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扎扎实实办好中国教育——30位校长的实践与思考(下)

全文长 113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0分钟

2021年,适逢。在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环球人物》杂志谨选取来自全国各地基础教育领域的30位校长,通过他们常年奋战于教育一线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展现我国基础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透视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理念和实践,并致敬广大教育工作者。

这些校长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教育经历和人生经历,所在的学校也情况各异,其中有百年名校,有从零起步的新学校,也有曾经基础薄弱的学校。每位校长都秉持着立德树人的初心,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挑战,主动寻找发展契机,勇于大力推动教学改革,推行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梯队人才培养机制,将学校的各项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创造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

在这些校长当中,有人善于挖掘学校的红色传统,将爱党爱国教育融入校园的日常中;有人敢为人先,在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有人多年致力于打造全面发展的成长体系,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有人不畏挑战,一手将原本基础薄弱的学校带成了名校;也有人来自城市,却数十年扎根于贫困山村,照亮了无数乡村孩子的人生之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改革重大突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在全国教育战线上,还有许许多多将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优秀校长。

在他们身上,我们既看到了党的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优良传统,也看到了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他们的经历与成就、理想与理念,体现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蓬勃势头,也凝聚着由实践淬炼出的智慧,能够给人以启迪。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

以下是《环球人物》杂志采访30位校长(其中15位)办学实践和思想的部分摘录,查看另外15位校长摘录,请点击阅读原文。

“爱学校,更爱老师,最爱学生。”这是崔学鸿的座右铭。他认为,爱学生,就要让学生感受到爱。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当晚,他在《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文章中写道:“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启示我们要努力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所以,让每一位学生在爱的呵护下充分发展,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终生的追求。”

如今,做了近40年教育工作的崔学鸿,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叹息“上师范,青春逝去一半”的少年。他切实地感受到那句话的真谛——“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是越做越想做的职业,教育是越做越想做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人,青少年代表未来和希望。做教师觉得自己永远年轻,做教育觉得自己会获得永生。”他说,当初做教师,的确是“被选择”的结果,但如果现在让他重新选择,一定还是会做教师。

在他看来,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它能成就很多种理想。因为一名教师会有很多学生,而学生们有各种理想:“如果学生的理想都能实现,就等于教师实现了多种理想,对社会有多种帮助。我的理想,就是帮助学生实现理想。”

“一个好校长,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教育梦想,更要有脚踏实地的教育实践。”当谈到心目中“好校长”的标准时,张江高科实验小学校长陈飞如是说。

在她眼中,学校里的每个孩子,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作为教育者,尤其是作为一名校长,要始终保持仁爱心、责任心,拥有改变现状、锐意进取的勇气:“这是一段充满挑战的路程,需要校长无私地付出;这也是一段充满未知的路程,需要我们大胆去探索;这更是一段责任重大的路程,需要我们奋发进取。我们责任在肩,使命在身。”

她认为,教育者首先要充分地研究孩子、读懂孩子、理解孩子,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意义、有艺术、有温度的教育,让孩子触摸到“真”的力量,得到“善”的引导,获得“美”的熏陶。“我们要引导他们的梦想,让孩子去写一本美好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宝典。”她说。

不过,想要为孩子创造充满温暖和生机的教育能量场,不能只依靠学校一方的力量。为此,陈飞积极推动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课程支持体系,开设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坊,为家长做系列化培训。培训中,还会通过家庭心理情景剧探讨现实中比较突出的教育问题,包括育儿焦虑、亲子关系紧张等。

这些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许多家长已经开始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但陈飞坦言,家长的教育焦虑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这将是他们下个阶段要重点攻破的。“如果没有行动的话,现状永远是这样。作为学校,我们至少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慢慢改变它,生命之美的教育探寻之路将淡定而从容地坚持走下去。”她坚定地说。

2007年,康永邦被调任到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做校长。走马上任时,康永邦怀揣着满腔激情和抱负。“我当校长,就是想办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学校。”他说。

