出生后大便呈陶土色,伴身黄、尿黄
43 天人医院治疗。检查体温 37℃,精神欠佳,稍能吮乳,皮膜、巩膜深度黄 染;腹膨隆,可见腹壁静脉曲张。检查肝肿大在右肋缘下 6 厘米,质地偏硬, 无结节;脾肿大在左肋缘下 2 厘米,黄疸指数 55 单位,胆红素 94. 05-1mo1/L,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 12 单位,谷丙转氨酶 950.19nmOl·-1/L,HBsAg阴性,甲 胎蛋白阴性,碱性磷酸酶 1.42μmol-1/L,尿巨细胞包涵体阳性。诊断为婴儿 肝炎综合征。曾以高渗葡萄糖、能量、激素、抗生素等治疗无效,改以此方 加减治疗 4 周痊愈。随访 1 年,小儿生长发育正常。
[来源]彭兆麟。湖北中医杂志 1989: (4) : 19 茵陈苓柏汤
[药物]绵茵陈 15 克,板蓝根、生麦芽各 10 克,茯苓、白术、车前子
(包)、薏苡仁各 6 克,黄柏 3 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取液 30~50 毫升,分次频服。
[疗效]此方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 28 例,痊愈 23 例,好转 3 例,无效
2 例。
[来源]陈建平,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1; (6) : 18 茵郁灵仙汤
[药物]茵陈 10~20 克,郁金、枳实、茯苓、威灵仙各 6~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浓缩为 80~100 毫升,加糖适量,不拘时间 服,少量多次。
[疗效]此方治疗新生儿梗阻性黄疸 14 例,治愈 12 例,无效 2 例。
  「病例]肖××,男, 46 天。出生 2 天皮肤发黄,家属以为胎黄未加 重视,1 周后黄疸逐渐加深。诊时目睛皮肤黄染,色泽鲜艳,溲黄如浓茶, 大便色白,不欲吮乳,腹部胀满,精神萎靡,烦躁不安,舌苔白腻薄黄,指 纹紫滞。检查肝肋下 3 厘米、剑突下 4 厘米,脾大 1 厘米;黄疸指数 96 单位, 凡登白直、间接反应阳性。诊断为新生儿梗阻性黄疸。以此方加丹参 10 克, 木香 6 克,板蓝根 12 克,服 11 剂后黄疸基本消失,继以异功散加味调理 1 周痊愈。
[来源]姜润林。浙江中医杂志 1989; (9): 394
茵陈丹参汤
[药物]绵茵陈、丹参各 15 克,车前子 6 克,甘草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至 80~100 毫升,分 3~5 次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新生儿迁延性黄疸 54 例,痊愈 48 例,有效 5 例,无 效 1 例。
  [病例]高×,女, 26 天。患儿出生 3 天后出现皮肤及白睛发黄, 10 天后加重,伴嗜睡,呕吐,吃奶少,大便干、色浅黄,尿深黄而染尿布,体 重不增。检查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肝肋下 2 厘米、状软,精神差;血 红蛋白 120 克/L,黄疸指数 116 单位,胆红素 260μmol/L,转氨酶正常。诊 断为胆汁淤积综合征,以此方治疗 15 天黄疸消失,症状好转,肝肿大消失, 复查血清胆红素及黄疸指数均正常。
[来源]张淑兰。陕西中医 1993; (12) : 539

水痘

荆防板蓝根汤
「药物]荆芥、防风各 10 克,板蓝根 20 克,芦根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水痘 94 例,全部治愈。
[来源] 翁建新。江苏中医 1990; (10) : 37

银翘一丁汤

[药物]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六一散各 10 克,紫花地丁 15 克。
  [用法]上药纱布包裹,头煎药液 50~100 毫升,分 2~3 次服;二煎 外洗患部。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水痘 11 例,均治愈。
[来源]吕月美.四川中医 1993; (l2): 47

水痘方


  [药物] 苡仁 15 克,黄柏 9 克,萆薢 10 克,金银花、板蓝根各 12 克,苍术、甘草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3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水痘疗效颇佳。
  [病例]高××,女,3 岁。患儿 1 天前开始发热、流清涕,翌日晨起 见面部出现疹子,饮食不佳而来诊。刻诊患儿面部及胸部均有散在的红色丘 疹,周围红晕清晰,内有水包如晶;发热(体温 38.9℃),精神欠佳,舌淡、 苔白腻根略黄,转纹淡紫。以此方加山楂、白术各 10 克,服药 1 剂后热退疹 减,2 剂后丘疹水泡消退,诸症消失而愈。
[来源] 雍怀生。四川中医 1993; (12) : 47

