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userphoto

2023.09.26 河南

关注

研习易学,可以有不同的目的,
但是真正的功能,在于“心易”。


用心改变自己的行为,
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外界环境不容易加以改变,
寻求妥善自处之道比较实在。


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
自己的事情自己调整,效果更如意。


人人各有一套,还要有两把刷子,
看起来很紊乱,实际上是乱中有序。

一 真正的功能其实是心易

研修易学,真正的功能,是改变自己的命运。方法十分简便,就是以自己的心,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

也可以说,用心选择合乎自己需求的人生途径。简单一句话,用心变易,所以叫做“心易”,和“心想事成”是一样的。

起心动念,想正确的事,表现出合理的行为态度,事情就顺利地完成了,这不是很简单、方便、愉快吗?


《易经》的卦爻辞中,经常出现“贞”字。如“乾,元亨利贞”(乾卦卦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坤卦卦辞)、“含章可贞”(坤卦六三爻辞)、“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屯卦卦辞)、等等,其中的“贞”字,原本指“占卜”。

而占卜的主要作用,在预测吉凶。系辞上传说:“极数知来之谓占。”意思是占卜的目的在“知来”,预知未来是吉还是凶。

趋吉避凶,全在于自己的合理调整。至于结果如何,外界能不能稍有配合,恐怕不是自己所能够控制的。


我们所能做的,应该是知所自处。也就是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求趋吉避凶。

“心易”的意思,便是依据占卜的结果和《易经》所说的道理,来合理变易自己的言行态度。

二 不占卜也可以妥善自处


孔子提出“不占而已矣”的观点,主要在占卜准不准,牵涉到很多问题。若是假手于人,怎样判断这个人居心如何?假定自己占卜,又有多大的信心?

求神问卜,各人的解说经常不一致,到底要听谁的?何况占卜的目的,不在接受占卜的结果,而在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趋吉避凶。

按照道理做人做事,时时立公心,事事求合理,处处都谨慎,就用不着占卜了。

曾子的每日“三省吾身”,随时提高警觉,

常常如履薄冰,应该就是最好的实践。


占卜的正确用法,应该是针对不方便明说的人,讲解道理之用。

一般人如果以占卜来发现自己现有的处境,寻求妥善自处之道,实在也无可厚非。但是每卜一卦,都应该用心研究其中的道理,而不是只问吉凶。

这样累积下来,对于卦爻辞愈来愈熟悉,相关的道理也愈来愈明白。遇到事情,稍为冷静下来,很快就会明了自己的处境,寻思妥为自处的因应,也就可以不占了。

妥善自处,还需要随时应变,因为内外环境的变数很多,不可能固定下来后便一劳永逸。“时中”的要求,最好常常放在心上。随时提醒自己:即使不占,也应该有趋吉避凶的能力与准备。

三 重视道德实践才是根本


系辞上传记载孔子的一番话:《易经》是做什么的呢?是开创万物,成就事务,包容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

圣人以《易经》来通晓天下人的心志,确定天下的大业,决断天下的所有疑难。因为《易经》本身没有思虑,也没有作为,它寂静不动,却能够透过阴阳的交感,通晓天下万事万物。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重视道德实践,具有美好的德行。

孔子的用意,在唤醒我们本有的自由意志,也就是自主性。人的尊严,实际上系于高度的自主性。若是完全接受占卜的结果,那就是放弃自主,接受命运的摆布。

重视人性尊严,不可能如此。若要发挥自由意志的力量,必须以道德实践来改变自己的言行态度。

有时对“忠孝难两全”的抉择,就很难分出成败。得失的标准,相对比较单纯。实践道德而有所得,便是得,反之即为失。

当年齐桓公杀死公子纠,管仲并未以死相报,孔子说管仲不算是有仁德,却又赞扬他辅佐齐桓公对于保存中原种族和文化的伟大功绩,说他是一位了不起、有功于天下后世的大政治家,便是很好的案例。


四 道德实践不能保证成功

我们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时候,只想到中华文化的普遍性、广大性和悠久性。而当我们想起“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时,我们又会怎样解释?

是不是想到同样身为中华民族,却由于种种原因,各有其特殊性、狭小性和短暂性?

易学所重视的“时”和“位”,便是提醒我们,随着身份、场合、时机、情势的变迁,合理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五 中庸是恰到好处的效果


道德实践要求产生良好的效果,必须“致中和”,合乎中庸之道。

“中”的意思是百发百中而又恰到好处,“庸”表示用得有功效。“中庸”就是道德实践恰到好处,必然成功。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走中间路线”或者“骑墙观望不置可否”,当然,也不一定“不走极端”。


孔子主张“正名”,提示我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相对待的道理。“正名”就是易学所重视的“正位”,我们常说中国人和外国人相比较,中国人特别重视身份地位。

这句话是正确的,并没有什么不妥。可惜一般人不理解,误以为中国人喜欢摆臭架子,造成人际间的不平等。


系辞上传,开宗明义便点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天在上而尊,地在下而卑,这是人人都看得出来的自然现象。

乾为天,坤为地,乾尊坤卑的地位也因此而确定。投射到人类社会,身份地位愈高,愈接近天,所以君王自称天子。

身份地位愈高,愈是和天一样,一言一行,都是千目所视,千手所指,大家都看得到,明的暗的都加以批评。

尊卑不过是高低的地位,并不一定高就贵而低便贱。高要贵,还得费一番心神,花很多功夫,讲求身份地位,就要比别人更加小心翼翼,时刻不可大意。

六 名位不同各有行事准则


系辞上传指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天下的人为数虽然很多,可以按照类别的不同,各自聚合,成为不一样的族群。

天下万物,同样可以按照群体的不同,彼此有所区分。只要人、事、物都各归其位,而又表现得各当其位,按照各自不同的行事准则,扮演好不一样的角色,社会的秩序正常,国家治理得好,人民就要安居乐业了。

政治归政治、宗教归宗教、社区归社区、家庭归家庭,各当其位,各自保持不一样的独特性,然后再讲求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为各种活动并不可能各自孤立,必须有所关联。这种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做法,保持乱中有序,才合乎易理的要求。

必须正本清源,把《易经》好好读一读,先了解自己的所言所行,原来是有所本的,不过和西方人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一定是错的。把自己的“心易”功夫做好,才能走上正道。

易学告诉我们:有常才有变。坚守常则,才可以应变制宜。必须有所不变(守常、守经、有原则),然后合理地有所变。只能够合理应变,千万不可以为变而变。

元、亨、利、贞的解释,并不是因人而异,而是具有很大弹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理解。

元是开始,由于开始之前,大多经过一番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大多能够亨通,也就是现代所说的荣景。一片荣景所产生的利,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宇宙间两两相对,相生相长,时时求得静而时中,动即和谐,便合乎化成万物的致中和要求,即为中道。

治易学者,务须谨守元、亨、利、贞四德,明辨易理,把握阴阳在动态中平衡的精神,以期对二十一世纪人类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做出良好的贡献。

人是观念的动物,具有什么样的观念,便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态度,而具有什么样的行为态度,也就造成什么样的关系,因而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易理的要旨,在致中和,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中道。中这个字,从阴阳两仪的图腾演变而成。天地间各种变化,都离不开阴阳的交易和互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辞与修养·趋吉避凶
《易经》怎么背?应该背哪些内容?
《易经与四维人生》:如何解读《易经》的经文?
探究《易经》‖ 孔子《十翼》
系辞上传新注 ——注释:范传忠
易经基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