然而,学生体质下降、近视率连年攀升、心理问题事件频发……联想到多年来耳闻目睹的教育问题,一向生性乐观的康永邦乐观不起来了。他决心,要解决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三个痼疾:一是儿童身体素质较差,二是情感素质堪忧,三是思维能力较弱。针对这三大问题,他提出了“成长塔”理念:以“身体好”为塔基、以“情商高”为塔腰、以“学习能力强”为塔尖,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孩子的一生。

没有强健的体魄,学生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他主张,要促进学生的健康,必须要“动起来”,把儿童健康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以“动起来,让每个生命更精彩”为核心理念,康永邦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学生是否“看得远、长得高、立得稳、跑得快、坐得住、想得通、处得好”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第一项;成立师生体质健康工作室,负责对全校师生体质情况实时监控;提倡全员喝开水、全员吃水果;学生人手一只乒乓球拍、一根跳绳;在校园各处安放乒乓球台,供学生锻炼……

“做教育就是做善事。”这是康永邦常常对老师们讲的一句话。在他看来,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孩子的今天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明天。如果今天培养出的孩子以后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就是误人子弟。

他主张教育的长远性,认为人的成长既有阶段性,又是一个联系紧密的完整过程。小学教育掌握着开启一生的钥匙,要着眼于明天、着眼于儿童未来的发展,着眼于儿童的社会化,着眼于儿童最终拥有幸福的人生。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健康的教育观、理性的成绩观、正确的成长观,不必焦虑、不必“内卷”、不必在意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

“一个正常成长的孩子,就像是一颗正常发育的种子。给他适合的阳光、水分和土壤,他就有可能长成最好的样子。”这是夏青峰秉持的理念。他告诫老师,不能在有意无意中“加工”学生,而是要像培养种子一样,营造良好的生态,促进他们的成长。他主张,要让孩子们在自由中学会负责、在广博中形成志趣、在实践中形成能力。

每年,北京中学都会举行两次“中华文化寻根之旅”,前往西安、徽州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展开游学。每一次旅程,都是对学生视野、能力、思想和意志的提升。在共处和合作中,孩子们与老师、与同学的情感变得更加紧密;在对中国文化的实地感受和探究中,他们对祖国的情感也更加深刻。

谈到学校管理时,夏青峰喜欢提起一个词:平衡的智慧。这其中,包括理想与现实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平衡,也包括核心素养与考试成绩的平衡。他把这种平衡之道比作骑自行车:“要在过程中不断地微调,而微调要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他看来,学生的头脑里有个“开关”,而教育者要帮助他们打开这道开关。打开开关的关键词,是“心之力”与“根之润”。“心之力”就是调动他们的心智力量,“根之润”就是在根和土壤上做文章,让孩子们既能在快乐中学习,又能实现深层次的学习,将“智、趣、毅”融为一体。

在课程建设上,北京中学搭建了三层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潜能课程,并建构了以自主的学习、可见的学习和融通的学习为特征的学习体系。为了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北京中学在开展走班制的同时,还开启了自修制度。

无论是走班还是自修,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找到最适合自己、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夏青峰强调,信任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老师要做的,就是信任、发现、支持和引导。

“每个孩子都有内在的生命动力,有成长的渴望,一定要相信这样的内在力量。”他说:“教育就是把这些力量调动起来,在孩子天赋所在的地方点一盏灯。”

“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家长幸福地陪伴,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美丽。”这是谢芳青对这所新学校的愿景,也是她对未来教育的美好愿景。

按照塞利格曼的理论,幸福不是愉悦,而是满足。满足需要人们发挥个人优势、通过个人努力才能获得。而在这之前,人首先要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谢芳青认为,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理想,找到自己的“箭靶”,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理想,首先就要开拓眼界。谢芳青结合本校的特点,利用资源优势,立足国家情怀,拓宽国际视野,在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内容丰富多彩的“生涯教育”。

学校还打造了亮眼的特色课程。首先,作为外语特色发展学校,他们的6名外籍教师不仅教外语,还参与到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小班化个性教学当中。其次,构建“幸福树”校本课程体系,打造了80多门校本课程,从小学部到中学部,学生们都可以走班上课。第三,设立五大文化节日,包括国际文化节、读书节、生态节、课程文化节、体育节,为学生提供实践、体验、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这些特色课程,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增进了知识,培养了技能,也磨砺了精神,锻造了品格。

