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半个世纪以来,如果没有这祖孙三代,苏州一半的园林可能早就不在了

本文经授权转自寻匠之美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


三代人的坚守


信步苏州园林,




庭院深深,

一步一景。




粉墙黛瓦,

山水如画。




再多的愁绪,

都能被驱散开。




历经沧桑,

这些鬼斧神工的古典园林,

得益于一代代能工巧匠的维护,

才能持续散发光彩。




但这些匠人的名字,

可能早被淹没在滚滚红尘中,

无人记得。



更鲜少有人知晓,苏州香山的薛家祖孙三代,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参与了包括拙政园、沧浪亭、网师园、耦园等在内的现存苏州园林近一半的修复工作




苏州香山,

自明代以来就善出能工巧匠,

被称为“香山帮匠人”。



从苏州古典园林到北京皇家宫殿,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辉煌时期一度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说法。



薛福鑫,

1928年生于苏州香山帮匠人世家,

从小跟着家人学习古建筑技艺,

泥水作、木作、砖雕、

泥塑和彩绘无一不精。



1958年,

他加入苏州市园林修建队。

24处园林的修缮,

他都有参与,

或设计、或做预算、或亲自动手。



1963年,他带领一批香山帮匠人,

修复了破败不堪的拙政园主体建筑——远香堂。




日后朱德游园,

曾盛赞远香堂“精巧绝伦”。




因技艺出色,

小学都未上完的他,

还曾被推荐到清华大学读建筑专业。




毕业后,本有机会做高校教师,

但他最后还是选择回到苏州,

做默默无声的园林守护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他斗智斗勇,

护住了沧浪亭等一大批珍贵文物。



1979年,中美两国联合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造园林明轩。薛福鑫担任明轩的砖雕工程技术指导,并负责工程预算。




在美国期间,

他备受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欣赏。

贝聿铭不止一次诚恳挽留,

希望他在美国发展。

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回国。


(薛福鑫获得香山帮国家级传承人的证书)


他对园林的贡献极大,

得到过“山水痴人、古园知己”的称誉,

也被奉为“中华园林艺术第一人”。




因文革停课的时候,

薛林根只有16岁。


薛福鑫与薛林根


父亲薛福鑫送他回老家,

跟着伯父学瓦工。

三年之后,

又让他跟另一位师傅学艺,

同时也加入了苏州市园林修建队。



短短几年,他就崭露头角,

在网师园、怡园、沧浪亭等重大园林修复

和父亲负责的明轩工程中,

受到业内专家大加赞赏。


(纽约明轩照片)


离开园林修建队之后,

他借着改革开放东风,

成立了古建筑公司。


(薛林根参与修复的苏州网师园照片)


那个时候,正是香山匠人百年来最辉煌的时期。薛林根和父亲却看得长远:“匠人都要十几年才能培养出来,这份苦活累活,不趁早培养,将来更难。”


(薛林根主持修复的苏州冈州会馆照片)


在父亲的支持下,

他的公司快速发展起来。

至今已有1000多名工匠,

包括假山、木雕、花窗等非遗传承人。



“如果不从事古建筑,

也许我会当个作家。”

薛东说。



薛林根和薛东


他高中文科很好,

但由于爷爷和父亲的坚持,

最后考取了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本科,

又在同济大学读了建筑学硕士。




但他不后悔听从爷爷和父亲的选择,

不仅是因为自小的潜移默化

让他对古建筑一直存有好感,

更重要的是,他也不愿意让这门手艺失传。




2002年,

他跟着爷爷和父亲,

参与了吴一鹏故居的修复。

那是他们祖孙三代,

鼎力合作的第一件大工程。


(吴一鹏故居照片)


70多岁的爷爷负责整体设计,

父亲负责施工管理,

薛东则贯彻爷爷的理念,

负责分项设计及绘图。



(吴一鹏故居照片)


那项极难的工程,

倾尽了祖孙三代人的心血。

一个地方做得不满意,

就拆掉重做,

力求做到最好。


(吴一鹏故居照片)


项目完成之后,

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薛东也因此一战成名。


(吴一鹏故居照片)


2006年,

三代人又合力建造了

苏州明清家具雕刻艺术博物馆。



年事渐高后,

薛福鑫不能再设计和建造园林,

但他仍然经常去园林走走看看,

画画其间的山水花鸟。



他的这一生,

无论工作、生活

还是爱好,

都与园林息息相关。




也是与古建筑打了半辈子交道,

薛林根终于明白大伯告诫他的一句话:

“只问何人做,不问多少工。”



工程做得不漂亮,

人们肯定要责问是谁做的,

但做得好,

却很少有人会问你花了多少功夫。



相对于爷爷和父亲,

薛东的古建筑之路才算刚起步。



他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

在历史建筑中,保持传统工艺;

在现代建筑中,融入传统风格,

让古建筑工艺焕发新的生机。


(薛东主持新建的福园小区照片)


从修复到守护,

再到传承。

他们祖孙三人,

自觉肩负起了一个时代的责任。



坚持,可能改变不了未来,

但不坚持,

就一定没有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致敬!他们祖孙三代人 用半个世纪挽救了苏州近一半的园林
从皇家宫殿到苏式古典园林,皆出自他们之手
苏州狮子林中没有狮子,却有来自诗僧的禅意
苏州香山帮匠人呕心沥血为古建
苏州这座城,精致得超乎想象
钟情山水 知己泉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