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过半生才明白:决定人生自由和幸福的,原来不是金钱和权利

原计划今晚看书,结果到了晚上,有人请我出去聚会,然后,就放弃了原有读书的计划,聚会回家后,又会后悔不已。

上周末原计划要去健身,结果闺蜜临时约逛街吃饭,耽误了健身的时间,现在内心还在自责;

答应带孩子去游乐园,每次计划好,总是临时有事走不开,每每想起就心存愧疚;

计划去年考个专业证书,名报了,书买了,视频课也有,一开始计划得好好的,到考试才发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知识点没学到一半儿:

计划下半年换个喜欢的工作,可又担心辞职找不到合适的,就一拖再拖;

……

好像人生许多事,都不能由我做主,想做一件事,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耽误了。

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套固定解释模式,诸如上面的种种行为,如果我们简单的归因,很容易否认自己的执行力和意志力。

生活中有太多类似的场景,我们没做好却急于给出解释,但这个解释是否正确?我们是否真的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呢?

有时候我们没做好,并不是我们真的缺乏执行力和意志力,更深层次原因,是我们还没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去做。我们做一件事的动机,往往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从而影响这件事的结果。

在人生不断追求幸福的路上,可谓是动机不对,努力白费。

从小到大,我常常听老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句话带给我们的直接信念是:

要追求比别人更高的地位,赚比别人更多的钱,成为比别人更厉害的人,就必须吃很多苦。那么成为“人上人”之后呢?就真的可以快乐和幸福了吗?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错误的。这里“人上人”并不是一般功利的想法,在这里深层的意思是,他可以处事更豁达通透,看事务的眼光更长远,做起事来更得心应手,从而能获得他人的尊重、爱戴。

你发现了吗?“处事更豁达通透,看事务的眼光更长远,做起事来更得心应手”,等等,这些都是从我自己出发,都可以让我们自己活得舒服一些,而“获得他人的尊重、爱戴”,只是成功后的副产品,但二者均与物质无关。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弄错了,我们努力追求的,往往是金钱、地位、名利、美貌等等,这些具体的外显目标,其实并不是我们努力的真正动机,它只是社会环境灌输给我们的普遍价值观和规则。

为什么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却并不感到幸福呢?爱德华·L. 德西在《内在动机》一书中给出了答案:

只是追求那些外界强加给他的价值和目标的人是不自由的,因为他丧失了内在动机和真正的自主,也无法获得真正持久的幸福。

当我们找到了一件事的真正内在动机,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做,才能坚定不移地去行动,并持续从中获得幸福感。

成长中我们是如何弄丢了主动性的?

1969年,德西在还是一名心理学博士生时,就开始痴迷于一个问题:

小孩子在刚出生的几年内,往往对外界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像海绵一样不停地吸收着一切新的知识,渴望探索和学习。

可是为什么到了学校,那么多的孩子都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这令我想起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一个记者路过某个村子,看到一个正在放羊的小孩。

记者便问小孩儿:“你长大了最想做什么呢?”

小孩儿想都没想,很自然地回答:“当然是放羊呀。”

记者追问:“那羊儿养大了后干什么?”

小孩儿答道:“卖钱。”

记者又问:“卖养得来的钱,你想用它做什么呢?”

小孩儿不假思索地答道:“娶媳妇。”

记者继续追问:“娶了媳妇之后呢,你想干什么?”

小孩儿答:“生娃。”

记者又问:“生了娃之后呢?”

小孩儿答:“放羊。”

我们的认知和价值观,就像是一道无形的屏障,挡住了我们看见更广阔世界的视线。而比这个更可怕的是,我们的行为丧失了内在动机和真正的自主。

这就像我们在不懂时尚的时候,盲目跟着潮流走,可当下的潮流并不适合我们;

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活成了随波逐流,以为大多数人追求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当我们在努力追逐的路上,并不会感受到幸福。

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我们许多人,许多时候做的事情,可能和这个放羊娃没有太大的区别。

如果把“放羊”看成是学习的话,你有想过为什么学习吗?

我们大多数人,学习是为了考高分,考高分是为了考个好大学,考好的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工作是为了有钱、权或者名利等等;归结起来无非就是:“我们不得不学习”。

关于学习,又回到了德西痴迷的那个问题,小孩子为什么越长大越丧失学习的动力呢?

因为我们陷入了学习的怪圈:

我们不停地追逐分数,不停地与他人比,与自己比,就丧失了学习过程中乐趣。

我们不是为了喜欢和兴趣而学习,我们只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达不到目标我们会挫败,达到了目标,会有更高的目标等着我们。

我们不停地追逐和比较,无形的压力紧绷着每根神经,哪里还有快乐可言。

我们总是习惯把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功利化。殊不知,在学习这条路上,错把目的当动机,是最大的错误。

找不到学习的内在动机,全凭意志力去坚持,是很难走远更不可能从中获得快乐。

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学霸?