银石汤


  [药物]金银花、石膏各 30 克,玄参、紫草、泽泻各 15 克,薄荷 9 克, 荆芥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共取药液 250 毫升,分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水痘 116 例,均获痊愈。一般服药 2~5 剂。
  「病例] 周×,女,7 岁。发热并出疹 1 天,身上瘙痒,头面、躯干皮 肤散在丘疹、疱疹,痘疹红润,清净明亮,内含水液;纳食略减,体温 38.4
℃,咽部充血,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投银石汤 2 剂获愈。
[来源]李江,浙江中医杂志 1989; (3) : 115

青黛牡滑散

[药物] 青黛粉、生牡粉、滑石粉等量。
  [用法]将上药混匀,加入适量麻油拌成糊状即可,使用时将调好的药 物轻擦于患处簿簿 1 层,每天 1~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水痘 32 例,收效良好。痊愈 24 例,显效 8 例。

[来源] 肖颁宪.湖南中医杂志 1990; (5) : 41

腮腺炎

消毒饮
[药物]板蓝根 3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200 毫升,煎成 60 毫升,分 6 次服,每 4 小时 1 次, 空腹服。此为 1 天量。
[疗效]此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满意,一般连服 3~5 剂可愈。
[来源]穆桂馨,黑龙江中医药 1989; (3) : 5

腮腺炎糊剂

[药物]木鳖子适量。
  [用法]木鳖子去壳取仁,用瓷碗或碟将木鳖子仁加少许清水磨成浆糊 状,以棉签蘸涂于患处,每天 10 余次。干后即涂,保持湿润。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腮腺炎 18 例,均痊愈。
  [病例]田×,男,8 岁。发热、恶寒 3 天,两侧颐颌部色白濡肿 1 天, 按之酸痛,食欲不振,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腮腺炎。以此方 治疗 3 天痊愈。
[来源]罗原福.广西中医药 1988; (5):3

梧桐花汁

[药物]鲜梧桐花 20 朵。
[用法]上药捣烂外敷患处,药干后再换,1 天数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腮腺炎数 10 例,取效满意。
  [病例]李××,男,7 岁。两耳下红肿疼痛,张口咀嚼困难,头痛、 恶寒已 3 天。来诊时体温 38℃。以此方外敷 28 小时,共计 12 次,热退肿消。
[来源] 李庆.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1):516
青叶敷剂
[药物] 大青叶(鲜品)100~300 克。
  [用法]上药加白醋,捣烂敷腮肿部位。敷药面积较患处大。每天敷1 次,必要时敷 2 次。药干后加醋使其保持湿润,连敷 5 天为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 12 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治愈 9 例,效果满意。
[来源]周联耀。广西中医药 1991(5) : 5 公英煎剂
[药物]鲜蒲公英 30~60 克,白糖 30 克。
  [用法]将鲜蒲公英洗净和白糖同放药罐内,加水 300~400 毫升,文 火煎开后再维持 15 分钟左右,用净纱布滤过,取药液分早晚 2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84 例,均治愈。
[来源] 梁昌银,河北中医 1985; (3) : 40 地龙糖浆
[药物] 地龙 20~30 条,白糖 30 克。

  [用法]将地龙洗净肚内泥土,置玻璃杯内,加入白糖腌渍,约 50 分 钟后逐渐分泌出白黄色粘液,然后以玻璃棒用力搅拌,即成糊状灰棕色的地 龙糖浆。将之直接涂于肿胀处,再用湿纱布覆盖固定,每天涂药 3~4 次。
[疗效]此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80 例,全部治愈。疗程最长者 7 天。
[来源]何国兴,乡村医学 1985; (4) : 14

全蝎方

[药物]全蝎 30 克,香油 60 克。
  [用法]用清水洗去全蝎杂质与咸味,晾干备用。香油烧热,将全蝎放 入,炸至焦黄,取出。每天服 15 克,分早晚 2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腮腺炎 120 例,痊愈 100 例,好转 20 例。服药次数 最多 5 次,最少 2 次。
[来源]岳静,山东中医杂志 1988; (2): 52

小豆糊剂

[药物]赤小豆 100 克,鸭蛋清适量。
  [用法]将赤小豆研粉过筛,与鸭蛋清调成糊状,放纱布上敷患处,5 小时换药1次。若双侧发病者赤小豆倍量。
若发热者,以此方外敷的同时,可用解热药控制热势。
[疗效] 此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45 例,全部获效。
[来源]彭宗柏,湖北中医杂志 1989; (1) : 48

腮腺炎糊剂

[药物]鲜蒲公英适量,鸡蛋清1个。
[用法]上药捣烂如泥,加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一般 1 周之内肿胀消退,疼痛消 退,热退,多无并发症。
[来源] 杜健,等.中医杂志 1992:(5) : 4

