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享生命成长--2017级知新9班家长会小记

写于2018-02-05,重新排版发布,加注原创。

2月1日这天,去参加了知新9班的家长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家长会,没想到一参加就是俩。受益很大,撰文记之。

小型家长会

初一年级家长会是晚上6点开始。早上从QQ收到了班主任王老师的一条消息,问下午4点是否有空,带着孩子开一个小型的家长会。我算算时间,没有问题,当天去走访退休教师,正常的话两点就能结束,抓紧答应了下来。同时心里也嘀咕着,小型家长会?会是个什么主题?老师没说,我也就没问。告知了姜子暄,她也想不出为什么叫我们去,我们合计了一下,有可能老师叫去给安排做一些什么特殊作业之类,会是好事儿,不会是坏事儿。

下午提前10分钟过去,已经有家长还在那等着了,多少个人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知道,大家也都面面相觑。家长们相互还不是很熟悉,孩子去了,都凑到一起,窃窃私语中,应该也是在分析老师为什么请我们来。

王老师不到四点就过来了。她点了一下,大人都来了,还有一个孩子在外面参加辅导班没回来。她让家长坐到后排,面朝讲台,孩子坐到前排,面朝家长,她也坐到了我们的对面。

王老师开始先答复大家的疑惑。答复疑惑也是从猜猜看说起,家长们都摇头。就问孩子们,“你们刚刚在一起找共同点,找到了吗?”孩子们也摇头,学习好的?学霸不少,但有的成绩也很一般;班委会的?有的也不是;犯了什么错误?更不像。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王老师说,今天把这些孩子和家长请来,因为“对他们有更高的期待”。不仅仅是学习方面,更多的是生活的期待。她说,这几个孩子都是努力往前冲的孩子,共同点是很能拼,时间管理意识,纪律意识都很强,作业质量也很高,都很奋斗,都不服输,是班里的骄傲。但是发现他们平时表现出很沉重、很紧张、很焦虑的情绪,特别是期末考试期间,对学习成绩看得特别的看重,有考试焦虑症。今天她要站到学生这边,跟家长们对对话,给孩子们减减压。

在座的很多家长,王老师还对不上号,有的一个学期都没联系过老师,我也是其中之一。说起这点,她也想知道我们不联系她是不是因为把孩子交过来特别放心,或者是不愿意打扰老师。我想是兼而有之吧!

她举了一个例子,说中午他们几个老师一块儿到外面快餐店吃饭的路上,也就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其中一位的手机上显示有一个家长的15个连环未接电话,刚想查看,结果电话打过来了,言语间很是焦急,询问孩子的事儿,也捎带着怪老师怎么不及时接电话。这大概就是不懂事的家长了,老师每天要上课呢,还要开会呢,有辅导,面对的是上百个孩子,如果每个家长都这样打电话,又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儿,老师能受得了吗?难想象这样不懂事的家长能够教出懂事的孩子,孩子老师可以去教,大人的话,老师教的着吗?想回炉再造,估计自己的中学老师也不收了。

我们肯定不会做这样的家长,今天来的这十几个,都不会做这样的家长,我们知新班的全体家长,也不会做这样的家长。

王老师说,据她的了解,很多孩子上了辅导班,现在老师也有点蒙,知新班级学习成绩不错,但搞不清楚这个好的成绩的取得是靠的是辅导班?还是老师的教导?还是其他?傻傻地分不清楚。这是今天要讨论的一个重点话题。

王老师说,这十几个孩子这学期都是有故事发生的。接下来对每个孩子都进行了点评,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和表现如数家珍,这得花多大的心思。在她的点评里面,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压力大,分析背后的问题,要么是家长管的多,要么辅导班上的多。

我想姜子暄不是这样的吧!说起她的问题,王老师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学习上不够自信,缺少参加学校运动会时表现出的那种强烈的自信感。为什么不能把那个劲头用到学习上?她认为这是一颗好种子,也提到,从我的那篇“不做别人家的孩子”的长文里,感觉到家长没有给她施加学习上的压力,从家庭到学校,成长环境是一片沃土,但目前看,就是不出苗,苦苦思考,没找出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所谓知女莫如父,我总以为是很了解孩子的,也感知到她对成绩的追求和焦虑,但信心不足,却是我没有料到的。至少在家她没有这种表现。我接着王老师的话,分析原因,是不是因为小学时平时不怎么学习就能在班里成绩很好,但实际上基础并不好,教育质量有差异。加上这边的牛娃太多,她在比较中丧失了信心?

