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六说文话史(27):苏东坡与他的《定风波》

2613

周六说文话史(27):苏东坡与他的《定风波》

都说苏东坡的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但是他到底好在哪儿?今天我们就一块来逐句研读他的《定风波》,来感受东坡先生的语言魅力与他的豁达人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里的“莫听”二字便见性情,有外物不足挂怀之意。接着的“何妨”二字更是逗出一点俏皮,甚至有点挑战色彩。你不要听那大雨把林子里树叶打的噼里啪啦响就吓得要死,反正不管你快跑的多快,总要被浇个落汤鸡,因此倒不如就在雨中漫步,一边欣赏雨中的风景,一边放声高歌

下这么大的雨也不去躲一下而是在这雨里边悠哉悠哉。这就是苏轼,强任你强,清风拂山冈要知道这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被贬之前,苏轼那是何等的风光被称为百年不遇之大才,是公认的宰相级的后备干部,出门儿不是骑马就是坐轿。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乌台诗案差点没把他小命给要了,后来是一撸到底,被贬到黄州当了个团练副使不仅如此,到黄州的时候,一家二十几口的人是吃没得吃,住没的住。还好,黄州太守徐君猷怜惜人才把自己在城东的一块没人要的荒坡地送给了他。就是这么一块贫瘠的土地,也把苏轼高兴坏了,一家人搭了两间茅草房,开荒种地,甚至还给自己取名东坡居士,苏东坡的名字是打这儿来的。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竹杖就是走山路的时候,拄那个竹棍。芒鞋是用草编的一种鞋。苏东坡说,拄着竹棍子,穿着芒鞋,走起山路来,比那骑马还轻快。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苏轼自己当时的心态。人一旦对任何人没期待,对任何事儿没贪念的时候。什么也伤害不了你。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

很多人喜欢把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作自己的签名,就是因为它能够让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苏轼就是这种能把稀烂的日子过成诗的人。不管人生多么如意,他都能够做到天上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是事也就烦一会,一会就没事。被命运地摩擦的人多了,但被地摩擦还能够这么嗨的,古今没有几个人。苏东坡绝对算一个。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春寒料峭,那再冷,吹的它也叫春风。春风都吹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这就是人跟人之间的不同。有些人永远把他的关注重点放在那些凄风苦雨上,这种人的人生注定是很悲催的。而有些人永远把他关注的重点放在山头斜照上,他认为生命的裂痕,那就是光可以照进来的地方。哪怕一丢丢微弱的光,都可以成为照亮他生命的光。所以同样是经历苦难,关注点不一样,人生会截然不同。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跟刀郎的歌词曾走到绝境,彼岸花不开,有异曲同工之妙。

经历了人生那些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之后,你再回头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风有风的好,雨有雨的妙,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既有道家的洒脱逍遥,又有佛家的看破放下,更有儒家的坚韧隐忍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总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东坡先生的词真是值得我们反复去读就像他的《定风波》,我们可以去读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还可以去读它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度。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200《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的这首《定风波》词,一语道出人生真谛
人生困境时,想起苏轼的《定风波》
面对苦难,人生的三重境界
古诗词赏读十六 苏轼4《定风波》
苏轼《定风波》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