侧柏叶糊剂

[药物]鲜侧柏叶 250 克,鸡蛋清 1 个。
  [用法] 上药捣烂如泥,加入鸡蛋清调匀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儿肿胀 部位,每天更换 1~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腮腺炎,多在 1~2 天内消肿热退。
  [病例]林××,男,4 岁。因右腮部肿痛,发热,体温 39.8℃,曾诊 为腮腺炎,服吗啉呱及中药治疗 4 天未效。现证见右腮部红肿,舌红、苔白, 脉滑数。以此方治疗 2 天,肿消热退而告愈。
[来源] 黄明,四川中医 1992; (9) : 49

冰片地龙饼


[药物]冰片 5 克,大活地龙 6 条。
  [用法]将冰片研细末,地龙捣烂,制成直径 5 厘米左右的薄饼摊于纱 布上,贴于患处,外盖一层薄塑料膜,胶布固定。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腮腺炎 56 例,全部治愈,轻者敷 1 次,重者敷 3~4 次即愈。
[来源]扈新钦.浙江中医杂志 1990; (5) : 210

痄腮膏

[药物]大黄、芒硝、赤小豆各 100 克,白矾 20 克,凡士林 300 克。
  [用法] 前 4 味药共研细末,过 80 目筛;将凡士林加温溶化,与药 粉调匀为膏,装瓶备用。使用时视肿处大小,将药膏摊于敷料上,贴在患部, 胶布或绷带固定(一侧发病用胶布,两侧同时发病用绷带)。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腮腺炎 268 例,均在 3~5 天痊愈。
  [病例]李××,女,6 岁。微恶寒左耳下热 1 周,3 天前左腮部始酸 痛,继之肿胀,吞咽咀嚼不利。诊见左耳垂下方漫肿如手掌大、质硬微热、 压痛轻微,苔薄黄,脉浮数。以此膏外敷,每天 1 次,3 次而愈。
[来源] 洋崇军.四川中医 1985; (5):6

百日咳

百部煎剂
  [药物] 百部适量。1 岁患儿每天 3 克,2~4 岁 6 克,5 岁以上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取药液约 30 毫升,加适量白糖,分早午晚 3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百日咳效果显著,一般服用 3~6 天可痊愈。
[来源]刘砚方.河北中医 1987; (5) : 31

冰硼散

[药物]冰硼散(市售成品药)。
  [用法]2~4 岁每次服 1 克,4~7 岁每次服 2 克,8 岁以上每次服 4 克。开水冲服,每天服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百日咳 20 例,收到显著效果,轻者 3~6 天,重 者 7~10 天即可控制痉咳。
  [病例]严×,男,7 岁。阵发性痉孪性咳嗽已 8 天,眼睑浮肿,结膜 下出血,曾治疗乏效。用冰硼散内服,7 天症状改善, 10 天痊愈。
[来源]方选书。四川中医 1985; (4) : 15

马齿苋煎剂

[药物]马齿苋 200~300 克。

[用法]上药水煎 2 次,浓缩 100~150 毫升,分早晚 2 次口服。5 天为
1 疗程,1 疗程不愈可再服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百日咳 50 例,治愈 48 例,无效 2 例。
[来源]樊英诚,等,黑龙江中医药 1988; (5) : 39

鸡胆百合散

[药物]鸡胆 1 个,百合 10 克。
[用法]将鸡胆焙干,与百合共研细末。1 岁以内分 3 天服;1~2 岁分
2 天服;3~6 岁为 1 天服;7~10 岁以上药量加倍,1 天服完。每天量分 3 次内服。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一般用药 4~10 天痊愈。
[来源]阎保祥。浙江中医杂志 1989; (6) : 243 全蝎末
[药物]全蝎 1 只,鸡蛋 1 个。
[用法]将全蝎炒焦研末,再将去壳熟鸡蛋蘸全蝎末食之,每天 2 次。
3 岁以下酌减,5 岁以上酌增。
  [疗效]以此方治疗百日咳 74 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长 7 天,最 短 4 天。
[病例]王×,男,5 岁。患百日咳曾治疗 10 余天效不佳。诊见颜面浮
肿,咳嗽颇剧。以此方治疗 5 天,诸症皆愈。
[来源]王保贤,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3): 114 鸡胆川贝散
[药物]鲜鸡胆 4 只,川贝 20 克,百部 10 克。
  [用法]将后 2 味药研极细末,用针尖刺破鸡胆取汁滴入药粉内调匀, 阴干备用。用法:每天服 3 次,3 岁以下每次 1 克,4~5 岁每次 2 克,6~7 岁每次 3 克。服时加蜂蜜适量用温开水调冲服。5 天为 1 疗程,若不效可酌 情延长。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百日咳 132 例,效果较好。
[来源]沈志忠,河南中医 1991; (5) : 17 百日咳方
[药物]龙胆草、钩藤各 50 克,白蜜 500 克,白醋 50 克。
  [用法]将龙胆草加水 250 毫升煮沸后,以文火煎 15 分钟,加入钩藤 同煎 5 分钟,去渣,再加白蜜与药液共煎至药液浓缩,最后加白醋拌匀即成。
每天服 4~6 次,每次 10~20 毫升,温服。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有疗效。
  [病例]张×,女,4 岁。因患百日咳经中西药多次治疗不效,以此方 治疗 1 个疗程后诸症悉除。
[来源]杨宜棋,湖北中医杂志 1991; (6) : 52

