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把自己作为方法》:乡绅式的思考
userphoto

2024.03.22 广西

关注


读《把自己作为方法》乡绅式的思考

这本书出现在我的书单里,真是意外中的意外。一次偶然的机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又看了其中一篇文章,文章的结尾说第一个评论的人,将会免费送一本书书,刚那时也有话要说,刚好也还没有人评论,于是评论留言,果然有作者联系送书,我想要的书,作者没有,无奈之下,只得接受送这本,书虽然免费,邮费却要16元。

收到书之后,觉得这虽然是小小一个册子,但装帧却很精美,式样也出奇地惹人怜爱。书的内容是访谈,是关于人类学的话谈,而那段时间我的精力和喜好都放在文学和历史上,对这类的书籍并不感兴趣,也没有阅读的欲望,从2022年的11月收到书之后,任由它高高地搁置在书架上,今年以来,我阅读的计划精准到每一天,也没有把读这本书列入阅读日程。

而偏偏总有例外,本月上半月提前完成了阅读任务,还剩下两三天的空档,我就翻了翻这本书,翻了前面几页,就被书中项飚的新奇的思路和想法所吸引,也一路读下来,用四天的时间读完了。也不得不说,阅读这本书也是一个偶然事件。

书中有几个新奇的观点,足以赢得读者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是关于乡绅意识的正名,在现代教育的影响下,我一直把“乡绅”作为一个形容没有家国情怀、只关注蝇头小利、目光短浅、为富不仁的人的代名词,但经过项飙的分析,把传统文化下的中心与地方的逻辑关系勾勒了出来。在交通和信息不便的情况下,中心就只是象征意义的,而每个地方都是自己天然的中心,乡绅意识也就只是关注身边、关注当下、关注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事物。放在如今的全球化的背景下,也就是关注地方的差异性及个性。在宏大的总体概念下,关注个体的具体性,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之下找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

其次,是一些有趣人物的闪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往往是自己的亲人,尤其是陪伴自己度过童年的亲人。对项飙影响大的一是他的外公,他从小跟着外公生活,他外公身上的那种没落贵族的孤傲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距离感,近乎克隆一般复制到了他的身上,让他养成了与主流、与热点、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来看问题,形成了他的精神气质和学术风格,对他影响第二大的是他极力推崇的亲人,就是他的大舅,一个对当地文化和事物无所不晓,并生活得自得其乐的乡绅或人物,这种神气质与实让主义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所以项飙的研究也是保式着对具体细事物的关注。

再次,就是实证主义的运用以及英国牛津的学术气质。实证主义哲学派流兴起较晚,但实证精神似乎是英国人固有的精神传统,不管是培根的实验科学,还是牛津的观察,都是从小见大的学术风格,是能从落地的苹果中发现万有引力定理的。而牛津大学更是保持着古老大学的象牙塔传统,不因以发论文的数量评价老师,也不因研究而荒废教学,更侧重一对一的人才培养。所以大学精神一脉传承,这与国内一些急功近利的大学很不一样,因而可以提供宽松的环境让有能力的人去做实实在在的事。

最后,就是对话语体系的理解。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也在现代学科注重发现普遍规律的推动下,我们现在的话语体系越来越具有趋同性,往往用相同的语词和表达来概括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现实。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用同样的语言表达不同具体表现的同类事物,而相对缺乏特独的语言去体现事物的独特性、事物的复杂性、现实的多样性。发现普通规律并不于完成了研究、解决了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所以要运用普遍的理论解决问题,对具体事物的具体描述、抓住具体现象的独特性,也同样重要。

从作家的创作来说,文学就是要表现事物的独特性,越是具体的就越是生动的,越是细节的就越是真实的。对于宏大的原理,知道只是第一步,理解原理并将之化为具体的事件和现象,写出有趣味的个别事件、个别人物,才是创作的开始。就像天空的明月,知道月的真实面貌只是第一步,文学是写生不同人在不同环境中看到的月,感受到的月。

对我最触动的,是项飙在理论之上,是关注现实的,是关注小地域里的小群体的,比如他对“浙江村”的研究,对温州人的感觉、对人口迁移的敏感和具体人群流动现象背后多方原因的关注。作为一个读书人,关注当下、关注现实、关注具体的人而不是概念上的人或人们,是读书人觉悟的开始。学习的目的,也不是学习空洞的概念、原理和逻辑。而是用知识擦拭心灵的阳光,让理智与情感照进现实。

以上是我粗浅体会中的九牛一毛。不便缀述,只能说,偶然事件中也可能包含着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2023.5.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礼物表达爱作文
公众号停更的日子,我成长了。
视角 | 把自己作为方法
其实,我们并不懂身边的亲人……
曾经的旧时光,怀念
英国牛津树帮助3-4岁孩子阅读的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