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论国民常政府的法币政策

试论国民常政府的法币政策

 

董长芝

 

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实行的法币政策,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比较彻底的币制改革。它废除了银本位制,用政府统一发行的具有无限法偿性质的纸币代替铸币,对我国货币的统一,商品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在过去的一些著述中,却认定是它引出了旧中国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而予以全盘否定,这是有片面性的。本文试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对法币政策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产生的经过和内容、实施后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局限性,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法币政策实施的原因和条件

 

国民党政府在193511月实施法币政策,是有它的客观原因和历史条件的:

1.中国长期的极为紊乱的货币制度迫切需要改革。

自从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和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本来就不统一的货币制度,变得更加复杂化了,到三十年代还是多种不同的银两、银元、铜币和形形色色的纸币并行流通,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清王朝和北洋军阀等历届政府,虽有过改革的设想却未付诸行动。国民党政府成立后,改革币制已迫在眉睫。1929年,中国曾聘请美国普林斯敦大学凯未尔教授率一批专家来华,帮助国民党政府讨论制定了《金本位制条例草案》,但因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具备而未实现。

中国在实行法币政策以前,一直是银本位国家,银两和银元是货币的主体,银两是中国几千年的货币制度,以白银重量计值,以两为计算单位,故称银两。但银两的成份极为复杂,使用也很不便,所以,到后来只作记帐单位而不做为货币到市场流通了。银元是一种铸币,有一定的模式、重量和质量,较银两使用方便,是由墨西哥输入的;光绪年间,中国开始自铸,到民国时代,已成为全国通用的银币了。为了统一币制,国民党政府在193346日,公布了《废两改元》的训令。训令规定:“自四月六日起,所有款项之收付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1凡手中持有现银或银两者,可请中央造币局代铸,也可将银两拿到中、中、交三行兑换银币使用。兑换率为一元银币等于规之银七钱一分五厘。银两的废止,完成了对币制真正而有效的简化工作,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并为法币政策的实施扫清了障碍。

2.美国高价购银造成中国白银外流,金融紧缩和经济萧条,迫使中国必须放弃银本位而谋划新的改革。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美国为了转嫁危机和垄断世界金融,其要点是放弃金本位,使美元贬值,货币准备金改“金三银一”,为达到这一比例,就得高价购银十三亿银元。这样,它在金银的储备量上,均可居世界首位,即可“实现垄断世界金融之大权,藉以执世界盟主之企图”,又可刺激用银国的购买力倾销它的过剩商品,摆脱经济危机。美国的高价购银,促使银价暴涨,如伦敦的银价19355月已上升到每盎斯为33.75便士,远远超过了19291月每盎斯为26.25便士的水平;纽约的银价,亦由19333月的每盎斯27.50美分升为1935年的每盎斯74.69美分。银价的上涨为投机家们造成了牟取暴利的良机,一时间投机商、冒险家趋之若骛;外国在华的银行家更甚,他们用轮船甚至兵舰装运白银出口,仅1934年就达25,600余万元。其中八月份最严重,高达7,900余万元,仅821日这一天,单汇丰银行就交英国轮船“拉浦伦号”从上海运出白银1,500万元。为了遏制白银外流,国民党政府于19341015日开征白银出口税和平衡税,但因走私猖撅,效果甚微。尽管1935年白银正式出口数减至5,90O余万元,但加上大量走私出口,仍接近两亿元。

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严重恶果:一是人心浮动,在京、津等大城市,相继出现白银挤兑风潮,迫使许多银行停业或倒闭;二是由于美国商品廉价倾销,造成中国贸易严重入超;三是由于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通货紧缩,物价跌落。仅以上海为例:1932年跌11.4%1933年跌7.7%1934年跌6.5%1935年跌0.74%,总共1935年比1932年下跌23.94%。由于物价下降导致商业萧条,金融恐慌,工厂倒闭,整个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仅上海一地1935年就有14家银行停业,资本额达2,700万元;9家钱庄倒闭,资本额达210万元;工厂倒闭共达238家;改组的839家;全国主要工业营业额大为下降。财政金融是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之一,为了巩固国家政权,蒋介石政府必然放弃银本位而谋求新的改革。

3.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金融统治网的建立和加强,为币制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