苏把合剂

[药物]苏叶、枇杷叶各 10 克,龙胆草 6 克,花椒 1 克,红糖 15 克。
[用法]上药用清水煮沸 10~15 分钟,加入红糖微火熔化,少量频服,

2 天 1 剂。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百日咳,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特别是百日咳的中 后期效尤佳。
  [病例]蔡×,男,5 岁。因患百日咳,经中西医多种方法治疗,咳稍 减,但夜间仍有剧咳,有时呕吐食物。服此方 2 剂后,剧咳大减,呕吐已止, 继服 4 剂而愈。
[来源]廖鹤龄,四川中医 1984;(6):23

鹭鸶糖浆

[药物]生麻黄、光杏仁各 20 克,生石膏 60 克,炙蜈蚣 5 克,干蚱蜢
(或僵蚕代)、生甘草各 1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500 毫升,煎取药液 300 毫升;药渣再加水 300 毫升, 煎取药液 200 毫升。合二次药液,过滤再煎沸后加白糖 100 克即可。每天服
4 次,1~4 岁每次 5 毫升,5~8 岁每次 10 毫升,9~12 岁每次 15 毫升, 12 岁以上每次 20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多例,均获良效。
  [病例]严××,女,7 岁。患儿阵发性剧咳已 10 余天,咳如鸡鸣,涕 泪俱下,痰中带血,眼结膜充血,伴恶心呕吐。以此方药治疗,每天服 4 次, 每次 10 毫升,连服 5 天,病减轻,再服药 3 天痊愈。
[来源]顾处真,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2; (11):501

百葶汤


  [药物]百部、鱼腥草各 12 克,葶苈子 4 克,桑白皮、浙贝母、栝蒌 皮、地骨皮各 5 克,甘草 3 克。此为 3 岁药量,年长儿童可酌加。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100 多例,均为痉咳期,一般 2~3 剂获效。
[来源] 叶益丰.浙江中医杂志 1989; (3) : 105

镇咳活血汤


  [药物]百部、炙紫菀各 9 克,代赭石 10 克,白附子、白僵蚕、川芎、 乳香各 6 克,胆南星 4 克。此为 1 岁患儿剂量。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一般服 3~6 剂可治愈。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400 例,获得较好的疗效。
[来源]汪德云.河北中医 1987;(2):8

马齿苋合剂


  [药物]马齿苋 20 克,炙百部、生石膏、浙贝母、侧柏叶各 10 克,麻 黄、杏仁、甘草各 5 克。
  [用法]水煎 2 次,合并疑液,再煎浓缩至 150 毫升。每天服 3 次,4 岁以下每岁每次服 10 毫升,5 岁以上每次服 50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102 例,痊愈 90 例,显效 8 例,有效 4 例。
[来源]陈治水,浙江中医杂志 1988; (5) :213

百咳方


  [药物]百部、射干、枳实、天冬、麦冬、川贝母各 6 克,紫菀 9 克, 鸡苦胆 1 个。
  [用法]前 7 味药用文火煎取药液 100 毫升,分 2 次冲鸡苦胆(将鸡苦 胆焙干,研细末,分 2 次)温眼。8 岁以下每天服 1 个鸡苦胆,8 岁以上每天
服 2 个。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35 例,治愈 33 例,无效 2 例。
[来源]张顶方,山东中医杂志 1989; (3) : 52