王老师接过我的话,说这边是好学生很多,但一定不要给孩子贴标签,那个是牛娃,就是暗示自己的孩子不行,这也会导致她失去信心。

另外一个提到频次高的词是辅导班。王老师对于初一的学生参加辅导班是极不赞成的。她也知道很多成绩好的孩子参加了辅导班,最多的有7个辅导班,孩子们做学校的作业,参加辅导班,还要做辅导班的作业,几个小学霸课间时间会凑在一起讨论题目,做作业,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得掐到分钟计算。因为他们必须在学校完成作业,课下要处理辅导班的事儿。这些现象让老师很心疼。

为了说明这个事儿,她找到了一个鲜活的例子,就是S同学。王老师说,期中考试结束之后,自己觉得该为这个孩子做些事情了,就把他的爸爸妈妈请来,一起了两个半小时。谈话的内容,是S同学的妈妈说的,据她讲,被老师约谈,压力很大,特别是老师强调需要爸爸妈妈一起来,很忐忑。谈了两个半小时,老师希望家长在孩子教育上不要急功近利。S同学辅导班是学而思的课程,在这里有小学同学,也有现在的同学,学而思实行分级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分级,S同学好像是被编到了第二个层次的班级,在培训班压力也很大。孩子们相互之间追逐,比成绩的天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就怕考不好,而这次考好了,又怕下一次考不好。这一番长谈之后,他们下定决心把辅导班逐渐给停下来,从三个辅导班到没有辅导班。这学期的效果来看,S同学的成绩没有大的波动,没有考到900分,但也有890多分,但平时的时间多了,孩子不那么累了。家长感觉孩子开心多了。S同学自己也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说辅导班停了之后,自己也焦虑过,怕跟不上,但是现在想想,还是挺值的。

这几个学霸辅导班多,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爸爸妈妈给报那么多辅导班,都是为自己好,很乐于接受。但王老师说,这其实这是很可怕的。初一孩子逆反心里不强,能接受,万一对这事儿逆反了,负面作用很大。现在的辅导班,基本上是以刷题为主,而且超前学习,这就像培育禾苗,本来成长的过程中,该给阳光的给阳光,该施肥浇水也别耽误,一般来说,就能健康的成长。但辅导班就像给它打激素,这时当然会比别人的长得快,但是未来极有可能会回到原形,甚至回不到原先的健康状态。比如写作文,老师发现几个孩子写作文,已经模式化、套路化,写的文章是根据模式加工过的,而失去了原生态的感觉,丧失了创造力,这其实也是参加辅导班的一种弊端,因为他们是要成绩的。

对于今天绕不开的辅导班,从我内心来讲,一直是抵制的。这一点上与老师有着共同的意见。在我们家上不上辅导班,听孩子的想法,她不愿意去,就不去,愿意去,可以去体验一下。这次期末考试她认为考砸了,我们觉得主课有些不好,但能接受。她有萌生上辅导班的想法,但这一场家长会下来,又没有了。

今天老师说的孩子的学习不自信,想想也挺吓人的,她在努力学,但还是达不到自己理想的名次,可能会导致更加不自信,万一孩子自信心没有了,那即便她再努力,换来的可能是更大失望。平时我们都是在给他减压,期中考试考了20名,我们觉得已经很好啦,期末进前12名,是她自己的想法,我们没法不鼓励,为此她“暴走”了十来天的时间,我们没有强烈的制止,但至少表明了不那么赞成这样一个态度,就是担心暴走不成功会进一步打击了她的自信心。

下一步呢,该做更多的开导的工作,帮助她接受自己当前自己已经很优秀,但比上有不足的现实,让她认识到自己有足够的潜力。是一颗好的种子,也有一片成长的沃土,将来一定会生长的很棒,不能急功近利。话又说回来,即便不能长成最高最大的那一棵,那几棵,那一片,只要能独立生长,结结实实的脚踩着大地,头顶着艳阳天,有什么不好。

王老师还分享了一下她的成长经历。她小的时候父母都很忙,很少管自己,妈妈经常说起生活的不容易,自己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就把母亲的话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和压力,觉得学习好,才能对得起父母。虽然有压力,但能自主支配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童年少年确实是很开心的。我想,她可能在这些这十几个孩子身上,他看到了少年时代的自己,心有戚戚焉,于是临时起意,把我们叫到一起做这一番交流,这是今天这场小型家长会的缘起吧!