美帝国主义制造的白银危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相反却给国民党政府完成金融垄断和掠夺人民财富造成了千载一时的良机。1935318日,蒋介石政府借口解救金融恐慌,发行了一亿元的“金融公债”,用其中的3,00O万元加强中央银行,使资本达到一亿元,成了全国银行之冠。用1,500万元作作“官股”加入中国银行,使资本增加到4,000万元,官股资本占了50%,并以宋子文为董事长;用1,000万元作“官股”加入交通银行,使资本达到2,000万元,宫股占其资本的总额55%,并派四大家族的附庸胡笔江去担任董事长。这样四大家族不仅把中、交两行掠夺过来,以增加豪门财富,而且更加强了对两行的统治,使其和中央银行完全打成一片,变成三位一体的“国家”银行;通过经理国库、经募公债、经收税款、买卖金银外汇及经营存放款等金融业务活动。来搜刮人民膏血,聚敛社会财富,是四大家族扩充官僚资本最主要之工具。中国农民银行是1933年为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而特设的,开始资本只有250万元,到1935年资本增到1,000万元。除四行外,国民党政府还成立了以经营进口军火为主的“中央信托局”和以吸收小额储蓄、经营居民汇兑业务为标榜,广设分支机构的“邮政储金汇业局”,合称为“四行二局”,是国民党官僚资本的金融体系骨干。此外,国民党政府还利用政权的力量和金融上的垄断地位,侵夺和控制了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相当实力的商办银行,如“小四行”、“北四行”、“南三行”和广东银行等。这样,国民党政府完全控制了原有江浙财团、华北财团和华南财团所属的银行,形成了以“四行二局”为中心的垄断全国金融的统治网,大大加强了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实力,使它在金融机构受到极大冲击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支撑困难局面,而且为法币政策的实施作好了物质准备。

法币政策就是在这种客观需要而又可能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二、法币政策的产生和内容

 

1.法币政策的产生

国民党政府在193410月开征白银出口税之后,就煞费苦心地考虑币制改革的措施,同时又极力恳请美、英等国派财政专家帮他策划,企图在洋人的支持和援助下,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夺取对中国货币的控制权,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这场货币战中,英国捷足先登,于19356月首先宣布派政府首席经济顾问李兹·罗斯来华,经过三个月的所谓考察,即同国民党政府经过多次秘谋,终于制订出了币制改革方案。

2.法币政策的内容

1935113日,国民党政府颁布了《财政部改革币制令》。财政部长孔祥熙发表了宣言,开始实施法币政策。法令分六条,要点有四个:

(1)规定钞票发行权。布告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1936年又增加了中国农民银行)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发行的、现在正流通市面的纸币,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停止使用。

(2)规定法币,废除银本位制。规定中央、中国、交通等行的钞票为法币。所谓法币,就是国家规定的一种还债工具,债权人不得拒绝收受。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全数没收,以防白银偷漏。”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

(3)实行白银国有,作法币准备金。布告规定:“法币准备金之保营及发行收换事宜,设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办理,以昭确实而固信用。”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和银类者,均必须交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如有故存隐匿,意图偷漏者,应准照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惩治。”把全部白银收归国有,作为法币的准备金。

(4)规定法币对英镑的汇价。布告规定:“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按照目前价格稳定起见,应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根据中国货币近五年来对英镑的平均汇价规定,法币一元等于英镑一先令二便士半。法币本身无法定的含金量,也不能兑换银币,但还不能算一种纯纸币制度,而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因为它可以自由买卖外汇。“以外汇为本位,信用由外汇的价格决定,这是法币的买办性的基本特点。中国的法币同英镑的汇价发生了固定的联系,说明它已被纳入英镑集团了。

法币政策的实施对英国是有利的,为了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货币金融,英国对这次币制改革给予大力支持。英驻中国公使贾德门对英国侨民发了一个通告说:“为了推行中国颁布之命令,……凡住在中国之境内英籍法人或个人,如以现银偿还全部或一部之债务者,应以违法论。”1117日,英国的汇丰、麦加利等银行,首先无条件答应交出几千万元的白银。这是英夺取中国货币权以后,对币制改革表示的赞许和维护。

3.《中美白银协定》的签订

英国夺取了中国货币的控制权,美国当然不肯罢休。于是立即采取停止在伦敦购银,降低银价的办法,向国民党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就范。因为,中国靠出卖白银换取美元做法币的外汇准备金,美国降低银价,停止在伦敦购银,直接影响了法币准备金的来源和汇价的稳定,这对英国和国民党政府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于是,国民党政府立即派驻美公使施肇基,向美政府求救,美财政部长摩根索马上密电上海的花旗和大通两行代替美财政部向中国政府购进银2,500万盎斯。19365月,又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为代表,与美国政府正式签订《中美白银协定》,以中国人民数千来年血汗的结晶品白银,向美国合法输送为条件,求得了法币同美元的固定联系。协定规定,由美国按照市场平均银价大量购买中国的白银,价格为每盎斯白银合0.45美元,价款以美元交付,存放纽约,中国还不得把白银卖给其他国家,以防银价涨落。这样,法币又同美元发生了固定的比价,从而成了英镑和美元的共同附庸。法币政策是在英美帝国主义直接操纵和支持下产生和实行的,它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深深的殖民地性质的烙印,这是勿庸置辞的。

 

三、法币政策实施的客观作用

 