百日咳合剂

[药物]天竺黄 15 克,秦皮、百部各 12 克、罂粟壳、甘草各 10 克。
  [用法]将上药煎 3 次,每次 30 分钟,合并药液,浓缩成 100 毫升(也 可制成糖浆,制时须将滤液合并浓缩一倍,加入 65%的白糖,再行浓缩,待 温度 80℃对加入 0.3%的苯甲酸即可)。饭前服,每天服 5 次。6 个月~1 岁者每次 1.5~2 毫升;1~3 岁每次 2~3 毫升;3~6 岁者每次 3~4 毫升;6 岁以上每次 4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百日咳 30 例,治愈 22 例,好转 6 例,无效 2 例。
  [病例]赵×,男,4 岁。眼睑浮肿,阵发性呛咳已 3 周,咳时两手握 拳,弯腰曲背,舌向外伸,伴呕吐,面红耳赤,目鼻出血,颈脉怒张,喉中 痰鸣如水鸡声,每次咳嗽稍停,又如上反复多次,最后吐咳出稠痰。诊断为 百日咳。以此方治疗 3 天症状减轻,7 天后痊愈。
[来源]景其昌,等。四川中医 1983; (5): 26
青百贝散
[药物]黑皮三叶青 30 克,百部、浙贝母各 35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 10 包。每天服 2 次,每次
1 包,温开水冲服。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46 例,痊愈 40 例,有效 3 例,无效 3 例。
  [病例]江×,男,4 岁。咳嗽夜甚,呈阵发性,咳时连续剧咳,伴面 红目赤,恶心呕吐,最后呈一鸡鸣音而止。以此方治疗 1 疗程后痉咳消失, 继服 1 剂,咳嗽止,病愈。
[来源]俞增恩。浙江中医杂志 1991;(9):427 注:黑皮三叶青,又名有角乌蔹毒、金钱吊葫芦,系葡萄科植物三叶崖
爬藤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性凉,味微苦辛,临床 多用于治高热、喘、疖痈、小儿高热惊厥、蛇伤等。

白喉

马鞭草煎剂
[药物] 马鞭草全草 20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1000 毫升,煎至 300 毫升,早晚各服 1 次,连服 10~
15 天。同时加用维生素 B1、C 常用量,每天 3 次。
[疗效]以此方治疗白喉 30 例,痊愈 29 例,无效 1 例。
  [病例] 王×,男, 12 岁。发热,咽痛,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 进食阻挡 3 天,经当地医院给青、链、庆大霉素治疗无效人院。体温 39.3℃, 血压 12/9; 30 千帕斯卡,急性热病容,皮肤无异常;左颌下淋巴结如鸭蛋 大,活动,压痛;双侧扁桃体均Ⅲ°肿大,均见灰白色伪膜占居全扁桃体, 表面光滑,不易剥落,边界清楚;咽部充血,悬壅垂无水肿,咽反射正常, 牛颈Ⅱ°,两肺无异常;血白细胞 13×109/L,中性 0.85;咽试子涂片、培 养白喉杆菌均阳性。药敏试验对马鞭草和红、氯霉素高度敏感。予马鞭草煎 剂早晚分眼, 20 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住院第 5 天咽痛消失,扁桃体复原, 咽试子培养白喉杆菌阴转。继服马鞭草煎剂 1 周,住院 12 天,痊愈出院。
[来源]何明汉,陕西中医 1990; (7) : 305

小儿汗证

桑叶末
[药物]霜桑叶 60 克。
[用法]上药焙干研细末,每晚睡前用米汤送服 6 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盗汗,多有效验。
  [病例]××,男,7 岁。每于夜间睡后汗出,头面如洗已近半载,曾 作检查未发现异常。以此方治疗 8 天,盗汗除。
[来源]宋传荣.浙江中医杂志 1989; (5): 220
  注:现代药理研究,桑叶含有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 B1 等多种成份,其止汗作用可能是通过对植物神经的调节而起作用。
止汗煎剂
[药物]神曲 12 克,海浮石 9 克,山楂、胡黄连各 6 克,糯稻根 7 支。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多汗症 178 例,效果良好。
[病例]李×,女,1 岁 6 个月。1 月前因食肉过量引 起腹泻,此后昼夜出汗,体渐瘦,肚大筋凸,饮食大减,四肢欠温,服
保和丸、平胃散等方未见好转。刻珍:面黄体赢,周身汗出粘手,舌淡红、
苔白腻,指纹青淡沉滞,脉弦。证属木强土弱,食积多汗症。以此方加白术
4 克,连服 5 剂,汗止。
[来源]彭元成.四川中医 1983;(6):25 党参黄芪汤
[药物]党参 30 克,生黄芪 20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成 50 毫升,每天分 3 次口服。1 岁以内小儿减半量。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自汗 40 例,临床控制 24 例,显效 16 例。
[来源] 朱全发,江苏中医 1988; (9): 25

柏倍散

[药物] 生黄柏、五倍子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治疗前将患儿的肚脐部洗擦干净,取 药末适量(约将脐窝填满为度),用温水调成饼状,置于 4X4 厘米见方的医 用橡皮膏正中,敷于脐内,保留 24 小时换药。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麻痹证患儿盗汗 36 例,全部有效。
  [病例]张××,女,6 个月。患儿 1 月前罹患小儿麻痹证,并于瘫痪 的第 9 天出现夜间盗汗,睡时遍身汗出如洗,醒后汗止,哭闹不安,时见午 后低热,舌淡、苔少,脉细数。以此方治疗 2 次后盗汗止。
[来源]赵东明,等。黑龙江中医药 1991; (4) : 40