谈到当年妈妈讲自己生活不易给自己的带来的无形的压力,王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要注意孩子的感受,尽可能不要让孩子因此而感觉压力,更不要拿自己的付出与孩子的成绩做交换。

这一次交流总共用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本来说是对话,可还是王老师说的多,我们说的少。用王老师自己的话说,成了一言堂。我想,她更是迫不及待地想把她的一些想法清晰的说出来,不是说非要我们接受他的观点,而是作为启发,也希望能从家长这里得到认可,认同,甚至共鸣。她特别强调,只是交流,不强制大家接受自己的观点,因为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不可能是一种生长模式,有的孩子会因为参加辅导班而成功,有的确实需要一些必要的辅导。但确实要注意辅导班而带来负面影响。

王老师特别提示,要关注孩子的心理,要给孩子以自信。如果我们的教育走一阵子,找不到方向了,就一定要回到原点,思考我们教育是为了什么?是要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刷分的机器。别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成绩是变化的,对这批懂事的孩子来说,只要走的正,走的稳,会创造惊喜。他讲到有一个山大的子女,父母把孩子的成长轨迹,把孩子的所有的事都设计得很好,孩子只需机械地去执行,但在青春期遭遇了逆反,后来孩子的成长一团糟。

在交谈的过程中,王老师不断的袒露自己的心迹,特别是责任,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敬畏,对孩子成长的敬畏。因为有着一份敬畏感,唯恐把工作做不好,知新团队工作非常的细致,而且方法非常科学,不像孩子的小学老师很努力,也拼搏,对自己要求高,对学生要求也很高,但对于工作研究不够,对于工作对象的特点分析不够,总觉得是事倍功半。

王老师讲到激动处,讲了自己经历的一件事儿,一个眼神的伤害。她说做班主任后,她在上课前会到教室走一走,一般是顺着过道把每个孩子的情况都看一遍,左一个右一个,看看同学们的状态,看看完成作业的情况,结果有一次,该看右边一个男生了,自己受了点干扰,脑子突然开了个小差,将这个男生忽略了过去,自己当时是无心的,却在这个孩子内心里就埋下了阴影,因为这个孩子很在意老师对他的看法,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了,不重视他了。然而她并没有意识到,直到有一天孩子家长给她写了一封长信说这个问题,她才发现。但已经晚了,虽然她为此还给这个孩子写了一封长信,真诚地道歉,但是接下来的两年,他一直没有走到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而这个孩子的成绩确实也因此受到了影响。现在孩子已经上大学了,直到2017年的一天,在某次考试的场合,两人相遇,大学生老远跟她打招呼,见面后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那一刻,她的眼泪都下来了,这种歉意终于得到了接受,终于算是得到解脱了。听着这个故事,我的眼眶也有些润湿了……

一个小插曲,在我们开个小家长会的过程中,广播声响起,“3月文学社的同学们注意了!3月文学社的同学们注意了!不要向家长强行推销你们的书,都退到桌子后面去,不要满校园找家长买你们的书,王老师抓紧到现场去看一看!管好你们社团成员!”王老师笑了,说我一会儿就去看看。大家也都笑了,我说你们的学生都很有经济头脑啊!后来我问了一下,那一本作品集卖20块钱一本,看到很多家长拿着一本,看来今天销售了不少。对于这些又有文学素养,又有经济头脑的孩子来讲,今天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卖出了这么多,相信他们也很有成就感的。对于这种行为,家长给予支持,也算适当的褒奖,20块钱的投入,为了帮助孩子的成长,是值得的。

