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创造“师逸生乐”的和谐课堂
怎样创造“师逸生乐”的和谐课堂
 
        从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通过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然而,目前的现状离这一目标还比较遥远,学生仍然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抬不起头来,教师也在升学率的压力下精疲力尽。许多教师对此感到无奈:学校要成绩,学生要减负,家长要升学率,自己要发展,可时间和精力是个常数。能否做到既有好的教学成绩,又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师生都有一个好的心态,建立一种师逸生乐的和谐课堂?天津中学张素兰老师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她一个人同时承担高二年级两个理科班和初三年级两个毕业班的化学课,自如地穿梭于两个学段之间,并没有感到负担有多重。学生的课后作业很少,学得轻松愉快;张老师也很少给学生批改作业和作个别辅导,课下主要集中精力备课和研究教材、教法,活得很潇洒,形成了“师逸生乐”的和谐局面。她所任教的班化学成绩很好,在南开区名列前茅。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但与传统的合作学习有很大差别,能给我们许多启发。

       一、教师不当“火车头”,实行“多机拉动”

      现在有些教师承担两个平行班的教学任务就觉得很累,埋怨没有批改作业的时间、没有备课的时间、没有自学的时间。而张老师跨学段教高中和初中四个班的化学课,却并没有感到负担有多重,其主要原因就是通过合作学习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分担了自己的若干工作。按照“惯例”,班集体就像一列奔腾的火车,教师是“火车头”,拉着学生走。课堂上,教师讲课唯恐学生不听;课下,教师给学生批改作业,全批全改;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还要进行个别辅导,耗费很大精力,所以教师每天都累得精疲力尽,效果还不理想。而张老师不再当“火车头”,而是发挥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小的“火车头”,实行“多机拉动”:学生有问题很少问教师,而是问组内的合作伙伴;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问大组的组长(两个小组形成一个大组);大组不能解决的问题,问教师。实际上,真正问教师的问题不是很多。全班学生都成了教师的助手,抢着干教师的工作,教师能不偷着乐吗?

       在课堂上,张老师很少给学生讲具体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找规律、找方法。每个问题都是先讲思路(怎么想)后讲做法(怎么做),学生一旦掌握了规律和方法,自己就能够去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不用教师反复讲解。教师从繁重的讲课中解脱出来,课上很轻松。每堂课力求“堂堂清”,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全部掌握,课下布置作业很少,教师便从繁重的批改作业中解脱出来。教师基本上不给学生作课外的个别辅导,学生有问题主要靠合作小组解决,教师从繁重的个别辅导中解脱出来,所以教师课下主要是集中备课和进行业务学习,活得不累。教师真正实现了新课改所提倡的角色的转换: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创造了“师逸生乐”的学习乐园。高水平的教师向课堂要质量,低水平的教师向课下要质量。课堂潜藏着巨大的调控空间,教师不要把提高学生的成绩寄托于课下作业、家长辅导,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把课下时间还给学生。

       二、合作学习两个人一组最好,效率最高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合作学习的方式已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接受和运用,但有的效果不理想。有的教师把合作学习简单地理解为分组讨论,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往往四个人一组或六个人一组,或七嘴八舌,或自言自语,达不到合作的目的。而张老师认为这与教师的组织和分组的人数有关。她认为合作学习两个人一组最合适。这如同两个人在一起交谈,你来我往,每个人表达的频率都很高,谈话的针对性也很强。如果三个人在一起交谈,即使谈同一话题,也往往有一个人会成为配角,大部分时间在扮演听众的角色。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一个组的人数在三个人以上,往往只是学习好、能力强的学生在表现,其他学生当观众和听众,相互帮助的针对性不明显,学习效率不高。

       两个人一组并非是自然的同桌的两个学生,而是重新组合的学习小组。张老师分组的基本原则是:(1)两个人必须有差异,但差异不要太大。处在同一学习层次的两个学生不宜形成学习小组。有差异才有合作,无差异则无合作。存在差异的合作是最具潜力的合作,也是最具效力的合作。但合作双方差异不要太大。如果差异太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居高临下,有优越感:而“学困生"也往往觉得望尘莫及,有自卑感。在学习上由于差异大共同关心的问题也少,所以不利于合作。(2)同性别组合优先。考虑到中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往往会异性吸引,影响学习。为了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合作小组提倡同性别组合,实在找不到同性别的学生,也要选择自律性强的异性学生组合。(3)尊重自愿,整体协调。由于学生之间有性格等差异,所以要在有差异和同性别的前提下让学生自愿结合,有些找不到同伴的学生由教师统筹安排,在班内进行整体协调。