真正的学霸,必定是找到自己学习的内在动机。

我就遇到过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在图书馆认认真真地抄写诗词。

我问她为什么要抄写这些诗词的时候,她回答是她很喜欢诗词,而不是爸爸妈妈让她做的。

只有找到自己学习的内动力,因为喜欢和兴趣而学习,才能掌握自主,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个过程的幸福和快乐。

同样,如果把“放羊”看成是工作的话,你有想过为什么工作吗?

我们大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更多的钱,有了更多的钱就可以过上想过的生活,有个好工作走出去有面子、给家人长脸,挣更多钱的钱是为了孩子生活得更好;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人们不得不工作”。

《哈佛商业评论》杂志指出,虽然工作占据了一个人的人生中大部分时间,但很多人并不认为它是件有意义的事。

大多数人将工作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因此每天上班时如坐针毡,总盼着快快下班,然后有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比如陪孩子、玩游戏、刷剧、逛街,等等。

找不到工作的内在动机,全凭意志力去坚持,是很难从工作中获得幸福感的。

但实际上,我们身边从来不缺工作狂:

有些人常年加班乐此不疲,更有许多人承担的工作远远超出了职责范围;

也有满腔热情的志愿者,他们常常比领取薪水的专职员工更积极主动,幸福洋溢在他们脸上。

这些人往往找到了工作的内在动力,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就能以职业为荣,从中获得心情的愉悦和满足,获得人生的幸福感。

英国人类学家苏兹曼在《工作的意义》中所写的:

“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几乎任何'工作’都能让我们获得意义感、满足感和自豪感。

我们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决定做一件事,想清楚为什么做,即找到行动的内在动机,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件事儿能否做成。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曾经对一家电话集资中心的员工进行过调查,当时他们是为了给学生筹集奖学金。

据这里的员工反馈:这份工作非常难做,因为大部分打出去的电话,都会遭遇冷落,几乎没有人愿意捐款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格兰特教授想到这样一个办法:

他把员工分成了三个小组,让第一组员工与受赠学生面对面交谈,听他讲述依靠这笔钱完成学业的设想和蓝图;

第二组员工只收到了学生的感谢信;第三组员工跟受赠学生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结果出乎意料:

一个月后,第一组员工打出去以往两倍以上的电话,筹得的捐款数额是过去的三倍;

第二组和第三组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成绩,相较之前没有多大的变化。

格兰特教授认为,与受助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有着实实在在的意义,即他们找到了做这件事的内在动机。

正如《哈佛商业评论》所说的那样,当人们在工作中找到内在动机时,就能把一份工作视为己任时,在行动过程中,会更执着、积极和投入,表现也就更出色。

这种让人主动激励自己的东西就是内在动机,即人们为自己而做某件事,为了行为本身固有的回报而做某件事。

奖励是一种陷阱?你掉坑了吗?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小乡村里,住着一位喜欢清静的老人。但令她烦恼的是,附近住着的一些孩子,顽皮的孩子们天天互相追逐嬉戏,打闹声不绝于耳,这就让老人很难休息好。

老人试着各种办法和孩子沟通,都不见成效。最后,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叫过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之中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报酬。

按照约定,她每次都会根据孩子们制造的喧闹声大小,给予每个孩子不同的奖励。

等到孩子们习惯这种获取报酬的方式,老人就开始逐渐减少给出的奖励。

直到最后,无论孩子们如何吵闹,老人一分钱也不给他们。

结果出乎意料,孩子们都不愿意再大声吵闹了。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受到的待遇不公正,他们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所以,孩子们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心理学家也做过类似的实验:

爱德华·L. 德西在1969年的时候,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叫索玛拼图实验。

这个游戏简单点来说,就类似于现在孩子们玩得拼图。德西找来两组实验者,然后说明了不同的条件。

他对第一组说:你们只要拼出一个图形,就奖励一美元。这在当时,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而对于第二组,他只是发出让他们拼拼图的指令,并没有宣布有任何奖励。

等到了预定的时间,德西让他们停下来,到休息室去休息。休息室里摆放着杂志、图书,当然还包括索玛拼图。

也就是说,在休息室,这些被试者可以自由选择,看杂志、看书或者继续玩索玛拼图。

最后,德西得出的结果是:

给一块钱奖励的那组,在休息时间不会去碰拼图。原因是他把拼图当作了任务,没有外部激励,他们就不想再去做。

但是,另外一组没有给钱的被试者,他们在休息时间会继续玩拼图,那是因为他们保持着对拼图的乐趣。

道理等同于那些喧闹的孩子,他们如果习惯奖励才去吵闹,那么,一旦老人不给奖励了,他们就不再对喧闹感兴趣,因为原本吵闹的动机被破坏了,乐趣不复存在。

6岁丽莎非常喜欢钢琴,她的钢琴老师设置了一些练琴规则。

如果每周能练习到一定的时间,丽莎就可以得到一颗星星,当她累积到足够多的星星时,她就可以获得一粒“珍宝”。

有了这些奖励,丽莎对练琴更加积极了,每次完成后拿到奖励,她都非常开心。

过了一段时间,爸爸发现不对劲儿,因为丽莎练琴的速度越来越快,看起来非常着急。

爸爸发现后对她说:“你别拉了,今天休息吧。”