大型家长会

间隔10分钟,就进入了晚上大型家长会的时间。记得孩子妈妈说,上次家长会开了将近3个小时,抓紧去了一趟卫生间。家长们陆续都来了,重新找了一个位置坐下,身边坐着的是丁同学的爷爷,教室里满眼望过去,一个座位也没缺,家长们都来了。总体上看妈妈比较多,爸爸比较少。我也是第一次来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平时也没有参加学校的活动,姜子暄的任课教师大部分还对不上号,只跟乔老师通过一次电话,跟王老师网上有过交流,给她看过我写的那一篇《不做别人家的孩子》,她认同我的理念,我们还在跑步等方面有一些交流,她老公参加过马拉松活动。

晚上的家长会,分为两个部分,先是孔主任讲,一个小时,留给班主任一个小时,要求2个小时结束。

孔主任讲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儿就是关于搬迁到山大校园的问题。在山大附中的计划里,应该是是上学期就把这批孩子初一的孩子都搬到山大校园,腾出教师接纳北楼上的学生,北楼上的教室改造成活动室。但当时,一是工程改造的进展比较缓慢,二是一些家长表现出强烈的反对的情绪,学校也没有事先做好充分的沟通,所以就搁置了下来,但当时的口径是条件不具备,绝对不搬。现在看,当时的搬更可能是一种策略性的试探,让家长们有了心理准备。

而当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之后,这种搬迁就成为不可阻挡的学校的决定了。孔主任充满自信的讲解,不容置疑,不与商量,感受到了学校的一份坚决。前几天家委会开会已就这个问题做了说明,我们的家委会也在群里通报了这个这个事情,我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成学校的决定。以山大附中的教育理念,他们认准的事情,必有他们的道理和充足的准备。这个时候,如果再站出来反对,制造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我觉得第一于事无补,第二等于给学校添乱,是不成熟和不明智。同意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为什么不站出来赞成呢?学校需要家长的理解,也需要家长的支持。

孔主任把山大校园的条件作了介绍和说明,介绍了他们做的20几项工作。从条件建设到大家最关心的安全保卫,几十项制度,那份细致入微,再挑剔的人也说出一个不字。

他讲的第二件事儿是寒假作业。寒假没有做题的作业,给的是一份体验式的,创造式的作业,叫《疯狂的鸡蛋》,本来他想把这一个仔细讲一讲的,结果他的pdf文档没有打开,加上他前面讲的多,时间也紧张了。就把这项工作交代给各个班主任来讲,但后来班主任也没有时间再讲这个事情,反正还要给学生讲,就让孩子自己琢磨着去干吧。作业的题目是“疯狂的鸡蛋”,据孩子讲,就是把鸡蛋放到各个场景里面去,比如说放在生活里面,可以成为一道菜,要自己做,自己设计;放到科学探索里面,要让鸡蛋走钢丝,我的天!想不出是个什么场景;放到社会领域里面,要围绕着鸡蛋做一个公司,有五项必须做的,有五选一的,听来就疯狂。

真是疯狂的作业!但它是轻松的,是有趣的,也是充满挑战的,这才是一份像样的寒假作业。回头想想我今年给大学生们出的那一份名字是拿来主义的“个性超市”的寒假作业,有调研,有总结,有反思,有走访,也颇有一些类似的味道,但是远不如他们设计的这么精细。很多时候大学是需要向中小学学习的,欣慰的是,我们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

对于寒假其他的要求,孔主任另外讲要读书,要陪伴孩子读书,要做读书的曲线图,要坚持平板支撑,做平板支撑的曲线图。他强调,初一的教育的主题是兴趣和习惯,发现兴趣,培养习惯。每一条河流都有它的方向,生活中应该有适当的压力,空闲的时光,丰富的生活,有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就感。体现寒假里,可以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次旅行,一次锻炼,一次公益活动,一次文化体验。利用假期,每一个家长和老师都要反思,孩子是一个成长的个体,要找到孩子的优势,要让孩子在成长中获得成就感。要有边界意识,跟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过度侵入他们的生活,包括时间,空间,心间,要让学习真实的发生,等等。