“我们的教育是要为孩子的一生负责的。”谢芳青说。在她看来,未来的基础教育,更多地要落在“人”身上。因为“人”是新课程的核心,而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教育追求的最核心。“教育应当与学生的幸福、发展联系起来,凸显对人的关怀和理解。只有如此,教育才能真正回归本质。”她说。

在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N+1”。“N”指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性国家课程,“1”则是立足本学科拓展出的学科实践性活动。它以主题活动的方式,把某学科某阶段的学习重点、核心训练点带入到生活中去巩固、应用、实践,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这源于修文艳对教育方式方法的思考。她主张,课内知识要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要把学科知识放到生活情境中组织教学,所学的知识也要放到现实生活中进行检验,这样才能保证学习过程的质量,学习方式也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爱。

“培养会生活、有情趣、敢担当、能创造,具有远大理想与目标、能够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拥有人文气质、山海品格的现代小学生。”这是修文艳为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确定的培养目标。自建校之初,她便致力于培养“优秀+特长”的未来人才,到今天,学校已经有了一整套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并有多达63个学生社团。

谈到下一步的育人计划,修文艳表示,要把研究的重点将放在项目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上,运用大数据评价系统,记录学生素养发展的过程性材料,形成学生个性发展方向分析报告,培养其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的融合思维。

她坚信,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为国家未来的人才培养做奠基。未来30年,世界格局会更加复杂和多元。“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拥国际化的视野、开放的格局、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搏击风浪的勇气。而我们教育工作者们,就要帮助他们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在更高的起点上规划未来,把梦想托举得更高更远。”她说。

“小学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发展的教育,为其身心健康发展、一生发展奠定基础。”这是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的校长阎利娟对小学教育的解读。基于对教育的深刻理解,阎利娟因校制宜,将“守正、创新、求真”作为立校之本,以“促进人的智慧成长”为目标,提出“崇真尚本、智慧育人”的办学特色。

自2016年起,曲江第二小学利用区位优势,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设立了特色校本课程——博物馆课。阎利娟说,研发智慧博物馆课程的初衷,就是让学生走进博物馆,让“博物教育”走进校园,让博物馆变成孩子们快乐学习,主动探索的“第二课堂”。此外,曲江第二小学还在校外18个博物馆成立了校外研学基地,学生可以在博物馆任课教师的带领下前往研学基地进行实践活动。

在曲江二小,不仅有“家政小能手”德育课程,还建立了菜园、医院、邮局、税务局等劳动实践场所,成立了小农夫、小医生、小邮递员、小交警、小税务员、国旗护卫队等实践体验队伍,让学生定期参与实践活动。

“我们期待学生们在真实性、多样化的情景中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促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我们也期待劳动教育在校园、在家庭、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阎利娟说。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一线教育经验的校长,阎利娟对家庭教育十分重视。她相信,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主体作用、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才可以形成同向的教育合力,构建家校共育的格局。

“希望在这所学校,教师'教有智慧,教有特色’,学生'学有智慧,学有所长’,家长'育有智慧,家庭幸福’。”阎利娟说。在她的引领下,教师、学生和家长同心同向而行,确保学校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发展、快速发展,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让每个生命都发光”,是黄平中学的办学目标,也是李小平教育生涯的写照:他照亮了一方土地,照亮了一群山村孩子的人生。

30年的乡村教育路上,李小平始终坚守初心:一定要让山里的孩子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山里的孩子视野还不够开阔,我把自己在外面世界所看到的、学到的都告诉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够从读书这条道路上走出自己的光彩人生。”他说。

创办于1931年的黄平民族中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受限于地域,在经济和师资上都不宽裕。李小平成为校长后,他意识到,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完成三个目标:一是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要让学生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二是要着重培养艺术人才,充分展现民族特色;三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此,他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课堂“五环”教学模式——先学先行、问题反馈、互动研讨、当堂训练和拓展提升,带领教师探索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实现导学案功能的优化;同时,基于地方民族特色,开设剪纸、芦笙、泥哨等一系列特色课程,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此外,学校还开办了“绿色军训班”,设有野外训练、党史学习、心理健康、学习方法、励志教育等课程,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品行端正、服务社会的人。