丽莎反驳说:“不行,我必须得拉。我要得到我的'珍宝’”。

爸爸说:“你今天不用拉,爸爸也会给你这个'珍宝’”。

你有没有发现,钢琴老师使用的奖励机制,孩子很容易被奖励控制的,关注点在赢得更多的奖励,原本练琴的内在动机——喜欢和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体验感减弱了。

丽莎的爸爸说:“你不需要考虑珍宝,你应该去体会音乐的美好。”享受音乐的美好,这是练琴本身的副产品,也是艺术的本质,喜欢和热爱才是内在动机。

外在奖励则很容易渐渐取代内部动机,支配孩子的行为。就像那群因为好玩儿而吵闹的孩子,在内在动机被外部奖励取代后,一旦取消奖励,他们不再有动力继续吵闹。

要想持续做一件喜欢的事情,并从中获得持久的幸福感,就不要过多地关注外部奖励,而是享受专注事情本身,让内在动力持续发挥作用,从而在心理上获得真正的自主和自由。

心理上的自由是什么?我们往往想错了

大多数小孩子,小时候都喜欢简简单单地画画,只要有一叠纸和一盒彩笔,他们随意自主地画,可以玩儿很久。如果打扰不去打断,有些孩子甚至可以画上几个小时。

没有任何外界奖励的干扰,这时候,他们画画的动力完全出于内在——他们能坚持这么长时间,仅仅因为喜欢和乐趣。

我们知道了,奖励会减弱内部动机,你如果想让一个孩子停止对画画的兴趣,那么,你只需要告诉他们:每画一张画,奖励十元钱。

如果一个孩子本身就喜欢做某事,我们再去给他们外部奖励,他们喜欢做某事的这个行为就会减弱。有研究表明,这不仅适用于儿童画画,也适用于音乐、舞蹈、体育,等等。

对成年人也一样,有些艺术家,最初是被自身的好奇心和兴趣驱动,当他们有了名气,或者想通过艺术获得更多财富,陷入追名逐利的怪圈,他们就开始厌倦艺术了。

相反,当他们能保持初心,不断去追求艺术的精进,钱和名只是努力的副产品,就不会被金钱和名利控制。

《甜心先生》里,那名年轻的运动员,一开始因为热爱运动而参赛,感受无比快乐。当他成为职业运动员,一场比赛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后,反而开始迷茫,幸福感也渐渐减弱。

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涉及到什么是真正的心理自由。我们先看看下面一个故事:

《欲罢不能》一书中,讲了一个马拉松跑步的案例。

原本我们都以为,跑步表现和可预期的马拉松完成时间,是成正态分布。

但现实却与我们想得不一样,这些时间并不是正态分布,而是紧紧围绕“目标时间”,之后有明显的下滑。

因为就完成时间而言,这些目标会给跑步者更多的动力。如果三小时的完成时间快到了,他们接下来会跑得快一点。

我们都享受成就,但是,当我们达成目标之后呢?事实是,一旦我们达到这个目标,就又需要开始下一个目标。

你发现了吗?外在目标的作用就是如此,控制着我们不停地追逐,目标却永无止境。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何来心理自由呢?

奥利弗·布克曼在《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了这一现象:

如果你认为人生是一系列要达成的里程碑,你就处在'一种几乎连续失败的状态’中。

所有时候,本质上,你并不在你所认为的成功或成就的位置。

一旦你得到之后,你就失去了最初给你目标感的东西——所以你就开始树立新的目标,重新开始。

如果将外部奖励当作目标,或许,在短期来看,它们很棒,我们也能从中获得快乐和幸福。

但是,时间越长,这种快乐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

当我们的行为受控于奖励,就完全失去了自主,也就无法感受到心理自由。

真正的自主是什么呢?

我们的行为,是出自内心的真正选择,也就是,我们的行为被真正的自我所掌控。

如果我们的行为,一直是发自内心的。我们做某件事,仅仅是因为喜欢它本身,从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而不是把它的附加价值当目标。

那么,这个行为就是我们的自主行为,我们就能保持心理的自由。

《内在动机》一书中提到:

真正的自由,需要在主动改变环境和尊重环境之间取得平衡,心理上的自由需要一种接纳他人的态度。

一个获得心理上自由的人,会兼顾自身,也会尊重环境,并且能积极地影响两者。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心灵的自由,幸福最终来自心灵的解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在动机 读书笔记(非常不错)
为什么孩子天生对世界感到好奇,却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
动机心理学
内在驱动力
彭凯平:幸福来自真正的自主
想要孩子主动学习,父母先要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