第三件事儿,就是他的PPT主题,重新发现孩子。要求家长关注孩子成长心理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自我感觉跟孩子还是很亲密的,孩子也乐于把学校的一些事讲给我们听,自己听得的时候可能表现的有些不够耐烦,我想当前来讲我们父女之间这种交流还是很正常的,也是很充分的。但是孩子进入了青春期,肯定有了自己的一些私密的东西,也开始强调她的手机不能看,写的东西也是捂着藏着不给看,甚至在暴走的那种模式下写在墙上的各种小纸条,也不让看具体的内容。对于她的这样一些所谓的隐私,我们基本上是尊重的。

对于王老师说的孩子学习不自信的问题,我确实没有明确的感受到。我问孩子这个问题是否存在,她表示认同。所以真的需要重新发现孩子,重新发现孩子的优势,重新发现孩子的弱点,让她的优势得以发挥,让他的弱点得以适当的补足,但不一定非得补全,因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弱点的,这个弱点可能陪伴自己一辈子,也不必非得强行的纠正,但是要控制它,尽可能降低它的负面影响。

我家孩子的运动天赋毋庸置疑,将来在这方面必然发展的很好。但孩子的人文素养是有欠缺的,像读书少,绘画基本上不入门,也缺少其他一些美学如音乐、艺术欣赏,等等。这跟我们家庭的环境是有关系的,我们俩一个工科男,一个理科女,都是直线思维,不太注重生活的情调。家里偶尔有点儿创造,还是来到我这个老爸,老妈那边,不修边幅,衣服都不会买,全心投到教学和科研中,艺术细胞更没几个。对于孩子的学习,真是不要给她压力,将来能考上实验中学就很行,我想这是不难实现的目标,从我们学校大多数子女的成长的轨迹来看,是很容易实现的。至于将来,能否考到一个好的大学,那是后来的事儿,现在操心也没必要。即便不能上那样一流的高校,也未必没有好的生活。从教育过程上看,至少已经上了一个全国最好的初中,将来也可能上一个全国较好的高中,即便上不了全国最好的大学,也不是缺憾了。

何况每个人生都会有自己的精彩,并不是所谓站到高处的人才活得更精彩,站在中间的人活得不精彩,站在低处的人活得很无奈。如果仔细品味的话,会发现高处有高处的寒,中间有中间的热闹,低处有自己的休闲。非要像太阳那么光芒夺目吗?真不一定,只要孩子能过正向的,充实的,能自我感到愉悦的人生,我觉得这也就够了,哪怕将来她的所谓的成就不如我们,又如何?只要她自己觉着满足满意,我们就不必为此纠结。现在所谓的引导各阶层向上流动,有时候可能也是一种有意识的误导,让人活得累,活的纠结,活得不快乐。

孔主任超了五分钟的时间,到乔老师了,他说争取不超时。


乔老师的家长会是这样设计的,先让三位班长介绍了一下班级运行的情况,每个班长都管两个部,介绍了各部工作运转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梳理得井井有条。班委们执行起来很认真,把平时的每个人的表现都记录下来,并化作分数与个人荣誉、奖励挂钩,也与小组成绩挂钩,与选座位挂钩。这是一套很完整的体系,但这套体系,恐怕也只有在中小学能够适用,到了大学就很难去用,但可以作为一种借鉴和参考。

接下来乔老师回顾了一学期的工作,主题是“优秀是一种习惯”。对于这样一种习惯的养成,要关注微问题问题,搭建微平台,抓好微习惯,每月一事和时间管理手册来是实现路径。这个学期的主题分别是:9月好学,10月公益,11月自信,12月感恩,1月自省。每月主题下面都有几个关键词,比如9月“好学”的主题词有专注、阅读和质疑。11月“公益”的关键词是乐观、勇敢、担当。等等,围绕一些关键词,当月会有一些活动的开展。比如说围绕着“勇敢”有我是演说家的环节,在每天的自省时间,让孩子做PPT讲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助他们敢于发声。对于阅读,将阅读计划上墙。围绕着自信,由家委会组织了拓展活动。围绕自省,每天的15分钟,恭默深思,搜求己过。国庆节的时候开展了各种公益活动,同学们走上街头,维持班车,宣传国旗法等等,小小举动,与公有益。

乔老师丝毫也不掩饰他们团队的目标,就是要让九班走在前列,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而我觉得他们已经实现了,第一学期就获得“优秀班集体”的称号就是最好的见证。