30多年来,李小平一直坚持资助学生。通过个人力量或借助社会力量,他资助的学生已经有四五千人。他帮助一些念不起书的孩子继续学业,也劝说辍学的孩子重返课堂,还为一些家境贫困的孩子寻找出路。后来,他曾帮助过的学生有些事业有成,就为家乡捐款修路,翻修校舍,很多学生也参与到他捐资助学的队伍,一起为苗乡的慈善事业贡献力量。李小平为他们点亮的那盏灯,经过他们的手,又点亮了更多人的生命。

对李小平而言,这是一种最好的传承。“这就是我的理想,我想在校长的任上,培养一批学生,成就一批老师,影响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社会。”

每天早晨7点半,付大平都会出现在校园里,在学生和教师陆续到达学校之前,他会在教学楼每个楼层的走廊过道和学校操场巡视一遍。这样的路线,他已经走了25年。

25年,见证了重庆华渝实验学校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成长为名校。对很多人来说,“十年磨一剑”已经足够辛苦、漫长,但对付大平来说,投身教育,十年远远不够。“要争一流办特色创名校,就要不忘初心,就要咬定目标不放松。”他说。

华渝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生命从此更精彩”。这个办学理念,是付大平从多年的摸爬滚打中提炼出来的。

在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大背景下,2012年1月,重庆市江北区教委将地处江北区南桥寺片区的华渝实验学校、南桥寺小学、石盘小学、石子山小学融合为一所学校,并任命付大平为新校校长。

四校融合,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学生和教师数量的激增、教师队伍的整合,都对管理团队提出前所未有的考验。此外,融合前的另外三所学校是江北区相对较薄弱的学校,很多人对新华渝的前景并不看好。

十几年的办学经验,让付大平深知一所学校凝聚力的重要性。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将从前的四家人糅成一家人,就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的、大家都认可的目标,“生命从此更精彩”的办学理念由此诞生。

精彩的生命,从精彩的校园开始。“我热爱这个我亲手建设的校园,我热爱和我一起奋斗的同事,我热爱这里的每一个孩子。”对付大平来说,华渝实验学校已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份热爱,是一个终身的承诺。

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桂子山脚下的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自1958年建校以来,经历过艰苦创业,伴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快速成长。沈爱华成为校长后,为学校设立了一个新目标:办一所现代化学校。

自2015年起,学校开始建设南湖校区,2018年竣工开始招生;2019年起,学校启动整体维修改造桂子山校区的工作。近5年间,学校共筹措并规范使用建设改造资金两个多亿,实现附小两个校区同步达到办学条件现代化的目标。

在学校建设改造过程中,沈爱华充分融入现代办学思想,将学校空间最大程度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近自然。同时,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全面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校文脉永续。

作为一所名校,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教师队伍整体学历高,普遍有着敬业爱岗的精神。但沈爱华在工作中也发现,两个校区教师年龄结构差异较大,在南湖校区,绝大多数教师欠缺经验。他希望,通过加强队伍建设,让两个校区互相取长补短,既激发老教师的热情,又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办好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这是沈爱华的心愿。对于学生的成长,他有着长期而深入的思考,“要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性,把家长的权利关进'笼子’里;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主权,培养孩子从小学会自主思考、主动选择等习惯,而不是被家长代替思考或选择。”

他认为,儿童的权利不应该被剥夺。爱孩子,就应给他们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为人生打上亮丽的底色。童年时期,应当鼓励孩子养成广泛阅读和积极思考的习惯,有了这样的基础,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就有了根基。

“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要想实现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教育集团校长任慧认为,教师赋能分为两方面,第一要赋能教师,第二教师要自我赋能。“一个幸福的教师,一定是一个不断修炼、不断成长的人,也一定是会规划未来的人。”

在赋能教师方面,武成小学制定一系列的培养计划,包括新教师的“纽扣计划”、榜样教师的引领计划,名师工作室的晋升计划和精英教师的成长计划等。这些计划涵盖了各个年龄段教师的各方面需求,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定位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学校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条件,通过引领,教师自觉学习、自我赋能的意识也得到激发。