法币政策的产生,既然有它的历史必然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产物,那么它实施的客观结果,必然有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1.实行法币政策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旧中国在实行法币政策以前,货币制度混乱至极,本位币的银元有“袁头”和“孙头”,成色各异不能通价交换;作为辅币的有规格和成色不同的“银角子”或“银毫子”,还有各地铸造相差悬殊的制钱和铜元;这些铸币,甲地通用,乙地便不能通用,即使通用而兑价亦相差悬殊。至于流通的纸币为混乱之最;在通商大埠流通本国或外国的银行券居多:在内陆都会,政府纸币流行为多,在偏僻的城镇,多流行私票。私票是各种工厂、商店、钱庄、或其他非金融组织所发行的纸币,流通的种类和数量最多,据江西二十个县调查结果,有的票流通的占60%据陕西调查,仅陕南11个县就有80余种私票。这些纸币各流一方,互不联系,甚至谓“每埠为一国,吾国实不啻久已分为十百千小国”,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割据和近百年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金融为全国之命脉,货币为金融之枢纽,币制的不统一,不仅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而且不利于国内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和国家政权的统一,是极端有害的。

法币政策实施后,这众多纷乱的货币,一举统统被中央、中国、交通等银行所发行的纸币所代替。本位币是元,辅币是上海造币厂遵照19361月的《货币铸造条例》陆续铸造发行的,一种是重量分别是64.53公分的两角、一角和五分的镍币;另一种是重量为6.53.5公分的一分和半分的铜币(因抗战起,改革辅币方案未彻底实行)。这是我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结束了我国货币的混乱和笨重的落后状态,扫除了商业发展的障碍,直接方便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是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而且有利于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2.摧毁旧式封建钱庄,有利于现代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

钱庄是我国旧式信用机构之一,在封建社会中经营货币兑换和存放款业务。到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变成帝国主义侵入内陆进行经济掠夺的信用工具。从辛亥革命到北伐大革命期间,是它发展的“黄金时代”。例如,上海原有30家钱庄,1912年时总共只有资本106万两,而到1926年就增加为1,341万两,平均每家资本额由3.8万两增加到75.4万两;不仅开设的钱庄数增到85家,而且在这十余年中,除自行停业外,没有一家倒闭的。这正是由于中国币制的统一,使它们在玩弄的“两元”和“厘拆”业务中,得以发财致富,平步青云;而它们的发展,又恰好是新式金融组织形成和发展的严重障碍,如“废两改元”的主张,早在1914年已经酝酿,但因在华各国银行和钱庄共同阻挠,而没有实现。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成份的发展,带有浓厚封建性业务方向的旧式钱庄是必然要被摧毁的。1933年“废两改元”的实行,取消了钱庄生存的条件。1935年法币政策的实施,把钱庄的命脉──白银搜刮净尽,钱庄便纷纷倒闭或改组为银行。如:1926年上海有钱庄85家,到1936年只剩46家了。而且“在业务上钱庄逐渐依赖于银行而成了它的‘跟街’”。旧式的封建钱庄和票号被摧毁,新式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和加强,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实行白银国有,稳定法币汇价,安定金融行市,有利于国内外贸易发展和金融业的改造。

以前,中国的金融行市,总受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而发生不稳。法币实施后,废除“银本位制”,将全国五亿盎斯白银全部收归国有,既不准买卖,也不许流通,使法币完全与现银脱钩,这就使中国货币彻底摆脱了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而得以独立和稳定。如美国于193512月停止在伦敦购银,仅一周银价就降了10.4%,但因中国货币与世界银价脱钩,没有引起波动。国民党政府又将这五亿盎斯白银分批卖给美国,共换回两亿五千多万美元,作为法币的外汇准备金,这既稳定了法币的外汇价格,又提高了法币的威信。列宁曾指出,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应把历史事件放到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当时英镑在世界上威信最高,信用最为稳定,因为它有掠夺殖民地而储备的大量黄金作担保。稳定法币对英镑的汇价,就可以稳定法币的价值和安定国内的金融行市,解除金融恐慌。因此稳定了法币与英镑的固定汇价,中国就可以用法币购买外汇支付所欠各国的外债,以避免用白银偿还外债所带来的许多干扰和损失。而且因为法币同英镑有了固定的比价,就可以到世界市场去流通。这就无疑将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如“改革之后的头几个月内,出现了几十年来未曾有过的贸易顺差,出口超过了进口。”“国外对中国出口货物的要求,特别增加了农业生产者的购买力”,到“1937年上半年,进口比一年前同期增加了40%”。

国民党政府用白银换取的美元,给中央、%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二十五年银币制造之始末
民国的货币改革,真的都是失败的吗?|袁大头|废两改元|货币|民国|白银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之南京国民政府法币
民国时期国民党为何要使用法币取代银元,法币60亿的面值是如何产生的?
“白银风潮”逼迫下的法币改革,为抗日攒家底,日本亡华野心破灭
“历史服务于长跑,有时服务于中跑,但很少服务于短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