五龙散

[药物]煅龙骨、五倍子各等份。
  [用法] 上药研末混匀装瓶备用。每次取 10 克用温开水或醋调成糊状, 敷于患儿肚脐部(但邪盛时不可用),用胶布固定。晚上睡前敷,早上起床 后取下。第 2 天晚上再敷,连敷 2 个晚上。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单纯性虚汗 76 例,显效 54 例,有效 22 例。
[来源]周定洪.江西中医药 1987; (6):封底

止汗散

[药物]郁金粉 0.24 克,牡蛎粉 0.06 克。
  [用法]上药和匀,以米汤适量调和,分为 2 份,放在患儿左右乳中穴, 用胶布或清凉膏贴好。24 小时后更换 1 次,连续贴药 3~4 天。如皮肤接触 胶布处出现红、痒或起泡流水现象者,亦可隔天使用。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盗汗 50 例,显效 44 例,有效 6 例。
[来源]吴宜澄,等.中医杂志 1985; (6): 10

小儿疳积

皂荚散
[药物] 皂荚适量。
  [用法]取干燥、皮厚、质硬光滑、深褐色、无虫蛀之皂荚,刷净泥灰, 切断,放入铁锅内,先武火、后文火煅存性,剥开荚口,以内无生心为度。 煅后放在干净地上,去其火毒,防止炭化,研末,过 80 目筛,装瓶备用。1~
2 岁每天服 1 克,3 岁以上每天服 2 克,用糖拌匀吞服。
  [病例] 吴××,女,5 岁。纳呆厌食 5 个月,日渐消瘦,面色萎黄, 毛发稀疏,精神萎靡,困倦喜卧,脘腹胀满,手足心热,烦躁不宁,大便干 结,小便黄浊,舌淡红、苔白腻,脉滑细。以此方治疗 2 剂,症状明显减轻,
6 剂后食欲正常,继以燕窝肥儿糖浆善后。
[来源] 汪贻魁.中医杂志 1992; (4) : 58

疳积散

[药物]焦三仙、淮山药、鸡内金。份量为 1:3:2。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天眼 2 次,每次 1.5~4.5 克, 红糖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疳积,效果很好。
[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 1989; (1) :45 注:此方为蒲辅周老中医的验方。焦三仙即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的
总称。

化积丸

[药物]大黄 30 克,巴豆(去尽油)6 克,高良姜 15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粉,米饭为丸如绿豆大,以灶心土或朱砂上衣, 米泔水送服。每天服 1 次,每次 5~10 粒。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疳积,疗效较好。
[来源]彭元成.中医杂志 1985:(4) : 34 注:食用本方忌腥腻肥脂。若体虚甚者不宜服用,服用本方 3~5 天后,
宜用肥儿丸、参苓白术散等调治善后。

治疳散


  [药物]蟾蜍 1 只,鸡肝 1 叶,朱砂 0.1 克,鲜荷叶 1 张,白糖、醋少 量。
[用法]先将蟾蜍去内脏、剥皮,再将鸡肝划开后放入朱砂,一同放入
蟾蜍腹内,用荷叶包好,将其焙干至焦香,立即将糖醋喷在表面,使其酥脆,
分 3 次吃完。一般服 6~14 天。
[疗效]以此方治疗小儿疳积 100 例,治愈 91 例,好转 9 例。
  [病例]李×,女,3 岁。患儿大便溏泄,纳呆、四肢浮肿已久,曾用 抗生素治疗无效。诊见面色萎黄,形体羸瘦,毛发枯稀,舌淡,脉细无力, 体温 38.5℃,肝脾肿大,血红蛋白 85 克/L.诊为疳积,属气血虚弱型。以 治疳散,并配黄芪 12 克,当归 8 克煎服治疗,3 天后下肢浮肿消失,停服煎 剂。续投治瘠散 13 天,痊愈。
[来源]褚毅鹏.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2): 539

山甲散

[药物]炮穿山甲 3 克,新鲜鸡蛋 1 个。
  [用法]将炮穿山甲研极细末,再将鸡蛋刺孔后把药末烧进鸡蛋内,用 纸糊上,然后用面包裹,文火将鸡蛋烧至熟透,药和鸡蛋一并吃下。3 岁以 下每天吃 1 个,分多次服食;4~7 岁每天吃 2 个,7 岁以上每天吃 3 个。10 天为 1 疗程,中间休息 3~5 天再行第 2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疳积 61 例,痊愈 42 例,好转 17 例,无效 2 例。
[来源]吴继廷,陕西中医 19s8; (2): 79

蝼蛄蛋


[药物]蝼蛄(活者为佳)、鸡蛋各 1 个。
  [用法]先将鸡蛋刺一小孔(约蚕豆大),再将蝼蛄放入蛋内用纸封固, 或用胶布贴封,然后将蛋煨熟,每天吃 1 个,1 次食完。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疳积 65 例,治愈 60 例,无效 5 例。轻者吃 3 个, 重者间隔 1 周后再吃 3 个即可生效。
  [病例]周×,男,3 岁。肌肤赢瘦,肚大青筋暴露,触之如石。以此 方治疗 3 天,积消食增,逐日康复。
[来源]梅和平,湖北中医杂志 1988; (2) :45