乔老师强调了家庭教育环境营造的重要性,他认为家长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发现有的孩子玩游戏就是受家长的影响,家长自己玩却不让孩子玩,说不过去,也制止不了孩子。我是认同这一点的,所以在我们家的手机里面,一个游戏都没有,消消乐、养青蛙都不玩。姜子暄对于王者荣耀一窍不通,这可能也影响了她对三国这一段历史知识的掌握,但我觉得学习历史知识不能靠这些东西,也有人说玩游戏会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和判断能力,我更觉得这如饮鸩止渴,是不可取的。

乔老师讲到,对孩子最大的投资不是物质方面的,而是精力与耐心,教育就是应该走的慢一些,他希望能通过这样一些交流,在教育思想上,家长与学校达到一致性。比如说这一次出去研学活动,要求穿校服,有的家长表示反对,那你一定要想想为什么要穿校服?穿校服是为了孩子的安全,为了更加容易辨识。我觉得,作为家长应该主动认同学校的文化与规定,少说一些不和谐的话,不合时宜的话,少在一些公开的场合提一些反对的意见,有意见可以与老师私下沟通,老师接受了,自然会修正自己的做法的,凡事要经过自己的大脑去认真思考。

作为家长,不要与学校的要求背道而驰,自我感觉做得尚可。我没有让孩子去报辅导班,而是带着孩子去参加各种活动,特别是用自己特长去带动孩子,比如跑步,带着她参加了不少比赛,收获了毅力和信心,表达了尽快完成她的半程马拉松的愿望。比如献血的时候带着她去,让他感受那种热血的氛围氛围,收获公益和爱心,她表示等18岁成年的时候一定要去献血。在学校布置了一些作业的时候,积极协助孩子去完成,比如做ppt,这学期孩子做了差不多有十个,开始的时候,是手把手的教,后来就基本上可以放手不管了,但还会在做的过程中也会给予一些指导,等等。我想,这就是陪伴孩子成长,安静等待花开吧!

对于辅导班,乔老师也表达了他们团队一致的态度,不赞成上辅导班,如果要上,就上一些探究式的辅导班,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现在孩子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一些,这也是下一步他们想加强的方面。又讲到了接下来的寒假实践课程,关键是要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乔老师接着公布了2月每月一事的主题:节俭,节制,俭朴,让孩子在家里学会做饭,学会在约定的时间玩游戏,学会爱惜旧物。中间他还特别强调要用好时间管理手册,有的孩子通过这个手册管理自己的时间很到位,也很精细,收获很大。希望能在家长的配合下,把这个事儿坚持下来,这样等到孩子毕业的时候,甚至毕业多少年之后,拿出这一本手册,能够记得起自己当年的奋斗,成长的多彩。确实,生命就是该不断积累,经历过的一些事儿,当时做的很好的,过后也会被忘记,以至于将来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可能会忘记当初我们有那么好的解决方案,加上生活中的一些点点滴滴,如果能够落到纸上,写到文字中,就会留下更深刻的记忆,在时光逝去的某一刻停住,翻看这曾经的一点一滴,会给自己更多的一些力量,一些启发。时间管理手册确实就是这样一个好的载体。

正如我现在,把经历的事儿,特别是自己认为做的成功的事儿,随手记下,总会感到收获很多,信心满满。我也鼓励孩子写写日记,把生活认真记录,但她并不是很赞成,忙是理由,懒是真因,这个还需要我们俩再做有效的沟通,也需要形式的创新,我们已经开通了“子曰雷语”的个人公众号,今天发出了她的第一篇文章《北京研学第一天》,这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是个好的开始,希望能坚持下来。

接下来的时间,颁发了家长的奖项。10位优秀家长,特别是知新九班家委会几位成员,我不能完全的说出他们的名字,但是看到他们努力的工作,确实是非常的辛苦,非常的努力,非常的投入。自己当时也有进家委会的想法,在第一天开筹备会的时候,确实是脱不开身。后来发现,没有参与,也是正确的选择,因为自己确实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上工作地点是在长清,不方便。那就退而求其次,做一个安静的好家长,支持配合学校的工作,配合家委会的工作。