集团化办学,导向与机制十分重要。在这方面,任慧不仅有着大局观,更能从细节做起。集团章程、教师流动机制、校园安全管理、学校内控制度……她都要用最科学的办法做定位和搭建架构。

在任慧为武成小学设计的管理体系中,所有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和管理制度都指向并围绕着“终身学习”展开,为的就是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的意识融入各个教育环节,让学校教育的发展与时代同步。

“校长有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同样是其能否引领师生和家长走向终身学习的关键要素。这也就意味着校长要从传统的'权威型’,积极地转向引领型、学者型,提高综合能力素养,提升管理水平。”在任慧看来,做校长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要踏着时代的节拍,与师生一起在学习中成长,不停奔跑、不停前进。

在《小校长 大责任》一书中,时任北京七一小学校长的许培军自称“小校长”。“小”的意思,一是指“小学”,二是指“普通”。

然而,这位“小校长”却在小学校里做出了大文章。从七一小学、翠微小学到翠微小学教育集团,从办好一所学校、办好集团学校到办好区域教育,在34年的教育生涯中,许培军一路把小学校做大、把大学校做好、把基础教育做强,办出了人民满意的“大教育”。

在许培军看来,校长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不仅要对学校的今天负责,更要对国家的未来负责。因此,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主动打破校际围墙,构建“大教育”观,共建教育发展共同体。

“一个人走,会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教育办好,是许培军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为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她牵头北京市周边和河北、山东8所学校,组成京津冀协同发展青年教师训练营,开展跨地域教学研讨活动,探索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课堂教学的改革,共同探讨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她主导教师参与“同课异构”“命题研讨”“骨干展示”“现场说课”等主题研讨活动,互相分享教育话题、切磋课堂教学,为他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在许培军的带领下,翠微小学教育集团与石家庄、雄安、秦皇岛、鄂尔多斯、延庆、德州、香港、新加坡等地20所学校签订姊妹校协议,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稳定桥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择一事,终一生。从走上教学岗位那天起,许培军就把教育事业当成毕生的追求。从普通学校到集团化大学校,从引领一个学校的发展到引领区域教育的发展,许培军不断实现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成长为推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1989年7月,邵国希从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进入西安市铁一中学,从此开启了教育生涯。不同于大部分“教而优则管”的校长,在32年的工作经历中,邵国希更多担任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学校团委书记、政教副主任、教务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多年的管理经验,让他对教育有着更全面的观察,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

西安市第三中学创立于1903年,前身是尊德中学。当邵国希在2010年来到这所百年名校上任时,学校的状况并不十分理想。重振这所学校,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

邵国希认为,一个学校的改变,首先要从人的理念、思想、行为、习惯上进行。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思想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因此,他没有大刀阔斧地改革,而是采取了稳步推进的策略。

上任后,他首先提出“教学抓常规,行政抓规范”,重点抓基础性、细节性的工作,对教学流程、管理流程也做出规范要求。2011年,他又提出“思想大解放,满意在三中”,要求教职工从观念思想上重新认识教育、定位教师职责、理解家长需求、思考学生培养,在校容校貌、教育教学行为、师生的精神面貌等方面让家长、学生和社会满意。

在管理中,邵国希尤其关注人的情绪。他认为,“管事”与“管人”不同,校长管的是人,必须随时关注教师、学生、家长群体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为此,他提出“严、细、实”的管理理念,其中“严”“实”是全员统一的,而“细”则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区分、区隔,力图实现既有严格的制度,又有温情的人文关怀。

在邵国希眼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建造、培养,“是建造一群关爱关怀、爱岗敬业、精研业务的教师,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群大写的人”。作为校长,他既是敢为人先的激发者、引领者,也是最坚实可靠的守护者。

作为一名注重改革的专家型校长,对于学校的管理,他既有独特的视角,也始终秉持着稳健的风格。在他的带领下,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西安市第三中学,正焕发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早在成为一名老师前,张炳华的心中,就被父亲播下了投身教育的种子。他的父亲是一位有着传奇般经历的校长:小学没有毕业,却当上了村办中学校长,并一手将学校办成南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村办中学,为一批批乡村孩子打开了更广阔的世界。父亲的理念和成就,点燃了张炳华的教育初心。

