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铜古器名称生僻字大一详解
 来到历史气息厚重的博物馆,当看官你在博物馆中一件件陈列的古董前伫立半许时,是不是经常被那些古董器物标签上的生僻字羞得一脸通红?而或有虚心问身边游客的时候,却发现对方和自己一样对眼前的器物茫然不知……

  前些日子微博上一位叫萧沉的博友,为了给大家普及古董鉴赏知识,便将这些难以辨识的古物名字挑出一些贴了出来,网友们看后,大呼“涨姿势”。
  虽然萧沉在微博中也简略的说了一下这些收藏品的用途,但也仅供网友们稍作了解,若是对于我们整个收藏网中的古玩专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山东收藏网在这里为大家再贴上几件不大常见的先秦器物的用途详解。

 

  卣(音同“有”)是中国先秦时期酒器。口椭圆形,足为圈形,有盖和提梁,腹深,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圆筒形等。
  卣常见于商朝和西周时期,通常商朝的卣多椭圆形,西周则多圆形。

 

  匜(音同“仪”)是中国先秦礼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周朝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

 

  鬲(音同“离”)作为一种古代煮饭用的炊器,有陶制鬲和青铜鬲。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盨(音同“许”)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
  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相同。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稍小,器盖上有四个方足,为其一般判定标准。取下器盖后翻置起来即成另一器皿,食毕归置如一。《说文解字》皿部:“盨,槓盨,负载器也。”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

 

  甑(音同"赠")是中国的蒸食用具,为甗(音“演”)的上半部分,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单独的甑很少见,多为圆形,有耳或无耳。

 

  簋,(音同“鬼”),是中国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罍(音同“雷”)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体量略小于彝,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

 

  觯(音同“至”)是中国古代礼器中的一种,做盛酒用。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
  商朝时,觯为小瓶形状,大多有盖子,圆腹,侈口,圈足。西周时,出现方柱形的觯。春秋时,觯演变成长身,形状像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瓿、鬲、卣、簠、甗、觥、觯、盉、盨、斝、匜、觚
【科普】古代青铜容器
先秦时期青铜器的品种、用途和青铜器礼制
古代酒器名称及中国古代酒器介绍
青铜礼器的定义及精神内涵?
青铜大美,汉字释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