胎盘内金羊肝散

[药物]胎盘、鸡内金、丰肝各等量。
  [用法]先将鲜胎盘浸入水中,洗去血迹及污物,再将大小血管挑破, 使血流尽,反复揉洗干净,焙干或烘干,去筋膜;将鲜羊肝去筋膜,焙干或 烘干;鸡内金亦焙干或烘干。共研细末备用。每天服 3 次,1~2 岁每次 3 克,
2 岁以上每次 6 克。7 天为 1 疗程,病较重者可再服 2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疳积 36 例,痊愈 29 例,好转 5 例,无效 2 例。
[来源]冯秀贞.山东中医杂志 1986:(6) : 39

鸡肝散

[药物]鲜母鸡肝 1 具,草决明 20 克,鸡内金、山楂各 10 克。
  [用法]光将草决明、鸡内金、山楂研细末,鸡肝捣烂如泥,拌匀搓成 团如鸡蛋大小,用清洁纱布包好,外用线扎好,然后用第 2 次淘米水 500 毫 升煎煮,煎为 100 毫升,空腹食药饮汤,1 次服完。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疳积 145 例,痊愈 127 例,好转 15 例,无效 3
例。
[来源]聂家绍.湖北中医杂志 1986; (6) :53

疳积散


  [药物] 丁香、苦杏仁、花椒、炒栀子各等份,葱白 3 节,鸡蛋清 1 枚,白酒、淀粉少许。
  [用法]先将前 4 味药研细末,与葱白、鸡蛋清、白酒、淀粉调匀,做 成药饼 2 个,敷于患儿双足涌泉穴处,外以纱布固定。每天 1 次,4 次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疳积 397 例,治愈 394 例,3 例无效。
  [病例]陈×,男,3 岁。近日来患儿厌食,喜饮,精神不振,睡眠差, 消瘦。以此方外敷 3 次而愈。
[来源]杨环.陕西中医 1991; (6) 270

小儿厌食症

大黄甘草散
[药物]大黄、甘草以 4:1 配制,蜂蜜适量。
  [用法]先将大黄、甘草研细末备用。每次 0.5 克调以蜂蜜服,每天 3 次,连服 2 天。
  [病例]林×,男,2 岁。患儿两月来食欲不振,每餐勉强吃几口米饭, 家人常以饼干、糖果等哄食之。日久更不思饮食,身体渐消瘦,不时烦躁哭 闹,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而少,舌苔黄腻,指纹红赤。证属胃肠积滞,纳 运失常。以此药散连服 2 天,泻下如羊矢之便甚多;继以此药散每天服 1 次, 量仍为 0.5 克,4 天后痊愈。
[来源]曹是褒,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514 肥儿饼
[药物]山药、鸡内金各 60 克,山楂 40 克,炒麦芽、炒谷芽各 30 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加面粉 500 克,用水和匀,再加香油 30 克、 芝麻 15 克、白糖 15 克,做成每个约重 30 克的药饼,在锅内烙焦即成,让患 儿以此为食。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颇佳。
  [病例]于×,3 岁。其母代诉:患儿平日偏食,喜食糖类、冰糕等, 不爱吃菜。近日渐厌食恶心,腹胀满,面黄肌瘦,精神倦怠,不愿活动,大 便溏,唇舌淡红,脉细弱无力,指纹淡隐。曾在某医院诊为贫血,用维生素 B12、人造血浆、多酶片等治疗无效。服肥儿饼 1 个月后诸症消失,身体健壮。
[来源] 初宝廷.山东中医杂志 1988; (4): 50
淮曲散
[药物]淮山 200 克,茯苓 100 克,酒糟曲 150 克,丁香 20 克。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过筛,装瓶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15 克, 饭后用温开水或加少许糖调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厌食症 115 例,有效率达 95%以上。
[来源] 杨德明.湖南中医杂志 1988; (3) : 41 黄白膏
[药物]大黄、大白、白蔻、三仙、良姜、陈皮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末,过 120 目筛,用凡士林调成膏状备用。每次取约莲 子大的药膏置于 4.5X4.5 厘米橡皮膏中央,敷贴脐心上,每次敷 8~12 小时, 每天 1 次, 10 天为 1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厌食症 300 例,痊愈 263 例,好转 28 例,无效 9
例。
[来源]何远征,等,辽宁中医杂志 1990; (9) : 39