1972年8月,张炳华以代课教师的身份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开始亲身体验身为教育者的酸甜苦辣。近50年过去,教育已经融入他的生命,成为他心中永远割舍不掉的执着情怀。

作为一位出身农村的教育工作者,张炳华对“弱势”学生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看来,这是教育公平的一种具体体现:“学校办教育,最终目的是让所有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

东洲中学曾有一对双胞胎姐妹,父亲早逝,母女三人相依为命。为了让两姐妹安心学习,东洲中学为母女三人提供了一间宿舍,并聘请妈妈担任学校护理员。3年后,姐妹俩考上了海门中学,为让姐妹俩继续安心完成学业,学校继续聘请她们的妈妈并提供免费宿舍。

张炳华对贫困学生的关注,不仅限于海门地区。自1993年开始,张炳华主持面向外地学生的“希望工程计划”,覆盖地区包括宁夏彭阳县、陕西白河县、四川阿坝理县等。2008年5月,汶川地震后不到一周时间,学校筹集资源,自发接纳了106名理县初中生来校学习。后来,这批学生中考取得了优异成绩,在阿坝州成为佳话。

在近50年的从教生涯里,张炳华一直以行动继承、发展父亲的教育理想与信念。展望未来,他依旧满怀对教育的热情。有人曾问过他,教育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教育是一个神话,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是一项让你奋不顾身、深爱的、令你视其为一生归宿的事业。”

“转转?”“转转!”每天清晨6时20分前,在校门口迎接完师生后,时任襄阳四中校长的程敬荣便会开启“转转”模式:从校园东边“转”到西边,从这个班级“转”到那个班级。每天少则“三转”、多则“五转”,全校90多个班级,校园每一个角落,每一“转”都要“转”个遍。久而久之,“转转”成了他的代称,“程转转”的昵称也在师生中传开。

1980年至今,从任课老师、班主任,到年级组长、政教处主任,再到教学副校长、校长、教育局局长……四十余载,青丝染白霜。程敬荣一直围着教学转、学生转、教育转,转出了精彩的教育人生。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能更好,一切的一切在人。”这是程敬荣在襄阳四中任职时提出的主张。

2008年,程敬荣调任襄阳四中校长。自一上任,每天早晨在校门口迎接完师生后,他便开启“走动式”管理模式。他会到教室和办公室观察师生的教学情况,每天会与学生一起用餐,还会参与学生教学活动和文体活动,每周还要在学生宿舍楼的教师值班室陪住一晚……

始终与学生在一起,始终站在教育第一线,这让程敬荣总能走在时代前列,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需求,进而做出针对性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围绕学生,他推出了“八十华里远足”“十八岁成人仪式”“科技节”“体育节”“隆中艺术节”等一系列精品德育课程,成为襄阳四中的特色名片。

程敬荣的“转转”,不仅拉近了与师生的距离,还能汲取师生的智慧,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形成即时服务模式,优化校园管理过程。在“转转”中,他不断思考,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学生至上、教师至上、规则至上、质量至上”的“四至”工作理念,“方向比努力重要、态度比能力重要、学习比学历重要、做人比做事重要”的“四比”价值导向,以及“凡事民主公开、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担当、凡事追求完美”的工作机制。

作为校长,程敬荣不折不扣地带头落实制度。在学校,干部竞聘由教职工投票决定,重要机制由职代会集体决策,教师的活力和干劲得到了充分激发。先进的理念和艰苦的付出,让襄阳四中的教育教学成果越来越丰硕,实现了由荆楚名校到全国名校的跨越。程敬荣也获得“中国最具魅力校长”“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需要看完整版杂志的校长

请添加智库君微信

xiaozhangpai2016

编辑丨校长派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人名家谈教育(辑录)
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读书怎么办?
过有境界的教育生活 ——记重庆市巴蜀小学及校长马宏
英国小学教育考察报告
一位小学校长的雅教育之梦
老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他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