接下来展示了班级评出了一些优秀学生,姜子暄获得了两个称号,特长生和勤奋之星。如果放到期末考试之前,她的勤奋就只能是说得过去,但一场期末考试,确实让自己重新发现了孩子,孩子为着自己12名当小组长的目标,确实是很拼的,连头发掉了都不爱惜。为此我还在《暴走于跑团年会之间》中浓墨重彩地写了这一段。

她自己还想着那个优秀班干部,我给她分析过,对于班级工作做的贡献应该是不够的,到了体育部之后,除了常规组织工作之外,在这个岗位上推动同学提升身体素质方面没有做很多的工作。她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做体育部工作总结的时候,特别争取了发言的机会,也说服了自己的另外三位伙伴,做了下学期工作的计划和展望,其中一个想法就是组建跑团,带着同学们一起跑步,这当然也是受我的工大健跑团的影响。我说,至少你要通过体育部的努力,让更多的同学不讨厌跑步,多几个A和B,少几个C和D,让大家在考试的时候不再那么费劲,你的跑团的目的就达到了,通过这件事,不管能做到怎么样,至少她已经开始有了为着这个集体谋划一些事情的想法,这也是她所欠缺的。

在做班级总结的过程中,乔老师也不隐藏对自己团队的感动,他们确实是非常爱学生,非常的爱自己的工作,非常的投入。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扑在了工作上。也许有人怀疑,有这么大的工作量吗?你如果仔细去分析孩子学校生活中的事或物,你会得到正确的判断。除了教材,同学们的所有的学习资料,作业等等,都是他们自己研发的,没有哪一件是抄袭别人的。附中的作业量相对少,但是针对性强,做一张试卷能够起到更多的作用,而不像其他的学校频繁的刷题,也没有这么好的效果。这也从他们的成绩上得到了检验,比如知新9班的语文成绩非常好。而这些孩子,在用在语文课学习上的时间很少,孩子也证实过的,语文老师经常在自己的课上做心理辅导,带她们做游戏,缓解精神压力。语文老师说在她的课上得拿出将近40%的时间说给孩子做心理的辅导与疏导。但语文成绩照样那么好,这个好,可不是简单的放羊式教育能够实现的,她必须把这60%的时间用到极致,发挥更高的效率,那就必须在课下做更多更细致的备课,才能更好地挖掘、整理。把握知识点,设计课堂组织形式,这个都是无限的精力的投入。而这样一些细节,如果我们不去主动去感知去理解的话,是很难被发现的。

乔老师快速地讲,还是超了几分钟的时间。广播孔主任在催促了,但其他几位老师也忍不住要讲上两句,程老师作为一个刚入职的老师,虽然刚刚被焦点访谈采访过,但还是略有些腼腆和生涩,她很认真地的给我们讲了英语学习的事儿,强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假期里面不应该放弃,应该注意积累单词,有了单词,阅读就不会有问题,等等。数学段老师应该是在知新十班那边开会,没有过来。信息老师一直在会场协助乔老师,没有发言。最后,王老师还是忍不住做了一个总结讲话,毕竟是语文老师,讲起话来太厉害,一个个的大长句子脱口而出,思维严密,表达流畅,而且富有激情,也就5分钟的时间,一篇千字长文就出来了,可惜没有录音,也来不及记录。

这场从下午4点开始,到晚上8点半结束的家长会,确实让自己重新认识了孩子,重新认识了这个学校。更难得的是,近距离的接触了这样一批老师,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知新团队。


这是怎样的一批老师,这是怎样的一个团队,这又是怎样的一个学校!山大附中不老男神赵勇的理念是共享生命的成长,我想老师们并不只是在共享,而且是在用他们的真心,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努力,滋润着孩子的心灵,守护着他们的成长。也很羡慕乔老师他们这批年轻教师,在这样一个学校,在这样一个优秀的集体里面成长,这将是也是他们一生最大的财富。

这次经历,对于我而言,也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当以知新团队为鼓励与鞭策,敬畏自己的岗位,在为国家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担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生不完成任务作业的原因及对策
家校倾心交流 共创来年辉煌
戒烟日记(374~380)
家庭作业怎么做好?不要让孩子的家庭作业成为一种假象
好文收藏(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开始)
教育不能只靠学校,优秀的孩子,60%的成功来源有家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