       三、学生合作学习不是“一帮一”,是互助共赢

       两个学生的差异分组往往被认为是“一帮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吃亏,帮助别人会耽误自己的时间,不合算。张老师首先在观念上引导学生:二人合作不是“一帮一”的关系,是身份平等的合作伙伴,要互助共赢,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帮助别人时,不仅是付出,也有收获,当你把问题给别人讲清楚时,不仅有一种成功感,而且得到了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一个问题自己弄明白了不算真明白,只有给别人讲明白了才算是真明白。合作的伙伴实际上是一个值得感谢的“免费听众”,别人能够认真倾听你的讲解,实际上是在给你搭建锻炼的舞台,你在给别人讲解的过程中不但使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深化,也使自己的思路更清晰,表达更流利,这是花钱买不来的好事。这样一来,好学生就不会觉得吃亏,就不会把帮助别人看作负担,家长也乐意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合作。有的学生为了能够赢得伙伴的信任与认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当他以自己的实力“征服”了自己的伙伴时,他感到了自己学习的乐趣。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包容、学会欣赏,在合作中提高合作能力、获得快乐,在合作中创造学习的乐园。在张老师的班里,形成了向“学困生”搜寻学习资源的风气,每个学生都提出“有困难请找我”,合作被升华为一种学习的需要。  

       四、学生的学习要跨越四个层次:懂、会、对、熟

       有些教师一直感到困惑:在课堂上学生明明已经都学会了,但考试时为什么还是出错?其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分层次的。张老师认为学生学习可分为四个层次:懂、会、对、熟。所谓“懂”,是指学生听懂了或自己读懂了,但还讲不出来,也不会作题,离开书本学生就忘了,这是学习的第一个层次。所谓“会”是指学生能把所学的东西讲出来,不但自己明白了,还能给别人说清楚,这是学习的第二个层次。所谓“对”,是指学生把练习题都做对了。学生把作业都完成了还不行,关键是能否全部做对,有的题做了没对等于没做,这是学习的第三个层次。所谓“熟”,是指学生把一类问题都练熟了,不管怎么变化,遇到这类问题不用多动脑筋,马上就知道怎么做,这就是熟,这是学习的第四个层次。而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在下课前问学生“大家都会了没有”,学生便齐声喊“会了”,皆大欢喜,其实学生处在不同的层次:有的学生仅停留在第一个层次,课堂上听明白了,下课就忘了;有的学生停留在第二个层次,练习题都做完了,但错很多;有的学生停留在第三个层次,规范题会做,问题一变化就束手无策,这些都不能算是掌握。教师必须知晓每个学生处在哪个层次,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教师怎么能准确知道每个学生处在什么层次并进行帮助呢?合作学习小组是个帮手,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共性的有难度的问题,张老师往往安排在课堂上解决,避免学生“课上一听就明白,课下一做就糊涂”的现象,其余问题一般都由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内部解决。

       五、让“学困生”坐在前面,增加其求助的频度

       “学困生”是个相对的概念,每个班都有。有些教师往往把“学困生”放在最后一排,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放在前面。张老师分析学生的求助心理,当一个学生求助于别人的时候,总希望给别人带来的麻烦达到最低限度,这样求助的频度可以提高。把“学困生,,放在最后一排,学生往往没有勇气大声向教师求助。而让“学困生”坐在前面,学生靠教师近,往往很方便地小声向教师求助,求助的频度高,积累的问题少,进步的幅度大。教师设身处地地考虑“学困生”的感受,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班内有“学困生”也不是坏事,“学困生”的错误是一个“错误标本库”,具有“广谱性”,完全可以成为大家“共享的学习资源”。别人的错误是自己免疫的疫苗,帮助别人改错就是在帮助自己防错。

       另外,张老师认为学生出现的学习错误,差异主要体现在量的多少,而很少体现在质的方面。“学困生”并非对问题都不理解,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时往往丢三落四,所以错误很多。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细节决定成败”。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很多,我们衡量一项教学改革成功于否的标准也很多,我认为最基本的一条是:教师向课堂45分钟(或40分钟)要质量,学生的课后作业很少或没有,而教学成绩很高。轻负担高质量,这才能体现出教师教学的真本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作业设计
坚持四项原则抓预习,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分层走班教学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
《好教师是这样炼成的》——第三章??锤炼课堂教学实力
五部教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