小儿重度营养不良

羊肝散
  [药物]鲜羊肝 500 克,白术、海嫖蛸各 150 克,茯苓、淮山、鸡内金 各 100 克,甘草 30 克。
  [用法]将羊肝蒸熟晒干炒黄,海螵蛸去硬皮切成蚕豆大炒黄,余药均 文火炒黄,共研细末,过细筛备用。每天眼 2~p 次,1~2 岁每次 2~3 克,
3~4 岁每次 4~5 克,5~6 岁每次 6 克。温开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重度营养不良 100 例,服后 1 个月有效 78 例,2 个月有效 21 例,3 个月有效 1 例。
  [病例] 某男,2 岁。不思饮食,不愿活动,面黄肌瘦,每天只吃少 量母乳。检查:高 70 厘米,体重 8.5 千克,精神不振,肌肉松弛,皮肤弹性 差,服此方 10 天后自要饭吃,不再吃母乳, 30 天体重增 2 千克。5 年后随 访发育良好,营养正常。
[来源] 石克宪.新中医 1993; (7) : 12

婴幼儿便秘

通便茶
[药物]胖大海 3 枚。
  [用法]上药放在茶杯或碗里,沸水约 150 毫升冲焗 15 分钟,少量分 次频频饮服。
[疗效]此方治疗婴幼儿大便不通 32 例,均收显效。
  [病例]刘××,男,2 岁 6 个月。大便不通 3 天,食少腹胀,用开烧 露则便通,药停如故。以此茶治疗 1 次,大便通畅,随访 1 周,大便每天 1 行。
[来源]秦亮.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 12 大黄粉
[药物] 大黄适量。
  [用法]上药烘干研末装瓶备用。用时取大黄粉 10 克加少量酒调成糊 状,涂于肚脐部,用纱布覆盖固定,再用热水袋热敷 10 分钟,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便秘 30 例,痊愈 28 例,有效 2 例。
  [病例]王×。大便干结,3~4 天 1 行,身热面赤,口渴尿赤,纳减呕 吐,舌质绛,指纹紫滞。用此方 1 天,排出羊屎状大便,余症减轻,再敷 1 天,大便通畅,诸症消失。
[来源] 刘相敏.浙江中医杂志 1988; (7) : 305

银菊饮

[药物] 金银花、菊花各 18 克,甘草 8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取药液为茶频饮。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便秘 180 例,均获效。
[来源] 李江.湖北中医杂志 1988; (3) : 22

小儿便血

地鸦矾汤
[药物] 地肤子 30 克,明矾 9 克,鸦胆子 9 粒。
[用法] 上药水煎至 100 毫升,每次取 50 毫升保留灌肠,每天 2 次。
  [病例]黄××,男,3 岁。患儿大便带血持续 3 月余,每天排便 1~2 次,粪便表面附有鲜红血液,便后续、鲜血数滴,无腹痛;面色萎黄,形体 消瘦,某医院诊为多发性直肠息肉(无蒂)。以此方药治疗 2 次后症状减轻, 治疗 10 天后停药,大便正常。1 月后患儿面红体胖,恢复健康。随访 3 年未
  
见复发。
[来源] 倪平佛.中医杂志 1985; (3) : 74

小儿脱肛

木贼散
[药物]木贼适量。
  [用法]上药烧存性研末,每次肛门脱出时,将药末敷撤于脱出的肠段 上,然后将肠段纳回。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脱肛 3 例,均于 10 天内痊愈。
[病例]姜×,1 岁半。因泄泻 2 个月不愈,渐至每次便泻后,肛门外
脱 4 厘米左右,不能自行还纳。以此方治疗 5 天即愈。
[来源] 马新风.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36

白矾散

[药物] 白矾 10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加水 100 毫升,溶解后高温消毒 30 分钟,制成
 10%的白矾注射液备用。使用时让患儿大便后,清洁直肠突出部分,并揉 入肛门内,用 5 毫升空针吸 10%白矾液 2 毫升,再吸进 2%盐酸普鲁卡因 2 毫升混匀;以左手中指插入肛门内,然后在肛门“3 点”方向距肛门约 1.5 厘米处进针,将药液慢慢注入肛门外和肛门内的括约肌组织内,注完退针。 再以上述同样药液和同样方法于肛门“9 点”处缓慢注入。注射后 2 小时方 可解便,或用绷带扎紧肛门部亦可。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脱肛有效。
  [病例] 匡×,男,5 岁。时常腹泻,现每于便后直肠脱出,须用手按 揉始入。经用此方治疗 1 次即愈。
[来源] 杨文质,等,四川中医 1983;(5) : 37
注意:注射药液时,切不可刺伤肠膜壁。同时选用5 1 号针头为宜,
2
进针深度以插在肛门内的中指能感触到为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科验方(近期全国各地中医期刊中精选)
治小儿咳嗽奇方妙药【学为所用】
单方大全29
中医实用小秘方五.肿瘤科49-93
儿科验方2(近期全国各地中医期刊中精选)
中医妙方(174)【友情链接】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