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泰州泰山与岳飞

       泰州有座泰山。它远不如东岳泰山之雄伟壮观,然而,它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泰州的泰山实为一座土山。相传南宋建炎四年(1130),岳飞为通泰镇抚使兼泰州知事,正值金人入侵,岳飞为抗击金人,瞭望金人军中情况,垒土筑成了这座高台。岳飞镇守泰州,金兵屡攻不下,就企图断绝粮草,围困岳家军于泰州城中。岳飞心生一计,将饭锅巴铺盖于山上,任鸟雀啄食衔飞,散落四郊,金人发现后,以为岳军粮草丰足,吓得退兵而去。当时,泰山并无正式名称,因为岳飞所垒,后人称之为岳墩;又因有了上述一段传说,故而又称锅巴山。

南宋绍兴十年(1140),州府开凿西市河,岳墩又进一步垒土加高,“以州为名”,才正式命名泰山。当时,山“高五丈,周百二十余丈,登山四望,京口诸峰,隐约可见”。宝庆二年(1226),州守陈垓选择泰山前的一片土地,建安定书院,院内设安定祠,祭祀北宋初教育家胡瑗。

书院建成后,历经元、明、清,其间几经兴废,明万历年间更名为泰山书院,清乾隆时又改称胡公书院,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建为泰州中学堂,即今江苏省泰州中学校址所在。今省泰中校园内胡公书院部分遗迹尚存,胡瑗手植银杏犹存一树,枝叶繁茂。泰山经历年修缮,遂成了海陵后八景之一,曾被称为“泰山烟岚”、“岳阜晴云”、“古阜斜阳”。明人方岳曾写《泰山》诗一首赞曰:“泰州无泰山,飞来奠兹土;凌云入青霄,秀色贯今古。乘风一登之,去天如尺五;忽闻弦诵声,仿佛过齐鲁。”如今,相隔几个世纪后的泰山,景象大变。围绕泰山建起了泰山公园;明时所建泰山行宫亦移建园内;近郊有泰山村、泰山桥,还有泰山路直通城内。泰山,正以它的繁荣昌盛向人们诉说着泰州的历史,泰州的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岳飞与“锅巴山”
胡瑗 十年苦读于泰山
祥泰之州,欢迎游子们常回家看看
2018国家“非遗”茅山会船视频、美图大全——欢迎提供
小故事:锅巴山
【宋朝军事】宋高宗为何非要杀死岳飞(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